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解决你的选择困难症
2023-12-01 07:47

这篇文章,解决你的选择困难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选择困难症患者常常陷入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状态,担心做出错误决策的责任。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放下惯性思维,不必过度担忧未来的结果。文章给出了三个建议:放下对结果的责任感、不要浪费时间在细枝末节上、独立做出决策。作者还分享了几个做出决策的方法和技巧。

• 💡选择困难症患者常常担心做出错误决策的责任

• 💡放下对结果的责任感,专注于如何应对未来

• 💡独立做出决策,强化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选择困难症患者,那你一定非常理解这种感受:


  • 永远没有办法立刻从两个选项中做出判断,总是担心自己有所遗漏、产生偏差;


  • 总是不自觉地问自己“有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供参考?”,企图找到一个选项全面优于另一个选项的理由;


  • 任何一个决策,不到临近截止期限永远无法下定决心,总是告诉自己“还有时间,要不再想一想?”

    ……


有趣的是,对于选择困难者患者而言,这些现象并不因选项的多少而改变:如果有很多个选项,他们总是能快速把它砍到只剩下两个,然后在这两个选项里面纠结一辈子。


这种现象可以出现在生活和工作里大大小小的选择中:小可以小到“今晚吃什么”,大可以大到“这两个offer选哪个”“这两套房子选哪套”“要不要接受这个任务”……


这一类人的特征就是: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可以做出决策了,但却总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非要在心里不断翻来覆去地思考、反刍,硬是把时间往后拉长了一倍以上:明明三天就够,非要翻来覆去想上一星期。


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过得也并不安稳,时常被这种思维闯入脑海中:我会不会遗漏了什么?我考虑得足够全面吗?有没有别的信息可以找来参考?……导致他们的“大脑后台”常常被填满,资源枯竭,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大脑转不动。


如果你有过这种感受,你一定也很理解:它会给你带来多重的心理负担,让你陷入心力交瘁之中。


尤其是在很多时候,它往往导向什么呢?要么就是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让别人来替你做决定 —— 但这往往会导致一个结果,别人做出的决定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于是一直活在懊恼和后悔之中。


要么,就是随便做出一个决定,让自己“听天由命”。如果结果令人满意还好,但如果不够满意,就又很容易陷入自怨自艾当中:为什么我当时不多想一点?我要是再慎重一点就好了……


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选择困难症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这么优柔寡断呢?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我们害怕让自己背负上“决策错误”的责任,从而,一直在逃避去做出真正的决策。


很多人可能会直觉地认为:我们之所以总在拖延决策,就是为了尽量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这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决策来说,可能的确如此。但对于像“今晚吃什么”这种决策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同样,两份工作,待遇差不多,环境差不多,行业也差不多,这时候我们纠结的是什么呢?我们有必要为了那么一点细微的差别而让自己一直冥思苦想、难以释怀吗?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没有的。


但为什么我们面对这些细枝末节的选择,依然会陷入选择困难症呢?


并不是因为我们担心“选到错误的结果”——大多数时候,一个决策之所以会难住我们,往往就意味着两个结果是差不多的,就算有优劣之分,也不会差太大,这样才会令我们陷入纠结。


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选项A明显比选项B好,我们还纠结什么呢,选A不就好了?


所以,当我们陷入纠结时,就说明A跟B是差不多的,它们彼此的差异,要么非常细微,要么存在于不同的方面,难以直接相比。


那么,我们担心的是什么呢?


导致我们纠结的,是我们总会在潜意识里,把太多的东西添加到这个决策上面,包括做出选择之后后续发生的所有一切,我们都会归因于这个决策。


这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倘若我们选择了选项A,万一未来发生了一些我们不愿意接受的结果,或者事物的发展不如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把这些不好的结果,归咎于“我当初为什么要选择A”“我要是选了B就好了”。


问题是:当我们做出选择A的时候,我们有能力预见到它未来可能产生的一切变数吗?有可能预见到它未来有可能比B更差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让当下的自己,背上未来这个沉重的包袱呢?



因此,我想对你说的就是: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妨放下三个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这也许能够将我们从重负中解放出来。


  • 第一个惯性思维:我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未来是线性的,正是我现在的选择导致了未来发生的事情。


  • 更好的思维方式:我只能对当下的自己负责,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多因素的,重要的不是我当下选择了什么,而是我如何应对未来。


我们总是很容易犯事后诸葛亮的毛病。当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责备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发现”,从而,特别容易陷入自怨自艾或自我否定之中。


但实际上,没有人能预见到未来会发生的一切,事后那些看起来很明显的征兆,在事前其实都是平常的、习以为常的。我们之所以觉得那些征兆“很明显”,并不是因为它们真的明显,仅仅是因为它发生了,因此才被我们注意到而已。


这就是一种“知识的诅咒”:带着事后的视野去看待事前,会觉得一切都非常清晰,纤毫毕现;但实际上,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大多数迹象都是混沌的。甚至事情也并不是必然发生的,而是一种概率,很可能还不是高概率,只是它刚好发生了而已。


因此,更好的思路,是带着概率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距离当下更近的,我们对它拥有更多的信息,因此会有更高的确定性;而距离当下更远的,我们对它拥有的信息更少,它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也更多,因此我们对它的确定性会更低。


我们只能对高确定性的事情负责,没有办法对低确定性的事情负责。


因此,无论任何时候,当我们做出决策时,我们只能确保在这个时间点的当下,我们拥有充分的信息,了解在做出决策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后果,并基于这个信息和理解去判断。


而在此之外,更远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能够预见的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在意。


重要的,永远不是“我做了什么才导致它发生”,而是“我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以及“当问题发生时,我可以如何应对”。



