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会议再提“经济大省”,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12-13 16:37

中央会议再提“经济大省”,释放了什么信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中央会议再提“经济大省”,非常时期非常信号》,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指出,中央会议再次提到"经济大省",要求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经济大省在稳增长、稳外贸、稳就业尤其是稳财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 💪 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 💰 经济大省的经济能否保持高增长,直接关乎全国经济的稳定。

• 🌏 经济大省贡献了大量财力进行转移支付,实现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

经济大省,再次被委以重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继去年高层会议首提“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以来,再次明确点名“经济大省”,且被要求“真正挑起大梁”,担起“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重任。


这意味着,经济大省要走在“拼经济”的最前列,担起稳增长、稳外贸、稳就业尤其是稳财政的重任。


早在去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多场重要会议不约而同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沿海大省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今年以来,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经济回升向好,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依旧需要重视。


所以,重要会议明确提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同时将“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列入明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


在此背景下,重提“经济大省”,既是聚焦于稳增长,也是着眼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正如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所说的,“债务低风险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特别是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经济大省,无一不是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占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其经济能否保持高增长,直接关乎大盘的稳定。


在经济大省中,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大省(市,下同),又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地,其发展关乎的不只是自身,而涉及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所以,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既是超高的战略定位,也是不容回避的责任和义务。



哪些省份称得上经济大省?


关于经济大省,并无统一标准,但从历次重要会议的与会省会就可看出端倪。


一个是去年7月召开的东南沿海5省市座谈会提出,东南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


当时与会的东南5省,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


这些省份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地,以全国1/3的经济体量,创造了40%以上的财政收入,贡献了近80%的财政净上缴额。


另一个是去年8月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


当时与会的共有6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这是GDP总量最高的省份,也是人口最多的省份,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国的45%,人口规模合计占全国的40%左右,堪称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这场会议还专门点名4个沿海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足见这些经济大省的重要性所在。


此外,有些媒体将GDP十强省份都归为经济大省之列,还有机构将京沪一道纳入其中,这就多了湖北、湖南、安徽、河北、北京、上海等省份(市)


整体来看,经济大省,首要在“大”,GDP总量显然是第一位的。


单看经济体量,经济十强省份乃至4万亿GDP大省,都可归为此列,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


但要真正挑起大梁,仅有经济体量显然不够。


一个大省,必然要以综合实力之强作为前提,离不开工业实力、外贸实力、科创实力、综合财力,尤其是财政净上缴贡献等核心指标。


如果考虑到经济、财力等综合指标,严格意义上经济大省主要有7个: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北京。


这些省份均位居东部,包括东南沿海5省及北方的山东、北京两省市。



经济大省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我国部分省份放在世界经济之林,足以与许多国家同场竞技。


单从GDP总量来看,我国6个经济大省2022年的经济总量合计达到53.5万亿元,2023年有望跃升到56万亿以上,占全国经济比重达到44%以上。


如果将经济大省的范围扩充到10强省份,2022年经济总量合计达到73.5万亿,2023年有望进一步增加到77万以上,占全国的比重更是高达60%以上。


退一步讲,如果只看财政净贡献的7个经济大省,即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北京,去年经济总量也达到55.65万亿,今年有望攀升到58万亿以上,占全国比重达到46%左右。


相比经济总量,这些省份的财政贡献更是无出其右者。


数据显示,2021年,在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个省份对全国财政有净贡献,而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东部5省为主要贡献者,山东、天津、福建为次要贡献者。



正是得益于沿海经济大省的贡献,我国有着充沛的财力进行转移支付,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0.06万亿元,其中四川、河南、云南、黑龙江等省份获得的转移支付总额超过400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


当然,不同省份人口规模不一,从人均转移支付来看,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超过1万元,为最大受益者。



东部经济大省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的转移支付,但由于上缴的金额更多,最终成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净贡献方。


不难看出,沿海经济强省经济、税收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关乎的不只是自身财政开支的可持续性,更影响到包括中西部、东北在内的几乎所有省份。



经济大省有经济大省的重要性,其他省份也有其他省份的特殊之处。


大国优势,在于全国一盘棋。


中国既有经济大省,也有能源大省,更有农业大省。


东部经济大省要勇挑经济大梁,西北多个省份则要担起能源安全的大梁,东北和中部省份也在挑起粮食安全的大梁。


从能源电力来看,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炭,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水电,都有力支撑了东部地区的发展。


从粮食来看,黑龙江、河南、山东、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等7个北方省份,粮食总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全国仅有的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无一在东部地区。河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都在北方,而南方只有安徽1席。


这些省份, 除了安徽位于南方,其他都在北方,东北更是占据两席,黑龙江为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而中部的河南则为小麦产量第一大省。


农业大省或许发展不及工业大省,但其重要性却不能忽视。好消息是,今年的重要会议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对于河南、黑龙江等省份无疑是好消息。


所以,既要看到东部经济大省的贡献,也不能忽视西部和北方省份对于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性所在。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西协力,南北协同,共同维护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