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我总结了这18个商业观察
2023-11-01 18:43

在伦敦,我总结了这18个商业观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首发于2023年8月,作者:林小蕾,编辑:Zoff佐夫,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总结了作者在伦敦的商业观察,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线下商业形态、数字化发展、城市社区规划、ESG理念的实践、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 伦敦注重骑行友好规划,提供骑行设施和便利条件

• 老牌百货在伦敦依然红火,展示了选货买货和产品力的重要性

• 伦敦注重环保理念,推崇可持续发展和ESG理念的实践

这是一篇“滚烫”的商业考察小结。


16天,暴走英国5座城市。老牌百货逛了,各类特色买手店拍了,网红餐厅吃了,咖啡也就喝了40多杯吧,伦敦“安福街区”来回扫了个遍。


Brick Lane红砖市集去了,还偶遇皇家艺术学院RCA的毕业展,感受到了来自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的街头年轻气息,在利物浦最大vintage shop里,感叹本地人对于复古二手理念的接受度。


重要的展&博物馆一个没落下,以及那些建成100年的电影院、图书馆、美术馆......西区音乐剧怎能错过?看了两场,集市逛了N个,在曼彻斯特还盲选到了一家很棒的boutique酒店&联合办公空间。


外加一个中途遗失手机2h,后又顺利取回的小插曲。想说,我们这一路比CityWalk还要Walk,伦敦电线入地、公共交通便捷、步行骑行友好,商业氛围浓郁,英系的城市规划让我想起了香港商业的种种。


在这样一座城市,商业考察总是丰满的,除了逛吃喝买,打了该打的卡,更是感受到无数个触动我的商业细节。



怎样才能算骑行友好城市?从特色市集&创意Foodhall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Battersea巴特西发电厂片区改造更新后的最大亮点是?百货走入了“暮年”?可伦敦的这些老牌百货为何依然人满为患?


街边礼品店,也是在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吗?伦敦的零售数字化到底在玩什么?为什么街头的每一家店都可以这么好看?文化价值如何变现?


或许也是因为在殖民主义时期和世界各国人打交道,学会了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思维方式,不得不承认,伦敦人/英国人是懂生活的。而在这个真正的“CityWalk”发源地,我们也是以城市探究的初心来感受周遭的一切,总结了七大主题共18个观察。


这不是为了鼓吹他国文化,更多的是在于从中去感受和体会线下在玩什么以及怎么玩的,给商业人们带去一些思考与启发。作为亚洲城市里快节奏且洋气的上海,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如今也正在发生,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现象也同样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关于城市生活方式


1. 城市骑行友好规划,“骑行为先”


得益于上海街头小马路宜人的尺度和组织,相比北京&深圳,上海还是比较适合骑行的。在伦敦,同样看到的不少公共设施规划,但似乎,骑行体验成为了优先考虑的要素,充满各种细节:


比如停车带是规划在路中央的,靠上街沿那侧是专门空出的自行车道;其次火车、轮船都能上自行车,还给规划了专门的车厢;另外,许多公司的办公室里是设置淋浴房和更衣室的,方便骑车通勤的员工及时打理自己。


最近除了CityWalk,还有人提出CityRide,这会是下一个城市生活的流量密码吗?这种环保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被养成,也是基于整个城市规划上来自多方面的“骑行友好”考虑吧,创造骑行的安全感、独立空间、并且还能让人得体,骑行才会真正的成为一种日常。


关乎这件事,推荐一本在路上看到的书《骑行上海:关于上海骑行规划的思考》,对骑行能为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无限可能带来了一些设计遐想。



2. 属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


英国作为全球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文化价值传播渠道上已经具备一定优势。衍生周边的产品和运营内容已然是日常,几乎每个场馆都有自己的周边售卖,哪怕是街边开了好多年的街铺餐厅,亦或是一出演绎多年的音乐剧,都能做出周边。


