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书,要一读再读
2024-04-23 20:31

总有一些书,要一读再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书评 (ID:jingguanshuping),作者:经观书评,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汇总了14位阅读者推荐的19本书,包括经济学、文学、政治、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经典之作,每一本书都值得一读再读。

• 💡 作者们推荐的书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经济学原理、地方政府治理、文学作品等,涵盖面广泛

• 📚 书籍内容涉及到了对社会现实、历史问题、人性思考的深刻探讨,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

• 🌟 文章中提到的《论语》和《史记》是读者每年都会读一遍的书,具有持久的阅读魅力和价值

每一年,书单和榜单层出不穷。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热闹非凡的推荐,关于好书的标准非但没有明晰,反而愈加令人迷茫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书?谁有资格判定?到底哪些书才真正适合自己?说法莫衷一是。


不过,无论如何,阅读时的激动是无可取代的,真实的感受也只有自己明了。记得某个作家曾说,一个人一生中真正反复阅读的书,也许不超过10本。此次世界读书日,经观书评邀请14位阅读者推荐他们曾反复阅读过的19本书,并附上推荐理由。他们中有作家、学者、书评人、媒体人和经济学家,为我们献上这份结合了真实阅读体验的书单。


一、吴晨,财经作家:《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这本由OpenAI的两位早期研究者合著的书,非常明确地区分了计划与创新之间的区别。


只有在一步之遥的地方,在“技术可能性的边缘”,计划才能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比如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并不需要新的科学突破,却需要在工程和制造领域有巨大的资源投入。


如果想要推动突破或颠覆性的创新,则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垫脚石。垫脚石是构建宏伟创新的基础,分布在各个领域,相互关联却又不同。但我们千万不能用计划的思维倒推探索的过程。如果确定了最终目标,然后按图索骥去寻找相似的垫脚石,往往徒劳无功。垫脚石也很可能产生于真正要解决问题的领域之外,需要大家有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狭小的专业领域内。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作者:[美] 肯尼斯·斯坦利、乔尔·雷曼 

译者:彭相珍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二、周浩,经济学者:《经济学原理》


本·伯南克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我一直以来想为读者推荐的。很多刚入行的分析师问我,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我认为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一读伯南克的经济学教科书,是一件奢侈但足够让你觉得骄傲的事情。经济学是一门很偏向数学的学科,因此本书内也有很多数学公式,但我的看法是,经济学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数学和计量是工具,工具的使用会让你简化和证明自己的逻辑链条,但无论如何,最终的逻辑链条的建立仍然需要建立在对于社会、制度和人性的充分认识上。


这本教科书中有很多鲜活的案例,这些例子对初学者而言,可以拉近自己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我记得当我第三次或者第五次翻开这本书时,其中的很多案例让我愉悦且兴奋,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忘记了复习迎考时死记公式的郁闷。与此同时,经济学告诉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我们需要为任何一件事情而付出成本,而trade off一直是经济学最为经典的定义。当我们明白这些trade off后,我们也会明白,有些事情你可能永远不会去做,而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经济学原理》

作者:[美] 罗伯特·H·弗兰克 本·S·伯南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三、庞溟,经济学者:《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背后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制度基础有深入认识,这是一本绝不能错过的且常读常新的专著。周教授由“行政分包制”的纵向视角和“政治锦标赛”的横向维度切入,用“官场”和“市场”互动的视角,从晋升激励、问责考核约束下官员个体的动机、偏好、需求、行为及层层加码、压力型体制等各级政府治理特征出发,为中国特色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环境方面的分析框架和现实底色,也为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地区发展差异、地方保护主义、公共产品供给、财税和行政改革等议题引入了理论资源和历史维度。


当我们讨论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时,当我们重新审视“从强激励走向弱激励,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从属地管理走向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从结果导向走向程序导向、规则约束和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改革总体方向时,若认为此书见识粗浅,则很有可能尚未读懂此书,若认为此书观点陈旧,则很有可能未能了解现实。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作者:周黎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四、维舟,书评人


1. 《东方学》


一部值得不断重读的批判之书,而其批判首先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精读之上的,也就是通过对知识系谱的梳理、对文本的批判阅读,进而反思隐藏在其中的意识形态。


所谓“东方学”,并不只是对“东方”的客观研究,而是一套将“东方”客体化的权力支配话语。解释这套话语的形成,就是解构并瓦解这一体系。当然,这里的“东方”可以是乡村、女性、少数族裔等任何边缘群体,他们长久以来都无法自我表述,而必须被别人所表述,因而对“东方学”的批判,也就意味着把他们从沉默的失语状态中解救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东方学》所关心的并不只是一些知识点,而是在“授人以渔”,提出了一套文本批判的方法论,冲击了原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一点有必要结合现实再三深思。


