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牌议题(ID:brandtopic),作者:品牌议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牌议题(ID:brandtopic),作者:品牌议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回看历年数据,MBA的报名人数自1997年开始便一路走高,其中2016年至2022年,报名人数更是从10万人涨到了25万,足足翻了近2.5倍。
(1997-2022年全国MBA报名人数情况,图源:知乎-研粒MBA)
而这一切在2023年开始出现转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受大环境影响,2023年全国MBA、EMBA报考人数较之于去年下降20%左右。与此同时,3月12日公布的国家线公告显示,今年的MBA录取线总分相较去年进一步降低5分。
以往,MBA几乎是大多数职场人心目中通往更大世界的“终身船票”。但从去年开始,提到MBA,“挤满考研失意人”、“大厂焦虑收容所”、“迷茫中产的万能药”却总能成为围观人群无法绕开的争议话题。
也因此,在整体市场环境趋于理性的背景下,“MBA就是智商税”越发成为劝退职场人士的“真相”。事实上,从历史的周期来看,调整或许不是坏事。MBA热潮的短暂褪去,反而能倒逼高校进行自我审视:除了一张证书,MBA到底应该为学员提供哪些价值?
一如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开始的厂商补贴,到百花齐放,再到如今的行业整合;消费者的需求事实上也经历了从早期的“占一张绿牌”,演变成今天的“更舒适驾乘体验”;
“MBA”或许也正在迎来又一次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的迭代(为什么说“又”,我们将在文末展开),考生们逐渐意识到“文凭”不再是报考MBA的核心驱动力,“能力、资源、机会”的勾兑,终成“掏空”钱包的诱因(毕竟头部的MBA院校学费是真的不便宜)。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性看待“结果”的不确定性,又该怎样定义“过程”的实际价值?我们与一些在读/已读MBA的朋友以及上海某头部MBA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希望能借由本次的议题,为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一、无需贩卖焦虑,MBA不是职场“万能药”
“目前行业里一些做法是‘贩卖焦虑’,其实这种做法会在无形中让大家对‘MBA’抱有过高的目的性期待,认为拿到MBA证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上海地区某头部MBA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这是非常饮鸩止渴的做法”。
随着近几年MBA报名人数的激增,也催生出越发多元的目的需求。而当需求越复杂,矛盾也变得越突出:“读完了MBA,发现还是找不到工作”、“相比于工作经历,学历似乎一文不值”、“本来想过个GAP YEAR切换下状态,没想到真的GAP了整个YEAR”。
而据一位江苏地区在读MBA的朋友口头调研,我们得知,“每个人上学的目的都不一样,有的人就是要混个学历,有的人是过来找对象,有的人是职业方向出现了问题,有的人随着职位的提升,确实需要补充管理方面的知识。”
就他而言,“学习知识是次要的,因为现在大家想学的任何知识,在书里或者网上基本上都能找到。”他更看重的是“同学之间的差异化认知,以及业务能力、需求之间的互补”。他特别强调“共识就是,大家都有很强的行动力和‘主动性’,在充满抱怨的大环境下,‘主动’才是真正的稀缺能力”。
非要定性描述的话,“MBA肯定不是‘万能药’,更像是‘特效药’”。
而对于招生偏好的问题,我们则专门咨询了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MBA招生对接人,“1000个人来读MBA就会产生1000个效果。”“就读MBA的收益也不会像学习技术一样有那么快的变现速度。但作为顶尖商学院,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议题去为学生的个人核心能力提升,深耕资源矩阵,并搭建起具有资源壁垒的社群生态,是应该具有的负责任态度。
相比单纯从教育、工作背景来制定筛选标准,我们更注重考生自我认知与评估能力、商业感知力与发展潜力,并且帮助他们看得更加长远,成为新发展态势下所需要的非传统管理者——能够具有多元环境下的协同合作能力、提出好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社会洞察力以及构建个人管理方法论的能力。”
根据交大安泰MBA官网的公开资料显示,以往MBA新生的平均工作经验9.4年,平均管理经验5.3年;其中15.5%的新生处于正在创业阶段,30.3%担任企业高管。
(资料来源:交大安泰MBA官方网站)
而这也因此引出对于MBA质疑最多的其它问题:“MBA是不是都是来勾兑资源的?会不会交了学费才发现,这里都是‘向上社交’的普通人,没什么大佬?”
