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槽点到底在哪里
2024-05-12 11:55

百度的槽点到底在哪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魏武挥二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百度存在的槽点以及引发争议的璩静事件,从百度的历史议题和对外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 💡 研究百度的历史议题,探讨百度和谷歌的竞争关系

• 🤔 分析百度在内容生产者利益方面的短板问题

• 😕 探讨百度作为搜索引擎的社会形象和用户体验问题


先说点百度璩静这个事的后续吧。


璩静自己承认了错误,既然是错误,那就要支付代价,于是离了职。但百度官方,一直没啥明确的态度。最多就是借助一场内部表彰大会,大领导旁敲侧击地说了几句而已。


要知道,2016年百度有个总监,在外头说错了话,那可是开除了事的:


嗯,内网。刘超是被内网好一通热议的。据说璩静这事,内网总体静悄悄。



也就是在百度内部表彰会上,百度高层李彦宏也好,崔珊珊也好,都发表了对百度文化的看法。崔珊珊更是长篇大论,语重心长。


话音刚落,百度文化立刻发布了一个短视频,载歌载舞了一番简单可依赖,算是对大领导指示,表态要及时及时再及时。


当然是不大可能听完指示才立刻去部署执行,这未免太仓促。但发布就在领导讲话之后,这种对上管理,还是很得其味的。


只可惜,不仅看着特别尬,而且,还有极强的“借鉴”味儿。


唉,PR一号位有,会丢人现眼;没有,还是会丢人现眼啊。



以上其实都是小节,无关大局。


然而,我总有一个问题,想不大透。这就是:百度的槽点,到底具象化表现为什么?


对于很多大公司而言,都有自己所谓的“议题”(issue),一般而言,都还会做一些议题管理以及危机预案。所谓议题,就是这个公司最容易被诟病然后爆发的点。比如说,对于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企业,它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就是食品健康。因为老有人认为,快餐=垃圾。


这些议题管理,不仅仅是对外话术上的,而且渗入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链条上。生怕哪个环节没做好,议题就会上升成舆论中的议程。


在中国互联网大厂里,很多企业,在我看来,都有它们的议题(你或者说成要害、薄弱点都行)。比如阿里,早期的议题就是淘宝卖假货。现在的议题我看很大程度上是所谓阿里职场文化。腾讯,早期的议题是抄袭山寨,现在的议题极有可能是游戏就是电子海洛因。


再比如后期的一线企业们,字节跳动:信息茧房、奶头乐;美团:外卖不健康、骑手困在系统里;滴滴:安全、数据;B站:引战、网暴、不赚钱;小红书:炫富、滤镜摆拍、消费主义。


百度的议题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百度,到底不喜欢它什么?



百度早期确实是有明确槽点的,主要是它和谷歌的竞争关系。


江湖上有不少它怎么对付谷歌的流言,未经证实也未经证伪。但无论如何,相当多有点网龄的网民,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要不是谷歌缺席,百度你日子会过得这么好么?再进一步,由于你日子太好(百度一度净利润率能高达6成),你就肯定不会太思进取。


果不其然,谷歌率先搞了Gmail体系,后来成了谷歌所有服务的通行证。李彦宏虽然当年在hi空间里问过,要不要百度也搞个邮箱体系,但终究是不了了之。以至于百度有一段时间,要花很大的力气,才算整合出一套用户体系来。


再后来,谷歌收购安卓并将之改造提升为全球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百度呢?空白。


因为有同行衬托而不满百度的人中,有不少是相当有影响力的KOL。比如当年有科技圈头号博客之称的keso,就是对百度很不以为然的人。南方周末甚至报道过一个细节:百度某员工将keso的一篇文章(肯定是批评性质的)呈给李彦宏看,后者嗤之以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个细节活灵活现,很有画面感,对很多读者有影响。但确实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但实话实说,这个槽点在今天,年轻网民们,我想应该是不大在意的,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了。



魏则西事件,是百度的一次危机总爆发。


在魏则西事件之前,由于百度掌握了桌面流量入口,使得相当多媒体网站对百度不敢批评太狠,很有一些敢怒不敢言的意味。但在魏则西事件中,一来彼时移动互联网大潮已起,百度不再能控制流量;二来百度多年来竞价排名的广告(但它又死活不承认是广告,且在相当多诉讼里获得了法院的认可)之多,相比谷歌,又被衬托成要钱到了不要吃相的地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百度都不能摆脱魏则西事件所造成的阴影,我看一直到今天,都依然存在:这就是个给钱就上的主儿。


