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当心,编辑:高庆秀
“虽然听起来有些臭不要脸,但我红了。”头部Vlogger竹子在演讲中如是调侃自己,但这也是事实。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她的粉丝量迅速涨至两百多万,被邀请去参加各种论坛和演讲,还接到阿玛尼、雅诗兰黛等各大时尚品牌的广告合作。
Vlog的热度,让竹子、飞猪、井越等一批Vlogger也随之迎风而上,成为这一“新宠”的标杆。靠拍自己的日常就能走红,这样的故事再加上平台们的力捧,让不少内容创作者也开始想要挤入这条崭新的赛道。
但依靠Vlog走红并不容易。
事实上,仅看当下,2017年的头部Vlogger有飞猪、井越、Cbvivi,到了2018年,头部Vlogger仍然还是这一批人。一整年过去,新出现的头部却寥寥无几。另一位头部Vlogger史里芬则认为,国内的Vlogger只有头部和尾部,腰部是缺失的。
“素人英雄”的未出现,腰部的缺失,归根结底,问题仍然出现在内容本身。同质化、不接地气、缺乏创意,这些因素让Vlog难以乘风而上。Vlogger冬瓜在论坛上甚至提到,他去参加国外的Vlog论坛想和外国同行交流,却遭到了他们对国内Vlog的吐槽和轻视。
娱乐资本论认为,对欧美Vlog风格的过分模仿可能也是国内Vlog一直没有大火的原因。欧美Vlog里那些精致小资的生活展示,显然在国内缺乏对应的现实原型。
要知道2018年红极一时的抖音最初也是模仿海外的一款名叫Musically的短视频产品,但通过种种本土化的努力,比如简易好上手的音乐模板,比如各种易复制传播的刷屏爆款运营,抖音成功地让音乐短视频这一形式风靡国内。
也许,当国内的Vlog找到一种更本土化的方式,才能称之为“风口”,而身陷其中的Vlogger们,又该如何从当下的现状中突围呢?
从零到红利期
2016年的上半年,当后来被平台们推为“中国Vlog第一人”的冬瓜,第一次有了想要在国内平台尝试Vlog的念头时,他还在好莱坞实习。彼时这一品类已经在海外大火,但在国内,Vlog几乎等于零。
当时的冬瓜把豆瓣、QQ空间、天涯论坛等主流媒体平台几乎全都翻了一遍,最后仅在B站上找到了一些国外留学生的Vlog,那是Vlog在国内最早的火种。时至今日,海外的博主也依然是B站最活跃的Vlogger群体,在知乎上某答主排名的B站Vlogger排行榜里,前三十名绝大部分都来自海外。
“那会想的是,这个东西在国外这么火,在国内却没有人做了,那我就赶紧做了。”2016年4月份开始,冬瓜在国内视频平台上连续上传了40多期试水作品,在确定这一形式和自己的契合度之后,冬瓜开始在B站日更Vlog,每期大概6-12分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收获了3000+粉丝。
但初期的快速增长并没有让冬瓜的粉丝量在2016年滚出更大的雪球,“几乎为零”的环境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相比于冬瓜的从零开始,同样是在2016年上半年开始尝试Vlog的竹子,当时已经是微博上拥有10万粉丝的摄影博主,和冬瓜相似的地方是,她当时也在国外做摄影师,被Youtube的文化所影响。但相比冬瓜2016年107天不间断的日更,竹子在2016年只是零星地更了一些Vlog,直到2017年,她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频繁更新。
对Vlogger来讲,直到2017年下半年,这一品类才有了蠢蠢欲动的迹象。
“当时我去做了一个31天Vlog挑战,可能到那个时候人们才开始因为Vlogger的身份关注我。”从那个时候开始,竹子感觉到了自己粉丝的快速增长,此后她把发布频率调整为了周更。紧接着进入2018年,小影、VUE、微博、B站等一批平台先后发力扶持,竹子、Cbvivi等一批Vlogger也迎风而上,微博粉丝量迅速攀升至百万级别,史里芬、陈康纳这些在2018年才开始拍Vlog的博主也在短时间内就积累了几十万的粉丝量。
与之相对的却是,过去两年时间内保持着日更的冬瓜,因为结束学业回国工作,在这一年停掉了更新,导致粉丝量仍然停留在十万的量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刚好错过了红利期”。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Vlog的风不过是平台虚捧,但对身处其中的Vlogger们而言,平台的扶持无疑带来了真正的红利期。
