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海王》的首映开画评分为8.4。
目前网上的影评都集中于夸赞《海王》堪比《阿凡达》《指环王》的视觉效果,尽管分数有可能会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而下滑,但看看《正义联盟》的6.5分、《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6.7分,DC如今大概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如果说DC最需要感谢谁的话,那一定是《海王》的导演温子仁。
这位被影迷称作“恐怖片之王”的导演如今41岁,马来西亚籍,华裔,他在澳大利亚度过了自己大部分的童年时光,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获得文学学位,据说当时他主修的是中国民族划分。这次来华宣传《海王》,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海王》片场照
“恐怖片之王”,不爱血浆爱木偶
2004年,温子仁执导的《电锯惊魂》大获成功,被称为惊悚恐怖电影中的经典之作。随后,他担任了电锯惊魂系列2~7部的制作人,还是《电锯惊魂3》的编剧——大家都知道,为一部成功作品拍续作是件很难的事,但电锯惊魂系列(除了8)的豆瓣评分均在7.5分以上。
除了这个系列外,温子仁陆续拍了《死寂》《潜伏》《招魂》《潜伏2》《招魂2》等你一听名字绝对能够马上想起来的恐怖片。
《死寂》海报
在宣传《招魂2》期间接受采访时,他曾透露过自己“任何类型、题材的电影都爱看”。当被问及哪些恐怖片对他有启发意义时,他一连抛出了好几部:《大白鲨》《驱魔人》《鬼驱人》,甚至还包括《终结者》系列第一部,他认为那可以算是“惊悚科幻片”了。
在接受《环球银幕》采访时,温子仁甚至表示,在澳洲上学时班上一般有两类少年,分别是搞冲浪的酷小孩和搞漫画书的宅小孩,而他很明显是后一种,因为看了《大白鲨》以后太怕鲨鱼了。
与惯常看到的血浆乱飞的欧美恐怖片不同,在温子仁亲执导筒的片子里,你基本看不到大量血浆与残肢——他爱的是玩偶。从《死寂》到《招魂》再到他担任制片人的《安娜贝尔》,你都能看见这些表情诡异的“鬼娃娃”。
《招魂》剧照
此类玩偶在恐怖片中的频频出场,正好能解释日本现代仿真机器人教父级人物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的概念,即当一个物体的外表和动作非常像真实人类,但又不是完美拟合时,人类本身会产生恐惧、厌恶心理。森政弘原指“类人型”机器人,后来引申到各个领域,也包括了“类人型”玩偶等玩具。
此外,他也很热衷在自己的片子里玩中式恐怖片的“心理悬疑”。据搜狐报道,温子仁表示他是听着曾祖父曾祖母讲东方鬼故事长大的,从小也很爱看华语恐怖片,所以他的电影其实很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中西结合,用微小的细节让观众“背后发凉”,这就是温子仁式的恐怖片。
商业片也信手拈来
温子仁的恐怖片一贯走“低成本”路线。《电锯惊魂》只拍了19天,成本只有120万美元,却拥有过亿美元票房。事实上,除了看似小众的恐怖片,他拍商业片也相当“信手拈来”。
当年被环球挑中顶替林诣彬来执导《速度与激情7》时,温子仁承担了不少质疑。但2015年,《速激7》上映,全球票房超15亿美元,恐怕没有人会说这份成绩单不合格。
《速度与激情7》片场照
对于从恐怖片到商业片的转换,他说过:“我们依然是在拍电影,依然是在讲故事,最重要的是打造观众喜欢的角色,创作观众感兴趣的故事,加入能打动观众的主题,这一直是我拍电影坚持的原则。”
在《速激7》里,温子仁其实也留下了不少“恐怖片痕迹”。他在接受时光网采访时说:
我发现,当我在观看动作片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置身事外地观看主角的各种经历。
恐怖片不是这么玩的,它所有的设定都是在给观众营造代入感,观众不仅是在观看,他们也会被电影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惊吓到,恐怖片导演非常希望能够带领观众“进入角色”。我在拍摄《电锯惊魂》系列第一部的时候明白了这一点,那时观众们总说,《电锯惊魂》最让他们感到恐怖的是,他们会不禁去想:要是我遇到了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于是,观众在《速激7》中看到了温子仁擅长的长镜头、大量紧跟式的镜头、随人翻滚的旋转镜头等等,他希望当影片中的人物挨打的时候,“观众也能感到疼”。
相比《速激7》这种半路接手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次拍《海王》,温子仁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相比蝙蝠侠、超人等DCEU中已被多次搬上银幕的角色,观众对海王没有特定的期待,拥有更大的新鲜感。
据《环球银幕》报道,他甚至与海王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海王像是移民家庭的小孩。我这半生基本上都是一个移民者的身份,不管是小时候从马来西亚去澳洲,还是现在在美国工作。作为一个移民小孩,我当然从小就会经历,知道自己和大家就是不一样的,所有成长岁月都需要去想办法去融入大多数。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当自己内心真正成熟,其实两边的世界你都可以拥有。
《海王》虽然是漫画故事,但其实与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很相关的,我想要讲人与人的关联性。海王一直觉得他在两个世界都很难融入,但经过这样的一场旅程之后,他终于可以完成父亲的教导,和湄拉的期待,成为海洋与陆地两个世界最好的桥梁。”
《海王》究竟拍的怎么样,每个观众看法不一。对温子仁而言,接下来等着他的还有好莱坞版《釜山行》和《生化危机》系列的重启版。
“放下恐怖片”只是暂时的,温子仁早已拥有了在商业与恐怖之间自如切换的能力,和令人无法忽视的“国际级导演”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