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原文标题:《29省份一季报:粤苏渐近,豫鄂“进位”,谁在提速赶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原文标题:《29省份一季报:粤苏渐近,豫鄂“进位”,谁在提速赶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截至目前,除了山西和黑龙江,全国已有29个省份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
从经济增速来看,16个省份跑赢全国大盘(5.3%),其中吉林、江苏、重庆、浙江等8个省份增速均在6%以上,领跑全国。
跟去年同期相比,19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增速或与之持平,其中,贵州、北京、四川、江苏、重庆、浙江、山东、湖北均提升1个百分点及以上,经济增速回暖明显。
从经济总量来看,六个经济大省中,广东、江苏同步跨上3万亿元大关,山东、浙江竞速2万亿元。
位居其后的河南和四川,去年位次发生历史性互换,不过从今年一季度来看,河南暂时以600多亿元的优势,重新夺回第五位置,但增速不及四川。全年来看,“归位”难度不小。
更多的变局正在酝酿,全国省域经济格局中,还有谁实现了进位赶超?又有谁在逼近对手?
一、经济大省:粤苏渐近、川豫竞速
“势要起而不可落”,经济大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挑大梁”的角色,其走向往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省,广东GDP达到31510.66亿元,GDP增速4.4%。增速虽然跑输大盘,但仍然实现1332.43亿元的增量,在3万亿元阶段更进一步。
身后的江苏来势汹汹,凭借6.2%的经济增速与广东同时站上3万亿元台阶,二者的差距从近800亿元缩小至不足500亿元。
从“三驾马车”来看,广东除了进出口(12%)增速领跑六座经济大省外,投资(4.0%)和社消零(3.8%)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之相比,江苏一季度已经全面回暖,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和进出口增速分别为4.9%、6.0%、9.10%。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分析,从江苏投资、生产、消费到宏观增速,关键指标均处于回升状态,表明投资、生产、消费等经济循环的链条逐步畅通,经济增长获得稳健的内循环支撑。
广东、江苏在3万亿元阶段持续竞速,而山东和浙江也在2万亿元阶段“拉锯”。跟粤苏的竞速类似,一季度山东GDP站上2.1万亿元,而浙江也历史性地跨上2万亿元台阶,二者保持着一千余亿元的差距。
在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两省均跑赢全国大盘,明显回暖。而作为“压舱石”,山东、浙江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0%和8.2%,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发强劲。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郭慧敏表示,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最快,增长23.1%。
山东则提及,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产能承接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二季度竣工投产,比亚迪等企业优质产能快速爬坡,将对经济形成强劲即期拉动。对于两省而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强劲增长对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作为六个经济大省中唯二的两个内陆省份,河南和四川角逐出现新的变化。
过去一年,四川以千亿元的优势反超河南,成功晋级全国经济第五大省。今年一季度,河南和四川的GDP分别为14765.34亿元、14142.6亿元,增速分别为4.7%、6.1%。河南以600余亿元的优势反超四川,重回全国第五的位次。
即便暂时守擂成功,但是从增速角度来看,二者的角逐仍然充满悬念。对比去年一季度,今年同期河南的实际增速为-1.36%,下滑203.63亿元,稳经济的压力显露无遗。尤其是一季度“三驾马车”中,除了消费表现较好外,投资和进出口增速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统计局方面表示,下一阶段,全省要着力在扩投资促消费上再提速,在稳生产提质效上再加力,在调结构转功能上再提效,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二、万亿之战:鄂闽“抢七”、沪皖“抢十”
除了六座经济大省外,今年一季度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上海、北京和河北七省份也已经跨上万亿元赛道,湖北、福建在1.2万亿元阶段,湖南、安徽和上海同处1.1万亿元阶段,而北京、河北处于1万亿元阶段。
从经济增速来看,湖北、北京、福建和河北四省份跑赢全国大盘,增速分别为6.1%、6.0%、5.8%、5.6%。
湖北与福建的“抢七大战”是省域GDP排名的一大看点。去年一季度,福建经济总量高出湖北162亿元,位列全国第七,此后被湖北一路赶超,2023年全年经济排名全国第八。
对比去年一季度,湖北在开局锁定优势,凭借较高的经济增速,一举完成对福建的反超,并且将差距锁定在58.3亿元。从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湖北、福建均为7.7%,而湖北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速分别为5.8%、6.5%、8.3%,均略高于福建。
其中,计算机通信行业、电气、汽车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3%、23.1%、7.8%,新能源汽车、微型计算机设备、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分别增长108.9%、20.2%、34.6%。这些优势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对工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上海和安徽的十强争夺战也格外胶着。2022年安徽取代上海,GDP排名全国经济第十位,而在2023年,安徽虽然前三个季度的GDP总量均超越上海,但上海发力第四季度,最终全年经济总量4.72万亿元,以100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过安徽,重回前十阵营。