《东方学》

作者:[美] 爱德华·W·萨义德 

译者:王宇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7年7月


2. 《为自己的人》


大学里读第一遍时,现在想来其实没看懂。那会以为这只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分析不同的人格类型,读下来印象最深的也是弗洛姆对这些人格如手术刀一般的精准解剖;然而多年下来一遍遍重读,就逐渐意识到,他的洞见并不只是医术般的剖析,还基于强烈的社会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在二战的废墟上,弗洛姆作为一个德裔学者,看到了悲剧的根源之一正是战前社会的病态人格,而这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如果不加以审视并改变,那么悲剧还有可能重演。


从这一意义上说,《为自己的人》旨在重塑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那些独立自主、能自爱、为自己负责的个体所组成的社会,才能真正理解到自由的可贵,尊重他人也尊重自我,避免那些威权人格的群体所做出的可怕集体选择。


《为自己的人》

作者:[美] 埃里希·弗洛姆 

译者:孙依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88年11月


五、潘采夫,作家:《北京三万里》《北京三千年》


我自以为对北京已经有所了解,但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梳理了北京的建城史,从三千年的时间维度看清了北京城的前世今生,从中领略了王朝的兴衰更替,这使我再看现在的北京,就不再只具有当下的眼光,而是有了历史的从容视角。


《北京三千年》

作者: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出版社:华景时代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北京三万里》重温了马可·波罗、汤若望、泰戈尔、斯诺、萨特、波伏娃、格瓦拉、安东尼奥尼等世界人物,在北京的游历、踪迹和交往。前言中的一句话尤具魅力:“自元代以降,外国人源源不断地走向北京。”外国人走向北京和走出北京的细节,构成了一个广阔的地理图谱,从中可看到历史的面目,此种书写角度令人赞叹。


《北京三万里》

作者: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正如史景迁所说:“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虚构小说还要离奇。”一千年来,那些脚步匆匆的过客,是破冰者,是记录者,也是传播者。


六、胡安焉,作家:《基坑》


我刚开始写作那会儿,曾经反复地读塞林格和卡佛,我想研究他们的小说是怎么构思、布局和讲述的,然后借鉴他们的方法写自己的小说。后来我的重读名单里又增加了很多作家,但目的性就没有那么强了。


比如前两天刚好重读了普拉东诺夫的《基坑》,这本书我每隔一两年就要读一遍,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当然我很喜欢这部小说,但我喜欢的小说很多,并不是每部都有不断重读的欲望。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些作家我经常重读,但不是每次都从头读到尾。比如贝克特,我经常拿起来翻几页,但至今没有把他的任何一部长篇读完。我读贝克特是为了从日常的杂音中抽离,回到一种平静且稳定的文学性思维和语境中。


但读普拉东诺夫的情况并非如此,我每次都会读完,他的小说让我感觉亲切,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从我的脑子里冒出来,勾起我的怀念。普拉东诺夫使用的是一套我熟悉的语言,我小时候就生活在那种语言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当年就是活在一种巨大的荒谬中。普拉东诺夫是一个讽喻的天才,最初我主要被他这点迷倒。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重读,我发现自己对他讽喻中的痛苦越来越感同身受。


《基坑》不是一部讽刺小说,普拉东诺夫也不是在针砭现实,而是为一种理想写下挽歌——假如只读一遍,我很难对此深有感触。虽然这不是我重读《基坑》的原因,但却是重读带来的收获和意义。


《基坑》

作者:[苏联]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 

译者:徐振亚 

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七、邓安庆,作家:《大师与玛格丽特》


跟很多俄国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特别好读。读此书,就像是进入一场狂欢节现场。


虽是狂欢之作,但却并非无序,可以说布尔加科夫在汪洋恣肆的叙事欲望与精准理性的叙述控制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写的虽是荒诞之事,但落实在文字上,却是细致、扎实地描写,人物、风景、动作、情感,都刻画得十分到位。


在结构上,本书是双线书写,一条线是在现实中的莫斯科,一条线是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但两条线并非平行结构(比如前一章莫斯科,后一章耶路撒冷)。作者看起来是任性地叙事,有时候多章是莫斯科这条线,有时候突然变成了耶路撒冷这条线……如果处理不好,整本书会显得杂乱无章、头重脚轻,但作者却收放自如。他通过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爱情,就如利用一根线一般,巧妙地把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两根线穿在一起,到最后把两条线编织到了一条线上去。由此,整本书在结构上也得以稳固下来。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俄] 米·阿·布尔加科夫

