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研究 (ID:china-youth-study),作者:张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许友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标题:《亲密为何遇冷:青年网络相亲中的情感逻辑及困境剖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研究 (ID:china-youth-study),作者:张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许友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标题:《亲密为何遇冷:青年网络相亲中的情感逻辑及困境剖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研究基于情感资本主义和冷亲密理论,运用深度访谈和漫游研究法,揭示了数字平台、个体情感和情感市场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在线相亲平台通过其特殊的自我解构与公开机制,鼓励用户量化并标准化自我,随之产生了一套独特的情感逻辑。
以无限选择和快速评估为基础,原本深度的亲密关系建立过程被转化为一种通过左右滑动进行的游戏化互动。流水线式的速配引发情感节奏的变化,并激发了对“更完美”配偶的无止境追求。由此,亲密关系的浅层化和流动化加剧了情感市场的结构性不平等。
在线相亲虽然让青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但也令其遭遇了被商品化、被边缘化的风险,经历倦怠和失落,对自我价值产生疑虑。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对传统情感关系的冲击,提醒我们重新审视青年亲密关系的维护和深化。
一、引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服务青年婚恋列为促进青年发展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1]。迄今为止,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服务的制定把青年婚恋交友正式上升至国家公共服务的层面。然而,尽管国家和社会都在鼓励适龄青年婚育,还是无法扭转结婚率持续下滑和单身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49岁未婚人口规模达1.34亿人)。对于政府和国家来说,把握单身青年的“心”,了解青年关于亲密关系的期待和选择,至关重要。
相较于传统的相亲,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的规模正在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6月,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的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人[2]。网络相亲平台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自主交友空间和高效便捷的互动方式。然而,多项针对互联网相亲用户的调查显示,尽管潜在伴侣数量庞大,却仅有小部分相亲者成功地在这些平台上建立了持久的亲密关系[3]。这引发了一个现实问题:当数字关系的建立变得如此便捷时,为何亲密关系的建立并没有相应地变得更容易?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本文以情感资本主义及冷亲密理论为视角,探讨网络交友平台和技术如何改变青年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逻辑和实践。具体来说,我们将运用深度访谈和漫游研究法,探讨以下研究问题:网络相亲平台如何塑造青年人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和期待?这种认知的变化如何影响他们的亲密关系实践?青年人如何理解并应对他们自身的相亲过程和结果?本研究不仅对政策制定者理解青年婚恋新形式,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帮助公众在使用这类服务时做出更为审慎和明智的决定。此外,本研究还将为社会科学领域中关于数字化亲密关系和情感市场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洞察。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
相亲研究作为青年婚恋研究的重要分支,其历史变迁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中国相亲模式通常依赖于家长或亲友作为媒人,以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相亲形式正经历变革,相亲综艺节目、万人集体相亲、网络相亲等新模式层出不穷。
1. 相亲的社会经济维度与情感维度
尽管相亲的形式与载体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大部分研究的焦点仍集中在社会经济维度。学术界已经提出诸如“门当户对”[4]“同类匹配”[5]“择偶梯度”[6]“资源交换”[7]等理论,以解释青年的择偶标准和婚配模式。这些理论主要关注如何通过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教育背景等可度量的因素来影响个体的择偶决策。另有一些研究关注社会经济背景笼罩下的代际关系,例如“知青父母”代理子女相亲的公园相亲角和主打“父母把关”的中国式相亲等类型的节目[8][9]。
笔者发现,情感作为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实际上,相亲活动/行为的本质动机之一是选择可与之建立亲密关系的伴侣以创造情感联结。目前的研究途径无法解释的是,为何在相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些人能找到满意的伴侣,而有些人却找不到;为何有些人在众多看似“匹配”的选择中始终无法做出决定。笔者试图从情感维度出发,关注那些社会经济因素无法解释的部分,探究个体的情感需求和体验如何影响他们的择偶决策。
