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藏在儿童绘本里
2024-04-16 09:24

性别刻板印象,藏在儿童绘本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多莉,编辑:江湖边,原文标题:《更夸张的“性别偏见”,藏在儿童绘本里》,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儿童绘本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这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

• 📚 40%的儿童读物与传统的性别偏见相关,语料库中的词汇描绘了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 🧒👧 童书中男孩主角的数量是女孩的4.75倍,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

• 👩‍🔬👨‍🚒 童书中传统男性职业出现频率是非传统职业的9倍以上,女性被描绘成传统职业的频率远高于非传统职业。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博主采访了孩子们眼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几名学生对着镜头说:当男生脑子好用,空间思维能力强。当女生就是空间思维能力较弱一些。


男生哭很丢脸,因为哭是女生做的事情。”


“我想成为女汉子,因为有些男孩能做好的事情,女生也可以做好。”


“老师说我怎么又穿了女孩衣服?我说粉色不是只有女孩才能穿的,粉色是所有人都可以穿的颜色。”


“性别偏见”的形成,可能比你想象的还早。


Martin(2004)等人的研究显示,儿童到 2 岁时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系列的性别刻板印象——包括男孩更擅长数学,女孩更擅长阅读。在选玩具的时候,女孩们会为自己选择洋娃娃,而把变形金刚递给男孩。


研究认为,刻板印象主要有 2 个来源:儿童与成年人的互动、儿童观察成年人的言行。


在一则 BBC 短片《性别差异:男孩玩具 vs 女孩玩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性别差异”是如何被人为制造的。


一些小婴儿互换了性别和着装。这下,在志愿者眼里,男宝宝 Edward 变女宝宝,女宝宝 Marine 变男宝宝。


志愿者们为两个孩子挑选玩具时,为 Marine 准备的都是机器人、汽车等男孩玩具,为 Edward 选择的都是娃娃和毛绒玩具等女孩玩具。


已有研究发现,当孩子玩更多关于空间认知的游戏,他们的大脑会在短短 3 个月内出现生理性变化。但是,当男宝 Edward 自己拿起机器人玩具时,志愿者仍选择用毛绒摇铃吸引“她”的注意,并换走了小机器人。


整个过程中,志愿者都没给 Edward 任何可以锻炼空间认知或肢体运动(以增强身体自信)的玩具。陪玩结束后志愿者告诉实验人员:“我觉得她特别喜欢那个娃娃呢!”


近日,卡内基梅隆大学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项研究警示:儿童读物,正在固化性别刻板印象。


在这项研究中,Lewis 和同事们选取了 247 本流行儿童读物(5 岁以下),形成了一个 20 万字的语料库,并计算了性别偏见得分。


令人震惊的发现是,语料库中 40% 的词汇与传统“性别偏见”有关。女性化词汇通常与心理状态(情绪、感觉)、互动(如沟通,护理)、艺术、语言联系在一起。男性化词汇则与身体事件(如运动、工具、交通)、数学、职场的关系更密切。



Lewis 总结道:这些儿童读物中所反映出的“性别偏见”,相对于成人读物更夸张。


一、童书中,被无视的性别刻板印象


1. 男孩做“主人公”的概率,大约是女孩的 4.75 倍


Berry(2017)回顾 1930~2017 年出版的 103 本童书发现,有 76 本的主要角色是男性,只有 16 本的主要角色是女性。换句话说,以男性为主人公的童书是女性的 4.75 倍。


其中,超一半(52%)的男孩角色被赋予了“传统男性气质”相关的品质。比如身体高大而强壮,是有能力的领导者,完成了某个英雄壮举。


然而,在以女孩为主角的 16 本书中,存在 6 本(38%)将女孩描绘为自信、英勇和渴望冒险,但在其余 10 本(63%)中,女孩角色被描绘为“不安全”“情绪化”。


根据秦国浩等人的研究,中国获奖儿童图画书中,男性角色数量是女性角色数量的两倍多,在美国凯迪克奖图画书中这一比例也非常明显。



2. 围裙是大多女性的固定搭配


不少童书都在加固“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Hamilton 等人在对 2001 年以来出版的 200 本童书的回顾中发现:


