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吃,广州有多努力
2024-06-01 12:06

为了吃,广州有多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王莹岭,编辑:潘展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广州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城市餐饮业发展的努力。

• 💡 广州人对美食的热爱源自千年前的南越国,展现了城市DNA

• 🍲 广州被称为“中华美食之都”和“国际美食之都”,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 广州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推动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的建设和优化

多巴胺,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传递着兴奋和开心的信号,爱情和上瘾都和它有关。


这也是美食能够治愈人们的原理,因为大脑会在食物入口和入胃时两次分泌多巴胺,所以人在大快朵颐时会倍感快乐。


难怪冈察洛夫说“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却又是肠胃的奴隶。”


但有座城市,人们早在千年前就掌握了与这个快乐密码共生的相处之道。


美食,早已刻进了广州人的DNA。


一、广州,为什么这么会吃?


东北女孩小墨是永远把吃这件事放在第一位的人,“如果出去玩,出行和住宿我都可以勉强,但对食物我一定不会妥协。”


四年前来到广州生活,她仿佛找到了乐土。


“刚来广州时,我还不太习惯粤菜清淡的口味,但生活久了,我渐渐悟到了岭南美食的魅力。”


小墨流连于广州的茶楼,虾饺、肠粉是她的最爱,“怎么连肠粉都有这么多种,好像怎么也吃不完”;


△广州老字号茶楼,时代周报记者摄


走在街上,乳鸽的香气从不起眼的小店里溢出,走进去才知道早已售罄,“最地道的美食,一定要赶早,一口脆皮多汁的乳鸽,我第三次来这家店才吃到”;


△质朴之味,最俘人心,受访者供图


随便走进深巷里的一家鸡煲店,坐满的“老广”让她瞬间明白这家店的含金量,后来才知道,开店的阿嬷本有更好的地段,但这里离新鲜的食材的来源更近……


“宁愿牺牲好地段,也要苛求食材的好品质。”小墨开始明白,这就是广州人对待美食的哲学,这是一种对食材的极致尊重与匠心。


在广州,吃点好的,和呼吸一样简单。


但要问小墨最爱吃哪一样,她一时半会也答不上来,因为在广州这样一座美食如空气般弥漫的城市,寻觅美食,也像呼吸一样日常。


小墨将所觅之美食发到社交平台,从打工人外卖到米其林餐厅,从传统粤菜到天南地北、世界各地的新奇美食,小墨收获了不少粉丝,也成了美食博主。


北京路、西华路、体育西、芳村、江南西……粤菜、川菜、湘菜、东南亚菜、日料、西餐……小墨的账号主页琳琅满目,有如一张广州的赛博美食地图,她像一个国王,在广州的味蕾版图上开疆拓土。


△小墨在广州的觅食足迹,天南地北,应有尽有,受访者供图


不过,成为美食博主后,小墨的口味也被养得越来越“刁”,“我发现我喜欢的还是走街串巷,吃那些最质朴,最地道、又最富匠心的粤菜。”


在广州四年,小墨还是没有解开心中的谜团——广州,为什么这么会吃?


二、“吃货之城”,千年的城市DNA


广州人会吃,原来从2000年前的南越国就开始了。


作家马伯庸近日出版的小说《食南之徒》,就从史书中“抠”出了这样一段历史。


书中提到,“南越王宫不算大,这座宫厨的规模却不小,足足占了一间偏殿的大小。只见宫厨的西侧是加工间,食材山积,酱料斗量,还有鸡鸭鹅蛙等活物在笼子里聒噪;而在东侧,则摆着一溜鼎、鬲、甑、釜,各色厨具一应俱全。”


鼎、甑、釜、鉴,甚至青铜烤炉,这些器皿和炊具至今藏于南越王博物院,打开了广州美食文化的“时光机”,也是广州人爱吃、会吃的历史见证。


到了明清时期,广州的饮食文化更是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扬州小炒、金陵名菜、姑苏风味、四川小吃、京津包点、山西面食在广州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清朝中叶后,广州成为唯一对外开放港口,海外贸易繁荣,外国美食开始传入广州,19世纪后期,广州城内就已出现中国首家西餐馆“太平馆”。


如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言:“天下所有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也。”


“美食之都”的城市DNA就这样延续到今天。


2010年,广州成为全国第1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荣获“中华美食之都”和“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


2015年,广州餐饮消费1080亿元,又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千亿的城市。


2022年,广州餐饮市场规模超1100亿元,人均年消费超6000元,连续多年全国第一。餐饮门店超21万家,全国第一。中小微餐企年营收近700亿,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烟火气”。


到2023年底,全市有粤式餐饮门店超10万家,其他地方特色菜类正餐门店3.5万家;国际美食类门店2.1万家。


有意思的是,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广州连续三天狂风暴雨,却仍然在微信发布的《2024“五一”数据报告》中,位列全国消费热度TOP10城市的榜首。


暴雨当前,食肆酒坊依旧大排长龙,这也说明,要留住游客的心,首先要留住游客的胃。


三、餐饮高质量发展,广州疯狂发力


为了“吃”这件事,广州还能多认真?


今年4月,广州市商务局印发《广州市餐饮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广州开始全力支持餐饮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更是召开了发布会,表示从今年初开始,广州市将集中资源优先培育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越秀北京路美食区、海珠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天河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


例如,在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这2.24平方公里上,就有917家餐饮经营主体,一天时间就能吃遍世界美食。


广州市商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小华介绍,近年来,广州围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建设国际美食中心作为重点打造的城市名片之一。


“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更要把美食‘串珠成链’。”王小华说。


一座城市孕育出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可贵,皆因其源自生活、源自市井、源自时间,对待美食发展,不可横加干涉,而应当顺势引导。


美食聚集区存在的意义,也不在于生搬硬套、揠苗助长,而在于顺着生活的脉络,发挥能够升维的聚集效应。


广州,也明白这一点。


为此,广州将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同步发力。


王小华指出,硬件方面,越秀区正推动北京路陈李济物业、书坊街等项目进行优化提升,海珠区联动城投集团筹备黄埔涌步行桥、广州塔二楼平台、海心桥广场空间等提升工程,天河区推动珠江道、一里兴盛等商业载体改造升级。


在软件方面,将推动停车及交通便利、中英双语标识更新、景观美化等环境提升项目,对接广东银联和商业银行,在3个集聚区内重点餐饮门店布放超2600台外卡刷卡机,组织集聚区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不断活跃餐饮消费氛围。


此外,广州还将借此发力夜间经济,王小华表示,广州有超15万家餐饮商家夜间营业,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正是体现了广州餐饮活力和魅力的夜间商圈。


“我们将持续推动‘食在广州’与‘Young城Yeah市’两个城市消费品牌相互赋能,引导市场共建共促,打造出更具广州城市辨识度,更具记忆点的消费地标。”王小华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广州人早就明白,美食不仅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工具,更是凝聚记忆、交流文化的媒介。


美食不会辜负生活,美食也不会辜负一座城市。广州对待美食的匠心,历经千年,依旧历久弥新。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王莹岭,编辑:潘展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