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英国人,因美国进口血液染上艾滋病?
2024-05-24 10:38

3万英国人,因美国进口血液染上艾滋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ID:Story-about-Science),原标题《英国“血祸”是怎么回事?3万英国人因为美国血染上艾滋了吗?》,作者:Y博的科普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讲述了英国"血祸"事件的起因和影响,指出政府与NHS在70-80年代忽视血液制品污染风险导致大量人感染丙肝和HIV。

• 💉 英国政府未对血液制品检测、消毒进行有效管理,导致30000人感染病毒。

• 😔 血友病患者成为受害最深群体,使用受污染血制品感染HIV和丙肝。

• 🚑 虽然英国政府已道歉并展开赔偿,但相关监管漏洞悲剧并不仅限于英国。

这几天英国“血祸”事件引来很多关注。在这些新闻里提到,英国有3万人因为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感染了艾滋病。


但是,美国血液导致英国3万人得艾滋的说法完全是误导。有的新闻稍微好一些,说是英国3万人感染艾滋或丙肝,可即便如此,将其归咎于从美国进口血液也不符合实情。


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英国“血祸”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灾难。


英国“血祸”突然占据国内新闻头条是因为5月20日,英国公布了污染血液报告,Infected Blood Inquiry。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医疗系统NHS在1970-1980年代忽视血液制品的病毒污染风险,导致大量使用血液制品的英国民众患上了血液传播疾病,如丙肝、艾滋病。


我们现在知道甲肝、乙肝、丙肝病毒可以导致病毒性肝炎。但在1970年代之前,肝炎病毒没有甲乙丙这些区分,而是分为血清肝炎与传染性肝炎,前者对应乙肝与丙肝,后者对应甲肝。这是因为甲肝大部分通过消化道传播,极少通过血液传播;而乙肝与丙肝血液传播是主要途径。早在1944年,人们就知道有通过血液传播的肝炎——这也是血清肝炎的名称由来。


所谓英国“血祸”,或者英国血液污染丑闻,就是指英国政府与NHS在20世纪1970-1980年代,在知道或者理应知道血液制品存在传播疾病风险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了大量医疗事故悲剧


什么叫知道或理应知道血液制品传播疾病的风险?像前文提到的1944年起,人们就知道有血液传播的肝炎,那么血制品存在肝炎病毒污染的情况,从那时起就应该被管理使用血制品的政府监管部门、医疗机构清楚意识到,并且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污染风险。


英国血液污染丑闻里有两个主要的涉事病毒:丙肝病毒HIV(导致艾滋病的病毒)。丙肝病毒直到1988年才被分离出来,具体细节1989年才公布。可是1970年代初乙肝病毒被分离出来且能被方便检测后,人们已经注意到乙肝病毒无法解释所有血液传播的肝炎。也就是说,1970年代医学认识里就知道血液中存在甲肝、乙肝病毒以外的另一种肝炎病毒——这本应成为英国NHS等医疗机构决策血液制品安全性管理时需要考虑的风险。


艾滋病最早受到关注是1981年,HIV病毒1983年被分离出来。艾滋病定名前,美国CDC将其称为4H病,4H分别代指同性恋、海洛因使用者、血友病、海地人这四个首字母为H的人群。其中血友病因为遗传导致特定凝血因子缺乏,在基因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出现前,是通过使用血液制品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这让艾滋病的血液传播风险很早就得到关注。1982年,美国血友病协会恳求医药企业停止使用同性恋、海洛因使用者来源的血液,也是出于对艾滋病传播风险的考虑。


因此,即便在80年代早期,英国NHS也该对HIV的血液传播风险有一定认识。


不幸的是,NHS与英国政府并未对这些风险做出足够的防范应对,反而是长期忽视、纵容。


一个表现是整个70-80年代,英国仍然使用了大量来自高风险人群的血液制品。这里包括两个来源,一个是很多国内新闻重点强调的从美国进口的血液。由于70年代起英国国内血液制品无法满足需求,从美国等其它国家进口商业血制品就成了一个选项。可问题是美国当时的商业血制品不少来自监狱服刑人员、吸毒人群的有偿献血,存在很高的丙肝、HIV感染风险。


