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华夏时报(ID:chinatimes),记者:陈锋、杨柳(见习记者)。
9月21日至22日,乐视控股持有的乐融致新18.38%股权、乐视影业21.81%股权在公开拍卖中找到了买家,天津嘉睿以7.73亿元的价格拍下乐视控股持有的乐视影业和乐融致新全部股权,并成为两家公司第一大股东。
受此消息影响,9月25日开盘,乐视网(300104.SZ)直接冲击涨停。
收盘报3.59元/股,当日涨幅10.12%。9月26日,再次涨停,最终收报3.95元/股,换手率为13.30%,成交额高达15.8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具有众多优质资源的乐视影业,能否成功复活?
拍卖引来深交所问询函
据悉,此次拍卖共涉及三个标的,其中两个标的是乐视控股持有的全部18.38%的乐融致新股权。
第一个拍卖标的为乐视控股持有的新乐视智家3124.5万元出资额,相当于10%股权,起拍价1.31亿元,评估价1.87亿元,拍卖申请执行人是民生信托。
第二个拍卖标的是乐视控股所持有的新乐视智家剩下的2618.3万元出资额,约8.38%股权,起拍价约1.1亿元,评估价1.56亿元,拍卖申请执行人为中航信托。
第三个标的则是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21.8122%的股权,这部分股权起拍价为5.31亿元,评估价为7.59亿元。
9月25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天津嘉睿持有乐融致新注册资本比例提升为46.0507%,乐视网持有乐融致新注册资本比例为36.4046%不变,乐融致新第一大股东为天津嘉睿,乐融致新成为上市公司参股子公司。
乐视网投资者李倩(化名)对记者表示:“乐融致新是乐视超级电视的运营主体公司,在互联网电视兴起之时,乐视电视曾跻身一线阵营。但受资金链危机影响,乐融致新近两年的业绩也是不断下滑。”
根据乐视网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乐视网营收10.04亿元,同比减少82%,净利润亏损11.03亿元,同比减少73.36%。乐融致新营业收入为4.12亿元,营业利润亏损3.23亿元,净利润亏损3.13亿元。营收不及去年同期的10%。
据天眼查信息,2017年2月15日,乐融致新(当时还叫乐视致新)完成A轮融资时,估值达307亿元。2018年4月,引入腾讯、京东等公司之时估值90亿元。
而按照这一次拍卖股权所占比例及成交价格,乐融致新的估值只剩约13亿元,也就是说,比4月份90亿元的估值,已经蒸发85%。
与此同时,此事也为乐视网招来深交所的问询函,对乐融致新股权被司法拍卖、贾跃亭所持股份被动平仓减持及解除质押股份可能被处置等事项表示关注。
乐视网表示,目前贾跃亭仍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并未发生变更。但国泰君安处置其质押的标的证券股份可能导致贾跃亭被动最大减持公司股票3954万股。
另外,如若公司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导致质押股权被质权人依法处置,公司持有乐融致新股权比例存在下降风险。据初步模拟测算,如上市公司2017年度合并范围不包含乐融致新,该测算情况下上市公司与乐融致新相关的广告、会员、CDN服务费等收入占比总营收比例约40%左右。
估值蒸发明星巨亏
再来看看乐视影业。
调查发现,乐视影业的状况并不乐观。2016年5月,乐视网披露乐视影业重组预案时,乐视影业估值为98亿元。而依据9月22日拍卖成交价5.32亿元计算,乐视影业的估值只剩24.34亿元,估值蒸发74亿。
受此影响,乐视影视的一众明星股东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重创。
根据数据显示,按照乐视影业24.34亿元的估值计算,邓超的“慧形慧影工作室”亏损1953万元,孙俪工作室和孙红雷分别亏损1294万元,冯绍峰亏损659万元,黄晓明和李小璐亏损330万元。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乐视网就发布公告,称天津嘉睿拟对乐视影业进行增资,增资后天津嘉睿将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乐视影业股权比例将升至40.75%。而乐视控股持有16.36%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然而,那次的股权变更最后并没有实现。2018年1月19日,乐视网发布公告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乐视影业的第一大股东仍是持股21.81%的乐视控股。直到这一次拍卖结束,天津嘉睿拿下乐视影业21.81%的股权,才算真正控盘乐视影业,坐上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一位互联网观察家彭龙(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讲,在比较不利的状况下,新的大股东掌管乐视影业不失为最好的选择。这意味着此后乐视影业将进一步与乐视体系划清关系。”
这样一来,无论乐视网再怎么风雨飘摇,还是不乏有人看好乐视影业是一盘值得下的棋。
业内一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乐视影业是整个乐视体系中的稀缺优质资产,行业对其一直寄予厚望。而随着这一次天津嘉睿接手乐视控股所持全部股份,意味着乐视影业将独立于乐视体系。所以说,乐视影业仍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今年乐视影业发布了多个影视项目,包括张艺谋执导,邓超、孙俪主演国庆档《影》、郭敬明的《爵迹2》、徐克的《星宠》、罗志良的《兵器之王》、李仁港的《刺局》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系列、《秦明·生死语者》系列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华夏时报(ID:chinatimes),记者:陈锋、杨柳(见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