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迪士尼昨天正式宣布收购福克斯部分资产,从沃尔特·迪士尼的米奇手稿,到今天涵盖电影、主题乐园、授权经营各个业务的商业帝国,这其中有一代代的领航人,为了迪士尼的事业挺身而出。
本文转载自“机核网(Gamecores)”,作者:otaconlegend,虎嗅获授权转载。
在迪士尼正式宣布以 524亿美元收购 21世纪福斯旗下部分资产之后,如日中天的迪士尼商业帝国版图再次扩大。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家规模庞大的企业曾经在历史上面临着两次重大危机。而当危机降临时,有这样三为领航人挺身而出,为迪士尼之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也就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要为大家介绍的三位人物——迈克尔·艾斯纳、弗兰克·威尔斯,以及罗伯特·艾格。
迪士尼主题乐园
前言
迪士尼官方于昨日正式确认,迪士尼以524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21世纪福斯旗下部分资产,内容包括21福斯旗下的此次交易包括福斯电影电视部门、FX 网络部门、国家地理频道、Hulu 30%的股份、Star India、天空电视台39%股份以及福斯曾拥有的《X战警》、《阿凡达》、《辛普森一家》的版权。
迪士尼官方推特确认收购消息
此次收购谈判进行了数次,持续时间将近两个月。而这笔大宗收购也将与迪士尼之前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一起载入史册。
向行业大佬低头
就在人们为迪士尼的财大气粗啧啧称赞的时候,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曾经先后两次面临着危机。而这篇文章所想要介绍的三个人物——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弗兰克·威尔斯(Frank Wells),以及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先后救场,才使得公司能够取得如今的地位。
迈克尔·艾斯纳、罗伯特·艾格
昔日的胡萝卜加大棒——迈克尔·艾斯纳与弗兰克·威尔斯
迈克尔·艾斯纳与弗兰克·威尔斯
在迈克尔·艾斯纳出场之前,必须先要提到1980年代的迪士尼。公司灵魂人物沃尔特·迪士尼(Walter Disney)在世时对于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如此概括的:
“迪士尼在家庭动画及实景电影方面具有其他品牌无可匹敌的竞争力,通过把电影人物和形象投放在其他娱乐资产上,将这些资产作为迪士尼品牌资产的补充或是产业的延伸项目,公司以此来不断创造价值,实现业绩长青。”
然而自从沃尔特·迪士尼在1966年去世之后,迪士尼公司就陷入了一个全面的低潮期。发展重心从动画创作这一核心竞争力上全面漂移,导致整个迪士尼的品牌失去了以往的光辉。而这也让整个迪士尼公司被拖入一滩死水。
当整个公司失去生命力时,危机也就随之降临——在1984年,迪士尼公司遭遇了恶意收购。当时的恶意收购方想要将沃尔特·迪士尼生前精心经营多年的迪士尼动画核心资产以及迪士尼乐园周围的优质地块推向市场。虽然被紧急叫停,但这也让迪士尼公司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当时迪士尼的影业公司博伟(Buena Vista)在美国八大影业市场份额排名倒数,整个公司的资产市值仅为14亿美元。于是他们决定搬救兵——而请来的便是迈克尔·艾斯纳以及弗兰克·威尔斯这对搭档。
迈克尔·艾斯纳任董事长、弗兰克·威尔斯任董事会主席
二位救兵之前其实都有过高层任职经验:迈克尔·艾斯纳在到任迪士尼之前是派拉蒙影业的总裁;而弗兰克·威尔斯则曾是华纳兄弟影业的副董事。当二人在站上迪士尼公司管理层顶端之后,他们合作起草出了一套改革方案,试图悬崖勒马,挽回迪士尼的市场地位。二人的举措包含以下内容:
特许经营权:将迪士尼的品牌特许权交给各种周边厂商,疯狂扩张周边商品在市面上的比重,渗入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现代化改造迪士尼乐园:全面翻新以往陈旧的迪士尼乐园,加入现代化娱乐设施,对于新乐园的选址也不仅是选在大城市周围,而是往旅游胜地发展。位于巴黎的全新迪士尼乐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振兴动画产业:将发展中心移回动画产业,制作一批“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动画电影,例如《小美人鱼》、《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等作品都是迈克尔·艾斯纳在任时期上映的。