而且神奇的事在于,逛完场馆,Gift Shop总是要进去的,大家也都乐意或者说是甘愿掏腰包购买这些周边。纪念T、环保袋、冰箱贴、明信片,而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义乌出品,出趟海后被加持了在地的内容IP属性,就翻出好几倍的价格。


我回来后思考了下,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认同的表现。消费者认可这个场馆、这场策展、这部演出、这家餐厅的氛围、审美与文化......自然而然就会想要买你的东西,此时此刻的这种纪念式零售消费,是永远不可取代的。当然,产品本身设计也美。


总说现在国内的线下商业没什么好买的,零售最难做。但是在伦敦的感受告诉我,在未来,文化价值认同,应该才是最终为线下商业和产品带来价值点的关键吧。



3. 看展&看剧已成为生活日常


除了火爆的大英博物馆“晚清特展”,这次还在伦敦设计博物馆(The Design Museum)看了一个关于《Designer、Maker、User》的展。


它深度探讨了设计师、制造商以及使用者三方在不同视角下,如何看待我们日常使用的每一件物品,从背后探讨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设计,那些流芳百世的商品,又究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另外,还在伦敦V&A(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看1900至今(Design: 1900 – Now)的展(据说是V&A的永久展了)


通过过去100多年来共250件展品,分为六大主题,带我们从设计的视角,解锁我们生活、工作、旅行、社交和消费方式等等。通过这些设计,我们重新审视100多年间周遭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并借此提出有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许多问题。


两场展都挺适合商业从业者来看,帮助我们思考所从事的事业背后的社会意义。


看展&看剧,恐怕早已成为伦敦生活日常,而且是全家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不得不说,上海还算是走在国内前列,展览的频次数量也不少,比起十年前,文化消费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只是在大众语境下,这种消费依然有点打卡和不接地气,或许在将来,它会成为我们真正的生活日常。


4. 市集的常态化与生活化


英国的市集文化历史悠久,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东南西北。


浓浓烟火气下,每个市集又根据地域文化属性自带亮点与不同。有带复古调的、有潮流味浓郁的,手工艺品、园艺绿植、古着首饰、朋克艺术......每个标签明显,这本身恐怕也是一种“社区活动”内容。


本地人对公共场所与集体活动的热衷,在市集这样的场景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上海的安义夜巷有点类似。最早被我们商业人熟知的还是考文特花园,如今已经是一张伦敦城市名片,品牌都是高化撑场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东伦敦的几个市集,就是大型移动敞开式集合店,东伦敦Bricklane街巷里还有“街头蹦迪装置”,每个市集都和所在区域的在地文化风格很搭,“定位”精准,所以线下变得有趣又好逛,一点也不会觉得无聊。


这种“精致感下的市井气息”,让人很上头。



二、关于线下商业形态


5. 老牌百货依然红火


这个话题单独写过笔记,还发了视频号。


国内百货行业整体衰败的原因比较复杂,来自多方面的“暴击”。而这次实地走访了伦敦的几大百年老百货,依然非常好,产品力、审美力、服务和体验都能聊出东西,以至于我这个扫街狂魔都走不动路的节奏,就像以前去日本,不会空着手走出百货公司一样。


个人觉得,选货买货以及组货等等,这种基于产品的零售运营能力,永远是百货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曾经的老百货人,其实我还是蛮喜欢逛百货公司的,效率高且节奏快,目不暇接;不知道会不会若干年后,国内的百货又要卷土重来,以完全创新的方式,不管是细分主题化还是围绕社群属性,让百货重新回归它的体验本质,而非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被淘汰的商业场景。



6. 餐饮业发达,咖啡完全还没卷起来


伦敦真是个遍地餐厅的城市,当然也不乏本地网红餐厅,进门的消费者也会拿起手机各种拍照,看来打卡这件事,全世界都一样,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对这件事太妖魔化。


之前老说上海是全球咖啡密度最高的城市,但个人感觉这个评判维度其实只关注在了连锁咖啡店,比如五大新城的咖啡密度还远远不到平均水平吧?这次在英国感受到了什么叫遍地卖咖啡。就是基本上所有的餐厅、街边店都是有咖啡售卖的,哪怕在火车上,在偏远小镇。


