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真的是报告文学换了个马甲?
2019-03-04 09:58

非虚构写作:真的是报告文学换了个马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叶伟民写作(ID:yeweimin121),作者:叶伟民,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岁前最大一波刷屏“寒门状元之死”车祸收场,其中情节掺假却强称非虚构,也让非虚构写作多了些关注。我写了《可能是非虚构写作被黑得最惨的一次》一文后,许多不曾听闻非虚构的朋友,也在公号后台、知乎给我留言,希望能更浅白地科普。


这当然好,于我既是本分,也是荣幸。但可能需要一个系列,且叫“发现非虚构”吧。此为第一篇,先聊聊概念和内涵。


从纪实文学说起


对非虚构写作,有些人颇为不屑:不就是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玩什么新概念呢?还有人陷入不可知论——万物皆空,何来非虚?直接上升到哲学层面了。


这都是偷懒的表现。维特根斯坦老师说过:“我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我是极认同的。文学也是工具,每一类型都有其功能和使命。就像餐具,我们从小就知道用筷子夹菜、勺子盛汤、刀叉分肉。工具认识不足,就会筷子吃牛排、叉子吃花生、刀子吃豆腐那样磕磕碰碰。


非虚构写作从哪里来?它和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果真一样?我们一样一样来。


先说定义,非虚构写作的内涵不复杂,通俗可理解为“用小说的技法来写真实的故事”,从而更具叙事美感和艺术性。这个好理解,谁都烦流水账,能借鉴虚构文学的方法,把真事儿写好看,为什么不呢?


我们先圈两个关键词——“小说的技法”,“真实”。


那么非虚构写作,和我们过去常说的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相比,真的只是换了件马甲?


纪实文学的争议较少,中心词是“文学”,基于真实题材,但允许一定程序的虚构,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便是。


《一九四二》电影剧照


报告还是文学?最漫长的嘴仗


报告文学的情况就复杂多了。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我们可简化地认为:纪实文学=小说化的报告文学。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报告多一点还是文学多一点?是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最漫长的嘴仗,至今仍是糊涂账。争议的焦点主要围绕“到底能不能虚构”。


纵观中国报告文学整个生命周期,其命运非常吊诡。


上世纪文革后的十余年,报告文学以火箭速度攀至巅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举国风靡,无不充满对知识分子的肯定,兼具一定的批判性,开一时之风气。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里陈景润的形象


然而,报告文学看似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却诸多缺陷——文学观的局限性。笔下的人物都一个样,闪着完人的光辉,徐迟后来也承认了《哥德巴赫猜想》中有细节的虚构。这种打着“真实”旗号的虚构,反过来解构了真实性和新闻性,让其走向另一种形式的样板文学。


九十年代后期以降,报告文学迅速沦为宣传文体,歌功颂德,丧失了独立性和批判性,此后好景难再,走向边缘。


非虚构写作:避开报告文学的尸体


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是一面深刻的镜子,虚构和真实边界的模糊乃至失控,代价是人心向背。受众不是讨厌虚构,只是讨厌被欺骗,讨厌被人高举真实的大旗,收割真心和智商。这道理,和“状元文”的翻车是一致的。


作为文学殿堂里的新生代,非虚构写作兴起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一说以《冷血》为开山鼻祖。作家卡波特花了6年时间,采访记录了6000多页的笔记,以全新的手法再现了堪萨斯州一宗轰动全美的灭门凶杀案,连载于1965年的《纽约客》,一时洛阳纸贵。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不服:说了半天,不都是用文学手法来写真事吗?非虚构,还不是报告文学换了马甲?


那我们就来看一段报告文学style的文字,选自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然后再来一段非虚构style的,选自盖伊·特立斯的《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他们在一个地方只逗留一段时间,一旦大桥建好,他们就开拔到另一座城市,去修建等待着他们的另一座大桥。他们把所有的地方都连接了起来,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永远孤独、飘零。


非虚构作家盖伊·特立斯


再玩尽一点,我把特立斯这段改成报告文学style——


何等平凡而伟大的群体啊!他们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建起一座桥又一座桥,就像天兵神将,巧手编虹桥,把天堑变坦途。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大地!


是不是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过去老师不就是这样教我们作文吗?


真的只是表达方式和技法的差别?不,背后是整个文学观的差异。报告文学是作者冲在前面摇旗呐喊,为证明或宣传某些东西,超然现实去塑造一个完人,内里仍是“高大全、红光亮”式的创作哲学。


当然,报告文学黄金十年,也不乏优秀之作,但仍无法抵挡后期过度工具化、脸谱化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报告文学已死。


非虚构写作有着更普世、更现代的叙事精神,强调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再现和见证,遵循“真实”这一至高无上的铁律,并用独特的视角、文学的技法,展示或寻常、或沉重、或无常、或戏剧、或荒诞、或残酷的烟火人间,通过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场景、一个个动作、一句句对话,探索并逼近人生的真相。


非虚构经典作品《巴黎烧了吗?》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写作,《南方人物周刊》主笔卫毅有个形象的比喻:非虚构写作就是去掉报告文学所写人物背后的金光。我觉得很准确。而另一句在知乎看到的话我则用以自戒——


好的非虚构写作一定要避开报告文学的尸体绕着走。


(注:以上涉及报告文学的评述均指中国语境下的报告文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叶伟民写作(ID:yeweimin121),作者:叶伟民,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