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是得不到尊严的人,就越是需要虚假的伪装来获得虚假的尊严。
2、人们把对权力结构的顺从叫做“成长”,把理解权力结构要求你做什么叫作“懂事”而已。
3、真正成熟的人是李玩。这部戏里几乎都是孩子,只有她变成了大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ID:buerfeimo)
这周有些感冒。过了40岁的生日。然后一个人去看了《狗十三》。
上次影评里面,有人评论说中国大陆没有好电影。我不这么认为。大陆的电影虽然精品不多,但是还是有很多引人深思的作品出现。《狗十三》就是其中一个。
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以为它讲的是一个女孩和狗的故事。但其实并不仅仅是这样。《狗十三》这部戏的情节非常丰富多元,很难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一个好故事就是这样,能够做到让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来对它进行解读。那么我接下来就尝试用多个角度去解读这部戏。
虚伪
这部戏的创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人的虚伪。甚至设计了一个小情节,让女主角主动去问姐姐的男朋友:hypocrite怎么读?然后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个词。所以虚伪这条线可以说不是暗线,而是明线了。
戏里的这一大帮人,谁最虚伪?都挺虚伪的。李玩的爸爸虚伪吗?相当虚伪。这个人经常拉大旗做虎皮,说冠冕堂皇的话,做着独断专行的事情。李玩的后妈呢?这个人也挺虚伪的。明明是买了一条新狗回来,还硬要李玩承认这是以前那条狗。李玩当着她的面说:你当我是傻子吗?爷爷呢?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坏心眼,对孩子也还不错,就是拉不下面子,总是要摆出一副架子。李玩的姐姐也超级虚伪。根本不喜欢自己的男朋友,还要和这个人谈恋爱,看着这个男生在胳膊上纹自己的名字而感动不已。
这个戏里面很多的人都虚得要死。但是,这难道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吗?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是充满了各种各样虚伪的人吗?
我在40年的人生中接触过各个地域的各个社会阶层。我有一点感受,就是那些生活本身就有尊严的人,他们不需要虚张声势,弄虚做假来获取尊严。而越是得不到尊严的人,就越是需要虚假的伪装来获得虚假的尊严。
就像是那些买得起真正的奢侈品的人,他们不会去买什么“轻奢”,因为“轻奢”并不是奢侈品,而是伪装成奢侈品的非奢侈品。而那些承认自己买不起奢侈品的人,也不会去买什么“轻奢”。因为省钱,便宜,高性价比,才是他们所追求的。只有那些买不起奢侈品,又打算欺骗自己和旁人,自己能买得起一点奢侈品的人,才会去碰什么“轻奢”。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一个人越是在意什么,越是矫揉造作去追求什么,卖弄什么,就说明他缺乏什么。互联网上以前流行过一句话:“秀恩爱,死得快”。因为两个人没有恩爱,所以才需要展示给别人看自己的恩爱。真正有恩爱的,没有必要展示给人看,自己享受就够了。
虚伪是幸福的反义词。一个真正满意自己生活的人,是不会虚伪的。
成长
李玩站在姐姐的前男友的自行车后座上问他: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这里面的大人,表现得就像孩子一样。李玩的爸爸就特别像一个孩子。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我感觉到这个人完全不成熟,还没有自己的女儿成熟。一个大人最起码要做到的,就是说话算话。他答应了李玩带她去天文博物馆,但是一次一次地食言。李玩的爷爷也特别像一个只会在顽皮和哭闹两种模式中间切换的小孩子,也就是他孙子。而最不成熟的,则是那些酒桌上互相吹捧的中年男性了。
电影的创作者花了很长的时间,让我们去倾听酒桌上这些中年男性的对话。而这些本应是社会栋梁的人,他们酒过三巡之后,会说些什么呢?说的无非是“您太厉害了”,“您太有文化了”,“我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和我的女儿都要多向您学习”之类。简单说就是:吹捧及自我吹捧。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互相吹捧,特别是吹捧这个名叫“张哥”的眼镜男呢?
因为社会上的大多数男性,都身处在一个权力结构中。他们通过酒后的吹捧,让身处高位者获取安全感,然后自己才能获取安全感。人们把对权力结构的顺从叫做“成长”,把理解权力结构要求你做什么叫作“懂事”,而已。李玩的弟弟在餐厅包厢背诵三字经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对权力结构的顺从。
创作者在影片的最后,让李玩的弟弟在冰面上扶着一把塑料椅子学滑冰,然后让李玩看着他不停地摔倒。这好像是在隐喻:我们生下来是有双脚的,是可以安稳走路的。但是这个社会却让我们穿上冰刀去滑冰,逼迫我们去适应一种我们本不该适应的规则。而适应这种规则本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这就是所谓成长。
爱
李玩爱这条狗,爱因斯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影片的英文名字叫做: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李玩在物理竞赛中得到了全市第一。她把自己叫做爱因斯坦,所以把她的狗叫做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丢失了,后妈买了另外一条狗。李玩一开始很嫌弃它,想把它送走。可后来又爱上了它。为什么李玩会爱上第二条狗,并且也把它叫做爱因斯坦?因为朝夕相处在一起,人和狗之间总会产生感情的。
李玩的堂姐李堂有一个男朋友高放。高放是一个好看的男生,人也很简单直接。高放一开始喜欢李堂,但是不知怎么的,也许是因为和李玩接触得多了,被李玩的性格吸引。虽然李玩没有她的堂姐好看,懂得打扮,会玩,但是高放还是喜欢上了李玩,并且拒绝了曾经把她的名字刻在胳膊上的那个女孩子。
而李玩知道高放喜欢上了自己,第一反应是拒绝。就像李玩在大街上看到了自己曾经走丢的爱因斯坦,第一反应也是:“幸亏它没认出我来”。在这部戏里真正成熟的人是李玩。因为她懂得,不是自己的,不应该去强求。失去的爱,就让它失去吧。
这部戏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李玩在餐厅被劝吃狗肉的时候,她没有发作,没有伤心,反而轻轻地笑了笑,开始吃起了狗肉。这部戏里几乎都是孩子,只有她变成了大人。
这让我想起泰戈尔在《飞鸟集》里的一句话:Life has become richer by the love that has been lost.
生命失去了爱,却变得更加富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ID:buerfei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