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ID:CMCC-ningyu),作者:开心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ID:CMCC-ningyu),作者:开心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在深山乡村居住的生活让时间变得充裕了很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会和邻居们有不少接触,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着实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原来不必行万里之路,只在北京的郊区,就能体验到此前完全想象不到的生活。
一、隔壁老人
我住的这个自然村只有五十来户,大部分屋子都没人常住,平时能见着的也就是十几个留守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最多就是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看看。
隔壁住的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老头儿和我的房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腿脚不太好,基本不出门;老太太还能下地干农活儿,把门前的菜地收拾得有模有样,还养了只大鹅看家护院。
1
老太太第一次找我求助,说自己的手机来电话的时候不响了,问我能不能修。
这是台飞利浦的功能机,十几年前的古董。我用自己的手机打了一下,发现是振铃改成了震动,于是就设置改回了手机铃声。
老太太对我表示万分感谢,还从地里摘了青菜送过来。
我问她为什么使这么旧的手机,她说是女儿给的,就让她接电话用。那个时候还有疫情,我理解了为什么要专门开发应用,让功能机用户也能使用健康码。
后来又有一次,老太太来我家求助,说电视看不了啦,问我能不能修。
我进了她家的门,屋子里黑漆漆的,像极了三四十年前我们住过的农村老乡家。墙上挂着一台不太大的创维互联网电视,连着歌华的机顶盒。
我拔下机顶盒电源,再把电视重启了一下,搞定。这台互联网电视明显和屋内的其他设施不和谐,老人说这电视是儿子给她们的,只有中央1和中央4两个频道能看,但也够用了。
秋天的时候,她又来找我,说儿子特意给她的能看电视的新手机又“坏了”。
我一看是个用过几年的我都不太认得的小品牌智能机,里面只有一个应用——抖音。看来这个手机就是让老人刷视频的,但是她又不太会操作,误按了退出后进不去,刷不出来视频,就以为“坏了”。
再后来,我又几次帮隔壁“修”好了电器。其实每次都是因为老人对于这些现代化设备充满恐惧,不敢乱碰,而我只是按常规操作捣鼓几下就能恢复正常。
老人说,孩子们很少回来,要不是我能帮他们修理,这些东西就只能一直坏着。
2
老两口家里有一台两轮电动车,但很少出门,这一辈子的时间都在这个小山村里。
他们有一儿一女,按照他们的说法,都是在城里工作,也住在城里。再一问,是怀柔县城。
儿子是开出租的,偶尔会回来,帮老人处理一些问题。儿子有一个女儿,这个孙女现在正在上护校,等毕业之后能进医院或者卫生站当护士,老人觉得这会是份非常体面的工作。
女儿是在县城的一个超市工作,最初是当搬运工,后来工作时伤到了腰,不能负重了,就在店里面转岗。本来想让她去做收银员,但是文化水平太差,也不太会用先进点儿的设备,就只能当超市的库管。
女儿的儿子很有出息,老太太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她这个外孙子是北工大的硕士,现在毕业了,在一家大公司工作。
三代的时间,这家人走出了深山,融入了北京城。
我印象中从没见过老太太引以为豪的第三代回到这个乌黑、阴冷、狭小的屋子里,可能是我春节的时候没在,他们回来我没见到吧。
二、卖橱柜的老板娘
这个自然村非常小,除了几家民宿,没任何的商业,连个超市都没有。镇上每周两次大集,而且距离很远,所以我们日常买东西,基本就是去5公里之外的九渡河村采购。
1
说起来整个九渡河镇非常大,辖区差不多有东城西城两区面积总和的两倍。而九渡河村是镇里比较大的一个村,好几百户人家,商店饭馆一应俱全。
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很多京郊的农民真没什么钱,比如我们村地处深山,收入主要靠山上种的那点儿栗子核桃,年人均收入也就1万元上下。
虽然收入非常低,但村民们的基本生活还是能保障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农家食品自给自足的比例比较高,各家各户的小菜地不但能满足自己家用,还能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点儿东西;另一方面就是村里很多基础设施都有补贴,开春根据农户的土地面积提供免费的肥料,浇地生活用水全部免费,作物成熟的时候还提供统一收购的渠道,如果不追求更高的售价,还是挺省心的。
这两年村里推进“煤改电”,不但采暖季的夜间电价下调到一度电一毛钱,还为更换电热取暖设备提供高比例的补贴,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在安装新机器。为提升电力供给能力,山脚下正在修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这配置也是相当豪华了。
虽然基本生活能保障,但要想见世面体验更丰富的生活,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觉得困在家乡没啥意思,纷纷走出去以进城闯天下为目标,所以村镇里的商店是外地的中青年经营者居多。
在村里开个小店还是蛮悠闲的,因为光顾的人不多;但万一有顾客来了没人招呼也不行,所以店主大部分是女性,没人的时候带着孩子在门口转悠,有人来访就立马切换成生意人。
这些店主大都来自农村,在他们看来,北京这里赚钱比老家容易。除了过年的时候回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北京六环外几十公里的村镇里生活。
2
原本我家的厨房是用电的,我们想改造成使用液化气的灶台,就找到镇上卖橱柜灶具的店。
这是家夫妻店,妻子负责看店,老公干的是送货打孔安装等体力活。
她是1994年出生的,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家在四川的巴中,是正经的贫困山区。老母亲今年70岁了,生了七个孩子,她是老幺,离大山也最远。
我惊诧于她家人丁兴旺,为何没受计划生育的限制,她说她们那里穷苦偏僻,没人管。到了1997年才有电,2000年村子靠一条土路通了车,奥运会那年改成柏油马路。
我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1997年的中国已经很发达了啊,30年前还不通电的地方,太难想象了。
接下来的反应就是:这么落后的地方,需要发展多久,那里的人才能过上现代社会的生活啊!
可她后面说的话更让我吃惊:这些年村里的变化非常大、非常快。十几年前村里谁家能有个二手彩电或者摩托车已经很风光了,前几年有人开辆五菱面包车回家让人羡慕得不行,去年回家的时候,已经看见好几辆奔驰宝马。以前住的破房子几乎都翻了新,有的家盖起了两三层的小别墅。现代生活的阳光已经照进了深山。
她说,由于没文化,这些年来村里人出去都只能卖力气挣钱,最富裕的那几家人是靠承包工程,一年到头在工地拼命;但再往下实在干不动了,甚至还落了一身病。像她这样出来做生意的是极少数。现在她这一代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三、结语
我原以为,隔壁历经三代人走出大山考取硕士已经是很不错的励志故事了,可巴中老板娘的讲述又刷新了我的认识。从通电通路到现在,这短短二十多年就完成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不但走出了大山,而且认知与技能都已经开始和现代社会接轨,真是奇迹。
实地看到这样的案例,不禁让我浮想联翩:
多年以前,互联网的出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超越目力所及,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真让人兴奋不已。
但久而久之,可能产生了一个错觉:互联网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内容。尤其在推送算法的作用下,你被越来越多你“喜欢”的新闻、信息和观点包围,不知不觉中,你以为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差别越来越大。
实际上,即便全部互联网也不过是个超大的信息茧房,在它之外由无数真实的人和事组成了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值得我们去体验,去探索。
读书、行路、交友,持续走下去,去探寻更多的精彩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ID:CMCC-ningyu),作者:开心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