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两天,深圳龙岗公安分局通报了“一男子博取路人同情骗取资助”的案件,证实涉事男子王某(58岁,无业)多次骗取小额资助,对其处以行政拘留。
话说一位年轻人在深圳街头遇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问路,对方称自己身上只有5元钱,要步行3个小时到深圳北站,年轻人动了恻隐之心,给了老人15块钱,还要帮他买车票。因为有随手拍视频的习惯,年轻人就把这事发了出来。结果评论区变成“受害者大聚会”,有网友说“我都毕业2年了,他还没走到北站”“我也给过这个老爷爷100元,当时也是看着他眼含热泪不像是骗人的”……
在社会上,这样的骗案并不新鲜,许多人早已有了“免疫力”,也始终有人会上当。去各平台的评论区看看,人们都说善心不该被利用。也有一些“社会经验丰富”的人,认为受骗者是“傻白甜”,发出了“居然这样也会上当”“现在年轻人真不行,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之类的感叹
这种批评当然不是第一次,去年有一个词曾经火过一阵,叫做“清澈又愚蠢”,形容的就是这种“容易上当”的年轻人。
当时有个说法,人们仅需简单三步就能轻易分辨出尚未被社会毒打的大学生:
首先,要拿出买菜挑新鲜鱼的架势来观察年轻人眼眸的清澈程度。如果眼神清澈中还带着一丝愚蠢,方可进入第二个鉴别环节。
其次,手抓一堆糖果并随机分派给年轻人。如果对方毫无疑问地一把接过、马上吃掉,且不忘说一句“你人还怪好嘞”,便可放心进入第三环节。
最后,观察其在乘坐公共交通时的行为举止。如果对方在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时没有选择公放,遵守先下后上、礼让行人的乘车告示,那么恭喜你,你成功找到了不折不扣的清纯大学生。
简单点说,在这个社会上,越文明,就显得越稚嫩。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在某些地方,一个人不能太温文有礼,因为这会让你显得好欺负。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凡事留个心眼”可以说是从小说到大,“信任”二字往往被视为幼稚。所以去年有个帖子曾经引发热议,发帖人说“之前在候车室里,旁边的小哥突然和我们说‘您好,我要去上厕所,能麻烦帮我看一下包吗?’他真的,我哭死。当时心里想这小哥绝对是大学生,居然委托一个陌生人帮他看包。”这种对陌生人的信任,真是太少见了。
去年夏天,我去欧洲采风。途经波兰东部卢布林时,见到一群年轻人在城堡山下的阶梯处拍照,既有网红款,也有街舞款。被他们的青春打动,看了几眼,然后又走了几十步,发现他们的包包都扔在路边的长椅上。之所以确定是他们的,是因为又有迟到者跑来加入了他们,只见他随手把自己的包包往长椅上一扔,就跑向同伴们。
随手把自己的包包往长椅上一扔▲(叶克飞摄)
我在旅行时,还经常遇到停车的难题。如果是停车收款机,那就好办,直接投币停车即可。但有些国家或城市会采用手机操作,我就两眼一抹黑,毕竟连安装什么手机APP都不知道。
每当此时,我就只能求助于路人,希望对方用手机帮我支付,我给对方现金。但印象中,只有在保加利亚索菲亚的一次,对方收了我的等额现金,在其他许多个国家,人们都直接掏手机帮我支付,然后笑笑摆手拒绝我的钱。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打扮新潮的小年轻,帮我支付后,见我执意给钱,居然很羞涩,跑得贼快,跑出去几十米才回头跟我摆手说不用不用。
虽然停车费只是小钱,但如此普遍的帮助,还是让我颇为感动。他们就像网络语言所说的“傻白甜”,看起来单纯友善。
在我们社会,“单纯”早已经变成贬义词,就像“老实”沦为“蠢”“不灵活”“不会来事儿”的同义词一样。
在网上搜索“孩子单纯(老实)”,热门条目都是“孩子单纯怎么办”、“孩子太老实了怎么改”、“孩子单纯就会被欺负”、“孩子不能太单纯”、“我家孩子单纯,我要担心死了”……
社会当然存在恶的一面,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不会例外,哪怕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国家和城市,也不能避免暗面。这当然是事实,所以,提高孩子防范意识,教他们分辨好坏,都是必要的。但不管怎么样,如果一个社会得出“单纯不好”的结论,那肯定是社会出了大问题。
而且,即使一个人真的单纯到了“傻”的地步,也只能说明一点:他从未受过社会的毒打。
很多人嘲笑单纯的人时,最喜欢说“他这是没被社会毒打过”,可是,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你生下来就是为了挨打的吗?
