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新电影《妖猫传》的上映,陈凯歌的过去再一次被媒体“翻了箱底”,人们仍然对他抱有好奇,对《霸王别姬》和《无极》津津乐道——这两部作品形成的两极化影响终究无法消弭。
虎嗅找到陈凯歌,一起聊了聊魔幻题材、类型电影,以及他对《妖猫传》和《无极》的看法。
媒体圈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专访是两个人的较劲,陈凯歌这个对手,我们的记者从没赢过。”
当《无极》的负面评价再次被谈及时,陈凯歌这样回答虎嗅:“负面的评价也有可能是错的。我并不会因为人家给了负面的评价,就觉得是我自己错的。”
十二年前,《无极》引发了巨大争议,但1.75亿的票房却让它成为那一年的票房冠军。
如今已经65岁的陈凯歌不会再抛出诸如“人不能无耻到这种程度”的激烈言辞。如今的他看起来淡定且释然,依然不会为了迎合观众而改变自己:“我作为一个拍了这么多电影的从业者,观众能够接受的东西,是我愿意做的。但是观众意识不能接受的东西,我并不是不应该放进去。”有媒体提到“理想和使命”,他说:“事儿已经不是那么个事儿了。”
对于新片《妖猫传》,陈凯歌说:“我觉得这就像是吃了一顿饭要消化一样,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够比较清醒地去了解这部电影的得失是什么。”
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这个时代没有勇士,我很遗憾”
《妖猫传》是陈凯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他通过白龙来表达内心的遗憾,他认为这个时代没有勇士和猛士:“‘不问厉害、不权衡利弊,只问对错’的少年意气在人长大后基本都消失了,但是电影总是可以表达世俗以外的新的可能性。”
虎嗅:为什么选择魔幻题材的作品进行翻拍?
陈凯歌:在我看来,魔幻和现实在唐朝是一体的,文化至高无上的时代是可以接受天人一体的概念。而不像今天提倡的生活非常的扁平,科学把所有的幻想都扫除干净了,所以在今天出现了一个奇幻类型的故事就很奇怪。在唐朝有很多的渊源,比如唐传奇、唐诗本身,都是有奇幻色彩的。奇幻色彩的出现使本身不太亮丽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
(电影)拍下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度,对于唐这个时代的描绘,如果只是完全写实去描绘,可能就不行。其实我对唐挺着迷的,我觉得这个时代是别的历朝历代无法比拟的。在一段时间内,唐朝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健康的朝代。
虎嗅:是先有拍大唐的想法再去找的剧本?还是先看了梦枕貘的小说才的有了翻拍的想法?
陈凯歌: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很想拍大唐了。在我内心早就形成了一个潜意识,就是这个朝代不得了。但是要找到好的故事(去拍),因为我们还是以数字为主导的市场,如果说影片本身没有故事性,或者吸引人的情节,可能就算有这个想法也不敢轻易拍。但是这几个机缘凑在一起了,就是愿望+小说+机会,然后又找到了合适的投资者。
虎嗅:许多媒体说您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表达大爱?或者应该如何理解您想表达的含义?
陈凯歌:其实说大爱太虚了,可以再具体一点。我自己感觉到,这个故事的主线涉及到杨玉环的死亡之谜,其实是被千古传唱的《长恨歌》定性了,确定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生死不渝的爱情。但我对这事特别怀疑。第一因为《长恨歌》说“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是谁救不得?谁无奈何?另外,“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感觉白居易是在诗中留了某种伏笔。
对我来说,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当皇帝代表的最高权威遇到危难的时候,这对杨玉环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必须要接受尸界大法,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只有一个少年(白龙)站出来说这是不对的。
我感觉我的电影中始终有一个‘不问厉害、不权衡利弊,只问对错的少年’,这种少年意气在人长大后基本都消失了。但是电影不是,(电影)总是可以表达世俗以外的新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有一部分,除了展示大唐盛世之外,还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了解的?理解为大爱也行,或者理解为深陷执念中的少年,用30年去守护一个完全无法实现的希望。你说他是傻还是英勇?