2. 技术对相亲的重塑及其后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深度重塑了传统相亲模式的接触、选择和匹配环节。在传播学文献的梳理中,关于网络化亲密和数字约会软件的研究都指向了技术中介化所导致的情感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孙萍等人在论文中引入了“中介化爱情”这一概念,探究了线上交友平台如何通过形塑媒介景观,重新塑造女性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和性别化想象[10]。罗逸琳等人的研究强调微信相亲模式带来的高度流动性,加剧了人们生活和情感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渴望“安全的爱情”[11]。高艺的研究以交友平台的“like”设计为微观切口,批评了平台的流量资本化逻辑[12]。
传播学的视角专注于分析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观念,着重于媒介本身的作用。社会学的视角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种新型相亲形式对社会结构和社会性格的影响。遗憾的是,目前在社会学领域,该研究仍然稀缺。因此,迫切需要在两个领域中建立更紧密的对话,以便全面地理解数字技术对青年恋爱和婚姻选择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填补两个重要但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的研究缺口:一是从情感逻辑的角度深入解读在线相亲现象;二是采用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探究技术如何重塑在线相亲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笔者采用情感资本主义和冷亲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
3. 理论视角:情感资本主义及冷亲密理论
情感资本主义理论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继承者伊娃·易洛思提出。这一理论描述了情感与经济话语及其实践之间的相互塑造,指出这将导致情感生活转向遵循经济关系和交换的逻辑原则[13]。易洛思援引韦伯的理性化概念加以说明:亲密的生活和情感正在逐渐转变为可以衡量和计算的客观事物,人们在其中运用了熟练的计算和评估方式[14]。在情感资本主义趋势的推动下,人们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情感后果—冷亲密(ColdIntimacies)。
简言之,冷亲密反映了一种新兴的情感关系形态,它的特征包括情感的淡化、疏离感增加、情感的理性化以及情感的商品化等[15]。
中西方社会形成冷亲密的原因有着巨大差别。在西方社会中,冷亲密往往源于个人的选择自由和自我保护,人们在交友APP中经历大量的“短暂关系”,这些关系缺乏深度和长期承诺,更多基于即时的欲望和便利。而在中国社会中,情感向来不仅仅是私人领域的事务,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权力关系中[16]。
例如,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之下,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往往会高度重视对方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而不仅基于个人感情。在网络约会与在线相亲的助推下,冷亲密的趋势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易洛思指出,网络相亲的情境将大众消费的基本原则引入了浪漫邂逅的领域。丰富的市场资源、无限的选择、高效率、理性化、精准选择和标准化,使得情感关系充满了充裕性和可互换性。这使得广大的单身群体中弥漫着一种孤独、疏离和冷淡的情绪,冷亲密现象日益显现[17]。
以情感资本主义和冷亲密理论为视角,聚焦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互联网相亲现象,我们将从微观层面探索个体的情感逻辑,也将在宏观层面对冷亲密的社会性后果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多维剖析,为更好地服务青年婚恋提供新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
1. 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择“青藤之恋”作为主要的研究田野。该平台因其严格的学历认证、相对直接和简洁的互动机制而闻名,拥有超过2000万的注册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相亲的主流应用平台之一。平台上聚集了许多面临结婚压力、想要寻求亲密关系的青年。这种公共展演式的相亲景观,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冷亲密”现象的优质场域。
2. 数据收集
(1)深度访谈
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笔者对30位“青藤之恋”的用户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包括15位男性和15位女性,年龄在22~35周岁。受访者的选择基于他们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在平台上的活跃度、使用目的等,以确保研究能覆盖到各种可能的用户类型和使用情况。访谈问题主要围绕受访者的基本使用情况、交友目的和过程,以及他们对平台的感知和评价。
(2)漫游研究法
漫游研究法主要关注使用者与数字界面的交互,焦点在于研究用户与平台的互动过程,以及平台如何引导和塑造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18]。相较于网络民族志和参与式观察,漫游研究法更加注重平台的物质性和物理性。为了更直接地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工作机制和文化嵌入,笔者在“青藤之恋”平台上以用户身份进行定期的使用、探索和互动,对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和体验进行记录和分析。
