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超女”“快男”之后,《创造101》《偶像练习生》让选秀类综艺节目再次回归到公众视野,一拨高颜值、能唱会跳,又会逗粉丝们开心的小哥哥、小姐姐圈粉无数。然而对比颇具成熟气息的少男少女偶像,童星类的养成似乎艰难许多?
在国内,除了TFBOYS、经由《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蹿红的一众“星二代”,以及去年火遍各视频类平台的“小戏骨”中几位秒杀当红一众流量小生的小演员,似乎再未听闻其他名声大噪的童星出现。
抛开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可复制的艺人培养体系,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与童星相关的少儿艺术培训。
镁光灯下的童星培养
广义上的童星不单单是靠演戏而成名的少年儿童,因歌手、演员、主持、模特、舞蹈、体育运动而知名的少年都可以称之为童星。
专门的童星培训机构存在吗?在鲸媒体采访过程中,多位从业者均表示,大众口口相传的童星培训这一词汇并不准确,更多的应该是叫少儿艺术培训/教育。
“严格的说,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童星培训,这是一个伪说法,而且童星也不是培训出来的,很多公司都是打着童星培训旗号来招生而已。”儿童演艺信息平台童星汇创始人兼CEO杨雪茹这样说道。
从前期的课程体系搭建、培训,到后期的演绎经纪出口,这应该是少儿艺术培训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据星童集团董事长、蓝天使少儿口才联合创始人刘昆介绍,目前市面上大多机构以单点业务为主,有的只做前期培训,有的只做后期出口,有的则负责中间平台的搭建。与大多数培训机构一样,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同样配有教师、教室、课程,给孩子安排的课程多为声乐、口才、舞蹈、形体、表演这几大类。
例如坐落于北京的STKT,其创始人兼CEO尹香兰告诉鲸媒体,“一些课程体系主要分为歌舞类和表演类两大体系,口才和镜头表现力是通用必修课。”
曾经在造星产业发达的韩国待了10多年的尹香兰,回到北京创办了儿童艺术培训平台,尹香兰认为,“童星培训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童星并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通过在艺术教育+实践出演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努力,达到别人认可和喜欢的结果,考验的是实践的过程和坚持。”
STKT一些课程体系为4岁~14岁孩子设计,一周一次课,每次课两小节,4岁~7岁孩子每次50分钟;而7岁~14岁的孩子每节课90分钟,丝毫不亚于大学阶段的课程时长。每期一共15周课,当课程进入到12周后则开始进行为期2周的排练表演课和1周的拍摄展示课程。
前期的模特、舞蹈、演技、口才等课程的学习将体现在最终的成果展现上,例如模卡、杂志等静态拍摄,MV、视频拍摄、歌曲的录制,以及舞台、戏剧、路演等演出类的展示机会。
而进入到出口,即经纪环节,通常以参加比赛、综艺或赛事录制、接拍电影电视剧、海报、杂志等为主要形式,似乎与明星艺人的经纪行为无异。
“各种活动和赛事,影视剧和综艺栏目的拍摄是常见的出口类型,也有一些新形式正逐渐萌芽,如‘大机构转会’。”刘昆向鲸媒体透露,“‘大机构转会’通俗来讲就是一些资历有限的公司签约年纪尚小的孩子,当这些孩子在业内小有名气了,而机构却没有足够的资源培养他,那么等签约期满后,机构再转签给有意向的成熟的大机构,大机构则需支付转会费,这种形式常见于欧美国家足球明星转会。”
与“大机构转会”相比,“成长保护约”则算得上是一种约束童星的条款: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限制小演员参与更多的商业活动。
据了解,2016年走红的“小戏骨”之《白蛇传》中,白娘子扮演者陶奕希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小演员,参演《白蛇传》时才10岁年纪,在小戏骨《白蛇传》播出后,陶奕希微博粉丝涨至28万,并且多次出现在综艺节目中。2017年,陶奕希代言步步高家教机广告,在此之前该产品则是由炙手可热的TFBOYS独家代言。
如果“小戏骨”们按照常规经纪路线走,他们带来的商业价值可见一斑,但节目组出于保护小演员个人发展而签署了“成长保护约”,主要在于限制小演员参与更多的商业活动。
其实很多国家的影视娱乐行业早已为儿童从事演艺活动进行过相关保护规定。例如美国加州根据儿童年龄制定了详细的规则表,包括最大工作时长、休息娱乐时间、需要的主管人员等等。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连续工作超过5天,禁止年龄小于15天的婴儿参与表演。
韩国则是禁止未成年艺人从事夜间演出、拍摄等演艺活动,未满15岁的青少年艺人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5小时,15岁以上的未成年艺人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晚上10时到次日早晨6时禁止未成年艺人参加任何演艺活动。
提前进入成人世界?如何“不慌”
站在灯光熠熠的舞台上露出甜美、帅气的笑容,面对台下众多观众从容地展示才艺,这恐怕是大多数人对童星的直观印象。
“颜值即正义”这一网络爆款语是否适用于童星圈?培训机构、经纪公司如何万里挑一选出心仪的人选?