虎嗅:您希望通过这样的结局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陈凯歌:这个可以折射到现实生活,是我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一个民族之所以可以伟大,是因为这个民族中可能会有勇士和猛士的出现,是他们带起了这个时代的节奏。但这个时代没有,我很遗憾。在现实生活中我没看到,包括我自己在内。所以我只能在电影中去实现我的这个愿望。
“观众意识不能接受的东西,我并不是不应该放进去”
提到改编剧本,陈凯歌说:“我作为一个拍了这么多电影的从业者,观众能够接受的东西,是我愿意做的。但是观众意识不能接受的东西,我并不是不应该放进去。”
虎嗅:对于观众来说,空海和白居易是绝对的主角,随着剧情的发展主角变成了杨玉环和白龙,您担心观众的注意点会分散吗?
陈凯歌: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拍了这么多电影的从业者,观众能够接受的东西,是我愿意做的。但是观众意识不能接受的东西,我并不是不应该放进去。
举例来说,《巴别塔》的结构是三段式互不相干的,但是所有三个故事都发生在这个星球上。如果我们拍摄电影的时候只是按照“三一律“,按照线性,然后再加上贯穿到底的人物,那我觉得电影挺难发展的。(电影)应该会有新的发展、可能性,新的时空的组织。
(《妖猫传》)其实就是30年前和30年后的故事,我觉得从我的角度讲,它是非常简单的故事,不是高难度的、复杂的故事。
虎嗅:白居易为什么当了主角?除了因为他是中国人,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陈凯歌:诗人。我回头看我自己拍的电影里,关于艺术家的作品挺多的。从《边走边唱》开始,一直到《霸王别姬》《梅兰芳》《和你在一起》,都和艺术有一定的关系。我自己觉得真的艺术家是比较单纯的人,比较肯说真话的人,这种人也是我自己喜欢的。
《无极》
“我比较反对按类型来划分电影”
陈凯歌直言自己比较反对按类型来划分电影,他说:“我也不知道《霸王别姬》算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如果你把类型化电影和商业成功划等号的话,那它是一个商业类型的电影。”
对于《妖猫传》,陈凯歌并没有给出直接的评价,因为他需要“自我消化”。他说自己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来看待这部作品,体会作为电影导演的得与失在哪。
虎嗅:您认为这部电影属于什么类型?您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
陈凯歌:我是比较反对按类型来划分电影的,我也不知道《霸王别姬》算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如果你把类型化电影和商业成功划等号的话,那它是一个商业类型的电影,因为商业挺成功的。但我又不觉得它是纯粹的商业电影,所以我觉得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是有模糊区域的。如果你做得好,你就可以横跨两个区域,如果你做的不好,你可能只能回到一个区域。
也许是我从小受到的电影方面的教育,使得我不太明白这个类型电影的真实含义,我觉得凡是电影都应该有情感进去。但可能别人会说不需要的,对于某一类电影,你完全不需要投射任何情感进去,但是对这样的说法我接受不了。所以在这方面我是糊涂的。
虎嗅:您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什么?
陈凯歌:我自己觉得这就像是吃了一顿饭要消化一样,个人感觉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够比较清醒地去了解这部电影的得失是什么。现在急于下结论还太早。
虎嗅:是要看观众的反馈?
陈凯歌:观众的反馈是一部分,我自己的消化也需要时间。
虎嗅:消化是指?
陈凯歌:我剪接这部影片花了11个月的时间,从开始这个项目是在6年前。有时候我必须面对的是用了两个小时看了电影后对它进行讨论。我的意思是如果我能用11月来剪辑,我可能还需要一年来比较清楚地看到这部影片,(我)作为电影导演的得与失到底在哪。我觉得我没法现在下结论。
虎嗅:回顾您过去拍的作品,涉足了不同题材和类型,是因为您想去尝试不同的风格,还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其实性格是自己生活经历所决定的,我是在一个混乱而开放的时代下长大的,没人管,学校停学,用不着天天等因奉祀,那段时间虽然物质很困苦,但精神上却有了展开幻想的机会。
因为电影肯定是我的饭碗,可是我一直就比较呆,我怎么就没想过这个饭碗会被砸了呢?我确实没想过,我觉得我就顺势而行,走到哪算哪,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我不喜欢算计、全布置好了,设定目标说登峰造极或者光宗耀祖,都没有这些念头。我自己认为,人能活的简单点、单纯点,能对自己好点,这个最重要。我没有特别大的目标或者目的,要“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日看尽长安花”,我只希望到了手上我尽力把它做好。
《霸王别姬》
“负面评价也有可能是错的”
陈凯歌曾这样回应《无极》遭遇的差评:“五年内没人能看懂。”上映十三年后,陈凯歌借别人之口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无极》十二年前就这样,十二年后还这样,我没变,是大家的看法变了。”他不再介意别人的负面评价:“我并不会因为人家给了负面的评价就觉得是我自己错的。为什么是我错了?不一定。”
对于现在的陈凯歌来说,他的愿望挺简单的:“我只有能够让自己在电影的创作中间,得到我自己的享受,又能够使投资方不赔钱,这就是我的目的。”
虎嗅:《无极》之后,您再回顾自己作品时,会不会有“大家不太接受我就不拍了”的想法?
