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啊肉的抽屉(ID:MrMeat-),首发于2023年3月31日,作者:啊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啊肉的抽屉(ID:MrMeat-),首发于2023年3月31日,作者:啊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难道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有这样的错觉吗?
随着年龄渐长,发觉日子过得越来越快,转眼从审计跳来做投资也有一年了。
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工位,不再频繁出差,也没有了眼望年底忙季到来的躁郁。
第一次面对配置稳定的领导和同事,常用的办公软件从Excel变成了Word,数字敏感度逐渐被文字材料消磨,逐渐习惯一开电脑先去看股市、看小道消息。
作为职场生涯的首次跳槽,这一年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
和刚进入社会那时的愣头青不同,面对不安和恐惧,反而更愿意主动适应、寻求与新工作快速磨合。成熟的搬砖工只希望加快磨合进程,以恢复平稳的日子,因为深知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赶紧下班,还要安排别的人生体验。
其实从审计跳去投资、乙方跳去甲方,哪有什么风光潇洒呀……
过去一年(2022年)经济环境低迷,业务开展得十分辛苦,领导上司们也嘀咕着大环境真不如以前。作为刚从审计大头兵转变而来的投资小白,跨行的这一年,会有顷刻即逝的质疑、后悔。
“我是不是选错了?”
毕竟每一次跳槽都是不小的沉没成本,如果选择不当把简历弄糊,上个破班还不如留个空窗期好好休息沉淀。
细细梳理,这一年的职场经历依旧值得回味,很多当时觉得紧张、尴尬、无语的场景,那一刻觉得难以承受的事实,现在回头一品,竟有几丝趣味,还是能聊聊其中的经验和体会。
一、审计师干投资,数字高度敏感延伸对业务价值的思考
做过审计或者会计的,都经历过“漫天找数”的痛苦,但凡账目里有0.01的差异,可能日思夜想睡不好觉,也造就了这行人对数字的高度敏感。
高度敏感的背后,是一种“要理清楚、搞明白”的严谨思维习惯。
审计师拿到原始财务数据,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对业务的认知、行业趋势来佐证财务数据的合理变动,出具相应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师的严谨,是“要解释这数字变化合不合理”,更注重数据准确、信息披露无误,而公司有没有价值,没空关心。
回观投资人拿到企业的审计报告,需要真正地从“报表使用者”角度去搜罗关键财务信息,加深对业务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去判断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估值种种。
熟悉报表不代表掌握投资,更多是提高了研判效率,减少在财务分析上投入的精力成本。
还记得之前对投资标的做估值,估值底稿中每个数字必须索引来源,每一个结果都留有计算公式。整个底稿由主到次,整洁明了,领导同事打开底稿,只会感叹:不愧是干过审计的!
审计师做投资,真是骨子里都透露着对数字的执著。
二、从做审计有“会计准则”,到做投资“无准则”
围绕会计准则,会计师对经济事项做好会计分录,准确无误地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给报表使用者们。
准则对“准确”有了定义,不需要会计师们有太多想象的空间,即使对经济事项的定义及分类上需要依赖一定的经验判断。但好比钓上一条鱼,清蒸还是红烧,辨别出这条是什么鱼,别想太多,接着照菜谱做就行了。
做投资就不同了。
举个二级市场投资的例子,受益各种投资分析方法的人是有,但亏损的人比比皆是。市场让你跪,无论再怎么分析,你就是站不起来。
2022年有个研究了大半年的航运项目,航运指数在2022年初达到从2009年以来的历史最高5000多点,但不到一年时间,从当年4月4000多点下降到12月1000多点,行业下行趋势意料之外地迅猛,一夜之间变了天。简单而言,自己这大半年的时光直接白给。
虽然一直安慰自己在那段时光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什么比失去年终奖更让人悲伤的了。
投资只有方向,但没有绝对标准的准则指引。继续拿钓鱼来做对比,看天气确定了水域,靠经验选好钓位、鱼漂,但有没有鱼,还得听老天爷的。
借用领导的金句:“永远要敬畏市场。”
当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下,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设计好资产配置,做好后端保障,也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不错的投资回报。
