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记者:梁宵,编辑:米娜,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记者:梁宵,编辑:米娜,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12月9日—10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隆重举行。在10日举办的“闭幕主旨演讲”环节,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做了主题演讲。
演讲要点如下:
1. 开展体育营销是海信发力国际化、坚持打造自主品牌的战略选择。海信在体育营销上的长期坚持和一系列尝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迈向世界的一个现象级事件。
2. 海信连续并购并整合成功,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尊重当地文化+移植海信管理”。
3. 海信和中国企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世界不断宣告——中国企业,是厚道的;中国人,是值得信任的;中国管理,是有效的。
4. 中国不能一直是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工厂的管理者,让世界市场为中国制造助力,让世界市场为中国供应链和管理水平效率助力。
5. 当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们心中的战略足够坚定,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长期主义,就一定会在别人犹豫担心之时,听从内心的召唤,做出事后被判定为正确的决定。
6.企业家总是乐观主义者,而非机会主义者。无论面对任何困难、任何挑战,企业家理应总是充满自信和希望。有希望,并带着希望去投入、去冒险,等待必然而至的收获。
图片来源:会议现场
以下是贾少谦的演讲内容,略有删减:
我所在的海信,是一家营收规模近2000亿元,拥有10万余名员工的企业集团,其中有2.4万名外籍员工,海外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41%,具体到家电产品,海外收入已经超过国内,可以说,海信已经成为一家中国的跨国企业。
说起海信,相信在座各位关注足球的朋友们在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上,应该看到了海信打出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这指的是海信电视的市场地位;实际上除了海信,我们集团旗下还有容声、东芝电视、科龙、gorenje、ASKO、Vidda等多个品牌,并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日本三电控股和乾照光电等四家上市公司,主营画质和TCON芯片业务的信芯微公司将在科创板上市,并已进入审核进程。
近年来,海信在与家电业同行、企业家朋友以及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中得知,海信这几年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国际化——具体来说,一个是海信在体育营销,尤其是赞助欧洲杯和世界杯上的大胆投入;一个是海信在全球研产销布局,尤其是跨国并购上激进的表现,他们更吃惊的是,这两件事出自一家一直都很低调的中国传统家电企业之手。
首先,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海信在体育营销上的长期坚持和一系列尝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迈向世界的一个现象级事件。
如刚才所说,2022年海信在世界杯赛场围挡上打出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八个大字引发了热议,随后海信打出了“中国制造,一起努力”的标语,在全球亿万观众瞩目的舞台上为“中国制造”加油,为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助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为了让全世界亿万观众看到中国制造的力量、中国工业的力量。
开展体育营销是海信发力国际化、坚持打造自主品牌的战略选择。自2016年赞助法国欧洲杯开始,我们已经连续赞助了2018俄罗斯世界杯、2020英国欧洲杯、2022卡塔尔世界杯以及明年6月将在德国举办的2024欧洲杯。同时,海信还是巴黎圣日尔曼足球俱乐部、利兹联俱乐部、国际米兰俱乐部以及NBA官方合作伙伴。
伴随世界顶级体育赛事赞助而来的,是海信全球知名度的大幅提升。2016年赞助法国欧洲杯之后,我们委托市场调研机构益普索做了一个调查,海信全球知名度为37%,2022年全球知名度达59%;海信海外销售收入从196亿元增长到757亿元,自主品牌占比从50%提升到83%。在谷歌与凯度联合发布的《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中,海信已经连续7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例如蒙牛、支付宝、vivo等加入了欧洲杯和世界杯的赞助商队伍,来自中国企业军团和汉语球场广告牌,已经成为欧洲杯和世界赛场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其次,全球化的另一面是本土化。家电行业是全球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之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全球一体化的研发、制造与营销体系。海信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把销售、市场、服务甚至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都建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公司。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在北美、欧洲、南非、日本等地,建立起了具备独立研发、制造、销售能力的区域中心,并在2022年成立了东盟区总部,将以现有的生产基地为依托,继续在泰国和越南扩大或新建生产基地,不断发力东南亚市场这个新的区域中心建设。目前,海信已经在全球五大区域形成了产销研一体化的布局,在全球拥有34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25所研发机构,设立了66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
第三,在国际化过程中,海信在跨国并购上展现出果断的产业并购魄力和高效的跨文化整合能力。
2018年开始,海信接连收购了东芝电视、gorenje和日本三电控股等三家历史悠久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在市场并不看好的情况下,东芝电视和gorenje分别在被海信收购15个月、18个月后就扭亏为盈,海信系电视销量在日本市场已稳居第一。日本三电控股公司在被收购之后,除了继续做大做强传统的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也在水加热器(ECH)、综合热管理系统(ITMS)、热泵系统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上不断取得突破,获得了全球新能源车企的多个项目订单,经营情况持续好转。
