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绝对的核心主题。不少人在五一假期宁愿人多拥挤也要去车展,就为了能集中看看电动新车。
行业政策在推进新能源车发展,大城市的号牌政策也在推动消费者更多去考虑新能源车。但很多拿到新能源号牌的车主其实一旦拿到新能源号牌,就会发现一个大问题,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电动车可以选择。
国产品牌不少做工没保证,新造车企业交车进度遥遥无期,传统豪华大厂都有新动作,但还没到新品上市的井喷期。
车展期间,虎嗅采访了 BMW M运动部门和 BMW i 子品牌设计副总裁杜克先生,探讨了下 BMW 对于电气化的一些未来规划,从采访中其实也一定程度上能看出 BMW 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态度和期望。
其实 BMW 作为豪华品牌标杆,在新能源车型上动手并不晚,也绝不落后。4 年前的 i3 和 i8,直到现在看上去都挺有未来感。去年底,宝马斥资2.4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汽车电池研发中心;去年1月底,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正式成立,华晨宝马成为国内首家建立动力电池中心的合资高档汽车制造商,其合作开发并生产的首款动力电池已经用于全新国产宝马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
今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的新能源车型在全球市场共交付新车超过 26,858 辆,为全年销售 14 万辆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在中国,宝马集团电动车的销量在第一季度增长超过 4 倍,新纯电动 BMW i3 销量翻倍,BMW X1插电式混合动力同样卖得不错。
而在北京车展上,BMW 展示的所有车型中,iX3 可以算是相当受关注的一款。配备宝马第五代电力传动系统,日常行驶过程中,纯电动续驶里程可超过400公里,后续量产车型将于2020年在中国投入量产。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特斯拉和一系列新造车势力上时,已经把造车这件事持续百年的豪华车企,其实进展完全不慢,推进电动化的动作也是稳扎稳打的。
这一次北京车展,BMW 一共是展示了 7 款电动车,亚洲首发了行驶里程达600公里的 BMW i Vision Dynamics,它代表了宝马独立电动子品牌 BMW i 的未来,将在慕尼黑工厂量产,将会定名为 BMW i4。对于目前的 BMW 来说,续航 700 公里是他们的未来目标。
在采访中,杜克透露了一些更为具体的未来规划。比如:
BMW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灵活的架构,这个架构将能够在全球各个地方,针对当地的需求制造产品、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不仅是SUV,不仅是小车,而是要包括任何本地市场的车型需求。
BMW i 更大程度上是技术的创新,i 就是创新。但从设计表达来看,其实每款车的设计都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感觉,有着独特的表达,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BMW i始终是设计十分大胆,是比较小众的。
2021 年,将会发布的 BMW iNext,将配备自动驾驶功能,更注重ACES(A代表了自动化、C互联化,E电动化,S服务化),是BMW i品牌的下一个里程碑产品。
iX3 并不代表 i 系列的未来,它只是X3的一个电动化版本。基于市场需求,我们在X3基础上加入了一些i元素,它并不属于i系列。
BMW iX3是一个可扩展的灵活平台,既可以生产内燃机车型,也可以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而BMW iX3概念车显然是BMW品牌电动化的探路者之一。
其实从采访中可以看出来,BMW 想要做的,其实在大方向上很简单,就是两条腿走路,i 系列主打前沿创新,而 i 和目前其他车型结合的车型,将会作为新能源车彻底普及前的过渡产品,用成熟的技术来尽快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确实是看上去非常有前景的思路。
至于 700 公里续航这个看上去在目前很难实现的目标,杜克的解释是,宝马坚持电池技术的研发,在提升电芯技术方面可,以不断改进传输效率,同时增加电池容量;还可以通过改进电池传动的效率,包括轻量化设计、空气动力学等方面实现。
最后,如果你去翻看下国内目前这些主流造车新势力的人才列表,就会发现真的由于不少高管都出自当年的 BMW i 系列团队,在电动车完全不普及的时候打造出那种在现在看上去都足够前沿的产品,可以说 BMW 有足够的能力去保障 i 系列的使命:前沿创新,大胆设计。
新能源车的时代来了,期待更多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