头部平台的持续发力将这个品类推到台前,一面是粉丝量的快速增长,一面是品牌对Vlog的逐渐认可。这批踩着红利期起来的Vlogger,不仅收获了知名度,在变现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找上门来。
竹子调侃道,几年前她在伦敦,在投行工作的男朋友会经常请她去高级餐厅吃饭,但现在情况正好反了过来。“我不能说具体是多少,但现在我赚的钱肯定是要比普通白领多得多。”
就像是一面面标杆,头部Vlogger的出现让创作者们看到了它捧红一批人的可能,而这片领域显然又是一片蓝海。“图文的风口没有赶上,说不定借着Vlog的风能红起来。”刚入门三个月的博主可可男孩如是说,而像他一样从摄影、美妆、时尚等品类跨到Vlog上的创作者也不在少数。也正是在2019年初,停更一年的冬瓜决定辞掉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Vlog当中。
新入局者蜂拥而来,但红起来的很少
越来越多的Vlogger开始涌入到了这个赛道,微博认证的Vlogger目前达到了3000+,官方甚至开设了Vlog学院,邀请知名Vlogger担任老师,每一个知名Vlogger都会在几百人的大群里讲课,向这些新手Vlogger传授技巧。
但红起来,却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井越在2017年时说过一句话:“目前国内三个顶尖的Vlogger分别是王晓光(cbvivi),飞猪和井越,过了半年我们发现还是只有飞猪,王晓光和井越。”
而在Vlogger史里芬看来,另一个奇怪却不可忽略的现象是,中国的Vlogger只有头部和尾部,只有播放量百万以上和播放量三千以下,没有真正的腰部。“你说微博上认证的大部分几十万粉丝级别的Vlogger?那些绝大多数都是其他领域跨过来的网红。”
史里芬认为,造成这种巨大鸿沟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内的创作题材和创作主体创新性的匮乏,而这种匮乏,和入门者们在Vlog上的认知错位不无关系。
回溯一下Vlog 的两种定义,Video Log或者Video Blog,前者意为视频日志,后者意为视频博客,按Vlogger冬瓜的解释,更像是具有主题性的生活小电影。
但在国内,无论是欧阳娜娜、李易峰等明星的示范,又或者是这些当红Vlogger的作品,都更贴近Video Log的定义。似乎仅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就能吸引大把流量,这种拍摄方式看上去无疑是门槛更低也更容易入门的。
因此在B站的Vlog专区,学习、健身、化妆、逛街、出门和朋友吃饭等日常内容屡见不鲜,多数Vlog和Vlog之间的区别似乎不过只是UP主的差异,而非情节。
这种对真实生活的同质化记录,或者说对Vlog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真实这一层面上,正是史里芬所认为的大多数国内Vlogger的局限性所在。很多人看到了欧阳娜娜拍一条Vlog有几十万人点赞,看到一些知名Vlogger拍自己的一天收获了百万播放量,却忽略了他们原本就拥有的几十万乃至百万的粉丝规模,以及他们原本可能就并不普通的生活。
“你不能在你还是Nobody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Somebody。当你还是Nobody的时候,你要反复问自己观众凭什么来看你?”在18年初,当他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拍摄经验的后来者打算入局Vlog的时候,史里芬也同样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而他的答案是,如果真的只拍记录自己日常的Log,那么一定没有人看。因此早在史里芬拍摄第一条Vlog时,他就把镜头对准了河北各个地方的“魔幻奇观”:廊坊魔幻马戏团、石家庄空中威尼斯、北戴河农业迪士尼.......史里芬会去亲自体验和记录这些“农家乐”式的内容,并配上自己段子式的叙事。
他的第一条Vlog《霍格沃茨河北分校之旅》在2018年5月底上线,作为一个当时粉丝基础为零的博主,这条Vlog获得了656万的播放量。而在此之后,史里芬的每一条Vlog都达到了百万级别的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记录保定动物园的Vlog播放量甚至达到了2000万,史里芬本人的微博粉丝量也在半年内上扬到了近百万,成为极个别“突围”头部成功的新人。过完年以后,他还会走出河北,体验全国各地的“农家乐”。
