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润萱
封面 | 《黑镜》
又是一年《黑镜》播出时,这次,它扑得有点彻底。烂番茄新鲜度67%,豆瓣评分6.6,为五季以来最低。
尽管批评者们的口吻仍然十分客气,称它为剧集里独特的“哲学家”,但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是,《黑镜》里那种曾经让人们为之震颤的深刻褪色了:它逐渐沦为一个夏日消暑的甜品,能带来刺激,但本质上是甜品。
豆瓣短评
时间退回到2011年,《黑镜》第一季横空出世时,它对媒介力量、公众意志、科技的思考令人们胆寒又兴奋:未来真的会发生群体意志绑架政府的事吗?所谓的乌托邦是否只是一个人类被物质操控的虚伪新骗局?
关于科技,人类一直同时心存幻想和恐惧,之前的《我,机器人》等作品就表达过类似的主题。但《黑镜》的英式冷峻让这种恐惧与人性幽深结合在了一起,显得独一无二。
《黑镜》第一季第一集的震撼
也是在这一年,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未来的流媒体巨头Netflix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2011年,Netflix宣布月费提高60%,结果遭到用户抵制,超过80万名用户退订,公司CEO里德哈斯廷斯不得不在公司和YouTube上公开道歉。
但也正是这次事件,才让Netflix有机会与《黑镜》结缘。为了力挽狂澜,Netflix从《纸牌屋》开始发力原创剧集,并在这种策略之下开始了狂飙突进的“买买买”之路。首席内容官泰德·沙瑞多斯甚至放言:“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在HBO转型成为Netflix前,我们早一步先变成HBO。”《黑镜》就是让他们变成“HBO”的重要产品之一。
第三季开始《黑镜》成了Netflix的剧
刚到Netflix时,《黑镜》的变化还不那么明显,第三季豆瓣评分仍有8.8。但第四季开始疲态乍现。以第四季的《大天使》和《DJ下台》为例,这两集故事本身还算精彩,但表达的仍然还是人类对科技凌驾自身的恐惧,并无太多新意。而《铁头》则形式大过内容,被指像一场未来“吃鸡”游戏。
这种重复或许跟制作周期缩短有关:在BBC时,《黑镜》的节奏是5个月制作一集,但到Netflix后,这个时间变成了3个月。而从集数上看,在BBC 4台播出时,它是英剧一贯的体量(只有3集),到Netflix之后也扩成了6集。《纽约时报》还指出,它在单集的内容上也显得冗长了,比如《急转直下》(讲社交打分的故事)完全不需要用60分钟来表达主线。
《急转直下》
从商业逻辑来说,这一点无可厚非,因为Netflix必须通过快速、大量更新来保证用户的留存率。有人在2013年《纸牌屋》(该剧成本约1亿美元)播出期间算过一笔账,如果新顾客平均只订阅四个月,Netflix就得需要超过300万新订户才能收回成本,《黑镜》亦同理。
但正如《黑镜》的主创查理·布洛克所说,他在这部剧里表达的是种种对事物的恐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治疗”。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里,个体对恐惧的种类是不会变多的,这就导致《黑镜》在内容表达上开始重复。《黑镜》原本靠高密度叙事取胜,这点一旦被稀释,重复就很容易被观众察觉。
但相比时间,Netflix的基因给《黑镜》带来的最大问题其实是“非人化”。
何谓“非人化”?它有一个你可能更熟悉的名字:大数据。
Netflix界面
《纸牌屋》的爆红让世界知道了Netflix的内容逻辑:他们记录用户登录网站后的每一次点击、播放、暂停甚至观看视频的时间长度,一并存入后台用作计算。Netflix就是通过“大数据“这种方法精确定位观众的偏好。《纸牌屋》第一季全集播出的模式,甚至也被说成是测算出来的:多数用户已经不爱追剧了,他们想“养肥了”再看。
