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做动画,要说他慢他也慢。他已经入行一年,而追光动画的第一部门神题材的动画电影要到2015年才会发布。
要说他快他也快。追光跟IDG做的A轮融资在12月3日才正式完成,时隔不到一星期就雇佣了融资顾问,启动了B轮融资。
上个月,虎嗅为了邀请他参加2013年F&M节而去拜访他时,顺带又聊起了他做追光动画一年来的感受。王微说:我没有想到,我最终来到这个行业后会发现它其实更公平、更透明。
电影这个东西非常透明,评价电影好还是不好,最终产生的收入高还是低,都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卖电影票就行了,绝大多数电影都要经过这样的考验。这相对于当年卖广告,是非常好的事情,土豆当时要去卖广告,而广告是说不清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相对来说是非常不透明的。
这一年,他自己的进化是:
整个市场对中国周边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了,包括我自己。以前我会花挺多时间去看美国的片子,我可能对美国文化的熟悉程度会超过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但最近这几年,比如雾霾、污染这些情况,你会看到因为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我们对中国所发生事情的兴趣程度和关注程度都更高了。
我们的第一个电影会是门神的故事,剧本是我自己写。《门神》更像是一个(人面对)新和旧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需要去选择。我们基本上年底之前第一个故事从头到尾就能完成,2015年上线。第二部我们会讲机器人,当然也是发生在中国,也是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里面。这个剧本就由另一个人和我一起写了。我们会在今年2、3月份开始准备,最晚6月份做好。
王微觉得,动画这个行业能满足他的“无中生有”的兴趣:
我对那种单纯提高效率的东西从来就没什么兴趣。出租车、Uber这种东西,还是其他什么O2O、送餐。就算你给我100亿美元,我兴趣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希望能无中生有的去做一些新的东西。
不过,他也还真的在给动画行业带无中生有的东西,尽管他表达得相当温和。来看王微版本的互联网思维改造动画行业:
票房不好接着做,品质不好就不做了
电影是一个工匠活,特别精挑细做的东西,所以我们没什么好想的,就是把它做好就好了。每天(只要关注)动作合理不合理、镜头好不好、(情节)是不是足够有趣,这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是电影本身要做的事情。如果电影做出来质量很差,那很可能第二部电影我就不做了。
如果说做出了一部好电影,但票房不够好,那OK,没有关系,我们追光是一个公司,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票房,那没关系,我们还有第二部、第三部。我们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就火了或者死掉。
我们都希望产品推出去以后大卖特卖。但关键的是这个团队能完全控制的是电影的品质、也能去努力把宣传、发行做好,但最终的结果怎么样,也还有很多外部因素。就像前些天优酷土豆股票涨了10%,是因为4G牌照发行了。
传统公司互联网化的本质是运行机制
我们说起互联网化的时候,经常都会说网络营销、O2O这类的东西啊。我觉得网络营销没什么可说的,很多电影公司他们一点不比这些互联网公司滞后,他们在电影推广宣传也有独到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其实要看互联网公司的内核,他们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互联网公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几个:
第一个是对人本身的重视。虽然我们现在是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但我们请回来的人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他们都是从国外回来的,决定yes or no的人是他们,是他们在决定片子的品质。
第二个他是不断在创造新的东西,他是纯市场驱动,纯用户驱动的,评判标准非常简单,从用户角度来说,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这个是非常清楚的,从运行机制来说,怎样让公司把用户当做亲密朋友看待,怎样对他们提供服务。
此外还有,互联网公司怎样做快速迭代、怎样把我们创作出的成果不断分享出去。就像以前软件公司发行产品都是成品再出来,而互联网公司、网络公司都很喜欢发行Beta版,搞了Beta版就变成永久Beta版。所以我现在也不是2年之后才发行片子,而是现在就给大家看到一些东西,那么运行机制就不一样了。
从合理性,而不是惯例出发
比如说我们看什么事情会从合理性出发,而不会说“这个行业一直是这样”,或者“过去一直是怎样怎样”、“传统一直是怎样怎样”。我们一般习惯了做任何东西都是新造出来的,第一反应就会是这么做对不对,合理不合理,用这种眼光去看很多事情就会发现出不少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先从问这个问题开始。
比方说配音。动画电影的配音是不是一定要用明星配音?当然明星配音有很多好处,比如好宣传、受众熟悉程度高。但如果认真去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有合理性问题:在中国的话,很多明星在电影中的声音本来也是别人配音的,观众所熟悉的声音其实不是明星自己的。那这里就有矛盾了,我们到底找谁去配音呢?
