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子女会杀死最亲近的人?
2019-05-09 10:32

为什么子女会杀死最亲近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游识猷,编辑:Mo,头图来自:UNsplash


4月21日,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捕。三年多前发生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再次被翻起。


弑亲案打破了人们对家庭的美好想象,因而往往备受关注。“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即使偶有矛盾,也能恢复到相亲相爱”——这样的图景,在弑亲案里完全不存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怎么会有孩子要杀掉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办法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呢?


数十年来的犯罪学和心理学研究,从大量弑亲案中,确实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有些弑亲案是出于无奈,有些出于疾病,有些出于冷酷的算计。弑亲案绝不是天降意外,凶案发生前往往已有征兆


一、生父与儿子:最常见的受害人与凶手


弑亲案既是普遍的,又是偶发的。


普遍,是指从古自今,从东到西,各种文化各种族群里,都发生过弑亲案。曾经为100多个弑亲案凶手做过心理评估的犯罪学家凯瑟琳·海德(Kathleen Heide)说,“唯一没有发生弑亲案的大陆是南极洲。主要是因为南极洲上没有长居的人类。”


偶发,是指弑亲案少见,大部分人身边从没发生过。凶杀案发生的频率本来就不高,全球大概在每十万人里6人左右。而弑亲案仅占凶杀案里的大概2~4%,属于绝对的小概率事件。


弑亲案的受害人里,数量最多的是生父,其次是生母,第三位是继父,第四位是继母。虽然继父继母与儿女的冲突可能更大,但生父生母毕竟人口基数更大,因此更可能出现极端冲突。在1976~2007年间美国发生的8117起弑亲案里,生父占了45.2%,生母占了36.3%,继父16.7%,继母只有1.9%。


 弑亲案的凶手里,儿子大大多过女儿,儿子大概占85%,女儿仅占15%。另外,儿子常常单独作案,而女儿更倾向于找同谋一起作案。


从凶手的年龄来说,成年人多过未成年人。海德统计过弑亲案里的7860个凶手,最多的是成年男性占69.1%,其次是未成年男性占16.1%,再其次是成年女性占11%,最后是未成年女性占3.8%。也就是说,孩子养到成年了,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能轻松,假如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健康的话,父母反而可能要面临来自孩子的反噬。


二、凶手分三类:生病、受虐、变态


海德将弑亲案凶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第二类,曾被严重虐待者。第三类,自私危险的反社会人格。


下面,我们将总结三类凶手的特征。请不要因此恐慌,弑亲案本身非常少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01由于严重精神疾病而杀人的弑亲案,有如下特点:


① 父母的死亡和精神疾病直接相关。有的凶手可能出现幻觉,认为受神灵指示;有的凶手有受迫害妄想,以为受到父母的严重伤害;有的凶手得了卡普格拉综合症(Capgras syndrome),认为自己真正的家人已经被替换成了外表相同的替身。


② 在弑亲案发生前,凶手就已经被诊断出精神疾病,如偏狂型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等。凶手还可能为此入院治疗过,周围人之前就曾注意到凶手的行为怪异,或者知道他的病史。凶案往往发生在凶手停药时。


③ 如果有多名家庭成员被杀害、手段极端暴力、用的武器怪异,这些情况下,凶手很可能是患有精神疾病。


④ 有些凶手因酒精或毒品而进入短暂的精神失常状态,这些人可能有抑郁症病史。


⑤ 有些凶手有大脑明显异常,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杏仁核异常,暴力冲动的患者常有前额叶皮质功能障碍,无法控制冲动。


⑥ 有时受害者年纪极大(如超过75岁),患有无法治愈且身心痛苦的绝症(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凶手可能是极端疲累、显著抑郁的子女,往往采用较无痛的手段(如一氧化碳)。在这种违法的“安乐死”弑亲案里,凶手有时也被认为受到精神疾病或情感障碍的影响。


⑦ 在弑亲案发生后,凶手可能试图自杀


02曾被严重虐待、为了结束虐待而杀人的弑亲案,有如下特点:


① 凶手是出于恐惧或绝望而杀人,为了保护自己或别人而杀人,案发前有很长的被家暴被虐待史。


② 被杀的父母往往是酗酒者或虐待者。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等。


情感虐待主要是指,语言暴力、不恰当的惩罚等。辱骂在弑亲案里很常见。恰当的惩罚应该和孩子的行为恶劣程度成比例,而不恰当的惩罚则是不成比例、难以预料的,比如因为偷看电视就暴打孩子。这些手段都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障碍或精神伤害。


性虐待除了明显的强暴外,还包括给孩子看色情内容,进行有性意味的挑逗等等,这些行为都会令孩子感到羞耻和惊恐。


忽视主要是指,不给儿童提供安全的住所、食物、监管、医疗和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协助才能健康成长,“不作为”同样是一种虐待。