尽管这一逻辑在某个时期被认为是官方后期强加的伪方法论,但随着国内流媒体的兴起,大众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的确有着预测爆款的能力。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就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AI可以帮助选角、剧本分析,然后通过历史大数据做出流量预测甚至会员收入、广告收入的预判。
在流媒体这个赛道上,Netflix和国内的平台们算是同时起跑,但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公司此前十多年的用户积累却是后者没有的,这还不算上Netflix拥有的全球最优秀的算法工程师和算法大奖赛招募的专业爱好者们。
精确预测的好处显而易见,近几年Netflix佳作频出:《马男波杰克》《怪奇物语》《疯子》《王朝》,都是流量与口碑兼得的作品。在2018年的艾美奖上,Netflix甚至以118个提名超过了108个的HBO,终结了后者的17年提名霸主的生涯。
但弊端也随之而来:比罗伯特·麦基的剧本方法论更天衣无缝的套路,让剧集们显得像一丝不苟的机器产品,因为过于严丝合缝而丧失了作为抽象内容的灵性。
《怪奇物语》海报
此前,《虹膜》就曾指出Netflix今年的另一部动画电影《爱,死亡和机器人》有这种“非人化”的特征。如果说《爱死机》本身的机器元素让这种冰冷的机械感还不那么违和,《黑镜》第五季几乎是暴露无遗。
以这一季第三集为例,少女偶像被姨妈操控,挣脱无果后被迫服下迷幻药昏睡,她的意识却在机器人里清醒,带领粉丝夺回了自己的身体。这个故事相当老套,老到但凡熟悉Netflix套路的人,基本都能预测出下一步剧情。
《黑镜》第五季第三集
事实上,不止这一集,这一部每个元素都能在《黑镜》的前作里找到对应:意识移植(《黑色博物馆》)、VR的破坏性(《卡里斯特号》、《游戏测试》)、偶像与粉丝(《一千五百万的价值》)、社交网络的负面作用(《急转直下》)。
如果说只是《黑镜》个体不断地重复这些嗨点,还能归结于创作者的灵感枯竭,但《爱死机》同样过于纯熟的组合则证明了这就是Netflix的基因在作祟:他们从大数据里挑选了观众爱看的东西,不断地在内容里使用,哪怕大卫·芬奇(《爱死机》监制)也拯救不了这种“精巧”。
这种“精巧”使人腻味,也绝对是“非人化”的,因为“人”从来都不可预知。
《爱死机》
《黑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展现的超现实勾起了人们的反思,在反思中获得思考的高潮。比如第一季里政客被迫XX一只死猪,比如第二季里探讨普通人在从众心理下能作恶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哲学意味的深层次思考。超现实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段,但现在的《黑镜》把这种哲学上的超现实直接简化成了科幻,但作为一个科幻片,它又不如《爱死机》出色。
如果和另一些长青剧如《阴阳魔界》《世界奇妙物语》比较,“非人化”又会使得它相形见绌,因为同样是在讲超现实,《阴阳魔界》等讲的是人的欲望如何造就了异时空和异象,本源都是“心魔”,都是人事。而现在的《黑镜》哪里还有人的味道?一切都是点到为止,原本最有意思的VR性爱带来的性相问题,也以婚姻调剂品的方式收尾,简直让人大失所望。
这实在是一件讽刺的事,因为《黑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冷眼看未来科技,但作为出品这个系列的公司,Netflix却无比依赖机器的算法。有人说,之前的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打破了“第四面墙”(指观众与荧屏内的角色有互动),但他们可能不知道,Netflix通过这部电影同样收集了用户在每一个分支前逗留的数据,这种互动本质上也是机械的。
《黑镜:潘达斯奈基》打破了“第四面墙”
《黑镜》已经“褪色”,这是创意批量生产的后果,也是Netflix进入的必然结果。现在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隐喻故事应该要发生在Netflix自己身上了,因为它是新时代的“神”,它比《黑镜》里的任何超现实都要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