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婚纱产业,为何从江苏转移到安徽
2023-11-06 10:52

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婚纱产业,为何从江苏转移到安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ID:ffyoutiao),作者:豆沙包,原文标题:《这个产业,从江苏转移到安徽》,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江苏婚纱产业转移到安徽的原因和安徽丁集镇婚纱产业的发展情况。

• 安徽丁集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制造和销售中心之一,拥有完整的婚纱产业链。

• 丁集镇计划建设婚纱小镇,进一步发展婚纱产业,提升品牌建设和文旅功能。

• 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了丁集镇婚纱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助力。

谈起婚纱,你会想到美满的婚姻。但谈起婚纱产业,首先联想到的是丁集镇,它凝聚了婚纱全产业链的生产销售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制造和销售中心之一。得益于苏州虎丘的婚纱产业转移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丁集镇的婚纱产业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但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缺少品牌建设、人才资源、土地规划等问题,需要加强和突破。


一、中国特色婚纱小镇:丁集镇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幸福的代名词,那么“一件美丽的婚纱”大概会列入前三。


当你需要一件婚纱时,无论是从婚纱馆租借,还是从电商平台网购,你收到的婚纱大概率来自一座鲜为人知的小镇——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


这座曾经籍籍无名的皖西小镇,如今聚集了400多家婚纱礼服生产经营企业、100多家婚纱辅料制造企业、600多家婚纱礼服电商销售店铺、超过1.5万名相关从业者,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制造和销售中心之一。


根据丁集镇的统计数据,2022年,近500万件婚纱从丁集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天有1.3万件婚纱。


丁集镇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拥有涵盖婚纱设计、刺绣、缝纫和定制的全产业链。


为了更好地发展婚纱产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丁集计划建设一个占地3.15平方公里的“婚纱小镇”,集婚纱生产和销售、婚纱摄影和婚纱展览于一体。


目前,一期丁香园已经入驻了约220家门店;二期百合园也已经建成,预计可入驻约200家门店,并增添了休闲、生活等配套设施,让特色小镇的文旅功能更加完善。


未来,丁集镇还计划建设三期项目,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同时,计划推出文化旅游线路,打造婚纱文化长廊和婚俗文化秀场,形成4A级工业旅游景区。


预计项目全面建成后,年接待游客量大概在40多万人次。


婚纱也不再三五年如一日的固定款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更加注重时尚元素。婚纱样式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包括设计、材质、图案等细节,几乎每个月都有变化。


例如,传统中国红色婚纱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西式白色婚纱并驾齐驱,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越来越受欢迎。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品质也必须有保障,丁集镇的婚纱制造商升级了针织技术,不断努力跟上最新的时尚潮流。


目前,丁集村的大多数工厂都使用电脑绣花机来制作婚纱。


每台电脑绣花机全长约15米,可以同时让48根针快速跳动。


一些花卉图案需要8万多针,人工缝制既耗时又耗力。当使用电脑绣花机后,最多可以进行四珠六片的刺绣,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工艺和样式的更新,丁集小镇的婚纱产业也开始走向中高端市场。


以前人们可能会租一套婚纱用来拍照,但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购买婚纱留作纪念。


婚纱的穿着场景也越来越多,除了婚礼之外,结婚登记、旅拍摄影、周年纪念都可以穿,这让婚纱产业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从聚集婚纱产业链,建设婚纱小镇,到升级更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丁集镇正在以蓬勃的生机活力构建一份独特的幸福产业。


二、兴起于改革开放,得益于返乡创业


丁集镇婚纱产业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改革开放带来了对外出口贸易的春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丁集镇,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去江浙沪打工,以获取更高的收入。


当时,苏州虎丘的婚纱产业刚刚兴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自然成为了丁集人的首选之地。


那时,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丁集5万人,其中1万人在虎丘。


这个时期为丁集人打下了制作婚纱的技术基础。先在婚纱厂打工,掌握了相应的技术,摸清了门道,等到积累足够的资金,就开始组织自己的生意。


丁集镇商会会长许昌应的成功路径正是如此。1992年,许昌应一家来到苏州虎丘打工。1994年,许昌应投资约5万元成立了自己的工厂,当年全国城镇人口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3179元。


2000年,婚纱市场开始活跃,苏州虎丘形成了“婚纱一条街”。这条街70%来自安徽,其中又有70%来自丁集镇。


2010年,许昌应发现招工困难,工资上涨,月工资涨到了将近7000元,而丁集镇只要4000多元。2011年,许昌应决定回到丁集镇,开办了镇上第一家婚纱工厂。


苏州的婚纱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密集的婚纱作坊里,服装布料成堆摆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018年,苏州对“婚纱一条街”开展了严格的消防整治行动,只要不符合规定的作坊,必须马上搬离。


很多工厂的房屋都是自建的,分布十分密集,在严查之下只能搬离。这一行动也促使了很多厂家选择搬回丁集镇。


与此同时,丁集镇政府也积极出面,采用优惠政策吸引丁集人返乡创业。许多在虎丘打工的丁集人也因为孩子上学、父母养老,选择了回到家乡。


如今,已经有约5600人从苏州回到了婚纱小镇园区。预计园区全面建成后,可以提供5万个工作岗位,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丁集婚纱产业的兴起,不仅让年轻人回到家乡,也给家乡的老人带来了改变。