史里芬把他迅速走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归结到对创作题材的突破,但这种突破并非一定要非常猎奇,即便是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可以找到新鲜的角度。正如另一位Vlogger冬瓜所说的,尝试着用镜头将无聊的事情拍得发光发热,并在其中像做综合性脱口秀一样输出你的价值观。
“为什么一定都要去拍打卡网红餐厅,去泰国看夜市呢”,史里芬强调:“我们对于Vlog的认知的边界还大大需要拓展,真的需要一个像西进运动一样的拓荒运动去跑马圈地,让更多的镜头语言和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题材进来。”
本土化?Vlogger路途漫长
某种程度上来说,史里芬的Vlog相比起Video log,可能更接近Video Blog的定义,它更具主题性。冬瓜告诉娱乐资本论,他和Casey Neistat(Vlog之父)交流过Vlog的定义,Video Blog和Video log其实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Blog是博客,Log是日志,视频日志很好定义,现在比较容易和其他类型短视频混淆的其实是视频博客。
“举个例子,我要拍一个广州十大美景,这个算是Vlog,还是算一个旅游短片,就很模糊。所以Youtube最早区分Vlog是用Log来区分,而不是Blog。”在冬瓜刚刚开始拍Vlog的时候,深受Youtube文化影响的他,一直是在用Log来定义Vlog,但他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无论是Youtube当下的发展,还是国内市场的偏好,具有主题性的Vlog似乎都更受欢迎。
当然,并不是说Video Blog就真的非常难以和其他类型的短视频区分,整体真实、自我叙事、人格化等都是区分它和短片的几大依据。
但从冬瓜一开始更倾向于拍Video log,到如今也开始尝试更多观众喜欢的主题性Vlog,似乎也能感觉到国内市场对他的改变。事实上,冬瓜还告诉娱乐资本论,Vlog其实是到了国内才被划分到了短视频的阵营。
在国外,大部分Vlog时长集中在10-20分钟左右,但是在国内,无论是平台的引导,或是观众被短视频风潮浸养的口味,似乎都更偏爱10分钟以内的Vlog。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Vlogger会慢慢地把自己Vlog的时长缩短到这个区间。
国内的市场和国外相比,显然并不太一样。但面对这种差异化,目前的Vlogger们似乎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如果仔细观察目前的头部Vlogger,就会发现他们90%基本上都有一些相似之处:深受海外文化影响、有留学背景、从事过传媒相关的工作,甚至此前就已经是网红。
许多知名Vlogger的视频从配乐到画面,依然还是欧美的风格,而真正本土化的Vlog却极为稀少。冬瓜告诉娱乐资本论,他自己也曾经尝试过去重庆的农村拍当地的生活,也尝试过用中国风的音乐,但“可能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那个感觉就是不对。”
而正如音乐短视频在国内的先例,创作者们要想在这片蓝海当中有所突破,就必须打破原有风格和内容的限制,去挖掘接地气、有意思的本土文化和生活,才有可能打破小众的魔咒,让Vlog这个市场在中国适应水土。
这种突破,一方面从现有的Vlogger来看,他们需要走出自己的房间,向真实的外界环境延展自己的创作,而不只是困囿于原有的真实生活。
另一方面,Vlogger这一创作主体目前还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事实上,在被问到什么样的人适合拍Vlog时,几位Vlogger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非常规性职业的人时最适合的。比如厨师、魔术师、房地产中介......这类人的日常和普通人有所区隔,自带新鲜感但又接地气。如果Vlog能够触达到这些人群,或许就有普及的希望,Vlogger们也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