3. 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于深度访谈的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抽取并归纳出主要的主题和模式。对于漫游研究的数据,通过对使用过程的反思和分析,揭示平台的技术机制和文化嵌入如何影响用户的体验和行为。通过深度访谈和漫游研究法,笔者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在线相亲体验模型。我们将详细展示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揭示青年人如何在在线相亲交友APP中追求亲密关系。
四、冷亲密的开端:自我量化与同质化
在社会交往的舞台上,青年人常常受到主流文化所设定的“结婚节奏”的驱动。在完成学业后的短暂几年时间里,他们必须面对人生的重大目标——结婚。这个压力常常令他们倍感压抑。未婚的身份仿佛把他们标记为人生的失败者,他们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而已婚的同龄人却在不断向前。
访谈中,许多青年女性直言,她们现在承受的压力异常巨大。因为她们的朋友们已经开始踏入婚姻的殿堂,而她们却还在寻找理想的伴侣。友伴聊天的话题渐渐无法融入,同时,家人对她们的择偶也寄予了厚望,几乎每周都要询问她们的相亲进展,使得她们感受到了空前的焦虑。于是,在社会规范和家庭期望的双重压力下,青年人选择通过在线相亲平台来寻求亲密关系。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冷亲密的动态生产过程。
1. 自我解构:走向量化
为了打造个人的相亲主页,以便访客一目了然地察看个人信息,个人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展示和表达首先涉及“自我分解”机制。在青藤的“个人资料”问卷调查部分,用户被要求填写关于个人的外表、兴趣、生活习惯和期望等内容。
例如,“关于我”“兴趣爱好”“感情观”“心仪的ta”“MBTI性格类型”等等。人们通过对一份标准问卷的回答来展示自己,将自我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例如品位、观念、性格和气质等,并逐一进行描述。最后由这些部分共同构成“自我”。解构自我带来的主要后果是“自我定量化趋势”。
由于个人首先作为一组属性被其他人了解,相亲者往往需要通过展示自己有价值的部分来吸引潜在伴侣。这点在描述家庭背景、工作及学历时尤为明显。通过选择性地公开其中具有社会或经济价值的部分,赋予“自我”市场价值,从而变得可以被量化、交易和竞争。
有些相亲者会详细堆砌自己的教育经历,如“初高中厦门外国语,本科985会计,研究生美东计量金融”。有些展示家庭成员的量化价值,如“独生孩,家庭无负担;家中有公务员,有教师,而我,是医生”。有些相亲者堆砌了各种高雅的爱好和品位,仿佛爱好的清单就构成了他们的自我,如“热爱运动健身,偶尔骑机车兜风,会打各种球类,喜欢音乐,喜欢的风格有Hip-Hop、R&B、DirtySouth,WestCoast、Trap,比较喜欢做酷酷的事。玩BMX,喜欢探店,二次元也有涉猎”。
2. 自我展演:同质化陷阱
自我解构是一个内在的“自我分解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展演则将解构后的自我对外展示给所有的观众。当浏览了上百张资料卡片后,笔者发现,尽管每个人都在努力展示自我独特性,却不约而同地落入了同质和标准化的陷阱。
大多数人用来描述自己时使用的都是雷同的形容词,如“我可爱有趣所以才单身”。女孩的“好嫁风”,常常着力表现自己“擅长烹饪”“喜欢儿童”“温柔贤淑”“岁月静好”。男孩的“经济适用风”,常表现自己的“收入”“房车财产”“爱健身”“竞争性”。在描述自己的理想伴侣时,他们往往会使用一些表面具体但实则模糊的形容词,例如“性格相合”“三观一致”“相互理解和欣赏”“有趣的灵魂”等。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努力展示自我独特性,却落入同质化和标准化的陷阱?主要原因之一是抽象匿名的受众导致的同质化。在数字化的相亲平台上,相亲者的自我展示面向的并非特定的个体,而是一个广泛的、抽象的受众群体。他们并不清楚这些信息会被谁看到,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去考虑各种可能的读者和他们可能的反应,避免那些引发争议或者被部分人不喜欢的特质。由此,个人的自我表达受到了标准化的压力,理想型人格的文化范式成为最佳选择,随之趋向同质化。
总的来说,在在线相亲平台的自我解构与自我展演过程中,每个个体并没有保持其独特、复杂、有深度的特质,反而被转化成了一种可以被量化、交易和竞争的“商品”。他们在积极塑造被广泛接受的“自我”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真实的自我,进而形成了同质化环境。因此,寻找伴侣的过程更像是在市场中寻找符合特定标准的商品,而不是寻找具有深度和独特性的关系。这就构成了冷亲密的开端。
五、冷亲密的运作:互动情境中的情感“冷”逻辑
在线相亲平台通过设计特定的互动情境,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情感体验。平台采用算法,每天为用户匹配潜在伴侣。通过各种功能,如聊天窗口、“五分钟巴士”等推动互动产生。这些设计塑造了一种特定的情感逻辑,影响了用户的情感选择、情感表达、情感节奏和情感期许。
1. 亲密的浅层化
(1)情感选择:初见即决定
在网络相亲平台中,庞大的数据库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候选对象。如果你有特定的择偶条件,例如期望找到32岁以下且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伴侣,将有无数符合这个描述的人等待被发现。举例来说,在研究者自身的体验中,仅仅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我的个人资料就被访问过5869次,而我也一直在浏览并评估其他人的首页资料。这种情况引发了两个问题:如何处理数量庞大的潜在伴侣群体?如何应对浪漫关系的快速发生、交换与消费?
