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取得成就时,总觉得自己配不上”
2023-11-14 18:15

“当我取得成就时,总觉得自己配不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Margaret,编辑:李小葵,原文标题:《无论多少人夸我优秀,我都只会欣喜0.1秒,然后陷入无限恐惧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存在于许多人中的“假冒者”现象,即明明有成就却认为是侥幸或欺骗他人,并感到恐惧和不值得。文章指出原生家庭对假冒者现象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独立和父母心理控制是常见原因。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应对假冒者现象的方法。

• 假冒者现象常见于70%的人中,不分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

•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假冒者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过早独立和父母心理控制。

• 探索假冒者现象的成因、重新设立目标和关注更多的评价指标是应对假冒者现象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心理教师,我经常接待学习压力大的学生来访者,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小恩(化名)必须有姓名——成绩名列前茅,曾学到腰肌劳损、生病住院,被同学誉为“偷学卷王”。


至于他为什么来咨询,原因也很“凡尔赛”:我觉得我考第一名只是侥幸,同学们都比我有天分,我怕他们有一天会超过我。


我们咨询数次,毫无进展。因为无论我怎么列举他学习能力强的证据,他都认为这些成绩只是运气好。


直到第5次咨询,我们无意中谈到了他的家庭,才找到了那根最关键的线头:原来小恩,是一名“假冒者”。


你是这70%的“假冒者”吗?


假冒者现象,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冒名顶替现象、负担综合症、自我能力否定倾向


它指的是明明有成就,却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等外部因素,感觉自己并没有聪明才智,而是欺骗了他人,且害怕被人发现自己其实是个“骗子”。


比如小恩,虽然成绩非常拔尖,但总觉得获得好的名次,只是因为运气好,自己总有一天会被同学超过。


经历假冒者现象的人,会有很多不舒服的感觉:他们内疚、自我厌恶,认为自己不值得目前的成就,并且害怕被人发现“自己是不够格的”,因此感到恐惧、焦虑、抑郁。


别以为这种现象很少见。据估计,多达70%的人们将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这种假冒者现象,而且不分性别,不分职业,更不分文化背景。


回想你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原生家庭“练就”的假冒者


那“假冒者”是怎么形成的呢?几乎都和原生家庭相关。


1. 过早独立


一项国内研究,探索了4位中国受访者成为“假冒者”的成长经历:他们小时候都缺乏父母照顾与关注。


也许是家人忙碌,也许是父母离异,也许是亲人离世,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很早展现出独立的一面,想要获得肯定,并且不敢暴露自己的脆弱面。


受访者们这样说:


“因为大家都很忙……把自己照顾好、证明自己是很有用的、不需要被操心的、不会给别人负担的,是一个很好、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家,在一个不得已的状况下,就是‘妈妈不妈妈,小孩不小孩’。”


“不可以让妈妈丢脸,一定要成功。”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还在奋力追求童年未被满足的、来自他人的肯定,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即便获得成就,也不能安然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研究作者本人就是“假冒者”。她硕士在读时,身边很多人称赞她优秀,而她只会“欣喜0.1秒”,其余时候都在恐惧自己的优秀是假象。


2. 父母控制


2022年,一项国内的研究则把关注点放在父母心理控制上,认为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引发孩子的完美主义,进而诱发假冒者现象。


父母心理控制,是一种通过限制表达、有条件的认可等方式,来使孩子行为符合父母期望的教育方式。


举个例子:


“你是不是又吃垃圾食品了?上次生病还没长记性?你再吃,我就懒得管你了!多大的人了,还老让我担心你!”


父母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采用自己期望的饮食结构。


当父母对孩子进行长期的心理控制,孩子便可能把父母的高标准内化为对自己的完美主义,他们会按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完美主义就是假冒者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然,原生家庭并不是“假冒者”的诞生的唯一原因,个人特质(如较高的自我怀疑)、个人经历(如习得性无助)等也是假冒者现象的重要成因。


完了,我好像也是“假冒者”


如果有人对号入座了,并且因为这个事儿已经感到不舒服了,该怎么办呢?