目睹家里其他人被身体虐待,也是一种虐待,例如孩子看到母亲被父亲殴打,会一边担忧母亲,一边害怕轮到自己。


③这种情况里,凶手往往是未成年人。


成年人不太会因为受虐待而弑亲,因为成年人已经有了谋生能力,可以远离虐待狂父母而独立生存。相比之下,未成年人的选择要少得多。他们的大脑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很难想到不同的行为方式、权衡不同的策略,经济来源贫乏,文凭还没有读出来,工作技能也有限,要靠自己生存很难。


当遭受虐待的未成年人觉得自己没有出口、无助,而家庭环境又越来越无法忍受,他们可能会绝望地认为,除了杀人别无他路。


④ 凶手在外表现较好,可能比较孤独,但没有其他犯罪史。单纯被虐待不会造成反社会人格,尽管他们可能会采用一些反社会的方式,来作为保护自己的心理防御手段。


⑤ 凶手经常患有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们往往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容易受到惊吓,很难控制情绪,很难信任他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里,并没有值得信赖依靠的大人出现。


负责自控和决策功能的前额叶皮质,大概到25岁左右才会完全发育好。而被虐待会阻碍大脑的发展,使得受虐的青少年很难调节自己的强烈情绪,也很难“三思而后行”。还有个专门形容他们的医学术语——“受虐儿童症候群”(Battered child syndrome)


⑥ 在弑亲案发生前,凶手可能尝试过离家出走或自杀(都是逃离家庭的努力)。在弑亲案发生后,凶手短期内往往有解脱感和轻松感。


03自私危险的反社会人格造成的弑亲案,有如下特点:


① 凶手杀人,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比如为了得到“早晚会由我继承的”金钱、为了开家里的私家车、为了和父母反对的对象交往、为了得到更多的自由……于是在他们眼中,父母就成了阻碍他们的障碍,需要被去除。


凶手可能是未成年人,也可能是成年人。


② 凶手往往有其他犯罪史,他们自恋,缺乏同情心,无法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毫无悔过或内疚心,不觉得自己要为造成的伤害负责任。假如凶手未成年,很可能被被诊断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如果凶手已成年,则很可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甚至是精神变态(psychopathy)


精神病患者弑亲时可能在失常或狂乱中,而精神变态则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不在乎。对于自己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他们没有焦虑感或罪恶感,因此,精神变态看起来甚至可能是镇定而平静的。


③ 此前可能存在子女对家长的家庭暴力,而且逐渐升级。


反社会的小孩往往从小就不服从家长,不断挑衅,试探底线,无视家长的规定,按自己的心意行事。家长最开始可能疏于或无法约束子女。当家长试图用更严的纪律来规范子女时,子女被激怒,并开始攻击家长。


④ 弑亲案发生后,凶手往往去寻欢作乐。


特别年幼的儿童弑亲,比较可能是精神失常。青少年弑亲,更可能是因为被虐待或是反社会人格。成年人弑亲,更可能是因为精神失常或是反社会。


三类凶手里,严重精神病患者需要治疗并持续服药;严重受虐的未成年人最可能回归社会后做个好人;而冷酷的反社会人格,是最难“悔改变好”的。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案例有时很难归类。某个凶手到底是被虐待的可怜孩子,还是自私的精神变态,并不那么容易分清,需要心理专家进行具体评估。


三、我们能够减少弑亲的发生吗?


虽然弑亲案的比例极低,仅占凶杀案里的2~4%,但我们仍有必要去减少它的发生。弑亲案的起因各不相同,方法自然也要随之变化。


1.减少反社会人格造成的弑亲案,可能是最难的。


社会需要注意到,存在一种“孩子对父母的家庭暴力”(Violence against parents)。先正视这种虐待的存在,这样的父母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2.减少精神疾病导致的弑亲案,要注意警兆,并及时求助医疗机构。


加拿大精神病学家费德里克·米洛德(Federic Millaud)认为,以下情况要特别警惕:个人或家庭里有精神病史、家庭暴力史;精神病患者停止服药,或者进行饮酒吸毒等高风险行为;精神病患者被社会排斥,也被亲友圈驱逐时。


匹兹堡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娜·纽希尔( Christina Newhill )建议,这样的高危家庭父母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学习如何与病人对话,以减少“敌意对话”,为病人营造一个更少负面刺激的环境。


司法心理学家杰拉尔德·库克(Gerald Cooke)认为,以下状况会升高成年人弑亲的风险:男性、与父母同住或住得很近、失业或啃老、没有亲密伴侣、缺少社会联系。


假如子女的精神病恶化,家庭冲突增加,出现与父母相关的妄想或幻觉,近期试图逃跑或使用暴力,试图伤害或威胁要伤害父母……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时,请精神病医生介入,尤其是及时让子女住院治疗,就能减少许多悲剧。


3.最应该也最可能被避免的,是家庭虐待导致的弑亲案。


海德总结过“让青少年更容易杀死父母的五大因素”——


① 青少年在缺乏温暖或有其他严重问题的家庭里长大。


这样的家庭会给孩子极大压力,孩子们不相信大人,遇到困难不会和大人求助,也不懂得如何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② 家庭内的暴力或虐待已经持续多年。