一个人如果能以“傻白甜”的方式安安稳稳过完一辈子,说明他身处的社会能够包容他的单纯,能够给他提供足够安全的空间,这难道不值得羡慕吗?
记得当年出国游刚刚流行的时候,有些中国大爷大妈出去跟团玩了两次,回来就会嘲笑西欧人特别傻。比如地铁明明不检票,可是他们还是习惯乖乖买票,超市明明有无条件退货服务,却不会买回来用几天再退货……但嘲笑者却从未想过:如果一个人不会钻空子,显得很蠢,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什么也不缺,不需要这样做也能生活得很好。一个没有匮乏感,无需为小利益而挖空心思的人,人生难道不幸运吗?
这个社会有很多非常可笑和荒诞的逻辑,比如很多老人都会说以前社会风气多么好,以前的人多么单纯,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一切都没有信任,时刻抱有警惕之心。当然,他们会归咎于“社会变坏了,现在比以前差远了。”
可是,这真的是事实吗?抱歉,我从不相信“穷却单纯”。因为道理很简单,当资源极度匮乏时,每个人能够获取的生存资源非常有限时,每个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争赢别人,因为争不到可能就会饿死。在这种状态下,谁会单纯呢?谁敢单纯呢?
所以,这个社会总会呈现一种“抢”的状态,我小时候坐公交车,在青岛这样的大城市也没有人排队,车子一到,一群人就一窝蜂抢着上车争座位,有人甚至会大打出手。什么时候开始排队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人们的肚子填饱了,就开始考虑体面。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许多老年人在超市里抢个鸡蛋都会打架,为什么吃了酒店自助早餐还要在兜里顺点东西走,那是因为深入骨髓的匮乏记忆。你能相信他们是单纯的吗?他们如果单纯,如果不争,根本不会活到这个年纪。
一个人如果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为生计打拼,他确实需要有更多“心眼”,以争取更多东西。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让一个人很难“傻白甜”,因为他随时要面对各种生产资料的争夺。相反,一个从小在无忧无虑条件下长大的人,因为物质富足,没有匮乏感,反而对物质的欲望会降低,同时因为拥有更多关爱,会注重一些超出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不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梦想、与找工作和养家糊口无关的爱好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老话,体现着经济基础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在现实中也很大程度上成立,要不然,大家怎么都喜欢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呢?又怎么会厌恶小县城啥事都要找关系的人情社会呢?具体到个人也是如此,宽松的生活才会让人有条件“傻白甜”。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傻白甜,你应该感到庆幸,起码说明你为他提供了无忧无虑的优越生活,不需要他小小年纪就为了生计奔波,不需要他拼命“长心眼”跟别人去争什么,这也让他更有条件成长为一个阳光、善良、有梦想的少年,也让他有更高几率成长为一个功利心不重、内心充满爱的人。当然,这不妨碍你教育孩子防范意识,让他了解那些潜在的危险。
如果你坚持认为孩子太单纯是一件坏事,那么不妨去想想社会的问题。如果“有心眼”成为常态,“善良”成了罪过,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就像这几年网络流行的一句话:“浑浊变成常态的话,清白就是罪过”,这到底是人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