4. 涉足供成年人观看的电影领域:首先是设立了试金石电影公司,专门发行此类电影,比如1985年的《贝弗利山奇遇记》;其后又在1993年收购了米拉麦克斯影业(由韦恩斯坦兄弟创办),发行过的作品例如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安东尼·明格拉的《英国病人》都取得了极佳的反响。
以上几条只是艾斯纳与威尔斯宏大蓝图的一部分内容,二人曾在1990年推出了一项“迪士尼十年”的计划,力图在新千禧年时正式确立迪士尼商业帝国的地位。在他俩大刀阔斧的改造之下,迪士尼从1984年市值仅14亿美元的公司发展成为1994年时市值达到280亿美元的大公司。
所以迈克尔·艾斯纳对于迪士尼的改造成功了吗?到那时可以说是。
但……并不完全。
1994年,艾斯纳的搭档、迪士尼改造计划的另一位领头人弗兰克·威尔斯因直升机坠毁事故意外去世,也就是从那时起,迪士尼公司的蓬勃发展逐渐显现出了松动的迹象。
迈克尔·艾斯纳、罗伊·E·迪士尼与弗兰克·威尔斯
弗兰克·威尔斯在当时的迪士尼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曾有报道指出,这场变革的引导人其实是他而不是艾斯纳,但这个说法已不可考。但威尔斯在当时的决策层一直表现得隐忍、谦让,这与艾斯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艾斯纳可是出了名的“暴君”,他对于管理方法的认知存在缺陷,且对于部下极为易怒。威尔斯与艾斯纳虽然性格相差甚远,但是这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补,就好像是俗话说的“胡萝卜加大棒”——艾斯纳唱红脸、威尔斯唱白脸,俩人同时在场,局面还可以很好地控制。而当威尔斯不幸离世之后,艾斯纳独揽大权,身边都是尽是些他自己委任的亲信。
听着这剧本是不是有点耳熟?好像在中国古代见过?
这还不算完,艾斯纳在1994年的时候曾经先后动了四次大手术,每一次都危及生命,他却没有直接指派过接班人,只是说在自己的办公室抽屉里放着一封装有接班人名字的信,但只有在自己手术不成功的时候才能打开——没想到艾斯纳最后竟然四次都挺了过来,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封信也就无从得知了。本来被认为是董事会主席理想候选人的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在未被提名之后一气之下选择出走,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大卫·格芬共同创立了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卡森伯格与艾斯纳二人甚至为此还对簿公堂。没有任命卡森伯格,艾斯纳请来了自己的朋友迈克尔·奥维兹(Michael Ovitz)接任。然而奥维兹在上任14个月后便宣布离职,就在迪士尼呆了一年多一点不说,临走还卷走了一笔巨额遣散费。
杰弗里·卡森伯格
艾斯纳不但在权力方面试图垄断高层,在决策方面也屡屡失手:收购以 ABC 电视台为首的几大电视/广播台并未收到良好的收视/收听率;在巴黎兴建的迪士尼主题乐园也因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迪士尼创作团队中的几大画师先后跳槽皮克斯,这也让迪士尼与皮克斯之间本来就脆弱的关系更加如履薄冰。乔布斯在皮克斯时就极为看不上艾斯纳。然而当时皮克斯拥有几乎是行业内最顶尖的3D动画技术,这也让二者的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最终捅破窗户纸的事情还是到来了:2003年,迪士尼共同创办人罗伊·O·迪士尼的儿子,也是当时的迪士尼副主席罗伊·E·迪士尼宣布辞职并离开公司。在他离职的时候曾提及,迪士尼正在变成一个“违背初心的、贪婪的、没有灵魂的公司”。
于是历史又一次将迪士尼推入了混乱的局面之中,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迈克尔·艾斯纳也在他任期结束前一年,也就是2005年宣布辞职。继任者,便是下一位我要介绍的人物——罗伯特·艾格。
今朝的掌舵人——罗伯特·艾格
2005年,迪士尼再次陷入困局,迈克尔·艾斯纳的离职并不意味着危机就此解除,留给继任者罗伯特·艾格的依旧是个亟需改变的迪士尼。
迈克尔·艾斯纳的接班人、也是迪士尼到目前为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
比起前文提到过的强硬暴躁的艾斯纳,罗伯特·艾格身上似乎有着更类似于弗兰克·威尔斯的气质。即便如此,在刚刚接手迪士尼时,舆论对于这位新人并没有太好的评价,纽约时报就曾有一篇报道毫不避讳地指出:
“无论是华尔街还是好莱坞,都没有人认为艾格是接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的最佳人选,因为他缺乏一个大公司领导人所需要的沉稳。”
所以为什么要称呼艾格为迪士尼的“又一位救世主”呢?让我们从他主导的前三笔收购谈起:
新千禧年伊始,如果仔细看一眼迪士尼发行的卖座动画电影,无一例外均有一个特点——这是一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电影。
拥有庞大动画电影名目的皮克斯