第二个,中国演员们时间都比较紧,整个电影行业也都比较临时性,不像美国一个演员可以有相对比较宽裕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像《小时代》到第三部就需要换很多演员。而我们片子的一个造型可能要来回改五六十次,也可能要求配音人员回来五次、六次甚至十次去为一两句话进行调整,那可能明星或者不是特别热爱这些事情的人就不太容易能做到这点。所以从合理性上权衡,当然有明星最好,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还是选择适合的、能配合时间要求的配音演员。
再比如做宣传时我们也会想,追光不是为了一部电影而成立的,而是先有了追光公司,再产出一部一部的电影。所以,我们不像一般的电影宣传,提早3个月宣传作品就行了,而是很早就开始做动画短片,还不只是未来宣传电影,而是宣传公司,为了让大家看到这家公司的能力,这样的话我们的思路就会产生很多不同。
把动画人往互联网人调教
现在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合:公司里35以上、40出头的比较有经验的有几个人组成管理层,但大部分都是85后的,这样就出现一个断档。25到35岁之间的非常非常少。
时间久了,我们确实是觉得年轻一代的想法确实很有想象力,学习能力也很强,尤其动画行业,可能很多都是靠自学的,所以这些人搭配上我们比较有经验的、包括从国外招回来的几个人,这种搭配从目前看,推进的速度还是挺好的。
在互联网公司,人基本上是公司的一切,除了人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一方面我们在招人的时候非常非常谨慎,简历就往往会看大几千份甚至上万份,面试也要面试1000多,招进来只有30多。因为最开始的3、40个人会影响将来公司的一切走向。
另一方面他们进来以后,工资相比传统动画行业非常有竞争力,另外公司把送吃饭、班车这些衣食住行都解决了,就是为了节约他们的时间。但最早有些人刚从别的动画公司来到这儿的时候,就感到很意外,觉得公司会不会有什么意图。
我们绝大部分的员工、其他动画电影公司来的人可能知道期权,但是你问他期权是什么他完全不知道。他们知道互联网公司一上市很多人都会很有钱,为什么很有钱?因为期权。期权是什么?那他们就不知道了。
最开始,团队里尤其画画的人会觉得我是画家(不一样),我们的艺术总监会教育他们:“你们不是画家,你们是设计师。画家更多是抒发个人的情绪,设计师则是要想方设法把故事中想要表达的表现出来。”仅这个问题我们就纠结了两个月。
我们的做法更像美国,但我们有些东西也在改。比如我们调整的次数会更频繁。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是创业公司,也因为基因是做互联网的,互联网公司常讲“快速迭代”,这个现在我们大家都接受了。
对传统电影业不怀颠覆之心
我觉得对传统电影最主要的不是破坏、冲击。我们做土豆那时候说要破坏电视行业。但电影的话,我们是希望能做出一个大家看了以后都挺喜欢的作品,让大家看到后觉得中国的公司时可以做出一个还不错的作品就够了。
可能创新者也会破坏,但比如说Pixar,你当然可以说它的三维动画的出现把做二维动画的公司都搞死了。但我觉得破坏不是他的目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做出这样的作品出来。产品驱动的东西和平台驱动的作品还是不太一样的,比如互联网金融是平台,它可能会去破坏原有的银行体系,而我们做的更多是作品本身吧。可能我也是过了那个(搞破坏的)年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