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那天,我去宝安中医院看病,无意中看到还有一个失眠科,门口等待的病人熙熙攘攘。
深圳,失眠的人有这么多吗?
我搜了一下深圳失眠科挂号的信息,发现几乎每个大医院都有睡眠相关门诊:不仅康宁医院有睡眠障碍门诊,北大、港大、深大、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都有专门的睡眠门诊。
最新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37小时,根据往年数据,深圳人均睡眠时长只有6.45小时,为全国最短。
因此,我咨询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脑病科的周超医生,他解释:深圳人睡眠时间短,并不全是因为失眠,也有可能是主动熬夜,但深圳失眠的人确实很多。
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够,后三十年睡不着,在深圳却并非如此。周医生提到:相较于其他大部分城市,深圳失眠患者更加年轻化,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他们白天在单位当“牛马”,回到家中却无法安眠。
在周医生看来,每一个失眠的深圳人背后,都有一个有迹可循的社会问题。改变大环境不容易,改善失眠却有很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失眠。
“不要内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非做不可的,让自己过得舒适是最重要的事情。”
以下是周医生的自述:
深圳失眠人,年轻人多,女比男多
就我接触的患者来说,深圳失眠的人里面,年轻人的占比是最大的。按中位数来说,20~35岁打工人的比例最大。
一般来说,睡眠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减少,但老年人失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疾病引起,例如帕金森病、高血压等,常常需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缓解失眠。而正处于生命旺盛阶段的年轻人出现失眠,主要还是跟情绪压力相关。
失眠人群总体上来说,不会特别集中在某一个行业,近年来看的话,和社会上的行业发展关系比较密切。
像我前段时间就连续接诊了几位银行的职员,他们感觉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匹配。以前金融行业发展得很好,大家都赚钱。现在大家业绩压力大了,赚到的钱没那么多了,但是付出的精力更多,来自领导的压力更大,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失眠的问题。
很多人好奇,在深圳大量行业都遍布的程序员,会不会是失眠的主力军?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几乎没有程序员向我咨询过睡眠问题。
程序员大多是男生,思维比较理性,虽然长时间在工作,强度也大,但是正因为这样,社交时间明显减少,除了上班就是在睡觉,与人接触的压力降低了,失眠的情况也就不常见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总体来说,失眠确实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单一地以行业来论。
失眠的人虽然在行业集中上没有什么趋势,但是在性别上的特征很突出:在失眠的人里,女性的占比会比男性多得多,大约10名就诊的患者中,有8名是女性。
前段时间,我面诊了一个女性患者。她29岁,是一个很努力的女孩。虽然学历一般,但是来深圳三年,就在一家私立医院从一个小运营升职为主管,年收入也非常可观。
虽然工作上渐入佳境,但是她却反反复复失眠了半年多,主要的苦恼是特别想成家。
但她生活圈子小,没有认识异性的机会。她很羡慕已婚的同事,哪怕同事的家庭条件再差,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里,但是有老公有小孩,一家人其乐融融,就是她触摸不到的幸福了。
她本来想在相亲市场上找一个和自己100%匹配的人,但现实情况却是步步妥协,最后连一个在身高、长相、收入上和她50%匹配的人都找不到。所以她很苦恼,调整不好自己的状态,焦虑到失眠。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讲,女性较于男性,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更杂,更加内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社会加诸于女性的压力更大。这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过程,时代在向前发展,女性在面临丝毫不减的工作压力的同时,还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给家庭。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面临不少的压力:学业、工作、家庭等等,但女性还会额外面临更多婚恋、生育、外貌的压力。
大部分男性到了30岁,还会感觉很好找对象,而女性到了30岁,就会开始焦虑,感觉在婚恋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人的概率变得越来越小。
女性到了30岁,也会有生育的压力。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提倡晚婚晚育,生育随缘,但是让一个女性在尚有生育能力的时候,完全断绝做母亲这个想法,其实还是挺困难的。
我是觉得,这个社会对女性来说,其实挺不友好的,应该要给女性更多自由和关爱。
失眠的深圳年轻人自救无效,无奈寻医
精神疲倦、面色萎黄、眼下乌青、唉声叹气、有气无力……
你一问他们是混哪个圈的,这些患者基本都会回复“黑眼圈”。带着亚健康状态走进诊室,是大部分年轻失眠患者的共同点。
有的时候,有些患者为了睡眠,做出的努力比上班还多。
吃褪黑素、针灸、睡前泡脚、睡前“数羊”、听轻音乐、早起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中午不午休、晚上还去健身房,结果还是到凌晨都睡不着。
失眠到一定程度,以上这些方法对他们也不起作用了,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甚至挣扎到天亮也难以入睡,但是白天还得去上班,为了打起精神,咖啡一杯接一杯,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上的睡眠。