译者:白桦熊 

出版社:大吕文化 |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八、宝树,作家:《深渊上的火》


我反复阅读过的作品之一是《深渊上的火》。


这是上个月刚刚去世的美国科幻大师弗诺·文奇的名著,在2000年代初引进到国内,当时刷新了中国科幻迷对于科幻的传统印象。它勾画出宏伟神奇的银河界区、寰宇网络以及匪夷所思的生命形式,以高超的技法巧妙地将太空歌剧、赛博空间和行星传奇等主题结合成令人屏息的瑰美画卷,既继承了传统科幻的理想主义,又展现出互联网时代英美前沿科幻的全新面貌,对我的震撼迄今仅有《三体》才能与之相比。


我反复阅读这部小说,除去想象本身的吸引力外,也因为还留了不少悬念,让我去猜想那些奇特宇宙规律背后的深邃真相——可惜文奇本人最终没有填坑。文奇去世后,我最近又读了一遍,在知道不可能再得知标准答案后,我忽然想,也许猜想的乐趣比答案更重要。从那些猜想中得到的灵感,有的也被我编织进自己的作品,成为我自己想象的一部分。所以你看,小说中的留白,有时候比说出的东西还有意义。


《深渊上的火》

作者:[美] 弗诺·文奇 

译者:李克勤

出版社:科幻世界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月


九、朱学东,作家、书评人


1. 《知识分子的背叛》


在班达看来,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自苏格拉底以来,就在于捍卫诸如正义和理性等永恒不变的和大公无私的绝对价值,而不是其他。这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精神追求,是知识分子的价值所在。尽管他们也没有阻止世俗大众让全部历史充满了仇恨和杀戮,但是他们制止了这些世俗大众形成崇尚仇恨和杀戮的宗教以及因美化而具有的成就感。正是由于有了他们,在2000年里,人类虽然行恶,但是崇善。这一矛盾是人类的荣耀。人类文明正是在这个矛盾所造成的夹缝中发展出来的。


“身体倒向了大地,灵魂也就远离了天堂。”


《知识分子的背叛》

作者:[法] 朱利安・班达

译者:佘碧平

出版社: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2. 《天鹅绒监狱》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关于匈牙利1970年代后期“被囚禁的艺术”,以亦正亦邪的调侃泄露了那个时代当权者的内心秘密,所谓艺术家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统治与艺术是如何共谋共生的。这里边有对人性恶的充分发扬,虽然这种恶,是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说:“我想描述的不是我们文化的皮肉,而是皮肉下面的骨架。吸引我的不只是制约艺术家的种种外在规定,我更关心的是那将艺术家的想象力向下拽拉、使其不断沉落的地心引力”。


天鹅绒监狱,绝妙而有诱惑力的隐喻,从异己到同谋,“致命的温柔杀死了每颗细胞的反抗之心”。哈拉兹蒂的“天鹅绒监狱”,就是米沃什《被禁锢的心灵》中的“穆尔提—丙”药丸。


“我们像在指定土壤里播种规定种子的园丁,还满心期待创造出奇迹。”


《天鹅绒监狱》

作者:[匈牙利]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译者:戴潍娜

出版社:三辉图书 |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十、苏琦,《财经》副主编:《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事实改变之后》


托尼·朱特的书其实都值得推荐,我等于是怀着忍痛割爱的心情选了这两本。这两本是时评加书评集。都说时评是速朽的,但托尼·朱特的时评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常读常新,历久弥新。


这当然是因为朱特对事件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更是因为他求真直言的勇气。他不为尊者讳,比如霍布斯鲍姆面对斯大林主义的缄默,比如萨特等人在冷战中的错误立场以及他那个圈子对加缪不公正的待遇等等,都给予直接的批判。


他也不故意标榜政治正确,比如当很多人沉浸在所谓历史的终结和西方赢得了冷战的“得意忘形”中时,他却借批判加迪斯的冷战史研究,告诫人们不要以胜利者的傲慢姿态来对冷战史做扭曲性解读,仿佛那是一个必胜的故事,仿佛西方就是正义的化身。再比如他虽然身为犹太人,却对以色列的种种狭隘偏颇之举不假辞色。而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犹太性”的分析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

作者:[英] 托尼·朱特 

译者:林骧华

出版社:三辉图书 |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事实改变之后》

作者:[美] 托尼·朱特

译者:陶小路 

出版社: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十一、夏榆,作家、媒体人:《雅斯贝尔斯》


有段时间我出门到咖啡馆闲坐,都会随身带一本书。《雅斯贝尔斯》,32开本的小书。是我2021年7月在旧书肆买到的。雅斯贝尔斯的智识我热爱已久,“哲学所必须照亮的地方”,他借用克尔凯郭尔的语汇写道:“此在、生存、超越、意识、临界情况、交往、失败、严酷”。这本书数不清读过多少遍,每次读都有欣悦和激赏感。


