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这个话题,让我感慨良多。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喜欢“习惯性逃避”的人。
所以,这或许也可以算是一次自我剖析和思考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一个问题向你袭来时,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个问题好麻烦啊,我现在没心思考虑它,先把它搁置吧。然后,就把它丢入脑海中的角落里,置之不理。
这一搁置,就不知道搁置到什么时候。哪怕偶然它闪过你的脑海,你也会本能地给自己找借口:“现在好像没什么精力去处理,还是等下次吧……”
直到这个问题已经拖无可拖,被再三催促和提醒,你才不得不从犄角旮旯里把它拎出来,匆匆忙忙作出决定。
这就成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往往是觉得“自己当下的状态不够好”“没心情没精力好好思考它”,才把它搁置和推迟;但结果,我们好好去思考它了吗?并没有。
我们反而是把它搁置到最后一刻,在临近截止期限的压力下,在最不利于我们的情况下,匆忙把它解决掉 —— 但凡在此之前,我们稍微去处理一下它,效果或许都会更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在今天的文章里,跟你一起探讨它背后的心理机制。
一
如果只是问题也还好,但很多时候,被我们搁置、丢进脑海角落里的,不仅仅有问题,还有许多正向的东西。
比如:你突然想到的一个很棒的点子;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个领域;想去上手学习的一门手艺;一直藏在心里、想去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每每它们涌上心头,你总会给自己找一些理由,要么是“现在不是恰当的时候”,要么是“等我再准备准备、再考虑考虑……”
总之,你试图告诉自己:我是想做这件事的,但现在可能不是时候,可能缺少一个契机,也可能不是我想要的状态,还是等下一次有更好的机会吧。
久而久之,这一处脑海中的角落,就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一个“垃圾筐”。你总是把一切不适宜、不想处理的东西丢进去,把它们堆积在那里。但随着它越来越庞大,它就会成为我们的一块心病。你努力想让自己假装看不见它,但它就在那里,不断提醒着你它的存在。
更别说,随着时间推移,里面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在“发酵”:
被你搁置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自己消失掉,不再需要你去处理(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但也可能变得更严重,或是由于长时间的拖延,导致某些要素恶化、难以弥补,从而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被你搁置的想法、灵感和行动,更是可能由于时间的推移,变得时过境迁。要么变得平庸、不再闪光;要么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和环境,再去行动也无济于事了……
有多少本来可以避免的意外和遗憾,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搁置”之间,被酿成的?
这是拖延吗?拖延是一种表象,它背后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成因和机制,习惯性回避就是其中一种,但可能也是最不应当、最不理性的一种。
为了减少短期内面对它的痛苦,我们不断地拖延一个问题,导致它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导致我们无法按照预期去解决它。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无异于买椟还珠,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样的行为。
二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背后,有着三个层次的原因。
第一层,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一层原因,那就是:我们害怕痛苦,因此我们不断地拖延它,企图避免当下的痛苦,减少需要直面它的时间。
最简单的就是学习了。你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但一想到仔细阅读它会很耗费脑力,要做笔记、要整理思路,觉得非常麻烦,还是把它收藏起来吧,等以后有空再好好去读……
但什么时候才是“有空的时候”呢?永远不会到来了。因为你永远都会有新的信息、新的经历,你会不断把新接收到的信息丢进“垃圾筐”里,然后安慰自己:我已经收藏起来了,它已经是我的了,不急在一时……
这就叫做“经验性回避”。你经历过一些不适的事情,从而,当你再度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你会倾向于暂时去回避它来舒缓这种预期的不适。
但它的问题在于:经验性回避可以帮助你减轻预期的痛苦,从而相当于起到了一个“麻醉剂”的作用。这带来了什么后果呢?你会越来越依赖于经验性回避,一遇到稍微麻烦的事情、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就会倾向于去逃避它。
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害怕痛苦 → 逃避 → 缓解痛苦 → 长期无法锻炼应对痛苦的能力 → 对痛苦更加敏感 → 更加害怕痛苦 → 更依赖逃避……
一言以蔽之:今天不做的事情,明天会更难。
你看似得到了一天的放松和休憩,但这却是以压榨和剥削“未来的自己”为代价实现的。
三
第二层是什么呢?是这件事情涉及两难,我们不愿意去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因为那相当于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希望拖下去,最好拖到它自己消失不见,不需要我们作出抉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人来找你,向你求助,希望你伸出援手。你不太愿意帮忙,因为那会占用你许多时间精力;但你也不太希望拒绝,因为那会让你难受,也让对方感到难受,可能会让你内疚、影响彼此的关系。所以你假装没看见,或者告诉对方需要考虑一段时间,来把这件事搁置下去。
