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还会有鸟山明吗?大模型如何处理与创作者的关系
2024-05-30 10:45

AI时代还会有鸟山明吗?大模型如何处理与创作者的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投什么(ID:ai_investor),作者:AI投什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大模型如何处理与创作者的关系,强调了区分创作者和消费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AI应该为创作者服务的理念。

• 💡 AI模型应该为创作者提供好的创作工具和展示平台

• 🌟 将创作者和消费者分开,实现商业化模式

• 🚀 AI模型应该成为人类的协同创作者,而不是取代人类

从ChatGPT、Midjourney到Sora再到Suno,生成式AI每一次真正出圈火爆,都源于令大众对生活中常见的某种媒介形式感到震撼和惊讶:文字、图画、视频和音乐。


从大模型的角度说,这些媒介形式的生成可能来自不同的技术架构,分属于不同的模态,在对人类和世界的理解层面各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就其产出结果而言,它们都是人类在千百年来不断在创造的东西,是艺术,是记录,是表达工具,是心理慰藉……如果用一个从前惯用的中性词汇来总括,这些都是内容(Contents)


在生成式AI高速演进的浪潮中,站在AI影响力辐射前沿并因此感到五味杂陈的,正是各领域的内容创作者们。在对大模型极度兴奋和极度反感之间,持各种观点的都大有人在。他们是大模型最深度的用户群体之一,是AI向大众扩散的关键推手,也是靠制造失业焦虑来收割流量的网红们口中重要的主角。


而目前大模型直接面向C端的产品,多数确实也是欢迎和需要创作者参与的,比如可创建角色的Chatbot和陪伴,又如文生图和各类文字创作,再如音乐和视频。我毫不怀疑,未来在大模型的帮助下,AI创作出漫画、动画、影视这些高度复杂的内容形式都会逐一成为可能——虽然内容质量未必能达到最理想的想象。


然而,对于创作者这样一个生产内容的核心环节,大模型公司似乎并未清晰地规划技术与之的关系。很多时候,模型能力提供商嘴上说AI不会取代创作者,却看不出行动上与之有协同的愿望,不但简单地把“降低创作门槛”等同于“为创作者提供支持”,甚至从宣传和运营上也试图把所有用户都拉拢为“创作者”,结果只收获了大量没有消费价值的同质化内容。


也许在他们看来,大力可以出奇迹,只要生产的数量够多,就一定会有高质量内容出来。事实上,这个逻辑不总是成立,而想要它成立的概率变大,AI公司可能需要更多意识到创作者的重要性


一、分清创作者和消费者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情况是,并非每个用户都有自己创作的意愿、动力和能力。或许AI的新鲜感和易用性能够让大部分用户在刚接触产品时动手试试,但创意本身是一个不低的门槛,且与每个人的天赋技能点息息相关,这不是靠“自然语言交互”能改变的,我成不了余华的原因是我懒得打字吗?


大模型的目标应该是让本来有创意但受限于资源和产能的人有机会展现自己,而不是把天赋不同的人强行跟AI拉到同一水平线,更不应是劝本来想做消费者的人去创作。


这是很多AI 2C应用留存率低的重要因素,本质上说,与角色对话、写prompt乃至一些更复杂的操作都是一种创意过程,这个过程中用户让感到更辛苦、难度更大的是灵感和思路,为什么非要让这样的用户“用产品”而不是“看产品”呢?


一类观点是,大模型通过提供低门槛创作工具的方式让更多人发现了自己的创作才能,这不是很有价值吗?确实是的,但如果止步于此,那它更像一个公益项目而非商业化产品。


要实现商业逻辑,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到两点:其一,把创作者和消费者分开,让没有创作意愿和能力的人去消费创作者生产的内容,既能令创作者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也让消费者待在自己舒服的位置,这要靠吸纳更多的消费端流量实现;其二,在不同能力的创作者之间建立一条上升通道,让UGC有机会变成PUGC和PGC,这依赖于从产品功能到推荐机制上对创作者的倾斜和服务。


创意端和消费端是两个不同的用户金字塔,这两边可以有交集,一个用户可以既是创作者又是消费者,但不能用后者去做前者的底座。明明靠模型已经把前者筛选出来了,却又在产品和运营层面把两者混为一谈,这就是以GPTs为代表的大模型2C产品在犯的错误。