网络相亲情境中的相识从一开始就将自我定位为选择者,赋予了使用者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权力去选择,这与传统的相亲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的方式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理解才能做出选择,而在在线相亲的环境中,只需手指左滑或右滑,就能决定是否喜欢对方,决定这个人是否从此消失在你的世界中。这种快速的选择过程往往在我们与具体化的人产生实际社交之前就已经完成,将结果奉为圭臬。
右滑喜欢,左滑无感,每天都跟皇上翻牌子似的(郭,女性,29岁,使用时长1年)。
在两秒内,你已经通过浏览一系列属性,做出了选择,而这一切都在与对方产生实际互动之前发生(黄,32岁,使用时长2年)。
网络相亲平台中的丰富选择性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满足感,反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互换性,深刻地改变了大众对情感生活领域的看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将爱人视为不可替代的独特存在。然而,在数字化的情感世界中,由于潜在候选者众多,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观念,即每个对象都可以被其他人所替代。这种观念导致我们更容易在网络相亲平台上快速浏览和评估潜在配偶,然后在不花费太多时间去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迅速地做出选择,放弃与某人的互动。
工具理性侵入人们的情感生活领域。它传递出一种思想,即浪漫的邂逅理应是进行最佳选择的结果。易洛思这样概括它的后果:在面对海量选择时,个体的欲望越来越依赖于对自我进行高度内省的审视。这种对内心深处的反思和审视,导致我们的情感在不断地比较和权衡中受到抑制[19]。
如果在面对面的情况下遇到相同的人,我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建立关系(李,男性,27岁,使用时长6个月)。
成年人只筛选,不改变!(指成年人在选择伴侣时只是筛选候选者,而不改变自己的期望和标准)。(郑,女性,26岁,使用时长3个月)。
(2)情感表达:“右滑代表喜欢”
传统上,我们将“喜欢”视为一种亲密关系的标志,它具有排他性和相互性。然而,在网络相亲平台中,“喜欢”按钮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功能,成为可累积、可兼容、可切分、可无限生成的事物[20]。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筛选标准和当下心情在短时间内连续右滑多次,向多人表达“喜欢”,也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持续获得他人“喜欢”的无限累加。当严肃而郑重的亲密关系异化为一种手指滑动游戏,许多年轻用户并不真心地将“喜欢”兑现为线上亲密关系。
比如,一些人无视平台设定的“右滑代表喜欢”的规则,全面右滑所有推荐的用户,以确保获得尽可能多的“互相喜欢”的配对机会。有些人则沉醉于收获大量“喜欢”的自我满足感,以此看作衡量自我魅力的量化游戏。
我右滑所有人,但我并不是真的“喜欢”我右滑的所有人,我只是想看看有多少人会“喜欢”我回来(杨,男性,24岁,使用时长8个月)。
我通常不会看其他人的所有信息,我只看照片。如果照片吸引人,我就点“喜欢”。如果我们匹配成功,我再去了解他们(张,女性,27岁,使用时长7个月)。
“喜欢”与原有的亲密关系之间的链接被逐渐割裂,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反思“喜欢”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引发了对快速形成的线上亲密关系的不信任。可见,尽管虚拟亲密关系的建立变得容易和随机,但依旧很难实现从陌生关系抵达灵魂契合的真正亲密。
我记得在用平台的前几天,我觉得别人的“喜欢”真的是代表对我有兴趣,但是,当我发现很多我们已经相互“喜欢”的人甚至不回复我的消息,我感到沮丧(张,女性,30岁,使用时长2年)。
总之,网络相亲平台将亲密关系推向了更剧烈的浅层化。庞大的用户数据库使得人们在面对大量的潜在对象时,过于迅速地做出选择,而没有花费足够时间去深入了解对方。“喜欢”不再代表排他性和相互性的深度情感连接,亲密关系的建立、发展和维护被简化为一系列快速、表面的交互。
2. 亲密的流动化
(1)情感节奏:流水式速配
在生活节奏加快和闲暇时间稀缺的现代社会中,亲密关系的建立变得尤其困难。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指出,人们的情感需求变得更加依赖技术和效率[21]。对亲密关系的追求形式也从传统的一对一相亲发展为各种流水式相亲。
对效率的追求导致了速配功能的出现,例如“青藤之恋”的“五分钟巴士”速配。在这个模式下,情感交往仿佛在流水线上进行。当五分钟时间一到,谈话会自动被切断。你可以选择“喜欢”对方并继续聊天,或者选择离开并开始与下一个约会对象的交谈,直至完成每天晚上的六场虚拟约会。这种情感交往方式完全诠释了快餐式的情感消费主义,体现了对时间最大化价值的追求。流动的交往模式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循环,推动着整个相亲平台的运转节奏。