在喝了40多杯后,认真感受了这些味道之后,让习惯上海咖啡生活的我真的一言难尽。


是的,差距太大,国内咖啡水准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水平。茶饮也是卷出天际,所以上海的主理人们,为什么不去欧洲卷一卷?比如喜茶刚刚在伦敦开了首店(时机很好)



7. 生活中的仪式感:遍地的礼品店


从城市到小镇,街铺里永远不会缺的业态就是各种礼品店,温馨又不乏好审美的小店里,售卖着各类伴手礼,玩具、首饰、食品、文具、贺卡、小摆件、香氛、杯子等等,类似于我们这的带主题的杂货店、“生活方式集合店”,但商品力真的很强。


你在网上搜一下“伦敦杂货铺”,一大堆琳琅满目的店铺信息。我在温莎小镇上逛到一家英国本地连锁品牌(VINEGAR HILL),真是家从小镇走出来,成立了26年的生活方式集合店,特别喜欢印在购物袋上的Slogan:For Home,Life & You,你如果也了解这家店,相信会有共鸣。


有供应就有需求,想说这背后也透露了一种松弛而温暖的生活态度,不会忽略生活中的仪式感,各种节日是必须要搞活动、送礼物&写贺卡的。


等国内城市哪一天不卷了躺下来,对社交平台也渐渐麻木,重新开始注重这些情感的传达,大概也会给礼品店更多的发挥空间吧。



8. 全民的审美在线


这个观察不用过多追述,因为非常直观。


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镜头定格下来画面,想说这种审美力真的是已经渗透进城市里的每个角落。


大到建筑、城市规划、工地围挡画面,小到一个街边不起眼的街铺门头、一把椅子、一副餐具,你都时刻能感受到,就是作为商业地产人,每天都是在体验一场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三、关于数字化发展


9. 伦敦早就拥抱数字化,不过玩的是不同体系


三年没出国门,老的双币VISA卡居然不能用了? 这次在英国,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在payment支付这块了,大大的out感写在脸上!


先说国内已经成为常态的微信/支付宝支付,连在伦敦这种一线大城市,都压根没什么终端。唯一有微信支付功能的pos机被隐藏在Selfridges每个楼层的某个柜台,而且如果不主动问,店员也压根不知道咋使用。


这会让你有种“这三年我们被世界遗忘了?”的错觉。而现在的老版本VISA硬卡,也已经在大多数的pos机上无法使用了。


所以一定要去换成contactless的信用卡,简直就是畅通无阻,连路边的共享自行车装置也可轻松拍卡使用。当然,海外的Apple pay普及率基本就和我们国内用微信和支付宝一模一样了,不用打开手机,不用扫码,这种支付体验既陌生但又确实很方便,这让我联想到Digital Journey果然就是越简单越符合人性!


而且英国当地很多地方都不收cash了,以前出去还要换几千英镑欧元怀揣现金走天下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



10. 品牌营销人眼里,老外做广告和我们的差别


好内容,一定是做营销的终局。


这次跑了英国几个城市,除了强烈感受到当地人对Content的审美水平,也能体会一些不一样的营销思路。


比如在利物浦火车站对面看到的这个KFC广告,如果不仔细看,你还真找不出这到底是在推广什么?logo在画面后端,完全没有Call for action的叫卖话术,而是简单、直接,靠Emotion驱动的呈现,反而才真正的打动人。


在街头突然一眼看到这个垂涎欲滴的炸鸡,你有没有永远记住它。



另外也想分享这个我被彻底洗脑的神广告,伦敦铁路系统的KeyMessage——“SEE IT.SAY IT.SORTED.”。


咱就是说,地铁报站ending,英语的简洁表达,赋予了宣传语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够好记,够简单。


如果看到小偷或者疑似可疑人物、现象,及时说出来,我们及时处理。这不禁让我感叹,什么时候我们做广告,也能跳出价格战和hard-sell思维?!