爸爸更多地与“户外”“职场”相关;妈妈则更多待在室内做家务,处理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年幼女孩,还是年长女性,几乎都是以穿着裙子的形象出现的,且往往被塑造为温柔、胆小、需要保护的形象。年幼男孩基本是穿着短袖短裤,年长男性穿着衬衫、马甲、西装等服饰,被塑造为勇敢、忙碌、智慧的形象。


3. 有些职业是“男生限定”,有些是“女生限定”


绘本故事《老鼠牙医》中,“地嗖头”是有名的牙医,太太是他的助理,负责协助丈夫为病人看病——可以看到,在绘本中作为助理工作的地嗖头太太,也依然穿着围裙。


这并非偶然。研究指出,童书里男性在传统工作(如司机、消防员、警察)出现的频率是非传统工作的 9 倍多,女性被描绘成传统工作(护士、老师、助理等)的频率是她们被描绘成从事非传统工作的 10 倍以上。


儿童通过儿童文学了解世界。当儿童读物强化社会中的性别分化时,孩子们开始将这些分化视为正常现象——当女孩内化性别刻板印象,可能会挫败她们追求这些职业的信心,因为她们相信,这些职业是男性的领域(Bian,2017)


4. 不易察觉的视觉性别歧视


研究还在几本童书里发现了微妙视觉性别歧视的例子。例如,在《Pigs at Odds》(Axelrod,2000)的扉页上,男性为女性打开车门,女性在抓着钱包时抬头看着男性。


在《三个强盗》中,强盗来袭时,女人晕倒了,“勇敢的”男人拖着她逃跑。


微观上,性别刻板印象将加重男性生活压力,限制女性发展空间,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在宏观上,它可能会导致社会分工的失衡,阻碍民主社会的发展。对此,美国社会心理学专家 Claude M.Steele 将这一危害命名为——身份威胁


这些发现之所以重要,因为儿童读物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寻找关于性别的线索了。


Spencer 等人曾在实验中,给数学水平相同的男女大学生出相同的数学题,当告诉他们本测试没有性别差异的时候,女学生的成绩与男生相同;如果故意告诉他们该测试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女学生的成绩就会神奇地应声下滑。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刻板印象威胁”:一个人担心刻板印象会威胁到自己的发挥,担心自己会应验那些坏印象,结果反而导致表现不佳以及内心的自我不认同。


那些学不好数学的女孩和学不好语文的男孩,有多少人是在自己真正学不好之前,就接受到了“我竞争不过另一个性别”的刻板印象呢?


二、是时候给我们的下一代提供“性别中立育儿”了


性别中立育儿,并不意味着否定孩子的生理性别(sex),而是指放弃对儿童基于“社会性别(gender)”的要求,让儿童自己选择更喜欢的颜色、玩具、衣服、运动、学科、职业……从而自行探索性别表达,不被束缚地开始自己的人生。


“我有个女儿。我会告诉她她是个女孩,但是她也喜欢被我们的社会传统定性为‘男孩的领域’”,一位采用性别中立育儿的家长说。


性别中立育儿的概念并不新奇。十多年前,Lotta Rajalin 和她的朋友在瑞典成立了第一所性别中立幼儿园,男孩和女孩的玩具不分区,恐龙,汽车模型和芭比娃娃,全都放在一起,孩子们想玩儿哪个都可以。书架上摆放的都是没有性别偏见、没有传统公主和王子的现代童书。 


这家幼儿园的老师们更喜欢用“朋友”来称呼孩子。当男孩子难过失落的时候,老师会用其它方式疏导,而不是告诉他们“男子汉,忍一忍就过去了”,也不会对小女孩说“不能没有女孩样”。


幸运的是,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绘本,正在努力淡化性别刻板印象。正如 Lewis 研究中的统计数据,绘本中“性别刻板印象淡化”成为趋势:




