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少的人,不要草率地打开一本书
2024-04-26 09:41

读书少的人,不要草率地打开一本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关于读书,你可能没想到的陷阱、问题和思考》,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强调了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锻炼大脑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主动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警示过度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的“计数器陷阱”。

• 💡 读书是为了锻炼大脑,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 🧠 主动阅读比被动阅读更有效,有助于解决生活问题

• 📚 警示“计数器陷阱”,重视质量而非数量

最近经常看到有人问:AI 已经这么发达了,如果以后的 AI 会更智能,那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吗?


我认为: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读书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它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锻炼我们的大脑


我在《打开心智》里面讲过:大脑的本质是一台贝叶斯机器,它会根据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和采取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内部布线。


换句话说就是:大脑是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你用得越多的功能,它就越强大;用得越少的功能,它就会退化。


因此,想让大脑变得更聪明,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能不能经常给它高强度的刺激。可能是大量密集的信息,也可能是较为困难的问题。你“喂”给它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但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问题的机会可能不是很多(相信大家也不太愿意碰到),因此,通过读书来为大脑提供高强度的信息刺激,激发它自我完善和成长,就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办法。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受:阅读量较高的人,比起几乎不读书的人,前者的思考往往会更深入、更全面,记忆力更好,接收新事物的速度也会更快 —— 这些,都会更有助于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也是我一向不提倡“听书”“讲书”“浓缩书”等替代方式的原因。这些方式也许可以帮你提炼书里的信息,省时省力地把信息“喂”给你,但与此同时,你失去了通过阅读来为大脑提升“经验值”的机会。


如果过度依赖这些方式,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看”了很多的书,但除了知道一些名词之外,自己的思考能力却始终没什么长进。原因也就在于此:你为了避免思考的痛苦,也避免了思考本身。


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 AI,实质上跟这些替代方式相似。它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取信息、找到信息、总结信息,但只要 AI 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那“思考”这件事,就必须我们自己来做,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代劳。


所以,只要你不愿意将思考这件事交给别人,希望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那么,自己去读书,就是性价比最高、最有效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它。


1


那么,是不是只要读书,就一定比不读书更好,一定能够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呢?


其实也不一定。


前面也讲了:提升大脑的思考能力,最根本的,是需要给大脑高强度的刺激 —— 而不仅仅是读书本身。所以,如果你读的书是轻松的、低强度的,或者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调动大脑去思考,那么这种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也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阅读量或许不少,甚至会津津乐道于“今年读了多少本书”,但与此同时,这些书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助益。他们可能会拘泥于书里的内容,难以举一反三和有效迁移应用,遇到不同的观点和新事物也容易固执己见,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只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没有在主动地阅读和思考。


什么叫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呢?简单来说,就是阅读时大脑的参与程度。


如果你在阅读时,大脑不断地高速转动,去思考和挖掘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把前文和后文的信息综合在一起,理清作者的逻辑脉络和论证结构,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提出疑问,并通过搜寻其他信息来回答这些疑问……这就是主动阅读。


反过来,如果你只是停留在满足于作者告诉你的观点、案例、方法论,不去对此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整理,而是把读到的内容全盘接收,沉浸于一个又一个“金句”和结论上面,那就是被动阅读。


并不是说被动阅读绝对不好,但过度依赖于被动阅读,很容易产生两种不良效应:


一是“学会的幻觉”:也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很多内容并没有真的理解和吸收,只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为大脑提供了新鲜感,自己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但其实并没有。


二是“固执的牢笼”:容易将作者讲的奉为圭臬,视野和思路被局限在几本书上面,认为它们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标准解答,不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可能性。从而把自己束缚在坐井观天的狭隘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读了还不如不读。


不读,你对这个世界会存在一系列的好奇心和问题;但读了,你可能会给这些问题安上一些并不正确的、或者并不全面的答案。后者可能会对你去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产生更大的障碍。


2


所以,我想分享一个很反直觉的观点,那就是:


你平时阅读量如果越少,那就越不应该草率地去读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平时读书比较少,那么是不是应该赶紧读起来,不管读什么都是好的 —— 不是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当你在一个领域的积累越少时,你就越难使用主动阅读的阅读方式,而只能用被动阅读的方式。


这时,如果你读的书恰好不是特别理想,比如有些过时了,或是它只代表某个流派的观点、并不全面,那么你就很容易以偏概全,产生上面讲的两种效应,以至于对这个领域产生错误的认知。


这种错误的认知,会被你内化到知识体系和底层思维里面,主宰你的思考和信息接收方式。因此,你在后面想要把这些错误的认知给纠正过来,是非常困难的。这相当于要否定你的一部分。


但留着它们不管,你对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建立,又很可能会建构在一个完全不牢固的根基之上。


关键在于:每个人都不可能通晓万物,必然有非常多的领域是我们不知道的。当我们想去涉足和探索我们不了解的领域时,就必然会遇到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已经掌握了主动阅读的思维,并且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意识,那还好,它可以帮我们抵消掉上述的两种效应。但如果是一个尚未建立主动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人,就很容易被入门的书和课程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如果你对一个领域毫无了解,那么你去找这个领域的书单时,就可能要小心了。不合适的书单,很有可能将你引上歧途而不自知。


3


好在,有一些基本的标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书单推荐的都是这个领域的原著和经典著作,那你就要留意了:这个书单可能并不适合你。跟着它去走,很可能浪费时间而没法真正入门。


比如:《国富论》之于经济学,《梦的解析》之于心理学,《乌合之众》之于社会学……诸如此类。这些书不好吗?当然不是,但它们已经过时了。科学和思想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的知识一定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因此,这些经典著作在它们当时的时代当然是突破性的,但它们也无法超脱时代的局限。