巴士速配场景示例:研究者作为用户A打开了巴士游戏,首先发送了“晚上好”的问候。用户B很快回应:“晚上好,今天开心吗?”研究者回答:“还行,在家休息,你呢?”用户B透露了自己的状态:“我今天很累。”此时,系统公布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以推动聊天的进行。用户B:“哦,你喜欢徒步吗?”此时,对话已进行到三分钟,双方开始查看彼此的资料。资料浏览结束,只剩下最后一分钟,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刻“下车”,结束速配体验。
流动的时空打破了多数受访者传统的恋爱观,即认为“感情需要慢慢培养”。同时,互动的量和效率也是每个个体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逐渐动摇了使用者对于亲密关系建立的认知,开始塑造一种“模式化社交”的状态。易洛思对此进行了形象而又深刻的描述:由于互动量庞大,许多用户会向他们感兴趣的所有人发送相同的标准化消息,从而使整个过程类似于电话营销[22]。标准化对话不断重复的背后,整个浪漫邂逅的过程被脚本化了,模式化互动无处不在。
跟那些男生聊天的时候,他们就非常敷衍,每次回复不超过十个字。一堆堆的表情包制造虚假的热情。反正我是悟了,现在的感情都是“快餐式爱情”(郑,女性,27岁,使用时长2年)。
在一个日益流动、快节奏和不稳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稳定亲密关系的渴望愈发强烈。然而,当在线相亲者试图通过这种高速流动的社交方式寻求“爱情”,以期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时,本身便埋下了潜在的矛盾。许多受访者已经认识到这种流水线式的相亲方式难以使他们深入了解对方。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怀着“试一试”和“交朋友”的期待,继续投身其中,并且无一例外地对其“高效率”表达了满意。
(2)情感期许:“下一个更完美”
在线相亲的世界里,年轻的使用者怀揣着矛盾的心态——“急也不急”。他们渴望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理想伴侣,不惜为此付出昂贵的会员费用,花费大量时间在无数的用户资料中寻找可能的那个“他”或“她”。然而,在这背后,他们又常常流露出一种“宁愿单身,也不愿将就”的情绪。
在研究者为期一年半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显著的数据对比差异:尽管在线相亲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较高,然而其所产生的成功匹配率却低得令人吃惊(这个结论是通过大量样本的收集和多元化的采样方法得出的,确保了广泛的相亲群体覆盖面并降低了样本偏差)。超过20位受访者浏览了超过5000个用户的资料,最终确定关系的却寥寥无几。例如,一位女性教育从业者在使用相亲平台的半年中与近200位潜在对象缔结了微信好友的关系,但最终发展至线下见面的仅有5位。一位男性电力从业人员表示,在超过三次的在线互动后,双方的主动性会显著降低,最后沦为联系人列表中的一个名字。
大家都在养鱼,看到合适的就加入购物车。等到年底家里人逼婚逼得急了,就偶尔联系一下彼此(邱,女性,29岁,使用时长2年)。
产生这种矛盾心态的原因何在?学者安若辰等人的研究指出,相比线下相亲,人们在网络相亲时会提出更为严格和具体的择偶标准。这是由于平台的公共属性将相亲从熟人社会的语境中剥除,免除维护介绍人面子等人情义务[23]。Heino等人则认为,互联网环境使得那些超出自己社会层次的人触手可及,因此人们的选择标准也相应提高,不再满足于和自己匹配的人[24]。
就算是都喜欢听电子音乐的人,听“Techno”风格的和听“EDM”风格的就绝对走不到一起去。要在人群中找到与我适配的型号谈何容易(张,女性,28岁,使用时长1个月)。
单身男女库里,永远有下一个,但凡眼前这位有一丁点儿不符合要求,就可以换下一位。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谢,男,35岁,使用时长1年)。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这也是互联网技术将理想主义、消费逻辑以及交易逻辑引入情感生活的结果。在线相亲平台和应用程序提供了近乎无限的选择,使用户深信“总有更好的选择”。当面临非理想潜在配偶时,多数人选择继续寻找,以期找到更“完美”的配偶,以期获取所谓的“最大价值”。然而,无尽的选择也使得年轻人感到疲惫和困惑,不知自己究竟在等待什么。在这无尽的选择面前,他们期待遇见那个更加完美的但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的理想中的伴侣。
我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可我就是想再等等。希望永远不灭!这就是互联网相亲最终售卖的东西(叶,女性,28岁,使用时长1年半)。