四、关于城市社区规划&友好设施 


11. 公园融入城市,CBD综合体也能以人为本


这个观察很爱聊。


作为城市商业观察者,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喜欢做的就是扫街+逛各类博物馆。既能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还能放慢脚步感受风土人情,去探索城市的各个板块。


不得不说,伦敦的公园真的是和城市融为一体。海德公园&摄政公园,两大著名皇家公园,不仅有湖、天鹅、鸭子和马,摄政公园旁还有动物园,最令人惊叹的是,在海德公园的交通动线规划上,骑马道、步行道、汽车道、骑行道整个就是明明白白,其中最宽的是哪条你能猜到吗?而这些大公园根本不是在远郊,就地处城市最核心的位置,随进随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围墙。


这令我想到了延中绿地以及上海后滩的雄伟规划,也是在城市的核心区,规划了大片的公园,鸟瞰确实很震撼,但在实际体验上似乎还少了些什么,维度衡复区域的口袋公园还是可圈可点。



其次就是东伦敦的CBD里,新项目基本以综合体为主,住宅+办公+一圈底商,街角一个小公园的搭配比较常见(让我想起前些年国内喊得沸沸扬扬的“小区去围墙”),塔楼下的公共空间里规划的都是儿童无动力设施。


在东伦敦观察到许多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推着婴儿车,想说办公地与居住地的配比平衡,真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打工人的幸福感,而CBD里的托育机构绝对是解决刚需。


但在国内,似乎还是在一些规范条款上有限制,Anyway,未来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真正以人为本的规划。



12. 宠物友好&儿童友好&长者友好的落到实处


曾几何时,这些“友好”话术出现在各种项目设计方案、营销广告上,但这次在英国探访,发现这些“友好”真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了to C端。


比如宠物友好餐厅和宠物用品商店并不稀奇,地铁、火车站里也不时会看到宠物及相应的友好设施,儿童玩乐设施也可以出现在CBD的写字楼下。


此外,在约克火车站看到一则广告牌,是针对60岁以上人群的度假产品,伦敦的Hampstead老钱街区,有不少根植在街区里为老年人服务的商业。当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迎合”年轻人,绞尽脑汁要做年轻人生意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灰发族”“银发族”的刚需呢?可能再过十年应该能看得到了吧,毕竟那个时候60+人群已经要达到总人口的30%+。


对了,还包括第一个观察——骑行友好,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后来新开通的地铁线路,站里的那些垂直客梯都特别宽敞。



五、关于ESG理念的实践


13. 环保理念根植于方方面面


和之前分享香港商业观察一样,伦敦对于二手商品的接受度非常高。


在利物浦的“南京东路”,看到本地的商业项目里,一层最好的位置给了一家本地最大的Vintage Shop,购物的人也非常多;其次,在火车站还发现了咖啡杯回收装置。


所有的购物行为都不再使用任何塑料袋,咖啡店的外带刀叉餐具也都是非塑料材质。在利物浦Beatles咖啡厅里,发现纸巾上印着这样的文字(见下图),就感觉整个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环保理念的气息。




14. 对可持续理念的推崇


英国的ESG理念也很根深蒂固,几乎每个品牌的网站上、购物袋上都会写上对于“可持续”的推崇及相应措施;以前说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为了股东创造价值,而现在也越来越重视ESG这项非财务指标了。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反映出大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及如何focus到人和周边社区,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的关注上。这也和全民环保意识的理念相通。有人说这是一种“绿色金融”,个人认为这方面在国内完全还属于朝阳行业。


此外,行走在无数百年历史老建筑里,也真切感受到英国人是在用一种流芳百世的初心去做很多事。


比如在曼城去了约翰赖兰兹图书馆(The John Rylands Library),外观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哥特式建筑,建于1900年,馆内收藏了早期印刷版藏书古腾堡圣经(Gutenberg Bible)及公元前2000年的手稿。