投资既然没有标准,意味着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你可以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手段去达到目标,实现收益。
但谨记,遵纪守法。
三、乙方只对意见负责,接不接受意见是甲方的事
乙方的职责:给出一个客观意见,至于甲方用不用、参考不参考,是甲方的责任。
被审计单位做错了账,审计师出了调整分录,被审计单位接不接受不是审计师能掌握和担心的:“你接受调整,我就出具已审财报,不接受我就不出”。
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以前在审计搬砖的实操体验中,审计师还是得苦口婆心地劝被审计单位落实改进,把调整做进账里,审计师努力在“准确”与“被审计单位接受”中寻求平衡点,毕竟共赢的基础是“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那时总觉得自己是乙方,面对甲方好卑微无力。
跳来投资搬砖后,筹备投前工作时,请乙方中介机构出具意见:财务尽调、法律尽调、架构合规意见等等。
现在角色变了,成为了所谓的甲方,能让乙方指哪打哪。
但当乙方撤场后留下财务尽调报告、法律意见书,各方意见还得甲方自己慢慢消化。你开始陷入沉思:“这项目还要不要投,潜在收益到底能不能覆盖风险……”
这些问题没办法抛给乙方,决定权在你手上,锅也在你身上,乙方只需要客观公正、对相关事项出完意见拿钱走人。
甲方也不容易,做错了决定很可能下一秒就卷铺盖走人。
四、亘古不变的,是永不停止学习
跨行跳槽后,很多工作细节发生了变化,但保持不变的,还是得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并且更广泛、更具备业务深度。
你不知道第二天上班又会接到什么全新标的,又要重头开始去研究一个全新行业。初步研判通过后,你需要搭建交易架构,识别投后风险,考虑退出方案。
记得自己主办的第一个项目,因为涉及境外出资,领导在讨论会上看着我提了个问题:“QDII、ODI、QDLP哪个出资通道比较适用?”
暂且不说要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对比,当时连这仨词我都没反应过来是啥,自己在会议中偷摸百度这三个词,生怕被身旁的风控同事看到漏了怯。
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刚毕业那年,还是小朋友身份的我出差在审计客户现场,看着电脑发呆,满脑子“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这一年我才逐渐体会到:原来在审计积累的财务知识,只是做投资的一小部分。
项目整体框架搭建起来后,接着各路报会审批、沟通答复,跟风控的同事斗智斗勇,在领导办公室门口排队汇报。待公司内部基本定调,开始聘中介入场,和标的谈交易条款……途中还得被督办考核,KPI每天都催着:“你啥时候能投出去?”
更不用提深夜周末加班写材料、在领导办公室被骂得狗血淋头。
成熟的搬砖工,深谙各行的饭都不是那么容易吃,加班再狠、领导骂得再离谱,关上电脑出了公司门,嘴里嘀咕一句“卧槽”后,依旧可以内心平静,波澜不惊。
虽然2022年业绩不理想,但现在至少在过去一年的摸爬滚打中,与新工作磨合得还算不错,开始慢慢上道,逐渐游刃有余,精力分配学会有的放矢。
职场青年的难处,在于不断地推翻、重建,通过在循环往复的日子里适应、沉淀,寻求一丝成就感聊以慰藉。
迷茫也好,失落也罢,职场都只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在这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闯关游戏里,问心无愧就好。
不内耗不纠结,清楚你有权、也有机会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只要想清楚,点击一键离职快速闯关,现有领导和同事在下一秒将成为无关痛痒的路人,而你还是你,骂骂咧咧又独一无二的自己。
但离开工作,是否有能力维持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Fuck you money的储备,其他挣钱方式等等?辞职后的计划、备选方案怎么样?
有主动暂停游戏的权力,也要有承担暂停后果的能力。
聪明的玩家会在一场场闯关游戏中,有意储备好资源和能力,把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
对于他们而言,离职从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的仪式。
毕竟根据最新消息,玩家年龄都将延长到65岁了。
这场持久战里,我们可以迷茫、可以失落,情绪可以复杂多样,但思维要时刻清醒,紧扣一根弦:我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真正离开时,才能笑着说:“在这里玩够啦,拜拜我要去下一场了”。
搬砖真难,但也要祝你我,都能成为游戏里收获满满的玩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啊肉的抽屉(ID:MrMeat-),作者: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