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向常识回归
2024-01-05 13:53

大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向常识回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曹东勃(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近的绩点改革试点,又吹皱了高等教育的一池春水。这一改革的核心是,从2020级起,北大生科院在本院开设的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和实践类课程的成绩评定中推荐采用等级制,而不是绩点制。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也在绩点制变等级制方面做了不少探索。


所谓绩点,指的是“Grade Point Average”(GPA),也就是平均学分绩点。绩点设置的初衷,本是一种化圆为方的方式,通过对分数进行区间分类和切割,判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大致区间。A或优相当于4.0,B或良相当于3.0,C或合格相当于2.0。如果一个学生说自己的绩点是3.8,我们一般认为他很优秀。


问题在于,这个原本希望把过于细碎的百分制转换为区间评判的设置,在一种优绩主义的内卷导向下,开始了它的反向运动。比如90分以上,都是4.0;86~89,对应的就是3.7;83~85,对应的是3.3;80~82,对应3.0;依次递推。原本希望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的制度设计,由数个间断点、不连续地围成的几个板块,反而会在极限内卷的环境下轻易“破功”、分数膨胀、怪象迭出。


每逢期末,以出国、保研等各种理由“套磁”老师希望高抬贵手多给几分的邮件就会达到一个高峰,这是优绩主义之下学生的油腻。教师的油腻则表现为,他们“经验老道”地选择避开某些分数点,精准地在绩点制指挥棒下踩出合适的节拍——87分、88分比89分好,因为同样是3.7,89分距4.0就是一分之遥,一分之微而不予,当然是“拉仇恨”更甚。凡此种种精致的、斤斤计较的“争取”和精细的、锱铢必较的“算计”,真个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叹为观止。


2018年6月,教育部曾经召开过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那次会议提出了“以本为本”的定位,即坚持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本。进而明确了“四个回归”的方向: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回归常识这部分,明确讲到:“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新政出台。2022年秋,教育部门又提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拉出这样一条时间线便不难看出,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逐渐清晰的,义务教育“双减”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高等教育要合理“增负”。


合理的限度在哪里?如果我们的指挥棒让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还在沿着中小学生都逐渐远离的轨道,为了那点毫无意义的分数低水平重复和内耗,那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评价机制。


其一,增加教师评价的自由度。各高校普遍存在对成绩的“正态分布”或优秀率的限制,北大生科院此番改革也并没有改变此前单门课程成绩优秀率不超过40%,不及格率不超过5%的限定。这一限制的合理性在于,所有人都优,也就是所有人都不优,同时也有损评价的可信度。一所大学如果能够在成绩评判和计算GPA时严格把关,那么学生转专业、保研或许都不需要再专门考试,只需划定一个数值下限后再通过面试选择即可。但是也应当注意到学生学业表现在整体上超出或低于预期时,教师应当有对成绩分布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和自主权。


其二,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课程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大学课程建设尤其需要避免高中化。很多课程不是通过细碎的知识点考核学生的记忆力,而是重在考察学生的创造思维。由此而论,则大学课程就不应当是到期末考试一张纸上去“数星星”“找得分点”、一张试卷论英雄,而更应加大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的量度和比重。注重知信行相统一的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改变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单一要求、机械评价和硬性规定。


时代正在巨变,我们的教育不能视而不见,变革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包括北大在内一批高校的探索值得尊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 (ID:eeojjgcw),作者:曹东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