失眠的人很痛苦。在每一个怎么躺都不对的夜里,在每一刻害怕又渴望天亮的困顿里,他们抓不住内心的秩序,失落在日夜无章的作息里。
曾经有一个患者,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身体已经非常疲乏了,但一闭上眼睛,脑子就变得非常活跃,枕头就像是一个开关,只要头一触碰到枕头,漫无边际的思绪就开始作祟。
每天晚上难以入睡,睡着后易惊醒,醒来心脏怦怦地乱跳,白天偶尔还会有心脏疼痛的感觉,每天都在怀疑自己会不会猝死。
有一些女性患者则因为长期失眠,气血不足,导致经期混乱,内分泌也失调,感觉自己的相貌变得越来越丑。
没有失眠过的人,认为失眠就是一种想太多的后遗症。“失眠是因为穷,世界上只有一种穷病”、“失眠证明白天的工作量还不够大”,这些其实都是很绝对的评价。
正常来说,不是每个睡不着的深圳人都能被定义为失眠。失眠本身的话就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入睡困难,第二个是早醒,第三个是醒后再难入睡。每天入睡4至10个小时都是正常的时间范围,具体要以第二天起床后是否精力充沛为标准。
我们医学上判定“睡眠障碍”,一般遵循“五个三”的原则。
一是从躺上床开始到睡着入睡超过30分钟。二是早于预期觉醒时间提前至少30分钟。三是一般情况下,中途醒来后30分钟内应该重新睡着,如果超过30分钟也算失眠。最重要的是,需要以上其中一种,至少持续3个月,每周失眠次数大于3次才算睡眠障碍。
长期失眠,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基本上,到找医生这个程度的失眠人,都是自寻办法无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他们晚上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没有精力应付工作,当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工作不匹配时,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反过来又影响睡眠,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时间久了,还会让人产生肢体症状,导致头晕、头痛、肚子胀气、消化不良、容易出汗等等问题。
我面诊过一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病人,他仅有16岁,但是长期的失眠造成的情绪压力,让他变成了一个非常焦虑的人。他很害怕跟人交流,甚至还有被迫害妄想,经常坐立难安。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像这样症状比较重的年轻人,一般治疗起来也比较有难度,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如果出现失眠和情绪问题,需尽早就医。
和失眠和解,其实是和自己和解
虽然我是一名睡眠科医生,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睡不着,比如出差或者旅游时,换了个不熟悉的睡眠环境,我也会失眠。
我通常都会备一些短效的助眠药物,喝咖啡的时间比较晚或者其他导致入睡困难的问题发生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吃一点安眠药,因为药效快,维持时间相对短,身体能很快代谢掉。药物帮助我快速入睡,入睡了之后我会有自己的睡眠节律,不用担心失眠的问题。
有的时候不想吃药,我就会把问题归结到外因上,比如床不舒服、枕头不舒服、灯太亮,我把这些小问题解决了,睡眠上的障碍也清除了,这个办法也很有效。
很多人失眠的起因,就是担心自己会失眠。
不要总想着我失眠了,明天会怎么样,我吃了睡眠药会不会有副作用,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眼睛一闭上就开始放电影,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
长期失眠的人,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甚至出现很多躯体症状,这些情绪问题和躯体症状,又会成为失眠的原因。
所以,我们在治疗患者的时候,一般是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让患者能够借助药物先获取一些睡眠,再辅助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他们的对失眠认知,再进一步舒缓情绪上的问题。
因为我是年轻人,我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他们的烦恼我也经历过,恋爱、分手、催婚、老师很讨厌、领导的PUA等等,大家都是过来人。
认知行为疗法,其实是改变一个人对事情的认知。
为什么会想不通?因为对事情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你看问题的角度,让你产生了这些不好的情绪,这个角度不行,咱们就换一个角度。
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变得正面一些,积极一些。
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20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很好。失眠,如果是因为工作的问题,把工作辞了,问题就会好很多。如果是因为情感的问题,时间也会治愈,投入到下一段感情就可以,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在传统社会观念的熏陶下,中国人的每一岁,都是很关键的一岁,每一个阶段,都在卯足了劲地往前冲,尤其是深圳人,所以面临的情绪问题会更加地强烈。
所有的病人就诊的时候,如果他产生执念的话,我经常会跟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你这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现在的结局就是生病来看医生,我希望你能从让自己健康起来的角度出发,先爱自己,才能真正睡好觉。
在接待了这么多失眠患者之后,我作为年轻人和医生,有一个非常诚挚的建议:
不要内耗,可以适度“发疯”,让不好的情绪跑出去,内心的宁静留给自己,让自己每天能睡个好觉。
人生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做,或者一定不要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好好爱自己,好好珍视睡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