1995年时,皮克斯就与迪士尼签订了一份合作分销协议,两家公司将平分今后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的动画电影的制作费与票房,但迪士尼享有电影的最终版权以及发行收入,另外规划动画电影的续集作品这事儿也是迪士尼说了算。然而随着皮克斯跳跃的台灯形象日渐深入人心,时任皮克斯董事长的乔布斯(就是鼓捣苹果那位)越来越觉得这样子跟迪士尼平分划不来,为何不脱离迪士尼自己干呢?更何况时任迪士尼董事长的那个叫艾斯纳的家伙还贼讨厌。
而当罗伯特·艾格上任之后,他首先需要解决的也是这个难题:如何修复与皮克斯之间的合作关系。毕竟皮克斯索要回电影最终版权,迪士尼将失去数量巨大的周边贩卖权,这可是迪士尼赖以生存的立命之本。
艾格第一个想到的是拜访乔布斯——这位爷在业内也是以固执闻名的。但是艾格上任之后亲自拜访了乔布斯两次,让乔布斯对于迪士尼先前的态度有所改变——毕竟已经不是艾斯纳的时代,何不继续合作呢?
史蒂夫·乔布斯与罗伯特·艾格
而此时罗伯特·艾格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计划——直接并购皮克斯。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提案了,早在艾斯纳在任时就有人提过这个方案,但是并未被采纳。艾格如果能够顺利促使迪士尼并购皮克斯,这岂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想法虽好,但毕竟“罗马非一日建成”,皮克斯也不是一眨眼就能买得下来的。罗伯特·艾格与乔布斯二者的建立的友谊使得迪士尼与皮克斯双方重新回到了谈判桌前。谈判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多,才最终在2006年5月正式完成,迪士尼以交换股票的形式,用74亿美元并购皮克斯,而在并购之后之前的合作分销协议也宣告终止。
彼时的新闻截图
在并购完成之后,乔布斯因持有50.1%的皮克斯股份而成为了迪士尼最大的个人股东,他也从皮克斯董事长位置上退了下来,成为了迪士尼董事会的成员之一。
其实这笔交易中,看似重要的是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电影版权。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刚刚因“性骚扰”丑闻宣布离职的创意总监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
约翰·拉塞特
约翰·拉塞特的起始点就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准确说一开始这个工作室还是卢卡斯影业的电脑图形部门。后来卢卡斯影业将这个工作室出售给了乔布斯,也是乔布斯头几年不断往这个亏本的工作室个人注资才有了皮克斯当时的光景。2000年左右,迪士尼就有意愿想要挖墙脚,将约翰·拉塞特招进迪士尼做创意总监,但拉塞特念在当初乔布斯不计回报的投入,就没去。而当迪士尼并购皮克斯完成之后,约翰·拉塞特则变成了迪士尼与皮克斯共同的创意总监,也是变相实现了迪士尼当初的目的(只是这么一个传奇人物落得现今如此下场,也是唏嘘)。
有了这样一笔在当时已经载入史册的收购在先,接下来的事情似乎更加顺应预期。2008年,派拉蒙发行的电影《钢铁侠》在当年便取得了5.85亿票房,是当年排名全球电影票房第二的电影。当罗伯特·艾格看准了漫画改编电影这块潜在市场之后,便着手收购漫威娱乐。对于漫威娱乐而言,他们将漫画角色的电影改编权卖给别家,然而拿到的分成寥寥,完全不划算。如果能被迪士尼收购,漫威娱乐将不仅限于出售漫画角色给别家,他们甚至可以在荧幕上经营自己创作的角色,而这也不失为一中乐事。于是在2009年,这笔价值42.4亿美元的收购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完成,漫威娱乐的股东每股可获得30美元现金外加大约0.745股迪士尼股票。
漫威娱乐旗下的超级英雄人物
而之后的事情便是我们都能看到的,已经建立起的庞大 MCU 漫威电影宇宙。
所以艾格主导的迪士尼收购漫威娱乐的效果如何?举个例子吧,光今年三部漫威影业出品电影——《银河护卫队2》、《蜘蛛侠:返校日》与《雷神3:诸神黄昏》为例,《银护》拿下了8.6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蜘蛛侠》拿下了8.8亿美元,《雷神3》上映时间较晚,也已经突破了8.1亿美元。
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凯文·费奇(Kevin Feige)出任总裁的漫威影业已经脱离漫威娱乐,成为了迪士尼直属的子公司。
光这三部电影已经为迪士尼影业拿下了2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有着漫威影业三部电影的助推,再加上真人版《美女与野兽》12亿美元暂居年度票房冠军的成绩,今年迪士尼影业的票房总额在上个月末已经达到了50亿美元,这可是影视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啊!