海外并购中一直存在一个“七七定律”,即70%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商业价值,而其中又会有70%失败于并购后的整合。海信连续并购并整合成功,现在想来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尊重当地文化+移植海信管理”。例如,海信收购gorenje时,它已处于生死存亡边缘,海信管理团队进驻后迅速改善库存和资金问题,大幅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不仅让这家斯洛文尼亚最大的制造企业起死回生,还在当地投资建设了新的电视工厂和冰箱工厂,持续做大做强gorenje及旗下品牌,解决了更多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税收。中国人、中国企业的管理运营能力和包容大度的文化,赢得了当地政府、工会和社区的广泛信赖和欢迎。
实际上,无论是在斯洛文尼亚的gorenje,还是日本东芝电视、三电控股公司,海信以及驻外的海信管理人员作为收购者,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且总是结合收购公司的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快速赢得信任;在南非和墨西哥,海信通过解决就业、培训技术工人和大量慈善捐助活动,对当地的制造业水平、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地培训了一个技术工人群体,有海信工厂的工作经验或者接受过海信的培训,成为当地工人找工作时最硬的“招牌”。
在这个过程中,海信感受到了东西方管理模式和文化的显著差别,那就是——中国企业当前展开的跨国并购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被收购企业、员工和品牌都是温和友善的,会长远谋划并不断提升其品牌影响力。海信和中国企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世界不断宣告——中国企业,是厚道的;中国人,是值得信任的;中国管理,也是有效的。
对此,南京大学教授赵曙明也曾表示:“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道路,在经营实践中不仅仅吸收西方管理经验,而且集合企业管理智慧,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式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缺乏真正在竞争性领域里的世界级大公司,学界和业界对中国式管理方法的信心不足,学校里教授和企业里培训的也都是以西方管理学为主。现在,海信等中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连续成功的跨国并购以及文化整合中深刻地感受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东方文明特点的“中国式管理”很有竞争力和战斗力,这背后,是“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感染力与号召力。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奋斗和探索,是一个个开创生计和前途的精彩故事,也是一个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传播中华文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动实践。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的东方智慧,中华文明的包容大度,就这样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向世界延伸。
当下,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一个坚实有力的矩阵,形成中国对外开放洪流的中坚力量,将中国与世界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
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中国企业管理智慧,以及东方文化的效果和魅力,并不逊于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进行文化整合时,理应有更大的自信。
最后,我想和大家谈一下信心这个话题。有句话叫做——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正处于这样的“半山”时刻,未来的空间和前景依然十分广阔。中国不能一直是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工厂的管理者,让世界市场为中国制造助力,让世界市场为中国供应链和管理水平效率助力。
中国家电行业、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等等诸多行业和产业中,有的企业已经蹚顺了这条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会走进同样的道路。我们也一定能越过“船到中游、人到半山”这一转型时刻。
当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当我们心中的战略足够坚定,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长期主义,就一定会在别人犹豫、担心之时,听从内心的召唤,做出事后被判定为正确的决定。12月4日,我在海信中层干部的一个培训结业仪式上,向他们分享了一段北京大学教授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中的一段话——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做的决策,大多不是科学决策,而是战略性的决策;不是基于给定条件、约束条件进行企业运营,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未来发展所需的条件;不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得出结论,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所以,我始终认为,企业家总是乐观主义者,而非机会主义者。无论面对任何困难、任何挑战,企业家理应总是充满自信和希望。有希望,并带着希望去投入去冒险,等待必然而至的收获。
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春天的脚步,严冬虽然漫长但必将被穿越。你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春天已如约而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记者:梁宵,编辑:米娜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