你期望的是什么呢?搁置了一段时间,对方的问题自己解决了,或是找到了别的解决途径,不再需要找你帮忙。
又或者,你面临人生的重要关口,面前有好几个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利有弊,都需要你放弃一些东西。但你什么都不愿意放弃,对你而言,每个选择都会造成一些遗憾。
于是你怎么做呢?你一直迟迟未能作出决定,就这样一直拖延下去。直到其中某几个选择错过了、失去了时机,不再成为可选项了。但你反而很高兴,因为你不再需要那么纠结了,可以更没有负担地作出抉择了。你把它归因为“命运”,仿佛是上天帮你去掉了错误答案。
这就叫“决策瘫痪”。你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做出决策、解决问题,于是企图通过逃避,来延后做出决策的时间,企图希望有第三方能帮你解决,或是干脆让问题消解。
但是问题真的被消解了吗?并没有。绝大多数时候,问题都不会自己消失,而是被“关闭” —— 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它的隐性影响依然还在,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去干预和改变它了,只能尽力去弥补它可能造成的影响。
这才是真正的舍本逐末:我们原本有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在问题尚不严重时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作出最有利于我们的决策。但我们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拱手把这个机会让了出去,还庆幸于自己“失去了这个机会”。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我们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作出良好的决策, 因此只能被外界推着动,被动地接受外界强加在我们身上的选项。
你甘心做这样的人吗?
四
那么,第三个层次是什么呢?它或许藏得有一点点深,但它往往也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机制。
一言以蔽之:我们选择逃避,最根源的原因,是为了保持一种幻觉:我能把它做好。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一个可能很棘手的问题,只要我们一直不去做,我们就能够自我安慰“我是能把它做好的,我只是现在还没去做而已”;
同样,如果我们把它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匆忙解决掉,我们也可以自我安慰:“我原本是可以把它做好的,只是因为没时间了”。
但我们原本真的能把它做好吗?不知道。但为了保持这种自我安慰的幻觉,我们愿意不去真正触碰它,甚至愿意冒着让它延宕到截止期限、“引火烧身”的危险。
一样的道理,你有一个想法、点子、计划,但一直没有去行动,最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只要不去真的行动,你就能一直保持一种美好的幻觉:“我是有实力的,只要我去做,就能把它做好。”
而一旦真的采取行动,你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发现自己过度乐观估计了,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这种美好的幻觉瞬间就会破灭。
为了不让这种幻觉破灭,你的大脑会引导你去搁置它、逃避它,直到它“过期不候”了为止。那么,你的大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并不是我没有能力做好,而是因为错过了时机,没有机会了。真可惜……
这就叫做“自我妨碍”,它是一种极其常见但又极为隐秘的心理陷阱:许多时候,为了避免自己的失败,我们甚至会宁愿直接把事情搞砸。
但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只是一种自我欺骗。你只是活在大脑为你编造的一个美好的幻境里面,从未真正去面对现实。
五
不难发现,这三个层次,背后的根源都是什么呢?缺乏勇气。
你害怕痛苦,是因为你缺乏直面痛苦的勇气,你担心你稳定的生活被破坏,担心你的时间被占用,担心你需要耗费脑力、精力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你不愿意放弃,是因为你缺乏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你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自己能否良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因此你不愿意做出舍弃和牺牲,担心这会损害你将来应对困难的能力。
同样,你沉溺在“我能做好”的幻觉中,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你缺乏接受自我的勇气。你不敢去接受那个真实的、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的自己,害怕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被破坏,害怕自己的“真实水平”暴露在别人面前,害怕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
但是,生活是不会对我们负责的 —— 只有我们自己能对自己负责。当我们因为缺乏勇气而不断逃避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失去了什么?失去了真正解决问题、得到成长、做出成绩的机会。
而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在内心上让自己感觉“更好受了一点”而已。
我们是在为自己的软弱买单,以透支未来的自己为代价,让现在的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宁。
但这是没有意义的 —— 未来的自己也始终是我们自己。我们应当让他变得更强大,更稳健,而不是相反。
六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习惯性逃避”呢?