今年一季度,安徽、上海的GDP分别为11293.6亿元、11098.46亿元,增速分别为5.2%、5.0%。这也意味着二者的差距从去年一季度的400亿元进一步缩小至不足200亿元,安徽想要守住全国第十的排位压力满满。
不过,从“三驾马车”来看,上海在投资上表现亮眼,而消费和外贸增速均低于安徽。今年一季度,安徽、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6.3%、9.2%,社消零增速分别为4.0%、0.1%,进出口增速分别为8.6%、-1.10%。
随着上海出台新一轮新基建项目贴息管理指导意见、中小企业融资减负“20条”等新一轮政策的出台,有望进一步放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眼下,推动消费和外贸的回暖,也是上海最重要的挑战。
与之相似的对决则是北京与河北。继2020年河北GDP反超北京后,河北GDP已经连续四年保持领先,不过差距正在慢慢缩小。从季度数据来看,去年一季度,北京和河北GDP差距已经缩小至93亿元,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北京以120余亿元的优势完成逆转,成为全国经济排名第12位的省份。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北京、河北的GDP分别为10581.4亿元、10454亿元,增速分别为6.0%和5.6%。与上海、安徽“组合”类似,北京也是在投资增速上优势明显,而社消零和进出口增速上均远低于河北。
从新兴领域工业产品来看,北京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4倍、2倍、1.6倍和22.6%,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三、汽车重镇:吉林、重庆增速领跑
万亿门槛以外,不少省份的表现一样亮眼。比如吉林和重庆,同为全国汽车产业重镇,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
今年一季度,重庆实现GDP7232.03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水平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比2023年全年加快2.0个百分点。在主导产业中,重庆汽车、材料和电子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23.7%、8.0%和7.3%,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
比如,新能源产品继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倍和3倍。
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对城叔分析,这一定程度上是“33618”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工业板块的增长非常强劲,尤其表现在汽车、新材料等增长都比较亮眼。“重庆是一个工业门类很全的城市,现在集中精力抓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他也提到,重庆现阶段外贸增长的压力较大,电子产品的下滑还是使得外贸整体受到一些影响,现在正在培育一些新兴产业。除了汽车、材料等支柱产业外,还要关注一些更前沿的领域,比如医药产业等发展。
在全国汽车版图上,重庆一直被视作“中国底特律”的角色,汽车产业转型取得成效,成为重庆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与之类似,吉林汽车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堪称工业经济冷暖的风向标。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实现GDP2936.19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排在全国第一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26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16.5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862.34亿元,同比增长5.7%。
显然,第二产业同样成为拉动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今年一季度,吉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其中信息产业增加值实现42.4%的高速增长,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省属口径整车产销量分别增长22.1%和27.3%,其中红旗品牌分别增长77.8%和64.3%。
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看来,吉林一季度数据好于全国,主要是全省实施新的发展战略,以此为引领逐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方面要构建“464”新格局,就是培育大农业、大装备、大旅游、大数据四大集群,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产业,建设新基建、新环境等四新设施,重点项目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此外,今年一季度吉林实现进出口总额424.1亿元,同比增长15.5%,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亮点。“这几年吉林省的进出口主要还是依托汽车产业,而汽车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有的是设厂,有的是加大出口力度,所以带动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进出口。”丁晓燕说。
从一季度看全年,重庆、吉林两座传统的汽车重镇都实现了“开门红”,汽车产业转型也取得积极成效,而全年能否继续狂飙突进,也更加考验着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以及新兴产业的支撑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