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你把他所描述的电视机拿出来,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无法想象(比如意念遥控,实现“所想即所得”;或者赋予电视生命力及人格化的存在),就更不用提能否接受了;
另一种是勉强挤出几个能直观描述的新功能(比如更加自由地选定内容、屏幕更大效果更清晰,还有绿色环保等等),但凭产品狗的本能,我所了解的是,提出后者的用户对现有的电视机是基本满意的,没有更多的期待。
如果要问下一代电视机会是怎样的,有多智能才是合适,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志在远方,路在脚下——判定趋势比结果更重要
要问“十年后的电视机会是什么样的”,不妨先穿越至1994年,试问“十年后的收音机会是什么样的”。你能想象在2004年收音机早已淡出舞台了么?
今天我们所讲的电视机是具象化的产品,是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不同于抽象的事物可超越时空而存在,下一代电视机就是我们几年内后者在下一秒钟就要触摸的产品,一定是在老人和孩童都能理解和接受范围之内的存在,因此电视的智能程度也要就近延展,十年之后电视机所满足的需求是否会被其他设备取代还不一定,未来几年内把握好用户的趋向就好。
比如用户的本性至少包括两条,一是越来越“懒”,对操作和思考的要求会越来越简单;二是越来越“贪”,对内容和体验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至于十年之后电视机的细节还不必考虑过多。但针对眼下一台更好的电视机是怎样的,在此从需求角度提出两个发力点:一是内容的简易性与自由化;二是应用的互动性与场景化。
内容体验的极致是用户屏幕选择之争的契机
先明确一件事情,如果限定电视机还是固定的家居,就没必要去和用户的移动端设备相争,不管用户是在外出、躺在被窝或是坐在马桶,都不是电视的直击目标,电视屏幕可能替代的是用户看视频的PC端屏幕。
从内容的量而言,PC端至今都有绝对优势,但即使是没有暂停和点播功能的传统电视,较之在PC端看视频也有体验的优胜之处,比如启动和关闭更简易、播放更加流畅、操作更加省心、没有刷新而造成的往复广告……智能电视若能在保留现有体验优势的前提下,用各种方式提升电视端内容的量,就有可能成为用户在家中看视频内容的首选屏幕。但提升内容的量,是不能完全依赖带宽和内容权限等基建与政策因素的,解决方案会有很多种可能,比如与局域网络的连接实现内容的获取和管理,外设既可能是盒子,也可能是与路由和其他存储设备的连接。
在保证电视机现有体验的建议性方面,增加内容和控制功能就难免要交互层面的改进,范畴既包括遥控器等操作硬件,也包括用户界面等软件环境。
电视的杀手级应用更可能诞生在“家居”的角色之中
在视频内容的屏幕之争中,电视本身缺乏移动属性的特征就注定不会完胜,但在众多家电和移动设备中,智能电视是最适宜同时服务多人的屏幕。沿袭人们传统的习惯,电视就是一家人一起看的,在同一时间适宜服务整个家庭或者客厅的整个空间,这就更容易构成电视杀手级应用的着力点。
原因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个性化需求普遍的时代,睡在同一张床的两个人,完全有可能在同一时间用两块儿屏幕观看不同的视频内容,与其试图通过一块儿屏幕牵强中和两个人的喜好,还不如积极提供两个人或更多成员都能参与的应用;第二,目前PC端和移动端多数的应用(也包括游戏)都是根据同一时间单人操作设计的,本身在平板或手机体验良好的应用或游戏,移植到电视端如何能更进一步呢?如果不能提供更好的体验,用户在电视端使用的动机又要从哪儿来呢?试用五款游戏的移植来举例,A-欢乐斗地主、B-英雄战魂、C-拳皇格斗、D-极品飞车、E-愤怒的小鸟,如果根据“多人同时参与”的情境,适宜移植电视端的排序是A。
电视有多智能才算好?贵在进退有度!在能发挥卓越体验的领域可多进一步,在相对较弱的领域不退一步也无妨。在不久的未来,即使所有的家电都可联网,但不代表用户需要任何一个家电都能做所有的事。但在下一代智能电视的标准之中,一定会更清晰地界定了智能电视所满足需求的分内和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