③ 情况越来越恶化,暴力事件增加,暴力手段升级。


④ 随着时间推移,家庭内持续的动荡和压力给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⑤ 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枪支。


持续多年的、逐渐恶化的家庭暴力虐待,是弑亲案的强大催化剂。减少弑亲,从减少对孩子的家暴开始。学校、社区,发现有孩子可能受虐,要及时向警方举报。遇到暴力伴侣的人,要努力把孩子带离那个“有毒的环境”。


离开那个糟糕的环境,接受心理医生的评估和治疗,很多孩子就不会被逼到用极端暴力来自保。


比起事后的谴责站队,了解弑亲案成因更大的意义是:在尚可挽回时,通过尽可能多的理解、帮助和其他有效措施,减少悲剧的发生。


逝去的宝贵生命无法再重来,而对于凶手而言,人生轨迹也会急转直下。未成年犯罪者从此再没有回到学校,而在监牢里“学”到了各种犯罪技能。精神病人失去了往往最在乎他们、最有可能帮助他们的家人,可能一辈子再也无法离开精神病院,也可能流离失所而早早夭亡…… 


每减少一起这样的弑亲案,拯救的是不止一段人生。


参考文献


[1]Ahn, B. H., Choi, S. S., Ahn, S. H., Ha, T. H., Kim, S. B., Kwon, K. H., & Kim, J. H. (2008). Clinical features of parricid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Korean Neuropsychiatric Association, 47(4), 334-340.

[2] Boots, D. P., & Heide, K. M. (2006). Parricides in the media: A content analysis of available reports across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50, 418–445.

[3] Bourget, D., Gagné, P., & Labelle, M. E. (2007). Parricid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tricide versus patrici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iatry and the Law Online, 35(3), 306-312.

[4] Evans, T. M., McGovern-Kondik, M., & Peric, F. (2005). Juvenile parricide: A predictable offense?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ology Practice, 5, 31-50. 

[5]Forth, A. E. (2005). 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 Youth version.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and assessment in juvenile justice, 9, 324-338

[6]Forth, A. E., Kosson, D., & Hare, R. D. (2003). The psychopathy checklist: Youth version.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ulti-Health Systems.

[7]Hare, R. D. (1999). Without conscience: The disturbing world of the psychopaths among us. Guilford Press.

[8]Hare, R. D., & Neumann, C. S. (2006). The PCL-R assessment of psychopathy. Handbook of psychopathy, 58-88. 

[9]Heide, K. M. (1989). Parricide: Incidence and issues. The Justice Professional, 4(1), 19–41.

[10]Heide, K. M. (2012). Understanding parricide: When sons and daughters kill par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Heide, K. M., & Frei, A. (2010). Matricide: a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 Trauma, Violence, & Abuse, 11(1), 3-17.

[12]Heide, K. M., & McCurdy, J. (2010). Juvenile parricide offenders sentenced to death. Victims and Offenders, 5, 76-99.

[13]Heide, K. M., & Solomon, E. P. (2006). Biology, childhood trauma, and murder: Rethinking jus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29(3), 220-233.

[14]Holt, A. (2017). Parricide in England and Wales (1977–2012): An exploration of offenders, victims, incidents and outcomes. 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 17(5), 568-587.

[15]Lewis, M. E., Scott, D. C., Baranoski, M. V., Buchanan, J. A., & Griffith, E. E. (1998). Prototypes of intrafamily homicide and serious assault among insanity acquitte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iatry and the Law Online, 26(1), 37-48.

[16]Livaditis, M. D., Esagian, G. S., Kakoulidis, C. P., Samakouri, M. A., & Tzavaras, N. A. (2005). Matricide by person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dependent overcompliant personality.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50(3), 1-4

[17]Maher, J., & Fitz-Gibbon, K. (2018). Explainer: what is parricide and how common is it in Australia?https://theconversation.com/explainer-what-is-parricide-and-how-common-is-it-in-australia-100088

[18]Melo, R., & Alves, J. C. (2015). Parricide and Psychopathology–a Review. European Psychiatry, 30, 759.

[19]Menezes, S. B. (2010). Parricides by mentally disordered offenders in Zimbabwe. Medicine, Science and the Law, 50(3), 126-130.

[20]Millaud, F., Auclair, N., & Meunier, D. (1996). Parricide and mental illness: a study of 12 c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19(2), 173-182.

[21]Mones, P. (1994). Battered child syndrome: Understanding parricide. Trial, 30, 24-24.

[22]Myers, W. C., & Vo, E. J. (2012). Adolescent parricide and psychopat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56(5), 715-729.

[23]Newhill, C. E. (1991). Parricide.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6(4), 375-394.

[24]Walsh, J. A., & Krienert, J. L. (2009). A Decade of Child-Initiated Family Violenc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ld—Parent Violence and Parricide Examining Offender, Victim, and Event Characteristic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Reported Incidents, 1995-2005.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4(9), 1450-1477.

[25]Weisman, A. M., Ehrenclou, M. G., & Sharma, K. K. (2002). Double parricide: forensic analysis and psycholeg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47(2), 313-3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游识猷,编辑:Mo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