  • 第二个惯性思维:我花费的时间越长,就能想得更透彻、思考得更全面,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 更好的思维方式:如果我已经得到了充足的信息,也认真思考过了,那么就已经足够了,我花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有再好的结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上面。


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许多人总是觉得,我再多花一点时间、再思前想后,兴许就能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漏洞和问题,得到一个更全面、更审慎的结论,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但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在你的经历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有多少次是能够发现“哎呀,我遗漏了这个要点”,从而对结果更有把握的?又有多少次,当你殚精竭虑、反复思量之后,最终跟一开始的结果并无不同,只是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绝大多数情况,应该都是后者。


原因很简单:当我们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已经对两个选项做过一番盘点时,其实就已经可以做出决策了,因为此时我们已经基本对决策结果有了90%的把握。


我们再等下去,无非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依靠运气,也就是突然出现一条全新的信息,让我们有全新的依据去重新思考决策。二是突然发现之前犯了错,从而推翻自己之前的判断。


但这两种可能性都是极低的,因为它们如果可能性高,早就被我们发现了。所以我们相当于什么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赌一件很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甚至即使它发生了,也很可能不会对结果有所改变,只是把我们对结果的把握,从90%变成92%、95%而已。


这是非常浪费时间、非常不理性的做法,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做法。



  • 第三个惯性思维:只要我不是自己认真做出决策,我就不用背上这个责任,到时出了问题,就有理由可以去“甩锅”了。


  • 更好的思维方式:自己独立、认真做出决策,不仅仅是为了选择本身,更是为了强化自我价值感,让自己感到“我是有能力做出决策的”。


这是许多人常犯的毛病。


如同最开始说的:许多人为了逃避“决策错误”的责任,会下意识地采取什么措施呢?回避。要么是把决策的权利交给别人,让别人帮自己选择;要么是等到截止期限随便选一个,然后告诉自己:这是我随便选的,没有认真思考,不能让我负责任……


但这样有什么意义呢?没有。这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责任人,也只有自己能对自己负责。为了逃避犯错的责任而不肯做出决策,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妨碍”的行为。它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好处,只是给自己营造一种虚假的心理安慰而已。


但久而久之,如果老是采取这种做法,就很容易陷入“习惯性逃避”的陷阱里,遇到一丁点困难就不敢去面对。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让自己产生自我怀疑,不相信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凡事都要依赖外力。


这才是最严重的后果:为了一点小小的、虚假的心理安慰,你放弃了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和能力。


因此,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做出决策。不仅仅是为了决策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行为,不断强化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让自己相信:我是有能力独立做出决策的,我是能够解决我身上的问题的。


你给自己什么样的暗示和强化,你的心态就会趋向于什么方向。


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是比“我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真失败”重要百倍的事情。



最后,分享几个我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会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1. 给决策规定期限


当我面临一个决策时,我会考虑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给它安排一个大致的期限。这个期限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获取信息和思考权衡。


一旦“获取信息”的期限到了,我就不再主动去搜寻相关的信息,而是转入对决策的考虑和权衡之中(当然,如果有新的信息自己找上门来,那我也会纳入考虑之中)


同样,当思考权衡的期限到了,我就不再纠结在这个决策上,而是按照已有的信息和思考结果做出选择。


即使选错了,也没有关系,那是我凭借着“当下的我”所能达到的条件做出的,那么它就是当下我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我没有必要责怪自己,更加没有必要后悔。


如何设置期限呢?这个很难一概而论,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不过,能给的建议是:对每一次比较重要的决策过程进行复盘,如果这一次感觉时间给得紧了,下一次就设置得更宽松一点,以此类推。


重点在于,果断切断自己的纠结,不要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


2. 复盘并优化决策系统


每次做出比较重要的决策之后,等一切尘埃落定了,都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复盘,主要回答这几个问题:


  • 我当时获取的信息全面吗?是否有什么新的管道可以帮我获取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 我当时思考的角度全面吗?是否有什么角度是我忽略了的,可以加到以后的思考里?


  • 我当时设置的期限合理吗?是否可以对其再进行调整,让它更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说白了,决策永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我们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决策所构成的。因此,重要的不在于当下一两次决策的得失,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一次决策的经验,来强化我们以后遇到新决策时,自己能够使用的“决策系统”。


如果你能够把一切遭遇和经历都变成自己的养分,那么对于你而言就不会有失败——因为一切失败,都会成为提高你下一次成功率的垫脚石。


3. 确立你的决策原则


有时候,面对一些选项,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优劣,或者它们在不同的方面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收益,有的需要长期耕耘。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事先为自己确立若干条决策的原则,利用它们来辅助你进行决策。


这些决策的原则完全可以自己制定,只要符合你的价值观和理念就可以。比如这是我使用的一些决策原则:


  • 不违反法律和道德;

  • 不损害他人利益,不树敌,不破坏规则;

  • 不采取欺骗等不义的手段;

  • 以协商为主,避免冲突,尽可能追求互惠和共赢;

  • 对长期的收益添加更高的权重;

  • 如果始终无法决定做不做,那么倾向于去做。

……


这些原则很难说正确与否(除了第一条之外),因为它们会随着不同的人的立场而不同,有些人认同,有些人不认同。所以,没有必要去追求原则的正确性——原则之所以为原则,就是因为它们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但依然是你愿意去遵守和践行的。


试着在平时的生活和决策中,慢慢去建立你自己的决策原则,这可以极大地减轻你决策时的负担和压力。


4. 永远别为决策后悔


这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为已经过去、不可能改变的事情懊恼和生气。


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它对我们所有的价值,就只在于“未来”——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能帮助我们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如何更好地去处理?


因此,永远不要对你的决策后悔。你认真地做出了决策,那么它就是当下你能够做到的最好,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你“应该得到的”。


后悔是最无用的情绪,在上面消耗一分钟,都是在浪费生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