在这一产业兴起之前,当地的老人通常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现在他们更愿意在家里为婚礼服装做一些针线活。


婚纱在丁集镇制作完成后,往往都会通过物流发到虎丘销售,各大快递公司也纷纷来到丁集设立网点。每天大约有2.5万件的快递从丁集镇发出。


在家乡创业11年的许昌应已经拥有了一栋3层楼的婚纱厂,工厂的员工也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100多名。


许昌应说:“由于疫情的影响,过去两年销售额大幅下降,但是我们仍然看好未来的增长。”


相比于苏州虎丘的地理位置,丁集镇地处内陆,对外贸易受限。但当地大部分商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电商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因此,地理区位不再是一个障碍。


依托苏州虎丘的发展春风,丁集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经验和技术人才,又在婚纱产业转移趋势和丁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婚纱特色小镇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三、婚纱产业发展面临“三缺问题”


丁集镇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实属不易,但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丁集镇的品牌意识不强,总体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婚纱礼服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婚纱产品的品质也随之提高,婚纱礼服行业的竞争变成品牌之间竞争。


但丁集镇的婚纱商户们受到小作坊经营的长期影响,缺少市场经济的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意识不到品牌的重要性,只顾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


这导致了丁集镇政府在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上不够重视,投入不多,没有什么相关的品牌宣传,也没有意识去完善品牌的建设。


虽然丁集镇近年在婚纱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销售市场不强,销路固定,没有更大更广的销售渠道。


其次,丁集镇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人才资源匮乏。


引进人才困难。尽管丁集镇提供了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但其平台有限,在软硬件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短板,导致成效甚微。


如果想吸引人才,丁集镇就要对目前的人才引进计划和人才奖励政策补贴等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给引进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环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留住人才困难。丁集镇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用于医疗服务、儿童教育和公共卫生上的资源不足,这样容易流失人才。


因此,丁集镇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提高乡镇师资配置、保障返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才能避免人口外流。


此外,丁集镇在土地使用方面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婚纱企业入驻丁集镇,返乡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企业用地问题也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路上的一个阻碍。


但由于丁集镇的土地指标不足,很多婚纱加工企业无法兴建或扩建厂房进行规模化生产。


在丁集婚纱小镇未完全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婚纱企业又着急完成订单生产,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租用普通民房进行生产。


但民房与生产厂房不同,婚纱又属于易燃品,所以民房生产还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土地规划的不合理不利于婚纱产业的生产,包括婚纱辅料等都应该进行合理规划,让其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土地指标不足的情况还会干扰企业的后续发展,不利于丁集婚纱小镇后期的招商引资。


总而言之,丁集镇在发展婚纱产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缺少品牌建设、缺少人才资源、缺少土地规划的“三缺问题”。如果能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信丁集镇的婚纱产业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农民工返乡就业推动乡村振兴


丁集镇是以婚纱产业作为主导型产业发展起来的特色小镇,应当意识到当前的发展瓶颈,并积极作出应对。


首先,针对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问题,应当注重提高特色产业产品的品质档次。


品牌是产品的一种特殊宣传,可以用来区别其他商品,从而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和商户们应注重自家婚纱的品牌建设,及时确定自家婚纱品牌的定位,并加快品牌的注册与认证。


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推进区域性品牌建设。虽然手工作坊式的婚纱生产企业产业层次不高,但是中国的婚纱生产基地并不多,想要提高丁集婚纱小镇的知名度正是好时机。


其次,针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问题,应当完善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数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避免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为了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应该从老人最关心的医疗养老服务和孩子成长成才路上的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入手。


医疗方面,对乡镇医疗人员任职水平定期做考核,提高医疗机构的就诊环境,及时更新医疗设备,鼓励购买医疗和养老保险。


教育方面,要引进师资力量,设立师资人才奖励机制,完善乡镇学校教育设备,提高教育质量和落实教师考核质量。


此外,针对特色小镇土地规划问题,应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支持返乡创业。


在土地总体规划不改变的前提下,调整现有的土地资源,实施整合项目,为企业腾出更多的土地。有的企业生产量较大,可以让其有优先进行生产。


还可以采用租赁土地的方式,既能让镇上的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为集体带来收益。


另外,有关部门在办理用地手续时,应该简化审核手续,减少创业者的时间成本。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鼓励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工群体的回归,无疑是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添助力。


从丁集镇婚纱产业的发展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力。


一方面,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减少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让家中老人和孩子得到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的情感保障。


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的回归,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空心化的现象,也能够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工实现增收,缓解城镇差异大的现象。


此外,农民工在外务工多年,不论是眼界还是综合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地方管理中,使得农村地区摆脱原有的落后现象,得到新的发展。


农村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归和吸引更多人才入驻,形成正向循环,让农村地区得到一个大的飞跃和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ID:ffyoutiao),作者:豆沙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