那么,入门一个领域,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我个人有一套“四步法”:


1)先读这个领域目前的权威教材和导论。这个阶段要广泛阅读,不求把一本书读完,而是要尽量多读,来大致搭建起自己对这个领域的基本印象和框架。不用非常细致,只要有一个印象就可以。


这方面的教材有很多,单就我熟悉的心理学方面,比如:《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这才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版)《认知心理学》(斯滕伯格版)……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入门的教材。


2)再读这个领域的当代知名学者写的科普书籍。这些书往往是比较靠谱的。就算作者有自己的立场,也能比较全面地带你建立关于这个领域和流派的图景。


比如心理学、认知和神经科学方面,像乔纳森·海特,乔舒亚·格林,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安迪·卡拉克,克里斯托夫·科赫,斯坦尼斯拉斯·德阿内,朱利奥·托诺尼;物理学方面,像卡洛·罗韦利,萨宾·霍森费尔德;哲学方面,像丹尼尔·丹尼特,朱利安·巴吉尼……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作者。


3)再读你所信任的作者写的文章和书籍。这方面就不列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信任的作者。


有以上两者打底,大致不用担心会被带偏,因为你已经完全可以建立起主动阅读的思维方式了。


4)最后,到了这一步,你对这个领域基本已经入门,就可以随便去读了。根据你感兴趣和想要研究的问题,去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阅读。可以读经典原著,可以读别人的阐释和解读,可以读某个流派的前沿思想,也可以读最新的文献……不拘一格,不拘形式。


4


那么,读书是不是都必须这样去读呢?其实也不是。


我大致把读书分成三种,分别是:消遣式阅读,沉浸式阅读,研究式阅读。这三者是按照大脑参与程度的高低,从低到高依次排序。


消遣式阅读,就是随便读读,不过脑子。它的大脑参与程度是最低的,是完全的被动阅读。日常阅读文章、信息流,或者消磨时间的书籍,都属于这一类。


沉浸式阅读,就是跟作者对话,沉浸在作者所构造的世界里面,去体验和感受作者传达的内容。它是以作者为主,属于被动阅读和主动阅读的混合。你在该领域积累越多,就越偏向主动阅读;反之就偏向被动阅读。


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沉浸式阅读,许多人阅读知识类书籍的方式也是沉浸式阅读。它的特点是:着眼于“作者讲了什么道理”“作者传达了什么观点”“作者提出了什么结论”,等等。


第三种是研究式阅读。它跟沉浸式阅读的差别在哪里呢?在于它的重心是从“以作者为主”转移到“以我为主”。我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如何通过作者提供的信息去解答我的问题?这是它的着眼点。


研究式阅读是完全的主动阅读。它的心态是这样的:世间一切都是信息的载体,不拘形式,不拘边界,书籍是,人也是,课程也是,交流和对话都是,我需要的是从里面找到我所需的信息,来补全和解答我的问题,让我自己更趋于完善。


这是一种让大脑充分激活的状态,让大脑高度地参与到阅读、思考和学习之中,将一切融入己身,化为己用。


这也就是我一直所提倡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当然,这三种阅读方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比例分配。就我个人而言,这三者的划分大约是1:4:5。你可以大概分析一下自己的比例分配。只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主动阅读上,不要过度地依赖被动阅读就可以。


5


最后,聊一聊我常常说的“计数器陷阱”。


读书最容易陷入的陷阱,可能就是这个了:把数量当成质量,把持有当成拥有。


什么意思呢?很多人总喜欢追逐一个数字,比如“我今天读了多少小时的书”“我这周读了多少页的书”“我今年读了多少本书”……但这种想法有意义吗?其实是没有的。


原因很简单:知识并不是以“一本书”为一个单位的。并不是说我们拿到一本书,把它从头到尾读完,我们的“经验值”就增长了 —— 不是的。我们读书是为了从中汲取知识,为了锻炼我们的大脑,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一本书里面,可能讲了10个问题,其中只有两三个是你感兴趣的,那你有必要把整本书费劲看完吗?当然没必要。


一个问题可能会横跨好几本书,你可能需要这里看一点、那里看一点,把它们整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回答。那么,如果你只看这本书,你所得到的信息和知识就是不完整的。


更不用说有些书的信息密度可能是其他书的数十倍、上百倍。那么,读一本前者,跟读五十本后者,孰优孰劣呢?


因此,如果你汲汲于读书的数量,那可能说明你其实在舍本逐末,还局限在一种学生思维里:那就是用最笨的办法去行动,把“读完很多本书”,当成“学习”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是在做题,不是在学习。


更好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不是“我读了多少本书”,而是:我从阅读的这些材料里面,解答了自己的什么问题,让自己产生了什么改变,丰富了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体系。


想象自己的脑海里有一幅图景,它可能缺失了多处局部,你通过广泛的、主动的阅读,补上了这些缺失,打通了通往这一处的脉络,让它们四通八达,让信息的流动畅通起来 ——这可能就是阅读所能带给我们,最大的乐趣吧。


6


大致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读书的作用,除了求知,还有锻炼我们的大脑。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但是,要起到这个效果,需要的是主动阅读,而不是被动阅读。过度依赖被动阅读,很可能产生“学会的幻觉”和“固执的牢笼”。


因此,入门一个领域时,正确的入门方式就很重要。我分享了一套判别标准和一套“四步法”。


如何分配读书的时间精力呢?我将其分为消遣式阅读、沉浸式阅读和研究式阅读,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配。


最后,读书的心态也很重要。过度关注数量,只是舍本逐末,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将读到的内容化为己用,来改变和丰富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