最初引领我走向雅斯贝尔斯的是切斯瓦夫·米沃什,在那本著名的《被禁锢的头脑》中,雅斯贝尔斯撰写了序,谈到他经历过的极权主义时代的国家状态,“我们德国人突然发现自己身居牢笼之中”。1930年,雅斯贝尔斯思考着他所看到的政治灾难的前兆,大学教育的纳粹化,国家思想支配着大学权力,近乎疯狂的庸众对法西斯的狂热。


他的著作《时代的精神状况》不仅是对政治现状的分析,而是“对我们时代全部的道德、精神状况的分析”。20世纪的灾难验证了这位哲学家的远见,检测了他思想的恒久生命力。在书的扉页我写下题签:


“雅斯贝尔斯,恐怖时代的道德标杆,灾难之年的人格典范。”


《雅斯贝尔斯》

作者:[德] 汉斯·萨尼尔

译者:张继武、倪康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88年12月


十二、徐浩渊,心理学家:《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


20世纪70年代,“文革”不仅烧毁了大批外国书籍,而且基本不进口和翻译外文书籍。但是在热爱阅读的青少年群体中常常流传着手抄本。其中有我钟爱并阅读过很多次的一本小书《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


1981年我去美国留学,立即去书店找到英文全书。据说,这是一位飞行员写的故事:一只勇敢的海鸥乔纳森脱离海鸥群体,拒绝跟在渔船后面抢夺食物。他追求越来越快的飞行速度和方式,被海鸥群体嘲笑、排斥。在一次超音速飞行中,乔纳森忽然遇到一位海鸥妈妈带着学飞的幼鸥,眼看要撞上,乔纳森急速转弯冲入海水,牺牲了自己。然而,天神海鸥hung接纳了他的灵魂,带他升上天堂。


当年这本书被西方人当作圣诞节和生日礼物送给最心爱的人。那时候的西方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注重精神升华,甚至感到东方有他们向往的神韵。


《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

作者:[美] 理查德·贝奇

译者:叶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2年


十三、黄纪苏,剧作家:《阿Q正传》


如果刨去需要经常背的《唐诗三百首》《英语常用词汇》那些,我这辈子读了不止一遍的书只有《阿Q正传》。喜欢是必须的,写得好是一定的,可我喜欢的好作品多了,怎么别的就没一读再读呢?


很可能,是那种自由随意的笔调、自在裕如的态度拴住了我。走在这世界的里边、同时又站在这世界的外面,把人间的黑暗丑陋随手装进智慧的背包,再拉上微笑的拉锁——这样的意境,也许作为“战士”的鲁迅后来并不怎么留恋,我却总想拥有,总没到手。于是,不时读读《阿Q正传》,就像沏上杯红茶,在从容的茶烟及温和的味道里,感觉自己也是个喝茶的人,不用太过痛心疾首、疾言厉色吧。


《阿Q正传》

作者:鲁迅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7月


十四、绿茶,书评人:《论语》《史记》


只要是读过一遍喜欢的书,我一般都会再读,所以,读过两遍以上的书很多很多,举不胜举。在我看来,凡是值得再读的书,才能成为自己阅读史中的书单,也才能称之为好书。


不过,我最想推荐的两本书是每年都要读的书,其一是《论语》,其二是《史记》。


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史中,一定会读到《论语》和《史记》的片段,但考完试后,几乎就抛之脑后,再也不想去读去看了。而《论语》和《史记》是抛了很多次,没有抛成功的两部。我因为工作后从事书评编辑工作,在日常选书和阅读中,与这两部书有关的书每年都会涉及,曾先后策划和编辑过“《论语》新编”“《史记》新读”等专题,补课式再读了这两部传统经典,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两部书成为我的“年读之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这是一部有“人味儿”的书,一位老师和他几十位弟子,日常的交流和互动,让我们看到一位可爱的老头儿,他的真性情和真学问。高兴了就喊,伤心了就哭,生气了就骂……仕途不顺了就躺平、流浪,带着一众弟子周游列国,一路上继续叨叨没完。


读《论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像是一个有求知欲的小孩,带着某种偷窥心理,趴在墙角,扒开窗户,看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们在上课,而自己则是跨越两千多年的“旁听生”。


《论语》

译者:刘胜利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孔子在500年后的司马迁眼中,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物,“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说周公死后500年有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又500年了。有谁能写一部著作来发扬古代圣人的事业呢?“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当仁不让的司马迁坚定意志,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42岁时开始写《史记》,历时13年完成,“余厉述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52万6500字的《史记》,每一次阅读都很难从一而终,只好分散在不同年份里,年年读,几年读一遍。今年更是来劲,在小红书发起“抄读《史记》”活动,已经有上百名书友参与共同抄写,计划是一年时间抄毕,但从目前进度来看,可能性不大。但这不重要,终究这段《史记》抄读之旅会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也影响到每一位参与抄读的朋友,会是我们阅读《史记》真正的入口。


《史记》

作者:司马迁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书评 (ID:jingguanshuping),作者:经观书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