研究者:假设你正在浏览一位女性的个人资料页,她的一切都让你满意,但没有从事你所期待的工作,你还会和她联系吗?
受访者:不会。毕竟有那么多人可选,呃......又何必呢(张,男性,25岁,使用时长1年)。
整体而言,亲密的流动化体现在情感节奏和情感期许上。对于效率的追求使得情感交往呈现出流水线式的速度,导致了以结果为导向的速食性关系。与此同时,在线相亲平台提供了无尽的选择,人们期待遇到更好的伴侣的同时,也陷入了无尽的疲倦和迷茫。亲密关系的浅层化和流动性不仅导致青年人对于交友平台中的亲密关系产生异化的感知,而且直接影响了情感市场的结构,使得原本就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进一步加重。
六、冷亲密的后果
1. 情感市场的马太效应
在传统的中国相亲市场中,择偶配对在很大程度上是双方为满足最大效用而对有价值资源进行的交换。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人们寻求经济的最优解,或是基于资本的不对称交换来寻求伴侣,如美貌与社会地位的交换。总之,相亲驱动下的情感市场是一个受供需和价值交换规律所驱动的社会现象,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真实而开放的市场。
在消费文化与技术的双重推动下,在线相亲进化为一个更加开放和高效的情感市场新形态。虽然与传统相亲方式存在明显的情境差异,但其核心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择偶原则。这种新型的情感市场赋予人们无限的选择权,其中,“交换效率”“时间效率”“比较思维”逐步浮现为核心特性。这一转变加剧了情感市场的结构性不平等,即马太效应。
首先,结构性不平等受到平台商业策略的有意放大。平台的竞争力依赖于“优质用户池”,并利用这些“优质用户”的高强度曝光作为吸引新用户的关键资源。因此,具有学历、职业、收入等方面的条件优势的用户往往以各种方式被平台流量予以倾斜,将社会空间中的区隔合理化。
其次,情感的稀释进一步推高了马太效应。随着情感的深度和意义逐渐被物化和表面化,寻找伴侣已彻底变成一种个人基于选择、需求和提高自己身份认同的追求。回首前现代的恋爱模式,人们在寻找伴侣时就像是在参加一个拍卖会,他们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中作出最终选择。然而在线相亲情境中,“商品”数量众多而且极易获取,人们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挑剔的自助式消费者,以购物的心态在市场上翻拣,被选择者沦为货架上的商品,等待着被选择或被放弃。
如果你匹配到某个人,那就不妨“试穿”一下吧,就像一件新衣服,然后再闷声不响地把它挂回架上即可,无须任何心理负担(邱,男性,29岁,使用时长2年)。
今天有人突然在平台上问我,为什么突然不聊了?他不懂自己只是“被丢回货架上的商品”。有必要解释什么吗?解释对你为什么不感兴趣?解释为什么不合适?有些人真是没玩明白(郑,女性,26岁,使用时长3个月)。
这个看似繁荣的情感市场背后,充斥着无以复加的疏离。对“更好”的追求如同幽灵般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大多数年轻用户都追求那些被公认为“最好的10%”。他们寻找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配偶,而不是和自己真正匹配的人。因此,具有高学历、优秀工作、出色外貌的用户被赋予了空前充裕的选择权,相对地,边缘化的群体进一步被忽视,甚至被排除在这场媒介化交友的狂欢之外。
有一个这么大的池子可以选,我肯定不会跟你简单定下关系,大家在这个大池子里游离,都想要碰碰运气找到最好的那个(叶,女性,28岁,使用时长1年半)。
以前是20%的人吸引了80%的关注,现在是2%的人吸引了98%的关注,爱流向最不缺爱的人(邱,女性,34岁,使用时长3年)。
2. 情感矛盾与群体异化
(1)“选择”的双重性:从自由到自缚
以选择而不是交往为核心的在线相亲机制,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心理后果。首先,亲密关系的重心从双方的互动转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单边的身份展演过程。原本需由双方共同制造的情感体验从双边性的亲密关系中脱嵌出来,异化为“自我整饬”的竞争游戏,以迎合用户个人对自我魅力的感知与呈现的需要。在这样的场域中,人们越来越专注于包装自我,而非真实的亲密互动。
表面上看,选择权似乎充满赋权与自由的意味,但它也逐渐成为一种将行动规范化和体制化的工具。因为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被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物化了他人,也物化了自己,被施加难以察觉的压力和期望。选择,从一个表现自我主体性和自由的行为,逐渐演变为被社会评价机制所规范和约束的行为。这种看似矛盾的权利行使,实际上揭示了现代情感市场如何巧妙地操作权力。它首先通过赋权给予个体更多的选择权,然后再通过更多不可见的规则和标准的制约,如各种社会评价机制,将这种权利无形地收回,造成了自主性与被异化的双重矛盾。