这本质上,依然是一个“目标”和“目标兑现”能否匹配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争议更多的可能是在全日制课程,因为非全日制的学生大家基本都还处于工作一线,是来给自己做‘加法’的;全日制的学生因为他要在2年多的时间里,把MBA作为生活的重心,他的预期更倾向于‘转折点’的出现或者为应对新挑战进行能力的储备。”
“就我们内部的资料显示,全日制学生我们的面试老师录取最多的其实是两类人群,一类是自己非常努力,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不错的行业影响力,他需要补齐商业认知为创业或者新的挑战积累基础;另一类是有一定的家族产业,需要系统性地学习商业管理能力,以及打通上下游全链条的资源。”
“社交本身没有‘褒或者贬’的属性,它就是为了促进信息交换得发生而存在的一种行为。事实上,目前有很多擅长实操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他最大的问题不是热衷于社交,反而恰恰是羞于社交,对社交有误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推出更多的社团甚至扩展活动的原因,让他能够通过具体的团队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被别人看见。同时也激发他的商业管理与团队配合才能。”
近年来,年轻人热衷“向上社交”的话题被持续热议,一些赚到一些钱就倾其所有甚至贷款 “挤进MBA”的人,也常常被认为是“职场大怨种”。
MBA似乎成了一场针对30岁中青年的“伏击”。
更有网友把MBA比喻成是30岁的一次“渡劫与飞升”。30岁以前,很多人甚至连MBA这个词都不甚了解,30岁以后,身边读MBA的人突然就多了起来,合作的伙伴中MBA的出镜率也越发高涨。要不要读MBA似乎成为个人发展中途的必经思考。
二、MBA围城:有人想进去,有人想退学
“我是谁?”似乎是30岁的我们面对越发标签化的社交环境,不得不进行的思考。
到了这个年纪,事业、婚姻、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问题交织在一起,随着个体的价值越发被放大,一份工作干到老,似乎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事情。也因此,如何回答“我是谁”,如何对身边的各种关系进行一次理性的梳理,变得十分必要。
我们总是能够听到各种传播话术在鼓励我们“做自己”、“Follow your heart”,但却鲜少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
于是,读MBA常常成为中青年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一个契机。
“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的学费,并不便宜。所以报考前大多数人都会搜集大量的资料,也会对自己的性格、特长、资源储备进行一次梳理。”在小宇宙上,某头部MBA院校的学姐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就我自己而言,从小到大家里面都会比较支持我的决定,会鼓励我去开启新的经历;另外因为我正好也处在换工作的间隙,所以会提前跟新的公司告知自己报读MBA的计划,新公司的领导比较认可我的选择,因为他也是这么过来的,会认同这种‘进取的心态’”。
“另外就是,我其实觉得‘底线思维’很重要,就是这件事我做了之后,最差的结果是什么,以及说这个结果我能否承担得起。”一位在上海读非全日制MBA的学姐在社交平台里分享。“我的最差预期是把这2年,当成一段重要的经历。之前看到有句话说‘如果某一天你意识到你的时间被浪费了,那就说明这段被浪费的时间其实没有真的被浪费’。”
与此同时,也有在读的学长表示“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应该是不会再选择去读MBA了,至少不会选择在自己当时那个时间去读。”
“说实话,在入学之前我都是充满期待的,虽然整个过程非常不容易,但想想毕竟是顶级的MBA院校,还是对那种‘高级感’有很强的向往,也想象过读完之后会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会有很多美好的幻想。但可能也是我对自己的认知不是很足,在我的想象里,毕竟交了这么多学费进来,学校应该会有一些针对个人的定制化服务,但其实不是的,在这里,个人的主动性是会更加重要的。”
“但我觉得这种选择也许还是有价值的,成长本来就是选择+修正,持续反复。它可能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做什么样的选择。”
“如果要‘孤注一掷’希望靠MBA来个人生大翻盘,其实大可不必。就跟所有的投资一样,一旦上了杠杆心态不稳,所有的动作就都会变形。”
那么,MBA商学院究竟在教的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当下的自己适不适合报考一所MBA院校?