我想跟你分享三个有效的思维方式。
1. 叙事重构
如前文所说,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地逃避,是因为我们害怕痛苦。即使这种痛苦并不是真实的,但只要我们预期会产生痛苦,它就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和阻碍,阻碍我们去直面问题。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建构为“痛苦”,而不是别的?
如同我在 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很痛苦,多半是方式错了 中所说:让自己去经历痛苦是无意义的,面对痛苦更好的处理方式,是重构自己对它的叙事,把它重新解读为别的东西,来让自己更好地面对它、处理它。
举个例子:我是一个社恐,非常不喜欢社交,当我不得已要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就这样说服自己:这可以锻炼我的“社交能力”,提升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值。我可以试着去扮演某种形象,采取某种策略,尝试某种方法,再观察结果,把它变成一种实验。这不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吗?
再比如:我要去做某件很长期又很繁琐的事情,就可以这样说服自己:这件事情虽然很麻烦,但它可以增长我的见闻和阅历,让我知道它是什么流程、是怎么做成的,丰富我的人生体验,以后也许在什么地方能用上呢。
又或者:我不得不去做一件我没有把握的事情,对结果十分忧虑,就这样说服自己:好吧,它很困难,我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挑战,看看我能想出多少办法去攻克它,试一试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会比“我不去做”差多少,又有什么损失呢?
你可能会觉得,这看上去有点自欺欺人,因为它的困难一点也不会减少 —— 但实际上,我一直在说:这个世界本身什么样,可能是不太重要的;你如何看待它,它在你的心智世界里面呈现出什么样貌,也许才是更重要的。
困难是客观的,而痛苦是主观的 —— 只要你不觉得痛苦,只要你能找到动力,那么克服困难,其实就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 关注成长
很多时候,当我们过度关注当下的得失时,我们会很容易患得患失,会觉得什么东西都很重要,都不愿意舍弃,想尽量找到两全之策 —— 这也就是我们陷入两难的原因。
但是,一旦你把目光从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中抽离出来,拔高,去关注三年、五年、十年,关注更长远的未来,你会发现:这些当下自己觉得无法放手的得失,其实也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已。
反过来,自己在这种小小的得失面前,辗转反侧、患得患失,甚至被它吓退,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一种非常无谓的做法。
什么才是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权衡利弊、分析问题、做出决策,采取了什么行动,增加了什么经验……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生命很长,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丰富和强化自己,让自己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应对种种可能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不妨把每一次抉择,都看作是一次训练自己、让自己保持成长的机会。你去逃避,就相当于放弃了一次成长。
“我又作出了一次决定,让自己变得更有经验了”,这件事,可能比你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更重要。
3. 接纳自我
“我能做好”的幻觉,能够保持我们在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但那个形象是真实的自己吗?并不是。
在我们的想象中,那个“优秀”的自己,那个能够在各个节点都选择正确决策,极富行动力,绝不犯错的自己,其实并不存在,只是我们对记忆和经历进行选择性的润色和修饰,所塑造出来的一个幻象罢了。
所以,不妨试着去接受这种心态:生命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当下最好的状态;每一个“我”,都是所有可能世界里面最好的“我”。
在这个基础上,未来每一刻的我,只要是用心、认真去做,都是“我”所能做到的最好。它未必能得到完全理想的结果,但“我”的生命正是在一步步的行动之中,得到丰富、充实和完善。
想象我们的生命是一条河,我们乘着一艘小船,不断地跟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遭遇、经历。一件事情,跟我们相遇之后,就被河流带向远方,它已经过去了,对我们不再会有任何影响。我们要关注的,是河流把我们带向的前方。
如果汲汲于过去的自我形象和负担,不肯卸下对于“我必须成功”的执着,那你就只是在来回打转而已,根本就没有真的前进。
我就是最好的自己,不需要再通过任何方式证明这件事。
七
分享一首很应景的诗,顾城的《避免》: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顾城《避免》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