1. 探索“假冒者”的成因


这个现象的诱发及维持,与原生家庭关系密切。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要了解父母要求及其背后的用意,再试着纠正其中不正确、不全面的想法,建立新的理性视角。


比如文中开头提到的小恩,他清楚了问题的来源是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虽然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构建新的信念,但他经过思考,决定在高考前减少周末回家的频率,回家后觉得不舒服时就到图书馆学习。


2. 重新设立目标


虽然重要他人可能为我们设立了很高的目标,但我们可以正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为自己设立合理的目标,不一定要“完美”,只要“足够好”就可以了。


比如小恩的父母总念叨着穷怕了,期望他要找份好工作,最好成为大学教授,那要先进入清北名校。


因为全校第一也未必能考入清北,所以小恩即使考到全班第一,也高兴不起来,他怕下一次考试就被发现自己只是运气好,怕被更有天赋的其他人追上,更怕高考成绩不佳,无法实现父母的期望。


我告诉小恩,我有一位985名校教授朋友,他本科是双非大学,其实成为大学教授并非要名校本科。


小恩便把原来高考上清北的“完美”目标调整为考上重点大学这样“足够好”目标,如果没考好也可以考研去一所更好的大学,并不影响他的职业规划。


3. 关注更多的评价指标


假冒者需要在生活中多记录和提醒自己成功的经验,尤其要关注能说服自己的客观指标和重要人物的评价,逐渐建立起自我效能感。


发现小恩假冒者现象的源头是家庭问题后,我瞒着小恩悄悄联系了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最初感到震惊,也不承认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


但是当班主任和学校领导也多次与家长沟通,小恩又反复出现身心症状,小恩的母亲开始着急和反思,开始给小恩强势的父亲做思想工作,调整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


虽然小恩还是不时在考试前后爆发强烈的自我否定,但总体而言,随着父母的耐心倾听与家长老师具体赞美的增加,小恩的学习信心逐步提升。


小恩高考发挥得不错,顺利被重点大学录取,离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假冒者,我一度以为他们是过于谦逊,甚至是在“凡尔赛”。其实,他们正在与假冒者现象搏斗。


当假冒者现象较为轻微时,可以视为一种激励自己的动力,提醒自己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也要学着管理假冒者现象带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假冒者不少,但这个心理陷阱并非不可逾越。


参考文献

[1] Ibrahim, F., Münscher, J. C., & Herzberg, P. Y. (2022). The validation of the English impostor-profile 30 and the exploratory formulation of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 of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cta Psychologica, 226, 1-9.

[3] Fimiani, R., Leonardi, J., Gorman, B. et al. (2021). Interpersonal guilt, impostor phenomen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Psychology Hub, 2, 31-40. 

[4] Bussotti, C. (1990).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Family roles and environ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1, 4041B-4042B. 

[5] Mattie, C., Gietzen, J., Davis, S., & Prata, J. W. (200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Self-Assessment and competency to perform as a physician assista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ournal of Physician Assistant Education, 19(1), 5-12. 

[6] Chae, J. H., Piedmont, R. L., Estadt, B. K., & Wicks, R. J. (1995). Personological evaluation of Clance's Impostor Phenomenon Scale in a Korean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5(3), 468-485. 

[7] Gravois, J. (2007). You’re not fooling anyone.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4(11), A1. 

[8] 韩非. (2019). 高中生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及归因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4), 4.

[9] 罗苏梅. (2009).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嘉应学院学报, 27(5), 89-92.

[10] 周慕姿. (2014). 我,有那么好吗?——从早年成长经验脉络,理解具单亲家庭经验独生子女形成“假冒者现象之历程”.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硕士论文.

[11] Sonnak, C., & Towell, T. (200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 British university students: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esteem, mental health,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6), 863-874. 

[12] Want, J., & Kleitman, S. (2006). Feeling “Phony”: Adult achievement behaviour,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self-conf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5), 961-971.

[13] [14] Sakulku, J., & Alexander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15] Clance, P. R. (1985).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Overcoming the fear that haunts your success. Georgia: Peachtree Publishers. 

[16] [21] 吴汯桦. (2022). 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假冒者现象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效果. 国立屏东大学硕士论文.

[17] Chao, R. K., & Aque, C. (2009). Interpretations of parental control by Asian immigrant and European American youth .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3(3) ,342-354. 

[18] Thomas, M., & Bigatti, S. (2020). Perfectionism, impostor phenomenon, and mental health in medicine: a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11, 201-213.

[19] [22] Ibrahim, F., Münscher, J. C., & Herzberg, P. Y. (2021). Examining the Impostor-Profile—Is There a General Impostor Characteristic?.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20072.

[20] Ibrahim, F., Münscher, J. C., & Herzberg, P. Y. (2022). The validation of the English impostor-profile 30 and the exploratory formulation of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 of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cta Psychologica, 226, 1-9.

[23] Hudson, S., & González-Gómez, H. (2021). Can impostors thrive at work? the impostor phenomenon’s role in work and career outcom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28, 1-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Margaret,编辑:李小葵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