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底,有一款名为魔漫相机的应用正式上线,不到70天就拿下2000万用户,日增长量最高时达到300多万。在一片“是否只是昙花一现”的质疑声中,魔漫相机的用户数悄悄到了1亿——只有曾经的爆红,却没有预计中的暴跌,魔漫相机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经验或许值得与应用创业团队们一同分享。本文作者在与魔漫相机创始人黄光明深聊后,解读了魔漫相机为何能够保持稳定。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内容稍有删减:
文/ 龙兵华
魔漫最新宣布的用户数据是增至1亿。
这个数据有多准确?无从考证。但从两个渠道可以确定它没有暴跌,而且发展曲线很稳定。一是从微视与魔漫相机在春节期间合作的分享数据,二是APPANNIE的历史统计数据。
于是可以放心地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一款相机应用能够火爆,能够持续?对此,外界虽有诸多报道,但并未很好地解答。通过与魔漫创始人黄光明的深聊,以及对业内朋友的咨询,希望做一个系统的解读。
魔漫相机为什么能够成为现象级产品?
之所以称之为“现象”,主要是指其在社交平台(特别是在微信朋友圈)的迅速走红。这种爆发来得如此之快,以致于那段时间朋友圈里人人都在发魔漫头像。
是什么力量让大家喜欢它,它刺中了我们哪根神经?追根溯源,可能是因为抓住了我们内心渴求的,但又未被释放的需求。
按我的理解,这种需求就是人类对艺术化和个性化表达的渴望。图像、照片,则是很好的表现形式。
远至古代,人们在山洞中用壁画来表现自我和传递信息;近至现代,各种拍照技术的进步,发展出自拍照、艺术照、大头照等各式照片;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催生了Camera360、Instegram、啪啪、美图秀秀等全新的产品形态。
而漫画对于80往后的人们而言,早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好莱坞动漫大片,反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动漫极其周边产业的兴旺,证明漫画类产品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所以,当魔漫相机用拍照+漫画的方式,让漫画人像变成一款所见即所得的产品时,广泛的大众需求基础,决定了其快速地走红。黄光明对此的总结是:“做产品首先要满足大众需求,如果做得太小众,就很难有爆发的机会。”
市场是大众市场,需求亦是刚需,但为什么一定是魔漫相机?同期还有同类型的产品,为何不是它们爆红?
总结来说,产品推出的时机,简单到极致,核心功能突出,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首先,时机刚好。魔漫相机推出时,同类产品在功力上尚有差距。魔漫的两位创始人,黄光明是微软出身,任晓倩是设计出身,且团队从事漫画人像创业已经四五年。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微信朋友圈对创新类APP支持力度大,可以直接从朋友圈跳转到APP下载页面,这给魔漫相机带来了巨大的下载量。
其次,产品足够简单。黄光明说,魔漫相机在推出之时,可以说是简单到简陋。比如,只有数量较少的背景图,用户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只有一种背景颜色,即那种漫画般的纸黄色。但往往越简单,越有穿透力。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作为一款全新的APP,如果很难上手,那基本等于自取灭亡。这种简单有些是刻意为之,比如关于背景色,黄光明和任晓倩十分坚持,认为这样才能加深品牌印记。也有一些可能是开发来不及,比如数量很少的背景图。
最后,核心功能突出。由于功能足够简单,即拍照后自动生成漫画头像,这让“魔漫”的概念得到强化,也让其纸黄色的背景形成一种独特的品牌印记。为了强化这一点,黄光明和任晓倩几经纠结,最终还拿掉了背景图上的公司标识,目的是要“让其更纯粹”。
为何爆红后没有如外界预测般暴跌?
熟悉产业规律的人都知道,一款在社交平台爆红的产品,往往在沉寂之后迎来用户量暴跌,呈现出过山车般的曲线。我们已经见过太多这种案例,以致于我们对在社交平台爆红的产品总是充满怀疑。
魔漫相机也遭到类似质疑,但黄光明并不担心。他说,事实证明,在社交平台的疯狂传播沉寂之后,魔漫的用户曲线是平稳向前,后来随着海外市场的发力,曲线又开始走高。
黄光明的经验总结是,社交平台只是传播渠道,产品本身的生命力则是根本,“魔漫相机的崛起主要是靠口碑传播,也没有做推广,因此在社交红利用尽后,产品的可拓展性和纵深挖掘,才是决定其不会衰退的原因。”
黄光明所谓的产品拓展和纵深,不是指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优化,以及不局限于线上的模式开发。
在产品层面,魔漫先后增加了更多的背景,也增加了背景颜色;开发了魔漫表情,让漫画头像变成了动画,还可以变成网络社交的表情。这是一种产品的纵深。
在合作层面,魔漫和腾讯微视展开了合作,这种跨平台的合作,会为产品特点增值,也是一种纵深。
在线下层面,则更具拓展性。黄光明桌子上有一个印有魔漫人像的杯子。他说,这就一个现成的线下模式,接下来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漫画印在杯子上,未来可能还印在衣服上,“与传统印制方式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更快更好地生产漫画人像,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社交平台的价值。在这个社交为王的时代,平台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在平台的选择技巧上,黄光明认为必须要上大平台,要寻求平台的支持,“尽可能覆盖主流平台,尽可能让用户发现”。
魔漫相机给创业者带来哪些启示?
要判断魔漫相机的未来依然为时尚早。一个刚刚诞生半年多的产品,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总结它所带来的启示。
首先,细分再细分,简单为王。
一个常见的论调是,有微信这样的超级APP存在,创业者还有什么空间?但魔漫相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产品做得足够细分,就拥有足够的爆发力。
魔漫相机是在拍照领域不断细分,最后细分到漫画人像这个简单而专一的功能。它就像一颗钉子,细长但尖锐,能够瞬间洞穿墙壁。
但爆发的前提是产品核心功能要突出,目标要简单,不能一上来就堆三四个功能。如果既想做漫画人像,还想做美化,还想做有声照片,那就等着和美图秀秀、啪啪等去拼吧。必死无疑。
其次,细分不等于小众。
一个更大的困惑在于,太细分了,就变成了一个小众产品,还有何前途?实际上,细分并不等于小众,细分只是在大众需求中的细分,而不是在小众需求上的细分。这样的细分,依然有广泛的用户基础。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副总监、《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道理:在餐饮领域有湘菜粤菜川菜东北菜,有俏江南有麻辣诱惑,往下细分还有面食,面食里细分还有马华拉面、山西刀削面。但你能说这些小面馆都很小众吗?事实上它们遍布全国各地。
最后,产品要有纵深。
纵深就是护城河,就是迂回地,有纵深的产品才不至于一招鲜,一波死。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经历大红大紫后,能够继续在社交平台暗流涌动。它可能没有原来那么凶猛,但它一直扩散。
黄光明总结的三点产品经验中,这一点尤显重要。他说,一个好产品首先是要满足大众需求,才可能有相应的用户基础;其次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才能不被用户中途抛弃;第三是产品一定要有纵深,才能细水长流,才有持久和盈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