在一档《普通人学MBA,是浪费钱吗?》的音频节目里,曾获评交大安泰最受MBA欢迎教师的石先蔚助理教授表示,“之前也有同学问我,自己的生意到了什么什么阶段,到底应不应该如何如何,老实说,我对他的那个生意根本就不了解,所以也没法给他建议。”“MBA的课堂更多面向的是带着事业上的疑惑来寻求答案的人,尽管大家的行业五花八门,但是他们多多少少都会从MBA的课堂获得启发,因为管理理论是基于现实商业案例的一个抽象,它足以给各行各业的人以启示,可能没有直给的答案,但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另外就是MBA学生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很大的不同是,他们其实也很需要在课堂上表达,通过一些现实发生的实践案例,启发大家互动。甚至一些案例企业的负责人就在课堂上,那我们也会邀请他直接从内部视角来分享思考,甚至去企业参观,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而这个话题的进一步延伸,则涉及到MBA院校的培养体系与竞争力构建。
三、内卷的不止考生,还有院校
MBA热度退潮背景之下,MBA院校也开始频频放大招,开启人才抢占策略。
大家都知道,以往像清北复交这样第一梯队的MBA院校,根本是不愁生源的,尤其是2009年开启提前面试之后,对于管理经验丰富的初创者或者管理层来说可谓如鱼得水,让有能力有资源的高阶打工人也能够实现“低分上名校”,不用在浪潮里卷来卷去。
除此之外,各大院校纷纷推出的奖学金制度,近年来也持续加码,为了招收到心仪的学生,以上海为例,各大高校均慷慨出手,直接提供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奖学金,交大、复旦、财大、同济等多数院校的奖学金比例都达到了50%。
MBA除了当下的圈层价值,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它所存在的“长期价值”?
四、MBA价值重塑
根据LHH FESCO智享会发布的《2023 中国人才管理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人口与社会结构变化。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不同工作角色的变化。当前,持续的人才稀缺和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成为了人才管理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这个充满复杂性和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尤其是在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生产力提升的今天,企业如何挖掘人才价值,并制定全面的劳动力战略成为当务之急。
回归到对于MBA价值的探讨,我想很多时候,它的作用应该是“打开多样性的大门”,与时代最前端的事物实现接轨,从而激发多维度思考的管理视角。而这或许也正是当下企业对于人才招聘最核心的诉求,即“质量>数量”。
(企业认为当前较为重要的领导力特质,图源:《2023 中国人才管理状况研究报告》)
以梅特勒托利多为例,这是一家组织架构较为多元的企业,因此其招聘高级人才时,会格外注重对“管理复杂性”这一特性的处理。因为在这样的集团内,若要实现某一目标,难以避免会存在多个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的情况。此时,是否能影响、说服多个 Stakeholder,将成为目标能否达成及结果好坏的关键。而集团化和管理复杂化,也是大量中国企业目前所面对的问题。
综上,从长期来看,MBA的价值重塑或许应该更多围绕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管理者对时事的判断,以及对新兴技术的理解;
二是管理者对先进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商业案例的实践。
五、结语
最后,我们回答一开始抛出的悬念,为什么我们说MBA将“又”一次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的转变?
如果仔细研究1997~2022年全国MBA报名人数情况,我们会发现,报名人数在此前的2003年和2015年也分别出现了“回调”,而回溯此前MBA遇冷时期的新闻资讯内容我们发现,争议点无不关于“‘MBA=高薪’、“文凭无用”的“价值讨论”。
与此同时,遇冷的MBA市场往往也将激发顶尖院校的危机意识,进而引发MBA院校对自身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迭代。而顶尖的院校因为知名度、商业资源、师资等长期的储备,通常能较快调整态势,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而导致顶尖院校和普通院校MBA报名人数的两极分化和“马太效应”。而当我们拉长时间线来看,头部院校的改进举措一旦产生效果,更多的院校就会火速跟进,从而催生新一轮的“MBA热”。
如果大家能够理解大闸蟹的物价周期,就更容易理解这个描述。
假设第一年因为气候原因,大闸蟹的产量很低,那么大闸蟹就会卖的很贵;蟹农们看到大闸蟹价格很高,就会养殖更多的大闸蟹,而因为大家都加大养殖、甚至出现新的养殖者,那么市场上的蟹就会变多,大闸蟹的售价就会下降;继而,下一年养蟹的人就会变少、减产。
这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类比,重要的是理解“周期”的重要性,而“人才”的周期,显然要长的多,因为一个职场菁英从认知改变到成为更知名的管理者或者企业家,是需要时间的,MBA的价值也需要更长周期的时间才能验证。
当下,MBA的报考热度下降,必然导致相关院校对于“MBA价值重塑”的思考和调整。如何让教学模式更适用当下的商业环境?如何更好的与“进击一代”有效选择实现双向奔赴?我想这些将是长期议题。
我们欣喜于一些院校已经开始的,全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也拭目以待,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进化竞赛里,会出现的新风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牌议题(ID:brandtopic),作者:品牌议题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