刘昆告诉鲸媒体:我们的面试过程基本分3轮,第一轮是海选才艺表演;第二轮是视频试镜,即按照给出的影视片段试演;第三轮则是到公司试镜。“颜值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孩子有天赋、有特色、有区别于其他人的闪光点。我们也为很多热爱表演、喜欢自我展现的孩子提供免费拍摄机会,例如真人秀、自制网剧等等。”
而家长是否支持孩子走童星这条路,似乎是一些机构挑选人选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些特别好的苗子,家长也确实希望孩子走这条演艺路。”尹香兰说。
杨雪茹对签约童星的综合素质、颜值、学业比较看重,“家长本身具备较高素质且支持孩子往童星方向发展,并且我们会给家长关于孩子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王超告诉鲸媒体:“如果说是童星,那首先一定是孩子条件特别好,看家里是否支持。”
那么,路人在街上被星探挖掘从而走上星途的现象普遍存在吗?
在刘昆看来,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在街上扫雷式的寻找目标的成功率较低;其次,是家长和公司都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发掘一个底子不错的孩子到培养为童星,这中间需经历一系列的培训,那么培训费用是由公司支付还是家长支付呢?两方未必能达成一致。”
也有业内人士向鲸媒体透露,不乏有一些家长怀揣着让孩子成为明星的梦想,孩子并非这块料,也不惜砸钱给培训机构和经纪公司。
对于家长们的“望子成星”梦,多位采访对象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家长们送孩子到艺术培训机构,也是想让孩子学习一些兴趣和爱好。有机会出道成为童星的孩子一定是各方面有特点或者特别优秀的,然后突然有一个机会(成名),而不是想当就能当成的。另外,童星的成长和普通孩子的成长是一样的,都需要家长给到正确的引导,只是童星成为公众人物会更受关注而已,而真正可以从童星成为一线演员更是要有多方面的因素。”杨雪茹说道。“当然,确实有一些家长可能抱着让孩子当童星的目的,如果功利心太强,反而适得其反。孩子应该按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选择自己适合的路。”
尹香兰不否认现在很多家长有浮躁的心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较优秀。正是因为艺术培训没有评判标准,所以才有了出口表演等模式,这样可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果。不过,童星也好、艺人也好,培训的作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开发。孩子的阅历较浅,因此需要更多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也有家长会担心孩子过早面对竞争,变得‘成人化’,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老师很关键。一方面,要合理地引导家长给孩子选择适当的活动机会,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要参加!另一方面,竞争不只是在艺术培训这个板块会遇到,生活中处处有竞争,这不是核心,不要回避,合理的引导和沟通是避免成人化的源头,所以要和孩子做大量的沟通和心理干预,时而鼓励树立自信,时而打压避免孩子变得太膨胀。”尹香兰说道。
潮童星教研总监孙丹丹则认为,艺术培训对每个孩子或多或少会带来改变,“有的是自信了,有的是不胆小了,有的是交到了一群朋友,有的是改善了家庭氛围,教育并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从我的角度来看,让父母和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王超希望艺术培训机构要先想好是要挣家长钱还是要培养下一代。“很多孩子受传统教育束缚,缺乏应有的天性,素质教育应该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符合儿童艺术表达诉求的教育。
“很多成人包括艺人明星,在上台前都会接受心理辅导或者舞动治疗,目的是为了上台更放松,解放自己,释放感情。所以我认为不是跟家长说让孩子怎么能成为明星,更多的是让社会接受孩子,让孩子接纳所有事物,解放自己。”
其实,并非所有的家长都会盲目地让孩子踏上星途。
刘昆告诉鲸媒体,“家长很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以我们所在的湖南地区为例,小学五年级是一道坎,因为涉及到小升初。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并没有童星天赋,会让孩子把重心转向文化课的学习。这也是少儿艺术培训针对小学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公司认为孩子天赋不错,大部分家长还是认为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所以童星的‘淘汰率’反而比艺人的淘汰率高。”
在国内,想成为职业艺人需要经历艺考、高考的层层筛选,才能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培养演艺人才的专业学府学习。草根明星其实是属于小概率事件。
新技术和玩法更应该投向少儿艺术培训?