自己的年龄数字在增大,价值一天天在贬值。早就轮不到我来挑别人了。眼下就是费尽心思让自己看起来年轻、成功、有趣(谢,男,35岁,使用时长1年)。
心里一直有这样的疑虑:在这挑挑拣拣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现在你谁都看不上,将来谁都看不上你(张,女性,27岁,使用时长9个月)。
(2)等待的两端:从希望到失望
最初加入这个市场的年轻人,往往怀揣着寻找爱情的浪漫憧憬和找到理想伴侣的美好愿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多次失败的尝试,他们的情感预期开始出现波动。在高效的筛选与低转化率之间,很多人深受“等待”的煎熬。
随着使用时长增加,很多用户“积极营业”的心态被消磨。而“被拒绝”的体验—频率之高、感知之直接,让用户不得不消耗巨大的情感能量来维护自己的心态。显性的拒绝包括“对方对你无感”“对方认为你不合适,已取消喜欢”等回复,隐性的拒绝则包括突然中断的聊天等五花八门的形式,“等待缘分”成为权宜之计,成为心灵寄托,也在逐渐催生心态的崩坏。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许多在线相亲者对自身在情感市场中的价值产生了焦虑、厌倦,甚至愤世嫉俗。社交倦怠引发的平台使用中辍问题非常普遍。60%的研究对象有过卸载交友软件后再次下载使用的经历。这种在“卸载”与“重新下载”之间的纠结心态,反映出他们在在线相亲经历中的整体情感架构—在对亲密的渴望与情感社交倦怠之间不断摇摆,甚至对寻找真爱的可能性感到绝望。
你觉得效率高,那你晃悠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没找到呢?人家真正有能力的人,一会儿就找到了。你找不到对象,难道不是说明你自己没有能力吗(黄,男性,29岁,使用时长3年)。
我总共发出了90多张小纸条,实际通过的不足5%。看到这些数字,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热情也消失了大半(卢,女性,30岁,使用时长8个月)。
这个软件适合怎样的人?适合那种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的人,我还不够好,但没有人会愿意等待我的成长(张,女性,27岁,使用时长9个月)。
一部分青年人开始对在线相亲机制固有的结构性缺陷进行反思,质疑该机制将“选择”而非“交往”作为核心。他们还表达了对情感市场中不平等现象的关切,指责这种市场让某些群体在情感追求上受益,而使其他群体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的漩涡。
尽管如此,这些青年并未因此离开该机制。相反,他们在接受游戏规则的过程中逐渐承认了自我价值的异化和低人一等。这种自我指责的情绪,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并且揭示了这种不平等是如何经由技术加剧并在个人层面被内化。令人忧心的是,这种不平等常常被掩盖在“自由选择”的幌子下,从而被淡化、被遮蔽乃至忽视,使得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七、总结与讨论
深入剖析青年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及其困境的生成机理,有助于透视并解码现代青年的婚恋困境。本研究基于情感资本主义和冷亲密理论,运用深度访谈和漫游研究法,深入揭示了数字平台、个体情感和情感市场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研究发现,在线相亲平台通过其特殊的自我解构与公开机制,鼓励用户量化并标准化自我,随之产生了一套独特的情感逻辑。以无限选择和快速评估为基础,原本深度的亲密关系建立过程被转化成一种通过左右滑动进行的游戏化互动。流水线式的速配引发了情感节奏的变化,并激发了对“更完美”配偶的无止境追求。由此,亲密关系的浅层化和流动化加剧了情感市场的结构性不平等。虽然青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但他们也遭遇了被商品化、被边缘化的风险,经历焦虑、倦怠和失落,对自我价值产生疑虑。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对传统情感关系的冲击,提醒我们重新审视青年亲密关系的维护和深化。
尽管“冷亲密”现象标志着在线恋爱与寻求伴侣的过程遭遇了困境,但实际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破局”的契机。关于情感生活和亲密关系的讨论空间,具备推动理性对话、引发新的社会共识、创造新的情感模式的潜力。具体来看,解决“冷亲密”困境需要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合力疏通。
一是在宏观层面,建议政府加强对将相亲活动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倡议的推广和支持,关注青年人的情感问题,特别是那些因使用在线相亲平台而陷入“亲密感知异化”和“自我指责情绪”的青年。
