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黑豹:你们想看的基萌酷炫爆米花,漫威真的拍腻了
2018-03-11 10:15

别骂黑豹:你们想看的基萌酷炫爆米花,漫威真的拍腻了

虎嗅注:漫威电影《黑豹》在国内的反响好像不怎么乐观。刚上映没几天就有人说这是一部“烂片”,豆瓣评分只有六点几,得到的评价多数是“不刺激、打斗不精彩”等。黑豹这个漫威英雄角色里很重要的一个存在并没有很讨观众的喜欢。但其实,黑豹这个形象被创造出来是在1966年的漫画刊物里,在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异常敏感的时间点上,创作黑豹这样的角色已经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了。


本文转自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宋德胜。


“一般”“有点失望”“不懂为什么国外评分那么高”。半夜两点十分,《黑豹》首场放映结束,朋友圈里的抱怨开始了,好在大家的情绪都还算稳定,没有人觉得电影很烂。


能熬夜看零点场的,大多是漫威的忠粉,即使影片不及预期,他们也不会给出太绝情的评价——于是一天之后,《黑豹》彻底沦为了“烂片”。


“无趣”“套路”“政治正确”,乃至“漫威史上最差”,从首映日当晚开始,这样的批斗在微博和豆瓣上喧闹得如火如荼,获赞无数。《黑豹》的豆瓣评分在 9 日上午曾悄悄上涨了 0.1 分,但这势头还没撑到半天,随着更多人完成观影,评分很快就又跌回 6.8 分。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说起评分,《黑豹》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电影开画之前,美国主流媒体们几乎给出了一致的好评:在烂番茄,媒体评价的新鲜度至今高达 97%;Metacritic 上媒体评分为 88 分。有趣的是,同样是在这两个权威评分网站上,烂番茄的观众评分仅为 79%,Metacritic 则更低,只有十分制的 6.8 分——与国内的豆瓣一致。


分歧在哪里?


已经看过电影的话,你大概会有所感觉。《黑豹》的确如许多严厉的影迷们所说,冲击力和娱乐性都不比以往典型的漫威电影,故事老套、打斗也没有前作精彩,它甚至没有什么惊喜。当你带着“烂番茄 97%”的期待走进电影院时,几无意外,它能带给你的只有失望。


Michael B. Jordan 饰演的反派 Killmonger 才是真正的男一号;图源:迪士尼


去年十一月,《雷神:诸神黄昏》在烂番茄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有着 92% 的新鲜度。不同于《黑豹》的是,那一次观众并没有失望。可漫威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洛基捧哏、浩克卖萌,导演活生生拆了整个雷神老家才勉强让观众满意。刻意讨好观众的漫威式爆米花风格在那部电影中几乎发挥到了极限,那么接下来《黑豹》该怎么办?


在很多观众看来,黑豹并不是一个足够酷的英雄,他没有超能力,是个来自非洲的黑人,在目前的电影宇宙中与其他英雄的联系不够紧密,即使有着高科技的装甲,也不像钢铁侠一样浑身上下塞满了弹药,这一切都让观众很难对黑豹的起源故事提起兴趣。


但事实上,黑豹却是漫威英雄角色里非常重要的存在。


黑豹这个英雄角色最早出现在 1966 年的漫画刊物上,由“漫威之父”斯坦·李(Stan Lee)和杰克·科比(Jack Kirby)共同创造。这是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美国民权运动发展到一个尴尬的阶段,“黑人权力”运动接近尾声,社会反响强烈,非裔美国人的维权斗争被政府视为对社会稳定的威胁,这之后的不久,1968 年,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遭人暗杀身亡。


斯坦·李和杰克·科比;图源:WikiMedia


在整个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都异常敏感的时间点上,斯坦·李与杰克·科比决定在漫画中加入这位黑人英雄。“他比白人更聪明,比白人更富有,比白人更先进。”在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Kavin Feige)看来,创作黑豹这样的角色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在电影中)我们不想改变这点。”

同美国队长一样,黑豹角色的诞生有着它独特的现实意义;但与美国队长不同的是,正邪两立的世界大战已经彻底结束,但少数族裔的平权之路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黑豹》和《神奇女侠》都成了热门大片,这简直是个奇迹。因为我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主流电影公司们都不相信女性或者少数族裔能撑起一部超级英雄的电影。我能记得这个,是因为,那就是去年这时候。”刚刚过去的第 90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吉米·坎摩尔(Jimmy Kimmel)在开场白中说了这么一个段子,赢得了满堂彩。


去年,女性超级英雄神奇女侠掀起了一波热潮,盖尔·加朵(Gal Gadot)对女性超级英雄的演绎吸粉无数,加上年底兴起的 #Metoo 运动,《神奇女侠》作为男女平权运动的象征,其意义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从文化作品上升到政治领域进而被更广泛地讨论。现在,《黑豹》面对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漫威十周年合影;图源:Marvel


《黑豹》是漫威电影宇宙(MCU)的第 18 部电影,也是第三阶段十部电影中的第六部,下一部就是即将拉开大结局序幕的《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


在讨论漫威为什么要这么拍《黑豹》时,上面的信息是无法忽视的。自 2008 年 MCU 首部电影开画以来,几乎每部漫威出品的电影都有着绝对的票房保证,漫威抓住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兴趣点,工业流水线般生产出标准、均匀的超级英雄大片,不出意外,这些电影的评价大多都是好评为主。


可漫威并不满足于“工业化的生产”,坊间关于“漫威不如 DC 有内涵”的说法一直是它的心病。手握几十年积累的海量漫画作品,漫威不仅仅想复述那些四五十年乃至七八十年前就写好的老故事,它还想表达一些能够启发人们思考的新东西。


老黑豹国王在联合国演讲;截图:电影《内战》


这一点从系列第三阶段的开始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美国队长:内战》可以说是漫威目前兼具媒体认可和观众满意的最佳作品。影片中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联合国会议,以及英雄间的政治对立,的确是漫威电影之前非常罕见的元素。


不过,漫威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在这部电影里探讨更多严肃的东西,还是与其对《内战》强大演员阵容的自信有关。与其说《内战》两者兼得,不如说是 MCU 前两阶段的积累成就了《内战》。


因此,在系列即将步入终章时,不愿再走在老路上的漫威在《黑豹》上进行了更加极端的尝试,憋了一肚子的话,也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


《黑豹》上映以来,观众吐槽的焦点无非“打斗不激烈、场面不刺激”,但当你把对电影的期许转向相对安静的对白时,惊喜并没有缺席。


影片的结尾,黑豹在击败大反派 Eric Killmonger(中译:杀人魔头)之后,动了恻隐之心:“也许我们还能治好你”。


“为什么?再让你把我关起来?不!把我葬在海洋里,陪着那些跳船的老祖宗,因为他们知道,死亡好过枷锁。”


漫威的电影里什么时候出现过这种台词?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