最近有关于这栋建筑的历史回顾展,棉花厂大亨的妻子在大亨死后花重金建造了这座图书馆,在她去世后把图书馆捐赠给了曼城,如今免费供公众使用,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还有位于伦敦诺丁山的Electric Cinema,1910年建成运营至今的电影院,过去的人们曾经创造的建筑、设施依然沿用到百年后。


最好的在地文化体验,就在街头。




六、关于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


15. 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尊重


接着上一条观察,来说说英国对城市老旧空间保护更新的重视。


这半个月来的驻足巡游,发现英国人才是真正的“在地文化”忠实爱好者。除了伦敦巴特西发电厂这样的大规模片区更新改造外,在曼城街头路过艾伯特广场(Albert Square),说实话,我完全被旁边的City Hall改造围挡吸引。


除了有关于这栋百年建筑的历史介绍,还有整个保护更新的措施及前后细节对照图文,大致意思是“旨在通过更新,把这栋老建筑带入21世纪”。这简直就像一场“策展”,路过的每个人都是观众,在百年后的当下,站在街头巷尾,了解眼前呈现的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


所以城市更新项目,完全可以从围挡内容上入手,也可以是项目对外露出的第一幕。





16. 旅游类小镇、除了好逛还很有社区感


英国还是有挺多旅游类小镇的。除了有历史文化沉淀,有景点和知名学府,竟然还有不少非常好逛的街区,这是令我没想到的商业氛围。


不同于旅游景点三件套,约克小镇出乎意料地好逛,比起温莎,有了更多本地品牌独立门店,除了审美在线的礼品店,还有不少有意思的集合店、几十年历史的网红餐厅存在。


另外就是社区感浓郁,毕竟这些小镇本身也是生活区,小镇图书馆安静舒适又不乏亮点,街区里的广场有孩子们喜欢的旋转木马,还看到本地的CityWalk队伍,带你探访一排古老而神秘的建筑。


同样,约克小镇还有和当地艺术影视文化结合的很好的Ghost Tour大巴路线。这让我想起了阿那亚,对,旅游小镇同时也是一个当地的社区,同样拥有一切社区该有的功能。


始终,要有真实的生活社区气息,这样的“文旅小镇”才不会显得空洞和表面。




七、关于学习这件事


17. 知识不只是在课堂里


正因为整个城市里遍布各类高质量的博物馆、美术馆,以至于经常会看到老师带着一队学生穿行于此,或是一幅名画、一件精美雕塑作品、一场寓意深刻的特展......都能看到那些身影。


知识真的远不止在书本里和课堂上,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里。


想说在这么多审美在线的场馆、藏品、建筑、书店、生活方式门店等等的熏陶下,伦敦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号称“全球艺术家与设计大师的摇篮”,似乎也完全Make Sense!



18. 教育无边界&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


同样延续上一个观察,感觉伦敦真的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融合教育,无边界教育。


看展你要提前做功课吧?看完还要查点资料,就连工地的围挡也“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工作日白天,小镇图书馆坐满看书的老年人。


大英博物馆旁自习办公咖啡厅找不出一张空桌。公园草坪上随处可见的捧着书晒太阳的,以及地铁里没人刷手机,随身都带本书,虽然这可能是因为没信号。


都说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永远保持好奇心,让人有提问的勇气,以及可以产生追随一生的兴趣。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生活,因此没有年龄边界,通过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不断挖掘自身对知识的渴望。


这也是伦敦带给我的感受:全社会应该给予线下书店更多的支持。但事实却是,不管是什么书店,大家似乎都活在生死线的边缘。



不得不说,英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太透彻,也太“会”,特别是在伦敦的英国人。


这一系列的观察,给自己这半个月的游历做了次总结,也是作为魔都商业人,对于城市生活、线下商业、行业洞察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回到商业地产,的确文化自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但一定也会是我们未来几代人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最后用上那句“土话”——“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商业人是要保持初心,保持好奇,虽然理想主义总是不合时宜,但它永远指向未来,为商业内卷时代的我们带来方向。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作者:林小蕾,编辑:Zoff佐夫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