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合作,传统纸媒无不欢声雀跃,仿佛在报业寒冬中找到了春天的希望。更有甚者认为"这或许是传统纸媒真正接入新媒体商业模式,接入电商业务,接近互联网,接近大数据,连接用户的最好机会,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良机,能够抓住这次机会或许关乎生死"。
尽管传统纸媒铺天盖地的报道此消息,却并没有在互联网引发多大的波澜,这正反映出传统纸媒的日渐式微。这十几家传统媒体人吃螃蟹的传勇气令人佩服,想要的效果却不一定能达到,原因如下:
1.过低的流量。此次合作的12家纸媒日均发行量合计近千万份。阿里找了十几家大型的线下淘宝客帮他们引流,更可顺势推广手机淘宝。但对纸媒来说,却不见得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一份发行几十万份的纸媒,有多少读者都会去扫码?这么点流量再分配给一块块带二维码的豆腐块广告,放到动辄千万上亿流量规模的互联网世界里,真是沧海一栗。没有显著的效果,广告主不会给纸媒多付一分钱。
2.模糊读者的分类。由于天然的缺陷,纸媒做了上百年却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读者真正喜欢哪个版块的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精准投放了,读者看到的二维码商品,未必就是他们喜欢的。
3.年轻读者的流失。与电视等传统媒介一样,目前纸媒的读者群普遍也在呈现老龄化趋势。面对理性且相对保守的中老年读者,安全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二维码购物需要太多的勇气。
4.扫码转化率低。如果我们抛开以上因素带来的流量损耗,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流量的转化率,这考验的是阿里和纸媒间的产品运营能力。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即使是电商平台,大部分平台的流量转化率都低于1%,何况纸媒还需要客户掏出手机、打开手机淘宝软件等繁琐的步骤,转化率的下滑是个大概率事件。如果从读者的浏览行为来分析,阅读纸媒文章跟阅读pc或手机端文章不一样,纸媒文章更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看到豆腐块的二维码,我们掏手机扫码的概率又有多高呢?
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借力互联网。除了搞二维码购物有没有更靠谱的事可做?可不可以借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报纸增加订阅量?跟团购网合作团购报纸又是否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