但平心而论,百度今天乱七八糟的医疗广告,并不多(我不敢说肯定一个都没有),搜索的左侧结果页,广告量也没铺天盖地以至于翻几页都是广告。魏则西事件之后,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出台,前两年又改版升了一次级。既然搜索关键字营销被认定为广告,百度还是走在广告领域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轨道上的。


这就变得很有趣。我们不妨把腾讯拿出来比较一下。


腾讯过去有一个特别大的负面形象,喜欢抄袭山寨别人的东西。但到底啥叫抄袭啥叫山寨啥叫我受到了启发捣鼓出一个自己的东西,界限并不清晰。可以这么说,一直到今天,腾讯依然颇有一些产品,你是可以找到同行的。最赚钱的两款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就没其它先行者的影子了?


但可以这么说,腾讯现在这个负面形象基本已经烟消云散,主流观点从来不再会认为,腾讯就是靠山寨抄袭取胜。正相反,腾讯这家企业,今天的对外形象可能是诸多大厂里最好的一家——虽然事实上,它的毛病依然不是没有,甚至也不少。


那百度咋就摆脱不了了呢?


到了2019年,甚至发生了李彦宏演讲当众被泼水的事儿,现场自然还是支持他的,但要说网上,看热闹看得兴高采烈的,大有人在。



和三表交流起这个事,三表的答案是:腾讯帮助人赚钱了,但百度,似乎没有。


说法自然是不错的。腾讯所谓的抄袭山寨,要害还是走了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也就是吃独食挡了别人发财的道。后来腾讯大搞开放生态,尤其是在微信里,又是公号平台又是小程序,多少人多少企业,依靠腾讯在发家致富,这当然是帮助别人赚钱了。


百度有没有帮人赚钱呢?我不是太清楚,但我至少知道,没有什么搞内容的人,是主要通过百度赚钱的。


正相反的事是,搜索引擎是不大在乎所谓内容好坏的,它的结果排序基本规则是网页权重值。而通常较高的网页权重值,都是大网站或者历史悠久的网站。


2013年百度在桂林召开一个媒体会议,当时的百度公关一号位朱光,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要保护原创者的利益,在搜索里要给原创者流量倾斜,让搜索结果优先考虑原创源头(大意如此,原话忘却)。这番话语引起了现场的热烈掌声,但我却大大不以为然。因为话当然是好听的,但他不可能做到。


到了移动时代,百度由于移动App各自的巨岛化,不得已在手百里大量呈现的,都是百家号的内容。这曾经引起学者方可成的批评:搜索引擎百度已死。我虽然理解百度的苦衷,但结果确实是这样的:手百里太多百家号的内容,而连当年的全互联网索引都不像了。


在手百上,呈现出了搜索引擎与内容客户端在底层逻辑上的尖锐冲突:前者需要用户越快离开越好,后者需要用户大把大把的时长。


饶是如此,相当多的媒体也好、个人号也好,百家号不是主力阵地。


在这次璩静事件中,一个媒体鞭牛士,由于对这件事做了一篇大概百度不喜欢的报道,其百家号被封杀。但我看,对鞭牛士而言,这种损失近乎于不值一提。


在我的记忆中,百度可能形象最好的时刻,是早期百家号时期。与今天的百家号不同,当时的百家号是邀请制,清一色都是科技圈比较有名的KOL。然后广告在这些百家号呈现。僧少粥多,我甚至有一篇文章广告费分成就过了上万。


内容生产者的利益并不在百度,我看是百度形象的一个短板。功利点讲,没有什么人有兴趣为百度辩护,除了一小部分确实获得百度投放的人。而璩静所谓公关部自己来不用投放了,那就更完蛋了。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文字内容输出者,对于百度是不可或缺的。


这就显得特别可惜了不是?



东拉西扯说了一堆,不乏百度并不乐意看到的内容,但最后我还是想说,我依然没搞清,百度的槽点到底在哪里。


内容生产者不靠它发家致富,只能说护城河不够,但这不是槽点。几乎人人都用百度,但百度依然不讨喜,我不知道百度的高层,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光说自己的文化简单可依赖就是好,是没有用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魏武挥二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