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食谈(ID:yishitan001),作者:黄体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食谈(ID:yishitan001),作者:黄体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故乡,有回得去的故乡,也有回不去的故乡。
对于离开家乡的游子来说,回到地理的故乡,并不难,难的是回到心灵的故乡。
而回归心灵的故乡,往往需要一条独特的秘密通道。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明月,秋风,花语,雁鸣,美酒,云山……这些皆是回乡通道的暗号。
美食更是如此。
在我的地理故乡菏泽,就有一份属于我的私密食谱,可以帮我潜入岁月的深处,安全抵达心灵的故乡。
1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老家菏泽巨野读中学时,常羡慕同学总能带回母亲为他们准备的各种下饭小菜:腌韭菜花子,炒过的雪菜,煮熟的咸鸡蛋、咸鸭蛋等等。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口福,为此不止一次暗中埋怨过母亲的“不作为”。但看到裹着小脚的母亲,一天到晚忙碌不停,也从不敢将此埋怨说出口。
其实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在针线活上是一把好手,村里大姑娘小媳妇常到家里来向她请教织布、缝衣、纳鞋技术。但在做饭方面,母亲似乎总是处于下风,这当然有家庭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但我很长时间内觉得母亲缺少这方面的天赋,至少心思不够,从而把她认定为“把饭做到锅里已经很了不起了”的一类母亲。
这个结论一旦形成,我很少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小到大,难道母亲没有为我们做过哪怕一道值得称道的美味吗?
2007年冬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据说,他最后几年最喜欢喝母亲做的羊肉汤。那时,我们兄弟三人都已大学毕业,在城里参加了工作,两个姐姐也已成家,手头宽裕起来的老两口,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买一块羊肉,用当地的土办法炖一锅羊汤改善生活。
有时我们节日或周末回老家,发现正有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汤在等着我们。看到我们喝得满头大汗、心满意足的样子,母亲仍然不放心地问:“好喝吗?”“好喝!”“那就多喝碗。”听到我们肯定的回答,她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很有成就感的笑容,好像对于小时候缺吃少穿的我们作了一次很大的补偿似的。
在她的监督下,不喝两碗以上是不会过关的。她一边监督,一边还不忘向我们传授她熬羊汤的秘诀:买羊肉,千万不要注水的,越鲜越好,羊要咱们当地的鲁西南青山羊,地锅,大火,白菜,粉条,葱,姜,盐,花椒,佐料不要过多……
到了暮年,母亲居然成了做羊汤的“高手”,让我刮目相看。
2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一次意外事故,让我们再也喝不到母亲做的羊汤了。
这年春天,母亲在老家意外跌倒,致右腿骨折,医生给她换了人造股骨头。出院后,母亲再也没有回老家。我们在城里租了房子,由二姐贴身守护母亲。
2016年,我从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菏泽调到济南工作。与此同时,由于行动不便,母亲与外界接触大为减少,后来便渐渐地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我回菏泽探亲,母亲有时能认出我,有时一问三不知。
但是,二姐说,无论母亲多么糊涂,只要提出下面两个问题,她总能第一时间对答如流:
“娘,你还疼我们吗?”
“疼。”
“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你给我们做的凉拌地瓜叶吗?每次我们都抢着吃个精光。”
“记得。咋会不记得呢。”
只要想让过去那个熟悉的母亲回到眼前,二姐总会搬出这两个问题,而且屡试不爽。我也按照二姐的提示试过,果然见效。
我有些纳闷:母亲为何单单对她做过的这道凉拌地瓜叶记得如此清晰呢?在她记忆中这是一道很了不起的美味吗?
如今,母亲已离世两年多,我似乎越来越明白:所谓美味,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境况,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五十年前,一个白馍,无需任何菜肴,可能就是最好的食物。在无任何青菜可吃,连咸菜也短缺的年代,能让几个饥肠辘辘的孩子吃上一顿拌上盐和酱油的地瓜叶菜,看到他们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吃个精光,一个做母亲的人自然会心生欣慰和成就感。是啊,母亲做过的这道风味独特的凉拌地瓜叶菜,可是我儿时记忆最深刻的美食。
如此想来,母亲曾做过不少好吃的东西:热气腾腾刚出锅的地瓜干窝窝,一扯半尺长,我们称尼龙窝窝,蘸上辣椒酱,一顿三四个仍吃不够,这叫“地瓜窝窝蘸辣椒,越吃越上膘”;每次家里来亲戚,母亲总会把最珍贵的白菜拿出来,做一道醋熘白菜,当时想如果能天天吃上醋熘白菜,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有时地里能挖到野马蜂菜,母亲用它蒸马蜂菜窝窝,配蒜泥醋,至今仍是我味蕾的一大享受;有一年春天,母亲到菏泽帮我照顾幼小的女儿,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母亲采下香椿芽,做出的香喷喷的香椿芽炒鸡蛋,真好吃。
原来,母亲在艰难岁月中做的这些食物,都是岁月深处我最安心的故乡记忆。
3
菏泽地方名吃众多,吊炉烧饼、生炒羊羔肉、菏泽羊汤、油门烧鸡、曹县烧牛肉、郓城糊粥、巨野罐子汤、定陶烧鸡……但在当地人心目中,菏泽羊汤位置特殊。
菏泽人普遍有早晨喝羊汤的习惯,尤其是冬天,各家羊汤馆人头攒动,生意兴隆,那叫真正的烟火人间。鲜美爽口的羊汤配上松软可口的烙饼,简直是绝配。我特别喜欢喝羊汤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可以不限次数地免费添汤。
菏泽羊汤最出名的是单县羊汤,历史最悠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即被收入中国名菜谱。它的汤多呈白色乳状,当地人称白汤,鲜美浓郁。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单县羊汤并不是菏泽羊汤的唯一代表,也有很多人喜欢喝一种清汤羊汤。在菏泽生活多年,我原来既喝白汤,也喝清汤,但后来渐渐更偏爱清汤。
在我老家巨野,清汤羊汤又分新城羊汤、太平羊汤、昌邑羊汤等,共同特点都是用当天早起现宰的鲁西南青山羊下锅,汤面上一般撒葱花而非香菜。
2016年到济南生活后,为了寻找家乡的味道,我曾逛过多家羊汤馆,其中有不少打着菏泽羊汤的招牌,但总感觉喝不习惯。单从供餐时间上讲,菏泽的羊汤馆是早中两顿供餐,晚上封锅,而在济南早晨是很难喝到羊汤的,因为济南的羊汤馆是中晚两顿供餐。济南羊汤馆配的多是烧饼,远不如菏泽的烙饼松软可口。从味道上,也很难喝出记忆中的菏泽羊汤的味道。这也许是习惯造成的偏见使然吧。
今年五一期间回菏泽,好像为了寻求某种补偿似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去当地一家羊汤馆,美美地吃了一碗羊汤,一口口喝着,记忆中熟悉的家乡就慢慢回来了。
人与故乡之间,往往只隔着一碗羊汤的距离。有了味蕾的牵引,你便会沿着一条秘密通道安全抵达故乡。这故乡,是地理的,更是心灵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食谈(ID:yishitan001),作者:黄体军(作家,媒体人,曾出版小说戏剧集《黄体军话本》《鲁西南志》《万福河》等)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