陈凯歌:有记者的朋友问我,“你看现在有这么多人说《无极》好,你怎么看?”我说,《无极》十二年前就这样,十二年后还这样,我没变,是大家的看法变了。但是我也同时回答,大家的看法变了跟我没关系,我不会为此欣喜的,就这么简单。
我也不会吸取教训说这类的题材就不碰了,我自己觉得倘若我喜欢这个题材,我还是会拍,但至多是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那么些钱,我的设想在实现电脑特效方面,是有缺陷的,我可以很坦率地说,但我不会掖着藏着。比如也有人说“我们看不到你的真面目”,我说“你看到的就是真面目”。
虎嗅:您现在再看《无极》是什么样的心态?满意?
陈凯歌:我觉得《无极》成了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经典了,我一个部队的战友说:“你拍这个电影我觉得挺好玩、挺好看的。”我说“哦,那谢谢你,大伙都说不好。”他问为什么会受到这么些个攻击呢?我说我也不知道。他说:“你冲的太靠前,你看被打死的都是往前跑的。因为这个,《无极》被永远记住了。”
在我无数个采访中,没有一次是某个人没有提到《无极》的,所以我不知道《无极》成了什么(笑),它真的成了一个挺独特的存在。也许十年以后还问我呢(笑)。
虎嗅:您觉得大家对于《无极》的看法是一种偏见吗?
陈凯歌:我没这么说。因为我觉得,大家对这部影片的看法的改变其实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了,所以我一点没觉得大家对这部电影有偏见。我只能说大家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有了改变。
虎嗅:所以您对这部电影还是挺满意的。
陈凯歌:其实我一点都不知道这是超前的,是后来人家说的,我拍的时候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拍的。我一点都没觉得是一部超前的电影。
《赵氏孤儿》
虎嗅:您如何看待现如今“内容精致化”的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您及您的作品产生了什么影响?
陈凯歌:我自己认为这么大的国家和市场,转变一定是复杂甚至是痛苦的。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说逐渐逐渐地变好,因为电影质量还是最终大家会认同的,会离开市场发展初期的膨胀。我老形容这是一个“巨无霸”的市场,逮着什么吃什么,见着什么都饿,其实慢慢就会发生变化了,这个是需要时间来推动的。我觉得我们的观众也和过去不一样了,原来都是好莱坞电影至上,但我自己感觉到,好或不好,他们是带头的,一个倾向的出现往往是和好莱坞有关系的。
但我自己想我们一时无法摆脱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但是最终能够让我们的电影变得更有趣,更有艺术价值,可能得找一条能够有我们自己的文化在里面的路,虽然我也不知道这条路是什么,但我就是想共同参与,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虎嗅:您认为您过去近几年的作品向商业化倾向了吗?
陈凯歌:我自己觉得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要接受这个环境的态度,你要不接受就没有你了。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想怎么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尽可能地去做我们想做的表达,这个事情肯定有矛盾,但也不是完全无解,只能是试着去做。
虎嗅:您认为自己已经达到平衡了么?
陈凯歌:我对我自己是很苛刻的,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实话说这个平衡点不存在。有没有可能说我日后去拍偏艺术的东西,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拍的。
虎嗅:您知道大家对于您过去这十年拍的作品的评价吗?比如《赵氏孤儿》《道士下山》?
陈凯歌:你是指口碑和票房?首先,我永远不可能做到票房第一,我这话说过多次了。但是碰巧,《无极》是那一年的票房第一。
但是我自己在想,我只有能够让自己在电影的创作中间,得到我自己的享受,又能够使投资方不赔钱,这就是我的目的。我就达到我的预期了。对于我的电影,有诸多这样那样的评论,只能说大家对我的好奇心仍然不减,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充满兴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岂不妙哉。
虎嗅:您介意别人的负面评价吗?
陈凯歌:负面的评价也有可能是错的。我并不会因为人家给了负面的评价,就觉得是我自己错的。为什么是我错了?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