二是在中观层面,相亲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改革其设计和运营策略,优化目前的情感市场结构,而不仅仅是迎合高收入、高学历用户的需求。例如,平台可以调整其匹配算法,使用户更易接触到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他人,而非仅限于那些在市场上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个体。此外,平台也需要引领公众关于情感生活的讨论导向,建立正向的情感表达和反馈机制,打造健康的情感交流环境。
三是在微观层面,需要加强对相亲青年人群的心理疏通与引导,解决传统恋爱观念带来的情感困扰,防止社会规范和家族期待对他们的婚恋选择产生过度束缚。在此基础上,也需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有权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探索和建立新的婚恋关系模式。
总的来说,面临技术推动下的情感“冷化”现象,我们始终相信,建立真实深入的情感连接仍是可能的。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我们的情感纽带,以适应这个正在变化的世界,并在情感生活的“冷化”中寻找到亲密温度。
参考文献:
[1]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3]比达咨询.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bigdata-research.cn/content/202201/1204.html.
[4]李煜,陆新超.择偶配对的同质性与变迁—自致性与先赋性的匹配[J].青年研究,2008(6):27-33.
[5]马磊.同类婚还是异质婚?—当前中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5(3):29-36. [6]李煜.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1(4):122-136+244-245.
[7]齐亚强,牛建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12(1):106-129+244.
[8]孙沛东.谁来娶我的女儿:上海相亲角与“白发相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秦晨“.边际人”及其“中国式相亲”—转型期中国青年的婚恋观与择偶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7(7):5-10+47.
[10]孙萍,李宜桐,于小童“.中介化爱情”之困: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媒介化与性别化[J].妇女研究论丛,2023(1):117-128.
[11]罗逸琳,罗昊,等.流水线式相亲:微信相亲平台中的择偶观念与社会交往研究[J].传媒观察,2022(4):73-79.
[12][20]高艺.量化“喜欢”:交友平台中的感知异化与亲密流动[J].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2):99-118+220.
[13][14][17][19][22]IllouzE. ColdIntimacies: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7.
[15]余双双.伊娃·依鲁兹“情感资本主义”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16]王鹏,侯钧生.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社会,2005(4):70-87.
[18] Light B,Burgess J,Duguay S. The Walkthrough Method: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pps[J]. New media & society,2018,20(3):881-900.
[21]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3]安若辰,许莹琪.缘分的媒介化:移动相亲中的选择实践与自主性协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7):37-44.
[24] Heino R D,Ellison N B,Gibbs J L. Relationshopping:Investigating the Market Metaphor in Online Dating[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10,27(4):427-44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研究 (ID:china-youth-study),作者:张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许友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