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瞿依贤,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4年‘资本寒冬’会过去吗?”经济观察报向近10位创新药企的高管提出这个问题后,大多数人没有明确回答会还是不会,生物医药的“寒冬”非一日之寒,要全面升温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普遍来看,预期减弱、资本市场低迷、企业融资困难的情绪体现在每个从业者身上。这由多重因素造成,既有全球性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也有国内竞争激烈、前期发展存在泡沫等原因。
高管们比较乐观的方面是,2023年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应该已经触底,2024年应该会更加向好。不管是国际货币政策还是地缘政治,行业验证下来,生物医药不太可能脱钩。再加上2023年底的医保谈判已经释放了明确的支持创新药的信号,对2024年谨慎乐观,是大多数高管的态度。
2023年的医保谈判,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品种因为销售额超出预期需要降价,但是平均降幅也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有一个触发了降价机制,其他的都按照原来的价格增加了适应症。
过去几年,创新药行业多认为医保谈判对创新药不够友好。有相当一部分创新药,因价格谈判降价幅度达不到医保部门测算的底价,进入不了医保报销目录。国内药品90%在医院和乡村诊所销售,进入不了医保报销目录,新药销售非常困难。
现在医保越来越支持创新药,这对行业来说是利好,也值得鼓励。但是医保准入之外,创新药还面临医院准入的问题。
创新药要想进入临床使用,必须经过药事会。不少药企高管表示,2023年中开始的医疗反腐风暴,使得召开频次本就不固定的药事会召开频次更低了,不少医院在反腐风暴最盛时甚至直接暂停了药事会,至今未恢复。
艾昆纬公司(IQVIA)2022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3300家三甲医院,近五年只有10%左右的医院采购了列入医保报销目录创新药,其中采购2021年列入医保报销目录创新药的医院只有5.4%。
我们可以回顾下,“寒冬”之前的行业是什么样的?2018、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早期风投和私募募资达到172亿美元;2020、2021年减少到162亿美元;到2022、2023年(截至9月26日),降为45亿美元,比2018—2019年降低84%。近三年,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的市值蒸发近6000亿元。
“寒冬”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融不到资金,研发难以为继。从业者们面临的现实是,如果2024年融不到资金,自己的公司是降本增效艰难维持运营,还是被国际大厂并购,或是宣布倒闭?
就在12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将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若收购完成,亘喜生物或成为国内第一家被收购的Biotech(以研发为主的生物科技企业)。
这提供了一条新的退出路径——Biotech的归途不必一定是Biopharma(集研发、生产、商业化为一体的生物制药企业)。研发上有自己的专长,被国际大厂看中,也是各取其长的双向奔赴。
但是这种退出路径是否能被复制,答案还不一定,无法忽视的、更广阔的现实是,更多的企业还没有找到出路。
还需要看到的是,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非常长,现在已有的创新成果是更早时候“打下的江山”。而从2021年中开始融资大幅度下降,若“寒冬”再继续,必将导致未来几年中国创新药成果的减少,相应的,临床上可以选择的创新产品也会减少,最终影响到的是每个人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2024年“资本寒冬”很可能不会完全过去,但整个行业都在期待回暖,并且是明确的回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瞿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