注意,这里说的美国进口血液制品是指美国医药企业制备的血液制品,捐献者本人未必是在美国。七八十年代,除了美国营利性质的监狱(指与政府签合同经营的监狱,背后管理者是营利性质的公司)、贫民窟,很多医药企业通过到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采购血液,进一步加工出售。


除了国际进口的血液,英国内部的血液供应也在很长时间内没有限制高危人群——到1986年英国才停止从服刑人员获取血液捐献。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篇说新闻里的“美国进口血液导致英国人感染艾滋病”是误导。


第二个表现是对血液制品的检测、消毒滞后。英国直到1985年才对血制品进行加热杀灭HIV,尽管在这之前就有很多研究、观察显示艾滋病存在血液传播风险。


关于丙肝,80年代知道有乙肝之外的其它血清肝炎后,德国等国家均对献血者有肝功能筛查标准,尽管这种筛查不完美,但仍能筛查出部分丙肝感染者。英国从未实行过类似的筛查。而且1989年针对丙肝病毒的筛查试剂出现后,英国到1991年才对所有血液捐献做丙肝筛查,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晚的。


这些对血制品风险的忽视,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使用血制品最频繁,也是这次英国污染血液丑闻中受害最深的血友病患者。前文提到血友病患者需要通过血制品补充凝血因子。血友病是由不同的基因缺陷导致,有的患者缺乏凝血因子8(A型血友病),有的缺乏凝血因子9(B型血友病)


70年代开始,医学界开始用富集的凝血因子治疗血友病。例如缺乏凝血因子8的患者,从捐献的血浆里分离富集凝血因子8。输入这种高浓度凝血因子产品,对患者的改善具有革命性——本来磕一下碰一下都会因为凝血功能障碍有生命危险的血友病患者,只要定期“输入”,就可以开始正常生活。


但这种血浆富集制品往往是将成百上千名献血者的血浆混合后分离制备,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位献血者存在丙肝或HIV感染,可能整个批次的产品都会被污染


不幸的是,这就是英国血液污染丑闻里发生的情况。


英国当时可能有5000-6000名血友病患者。目前估计有1250人因为使用了受污染的血制品感染HIV,这些人几乎都同时感染有丙肝,包括380人在儿童时期感染。另外2400-2500名血友病患者感染丙肝。


可以看到丙肝感染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个相关因素是丙肝病毒的感染力与体外存活力都更强


血友病由于长期使用血制品,无疑受到了严重伤害,可是其它人群,例如出了事故需要做手术,也可能会用到血制品。因此,英国“血祸”也波及到了血友病之外的民众。目前估计有80-100人出现HIV感染,27000人出现丙肝感染。


如果把这些总数加起来,那么英国血液污染丑闻的感染总数大约是30000人,其中HIV感染可能在1300-1400人之间。因此,说英国3万人因为血祸感染HIV也是误导。


当然,这仍然是一起悲剧,而且英国政府以及NHS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不能忽视的是,直到2017年,面对重重压力,英国政府才决定展开调查。在今年5月20日公布完整报告前,2022年与2023年分别公布过两项初步报告,都认定了英国政府需要对这一悲剧负责,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赔偿。


即便从1990年算起,距今都已经过去34年。20世纪70-80年代时,彼时的NHS与英国政府本应有更好的科学认知,不让如此悲剧发生;之后34年间,英国相关监管部门、政府本应有更多的良知,不让受害者等待如此久才公开真相、承担责任。


我们也不能忽视,血液制品管理漏洞导致的公卫悲剧并不仅限于英国。2024年5月20日,英国“血祸”的受害者终于等到了英国首相的公开道歉,也将获得国家赔偿。希望所有曾经因为血液管理失误而受害的人,最终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与道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ID:Story-about-Science),作者:Y博的科普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