中国的“看门狗”都哪儿去了
2017-11-26 00:15

中国的“看门狗”都哪儿去了

“我们的报道会给读者带来直接、巨大的冲击,这种报道才是我们干这行的原因。”电影《聚焦》(Spotlight)里,马蒂·巴伦对《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团队的成员说。


在国内,调查记者的快速流失考验着媒体在诸多社会公众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公信力。很多新闻报道不仅缺乏一线记者深入的调查、取证,甚至人人都可以坐在电脑前把网上搜到的“事实”东拼西凑出一篇所谓的报道、点击发送到网上进行传播,挑逗民众的神经。


近几年,每次重大社会公众事件发生后,就会有人哀鸣“深度调查记者缺位”,媒体被事件当事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各种翻转剧情时时上演,黑幕爆料层出不穷,而真相往往被掩盖在冰山之下。


本应秉持公正客观立场、代表民众监督政府和社会的媒体,扮演的早已不再是“看门狗”的角色,甚至连挣扎都没有,只有麻木不仁。


大家已经习惯掉进“既然我可以坐在电脑前轻松搜集‘事实’,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力气冒着严寒甚至危险去做一篇未必能见到光明的深度调查呢”“如果能像咪蒙一样贩卖情绪轻松获得几百万阅读量、几万个点赞,为什么还要去苦大仇深地做未必有市场的严肃报道呢”的逻辑里醉生梦死。


除此之外,媒体行业青黄不接亦是不争的事实。一部分优秀记者被企业挖去好生养着用来对媒体和社会进行危机公关,另一部分优秀的记者怀揣对萧条的媒体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失望悻悻离开另择他业,而年轻的记者又缺乏经验和独立判断的洞见,这种割裂和断层又恰好隐喻在大环境里只可意会。


任何对事实真相的剪辑和掩盖都在成为社会矛盾的催化剂,人们却狂欢其中。反正他们已经用人生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铁一样的规律:每周都有热点事件,一个热点事件不超过7天就会被另一个热点事件覆盖、取代和遗忘。所以就有了社会新闻期待明星出轨,明星出轨又感谢下一个热点事件的怪诞。互联网原住民对热点事件“迭代”的期待已经远远大于对热点事件本身的关注,他们对具体某一公众事件的热情只够燃烧7天。


所以,每每发生牵动整个社会神经的公众事件时,网上就会充斥着五花八门愤怒的文章,这些文章又把本已愤怒的群众推向更加怒不可遏的情绪里。


以幼儿园虐童案为例,尽管有部分(新)媒体跑到了事发幼儿园去采访家长,甚至采访幼儿园管理方,但没有一家媒体去深挖更多的事实和真相,媒体沦为家长、幼儿园甚至是权力机构说什么就报道什么的传声筒。然而,警方和相关部门“调查取证”后给出官方认定的事实,却无法轻易打发已被开光的民智。


吴晓波曾经说过一句话:既然做不成看门狗,那就索性放手,认真严谨地做一名“把关人”。


但现实可能要比吴晓波预想的更加悲观,没有人愿意往真相迈进一步——因为前面布满了雷区,更别说深入持久的调查和报道了。每一次媒体的失语,换来的都是民众的极致失望。


正如微博网友“人间无料”所言——


新媒体不需要职业记者,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内容,一切自动趋向于扁平,你频频看到最抢眼的标题,却看不到除了耸人听闻的字眼之外半点更深入的信息。依附于热度在平地上迅速生长迅速消亡,这是新媒体的杀招和死穴。也是现实和未来。同理心总是最容易换起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人他日不生子,关心安慰同仇敌忾,人间自有真情在;解构也是最安全的,躲在后现代的美学护盾后面写个咕咕鸡文发动嘲讽,又得体又脱俗;而严肃公正客观理性,吃力不讨好,何况他日引火终烧身。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文体,终究会消亡在一片“社会哭”、“社会笑”的聒噪中。


没有人愿意在黑暗中摸索真相这盏明灯的开关,一旦灯亮,照出来的可能是丑陋。而记者自身以及背后依靠的媒体所面临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样不可预知。过往数例把记者送上被告席的案例更像一根看得见的红线,让人投鼠忌器。


我们艳羡于《纽约时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表的《美国的越南战争决策史》迫使美国停止越战,亦对《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调查、揭露教会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壮举心怀敬意,但我们也只能是艳羡而已。


一线调查记者的缺失、“看门狗”向“哈巴狗”的演化,对整个社会无异于灾难。


可悲的是,未来只会更糟。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