比如在《我爸爸》中,爸爸的形象是既强壮又柔软的。“有时他又很温柔,就像我的泰迪熊一样”。


《纽约时报》畅销书《写给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别出心裁地讲述了 100 个特立独行的女性的故事,其中不仅包括科学家、律师、政治领袖、艺术家、运动员摇滚明星等等,甚至还有海盗!每个故事都是按照童话的文体写成,重新定义了现代女性形象,彰显了女性的独立、智慧、勇敢。


再比如平权漫画《纸袋公主》中,王子被恶龙抓走,公主穿上纸袋和喷火龙斗智斗勇,救出了王子,王子却上下打量着她说:你真是一团糟!你全身都是烟灰味,头发乱七八糟,还穿着一个又脏又破的纸袋!等你穿得像个公主再来吧!


公主说:你的衣服是很漂亮,你的头发非常整洁。你看起来真像个王子,但你却是个没用的家伙!


在故事的最后,公主没有和王子委屈地生活在一起,而是自己奔向了自由光明的未来。


三、性别中立教育,并不会导致孩子混淆自己的“性别身份”


周国平说:“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这里的雌雄同体并非指生理层面。精神分析心理学中,荣格最早观察到人类心理的雌雄同体现象,阿尼玛(Anima)意为“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特质”,阿尼姆斯(Animus)意为“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特质”。正是因为两性的无意识中都有可与对方契合的原型,所以爱情的发生成为可能。


“一个人身上越是蕴含异性的特质,在人性上就越是丰富和完整。优秀的男女往往集两性优点于一身,如果没有另一性别的特质,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有缺憾。男人只刚不柔,你会觉得他生硬,女人只柔不刚,你会觉得她软弱”。


过早的告诉孩子“你是男孩/女孩,你应该怎么做”,规定单一的性别气质,会抑制孩子的潜意识中的异性气质,压抑自己的喜好和潜能。


在一档名为《少年说》的综艺中,这个女孩子感到很痛苦。因为她觉得,老公明明也可以做家务,但为什么他不能帮我,全要我来做呢?


性别中立教育或许可以告诉这个小女孩:家务没有“指定的性别”,所以丈夫也不存在“帮你”一说。


也许有人要问:性别中立,会不会导致小孩混淆自己的性别身份?


答案是:不会


根据 2017 年的一项研究,在瑞典性别中立幼儿园上学的儿童对身份的困惑和在主流传统学校成长的儿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会注意到他人的性别,他们只是在性别刻板印象测试中的得分更低,而且他们更愿意和陌生的异性儿童一起玩”。论文作者之一本·肯沃德说道,社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但成长在一个性别中立的环境肯定有好处。


社会和社会中的我们也是一本大书。呼吁儿童读物减少性别偏见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认识到:


比起成为符合规范的“男子汉”“大家闺秀”,真正的自由是:男孩也可以玩洋娃娃,也需要围上围裙做家务。女孩也能玩机器人、开挖掘机,体验以自己为主体的广阔人生。


参考文献:

Hamilton, M.C., Anderson, D., Broaddus, M. et al.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Under-representation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200 Popular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A Twenty-first Century Update. Sex Roles 55, 757–765 (2006). https://doi.org/10.1007/s11199-006-9128-6

Lewis, M., Borkenhagen, M. C., Converse, E., Lupyan, G., & Seidenberg, M. S. (2021). What might books be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about gende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177/09567976211024643

Berry, T., & Wilkins, J. (2017). The Gendered Portrayal of Inanimate Characters in Children's Books. 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43(2), 4-15.

Spencer, S. J., Steele, C. M., & Quinn, D. M. (1999). Stereotype threat and women’s math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 4-28. doi:10.1006/jesp.1998.1373

Shutts, Kristin et al. “Early preschool environments and gender: Effects of gender pedagogy in Swed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vol. 162 (2017): 1-17. doi:10.1016/j.jecp.2017.04.014

秦国浩,杨智君,王依萌,等. 中美儿童图画书中性别刻板印象的比较分析[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8(4):49-5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多莉,编辑:江湖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