2016年12月,STKT宣布获得MFund魔量资本的900万元天使轮融资;在2016年、2017年,童星汇也分别拿到了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儿歌创作与儿童歌舞培训服务平台橙色星球也在近期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个人感觉从2016年的‘小戏骨’系列影视剧走红网络开始,资本的触角延伸到儿童演艺的范畴,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资本反应速度应该更快。”刘昆谈到他观察的情况。在那段时间他也产生过些许焦虑,不过又很快释然。
“这个赛道首先需要有人关注,然后才会在赛道里寻找项目。少儿艺术培训的市场份额足够大,从前期的培训到后期的经纪出口,整个产业链至少是十亿到百亿级市场规模,而这个赛道正处于上升期,市场竞争还不算太激烈,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可言,接下来可能是从众多玩家入场,到混沌期再到行业洗牌。”刘昆说道。
王超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开始重视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培养,这也让一些培训机构、经纪公司嗅到了商机,打着培养孩子才艺、挖掘童星的名头在儿童市场分羹。
“收费高,通告low,招生手段low,无体系。有的公司会打着明星资源和演出机会来欺骗家长。有的公司会给孩子做一些百度百科和MV拍摄,有的公司连自己的课程都没有,对于家长收费最少万起。与艺人培训相比,成年人会有自己的认知,但小孩子的是非观还未树立,家长们也不具备太多的鉴别能力。”王超不禁反问,“家长把孩子送入这样的公司对孩子们的成长真的有帮助吗?”
“几年前或许这样的公司很好挣钱,随着越来越多公司的涌出,家长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高,如果是正常运营,如果市场都是良性的,家长为什么还要防范呢?”王超反问道。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多位采访对象对于未来市场抱着希望态度,互联网和资本的加持正在潜移默化地促进少儿艺术培训的玩家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式。
“平台越来越扁平化了,能够‘出名’的机会越来越多,例如玩弄在手掌间的一个手机APP短视频就可以催生众多网红,不管是对于艺人还是对于公司,未来获得的商机在变多。”刘昆说道。
在他看来,艺术培训机构必须拥抱互联网,“在课堂互动性层面,艺术类培训双师课堂所展现的效果是优于K12培训的,此外,采用双师课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四线城市表演、声乐等艺术类老师资源匮乏的问题。”
刘昆还提到,目前蓝天使少儿口才也在研发类似于好未来的魔镜系统(借助摄像头捕捉学生上课时的举手、练习、听课、发言等课堂状态和面部情绪变化数据,生成专属于学生的学习报告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尹香兰认为以培养童星为目标的少儿艺术培训行业目前还是处于黄金的状态,一是其客单价远远高于传统的艺术培训,二是家长也会给孩子选择很多定制产品。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红利让少儿艺术教育受到了资本的关注,“不过艺术培训行业一直也没有寻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因此那些能促进艺术教育升级的产品就会备受关注。”尹香兰说道,“用砸钱来购买出口的形式依然存在,未来我觉得艺术培训会越来越朝着儿童内容端去走,包括朝着一些短视频和自制剧的方向走,朝着更专业、精致化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