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时刻,华为再次遭遇重创。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已按特普朗要求,停止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和服务,涉及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谷歌还将停止就安卓和谷歌服务为华为提供技术支持和协作。
华为将失去对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更新访问权限,只能使用开源版本。Google Play商店、Gmail、地图、YouTube 等谷歌全家桶应用和服务,也不再能使用,简单来说,华为将无法得到 GMS 认证。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 Google 支持,不仅仅是无法使用 Google 全家桶的问题,诸如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等应用都会因为“缺少 GMS 认证”,而无法正常使用。这些应用对于当地消费者有多重要不用多说,换个角度想,如果一部中国销售的手机无法使用微信、QQ、支付宝、微博,你还愿意购买使用吗?当然,得益于安卓开放的特性,你总能“魔改”出一部能正常使用的手机,但问题是,有多少普通消费者愿意这样做呢?
目前,消费者业务已经占到了华为近一半的收入,而消费者业务中,也有近半是来自海外市场。可以确定的是,短期内,华为终端海外的业绩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这对于立志超越三星的华为来说,是一个十足的坏消息。
“内供版”自研系统靠谱吗?
而 Android 受限后,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的话题再一次被拿出来讨论。今年余承东在接受德国媒体 WELT 的采访时承认,华为已经准备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旦发生了我们不能够在使用这些(来自Google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情况,我们需要做好准备。这是B计划。”
有了海思麒麟的成功经验,外界也在期待着华为的自研系统。但实际情况是,系统涉及到生态问题,远比硬件复杂,自研系统的远水,可能还解不了华为的近渴。
理论上,在 Android 和 iOS 占据如此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第三个操作系统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性。从零开始重新做一个操作系统何其困难,强如微软,也在 WP 上栽了个大跟头,三星投入的 BADA、Tizen 也没能掀起什么水花。
乐观的方面是,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互联网一直是脱离于世界,独自发展的。我们日常使用的大部分应用,都是来自于中国公司。微博、微信、淘宝、支付宝、今日头条、抖音等等,你几乎想不到一个海外 App,在中国是不可或缺的,那些海外独角兽们,进入中国市场,往往也会铩羽而归,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生态。
对于一款新系统来说,只要解决了这些超级应用的适配,就足以满足相当数量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这个“备胎”,至少能拿到及格分。
但真正的问题不在这。
海外才是问题的关键
假设华为现在拿出了一个足够可用的系统,在国内也得到了一部分应用的支持,甚至开始逐渐开始普及。但最关键的海外问题呢?还是没有解决。现在华为最大的问题,是海外受阻,Google 的合作全面暂停,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当口,华为如何解决海外应用问题?如果无法建立健康的合作关系,来自美国的应用依然不会支持华为系统的普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方能找出 800 个理由,让美国的公司不去支持华为的系统,科技无国界,但公司有,一直喊着 Do The Right Thing 的 Google,也第一时间站出来“封杀”了华为,显然我们不能太乐观。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为了防止完全无法使用 Android 而做的准备,但问题是,AOSP 是开源的,谁也拦不住你使用。在今天的回应中,华为的措辞也是“安卓作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直是开源的,华为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为安卓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对于华为,至少是当下的手机产品来说,使用安卓还是更稳妥的选择,自研系统,目前的战略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
任正非在 2012 年,曾有过这样的担忧:“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 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但这是一个悖论,我们在全球化的蜜月期时,想大力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会面对“重复造轮子”等重重压力,投入产出比极低;而当国际形势紧张,合作突然暂停时,你即便有“备胎”,对方依然可以在应用、生态上卡你的脖子,而对于华为这样的厂商来说,不可能完全放弃海外市场。
总结一下,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值得提倡,但那要建立在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华为现在掏出个自研系统,还无法完美地解决当下的困境。华为的研发投入和实力值得肯定,但真正能让这一切重回正轨的,还是政治,而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