而这个成绩,还没算上《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文章发出的时候应该刚刚在北美上映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2009年,当年的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时任迪士尼+皮克斯创意总监的约翰·拉塞特和皮克斯团队核心成员上台领取“终身成就奖”时,颁奖人正是乔治·卢卡斯——当年卢卡斯影业受限于资金困难,将电脑图形部门卖给了乔布斯,之后与迪士尼合作进而被并购,才有了皮克斯主创团队能够被授予终身成就奖的这一刻。
而到了2011年,此时的卢卡斯老爷子已经年近七旬,而他本人似乎已有退意。在与艾格进行私人会面时,乔治·卢卡斯透露出了他想要卖掉卢卡斯影业以及《星球大战》这个大IP。艾格的回应则极为迅速,在同年10月份,迪士尼即以4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卢卡斯影业,一半以现金支付,一半通过出售迪士尼股票。而《星球大战》与《印第安纳琼斯》这两个大 IP 也因此得以进入全球的迪士尼主题乐园。
卢卡斯影业
再加上昨日刚刚宣布的以5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1世纪福斯旗下资产,迪士尼最终在罗伯特·艾格的手下建成了真正的商业帝国。这或许是当年沃尔特·迪士尼怎么都想不到的事情。
在这几笔收购之中,不断有人批评艾格“缺乏创造力”、“一个不行了就买另一家”。艾格本人也确实承认过他在创意上缺乏一个合格领航人应有的创意,但是既然手底下已经有以约翰·拉塞特、凯文·费奇等人为首的优秀创意团队,艾格当然可以专注于自己所熟悉的资本运作,正所谓“各司其职”。而艾格本人的性格更加温和,且善于交际,从他和乔布斯的这段友谊上我们就能略知一二(随口一提,罗伯特·艾格现在也是苹果董事会的成员之一)。
罗伯特·艾格与史蒂夫·乔布斯
尾声
对于迈克尔·艾斯纳,大部分的评论偏向批评的那一方。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对于艾斯纳这个人的评论应该是功过相抵,在1984年迪士尼那个最紧要关头,他和弗兰克·威尔斯确实救迪士尼于水火之中,这点不应被他之后的决策/管理失误所抹杀掉。
在结束迪士尼的工作后,迈克尔·艾斯纳依旧活跃在电视节目中:他曾在 CNBC 设立自己主持的节目《对话迈克尔·艾斯纳》(Conversations with Michael Eisner)。在那之后,艾斯纳还以商业人士的身份活跃于多个场合,他曾经在2012年与乔治·卢卡斯对话——不知道当他看到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时会是什么心情。
迈克尔·艾斯纳对话乔治·卢卡斯
而罗伯特·艾格则在他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位置上一干就是12年。期间已经有过无数次找人接班的消息传出,但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完美取代艾格的位置。后继无人,艾格只好越干越久,直到昨天收购21世纪福斯旗下部分资产的交易完成公告中,迪士尼还特意加上了这么一句话:“罗伯特·A·艾格将继续作为沃尔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直到2021年。”
经历了两段时期、三位领航人的迪士尼,由1984年面临着恶意收购危险的公司成为了真正的商业帝国。或许这种“一家独大”的经营模式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再次受到考验(毕竟现在北美没有哪家影业可以指示院线增加午夜场的排片,但是迪士尼可以)。而圈圈转的历史旋涡可能会再次将迪士尼推向危机的边缘,而到那个时候,艾格、或者是艾格的继任者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会不会有另一位迪士尼的救世主挺身而出,成为新一代的领航人呢?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时间可以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