消费者的数量应该远大于创作者,平台型的商业模式才能成立,否则大模型就只是面向少数有创意人群的一个工具,这无法匹配它的融资金额和估值。


二、为创作者服务


当然,为创作者服务不是不搭理消费者,而是区分这两个用户群的需求并分别满足。相对来说,了解消费者可以更多依靠数据分析,但理解创作者的需求需要更多与对方直接沟通,去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对方的创意。这对平台方——在AI2C产业链里大概率是模型公司——的运营意识和运营手段都有很高的要求,显然它们从战略和资源上暂时还顾及不到这个方向。


创作者的目的主要有几个:作品被展示和扩大影响力、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社交和寻找同类以及商业变现,这些目的之间往往是交叉、模糊以及可以转换的。


为了帮助创作者达到目的,平台应该提供的能力其实很明显:


第一,有好的推荐机制,能让出色的内容及时出现在消费者眼前;


第二,有好的创作工具,不仅仅能将创作者的创意展现出来,而且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创作者的差异化需求,既有简单套用的模板,也要有复杂甚至专业的多种功能;


第三,有好的展现平台,让消费者舒适易用爱停留,还能跟创作者互动;


第四,有能激励创作者的商业化模式,也就是消费者付费,创作者与平台分成;


第五,有足够的流量。


终极答案是现成的,这就是抖音加剪映。事实上,像样的内容平台基本都遵循同样的逻辑,尽管没有抖音做得那么极致。这些年来,有大量的创作者从抖音、快手、B站、起点涌现出来,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很多人从业余一步步变得专业的成长过程,平台的运营体系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你是否可以想象一种场景,当一个用户建立了一些角色,表现出创作的意愿时,模型公司的一位员工找到他,贴心地告诉他如何写prompt和设置选项,才能让角色更生动更符合他的期待,更受其他用户欢迎,并且耐心地了解他对功能的各种需求?在文学领域,这类员工叫做编辑。


事实上,一些小的平台已经这么做了,因为他们没有自有模型,唯一的竞争力就来自运营,但难道大模型公司就不应该重视运营吗?很多现在的大型平台公司,在发展早期都做过大量类似的工作,他们并不是从第一天起就知道创作者的需求,而是在不断地调研改进中迭代的。


后来的抖音和B站因为遇到流量天花板而转移了战略重心,导致创作者群体吐槽不断,因此如果只看它们的现在,有可能出现理解的偏差,这些平台更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是当初从0到1和从1到10的过程。可惜的是,即使是字节的AI产品,也看不出有从抖音的成长中吸取了经验的痕迹,国内外很多几十万到几百万DAU的C端产品,给人感觉都仿佛端着数亿DUA产品的架子。


三、AI会取代人类创作者吗


有些模型公司内心可能有一种技术傲慢:如果AI终究会取代人类创作,那么当然无须取悦创作者了。但即使这个终极目标可以实现,也得看谁更有机会守到那一天。


在之前写Pika、Suno和Sora的文章中,我们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模型应该致力于成为人类的协同创作者、内容发布渠道以及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这既符合现实,又最易商业化和规模化。当模型平台用工具和流量激发了创作者的创意欲望,其产生的高质量内容增加,又会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才是真正的大力出奇迹。


反过来,从创作者层面,他们一定会分为创意和技巧超过AI的部分群体和不如AI的部分群体——只不过那条分界线会跟随模型的进步而变化——两者对于AI的使用方式和依存度会完全不同。


前者会把模型当作实现工具,就好像漫画家用电脑取代墨水笔,完全不会影响其作品的伟大,而后者则可能也不同程度地需要AI提供创意甚至教学,这当中会有一部分因不断进步而完成向前者的进化,而更多人则会与AI逐渐融合,当他们变得跟纯AI生成内容之间没有辨识度的时候,就相当于被取代了。


最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AI模型平台生态,就是既提供了不同类型创作者需要的工具,又提供了他们都需要的展示机会和消费人群,而对创作者黏性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可以不断前进,从金字塔底攀向顶端的通道。


而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去替代金字塔尖的创作者,就算技术能做到,投入产出比也太低,智者所不取。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一个更明确的预期,即使AI再会画画,也不会阻挡下一个鸟山明的出现,不过是新一代的用着AI工具的鸟山明。换一个角度看,如果这个时代没有新的鸟山明,也不要怪罪到AI头上,多找找其他原因。


但是,那些创意水平还不如纯AI生成的创作者,如果自己不能在使用AI的基础上进化,并提升到分界线之上,的确非常危险。倒不是说这些创作者就完全不存在了,而是已经失去了去区分他是AI还是真人的价值,对这部分水准的内容,消费者何必在意是谁做出来的呢?


(虽然本文其实和鸟山明关系不大,还是要以之纪念鸟山明先生,愿漫画产业永远后继有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投什么(ID:ai_investor),作者:AI投什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