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ID:jdxl-uni),作者:王玉群,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ID:jdxl-uni),作者:王玉群,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是否曾遇到过一位在暧昧期的时候很热烈,但到真正建立关系时却处处想要逃离的恋人?
ta离去后,你们的情感连接被ta无情斩断,但忽然有一天,ta又回来找你——ta只愿意和你保持短期关系。
有时候你觉得你们有无尽的未来,在一起黏黏糊糊、腻腻歪歪;有的时候又觉得ta的未来里根本没有你,你被拒于千里之外;你总会感觉自己像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你在关系里感到无尽的挫败感,伤心不能到自已。
ta会拒绝你的依赖:你一依赖,ta就想跑,或者贬低你的依赖感。你的情感需求被无视,或者让ta愤怒与蔑视;ta总会很自私,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你的前面;ta会向你强调,ta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对你很冷漠。你们外出时,ta总是回避和你的身体接触,ta要么走在前面,要么走在后面,不会和你一起表现得很亲密。
你们像是秘密恋人:ta不会把你带到ta的圈子里面,也不会把你介绍给ta的朋友、家人;你感到在ta生活里的参与感不强。ta也会在你面前谈起ta的前任;ta们之间的恋情被ta理想化、描绘成完美的恋情,但是ta闭口不谈ta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什么而分手。
ta总是不信任你和你对ta的感情,认为你在欺骗ta,还害怕你在经济方面占ta便宜。你们发生冲突时,通常是ta回避问题,或者情绪爆发,让你闭嘴,表示ta不想听,或者气得像一阵风一样离家出走。
你和ta在一起,会感觉ta忽略了你们之间含有情感的交流,也会经常忘记你说过的话。有时ta像是心不在焉,和ta说话没有什么反应。你们不怎么交心,问起ta今后的打算,ta的反应让你感觉你不该问这个问题。你和ta谈起你的困扰,ta似乎不愿意听,也不回应,就没有了下文。有些话题,在你们之间是不能提起的。
如果以上这些描述符合你的体验,那么也许你正在和一位回避型依恋的人恋爱。
如果你在和ta们相处的过程中感到困惑,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帮助你去了解ta们。ta们是出于怎样的原因才形成这样的依恋风格呢?ta们会有哪些行为模式?又该如何和这种类型的恋人相处?
一、依恋是什么?
“依恋,即通过接近更强壮,更智慧的他人来寻求安全感。”
——John Bowlby
依恋是婴儿和照料者在早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这种感情关系在婴儿和照料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和纽带。依恋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的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时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在研究中,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去靠近消失了的父母。他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会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在进化进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性成熟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被他称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形成
Mary Ainsworth是心理学界对依恋关系进行全面探索的第一人。她进行了以下实验,以测试孩童与父母关系的安全性水平:让一岁到一岁半的儿童待在陌生的环境中(有时候和陌生人一起),受到多次与父母两三分钟的分离,然后又让他们与父母重聚。
在测试中,她发现有这么一组孩子,他们对分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悲伤;与父母重聚时,会忽视或者回避父母,不寻求身体接触,对父母充满警惕,游戏活动也受到压抑。这类孩子看起来反应不激烈,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并不平静。
研究人员发现,这类孩童在妈妈离去的时候心率增快,和其他外在表现非常不安的儿童一样,而且他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一般压力激素)也在升高。这一类型孩童便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原生家庭密不可分。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对孩子的降生没有期待感,甚至感到后悔和失望,并且在孩子诞生后冷漠地对待孩子。他们长期忽略、无视孩子的需要,导致孩子大多缺乏父母情感上以及物质上的支持。
他们常常在孩子年幼、还未到达自理年龄时就过早地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拒绝他们对父母的情感需求和依赖;在孩子哭泣,遇到苦难、挫折的时候不提供安抚和抚慰,而是大声地训斥或者苛责。
久而久之,孩子会对于需要和依赖而感到羞耻,开始觉得“我不需要亲密”。他们在表面上放弃了求助和对于关爱的需要,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自我欺骗,压抑了自我的需要,只为了回避与人建立关系时而产生的痛苦。
出于依恋对象长期的不可得性和不敏感性,回避型个体发展出“他人是不可信的、没有反应的”的负性表征,而他们低焦虑的特征使得他们持有积极正向的自我信念,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值得关爱和照看的,对待他人则过于轻视。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会在重要经验不断一般化的过程中稳固下来,形成抽象的心理表征,并有可能自动和无意识地产生影响,在成人后,这种心理仍旧主导着依恋关系(Bretherton,1990),包括恋爱、友谊等亲密关系。
三、警惕网络上的“恋爱指南”
网络上常常有很多恋爱“妙招”,比如,教导你要“钓”到恋人就要若即若离、欲拒还迎,不忙也得装忙,不打电话,微信不能秒回等等;这样,你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获得恋人的尊重。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在自欺欺人,假装坚强独立;虽然你这样做看起来好像神秘迷人,魅力十足,却不能帮助你稳定亲密关系。
因为这违背了你自己真实的感受,把感情的进度和进展方式都推给了对方。你如果掩饰真实的需要,带着面具谈恋爱,对方就很难注意到你的感受。
如果你的恋人刚好是一位回避型的人,哪怕你使用了一些策略,ta也会很快就能发现你的真实意图。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是疏远、回避、恐惧亲密的,ta和你相处会时刻害怕被你拒绝,被你评价和批评。ta会害怕表现得不够好,所以时刻会做好逃离的准备。
ta们很善于防备那些“企图”与ta们亲近的人。假如你演戏演够了,决定全盘托出,放下防备心理将真实想法说出来,希望长相厮守,因为你之前表现出的不确定,对方会不接受你的表达,并立刻对你冷淡下来。
所以,保持真实才是对待关系的唯一方法。
四、如何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相处?
首先,你要意识到,对方所说的“喜欢自由”,其实是ta逃避亲密的一种防御策略。
回避型依恋的人同样非常渴望亲密、依赖,但ta们过往的经历让ta们不敢去依赖他人。ta们也害怕被抛弃、失去与分离,只是ta们把这些情感压抑了。为了不让自己受到伤害,ta们常常把自己缩在“独立”的保护壳里,不让自己体会到这些痛苦的感觉。
和ta相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ta觉得约束;也许这个距离并不是你所想要的亲密,但是对创伤的修复需要慢慢地进行,你要有更多的耐心。
另外,每个人都会依赖、需要、渴望亲密,这没有错,更不需要感到羞耻和羞愧。你要学会表达你的需要,但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要伤害到对方、揭对方的短处。多多认可、鼓励ta,带着ta一起在ta感觉安全、舒适的环境里社交。
其次,也许ta看上去独立、固执,好像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太过于自我,容易忽视恋人的需要;ta貌似只会看到你的缺点,不善于发现你的优点,即使你给ta关爱和温暖,ta也会毫不留情地贬损你。
但你要察觉到,这些表现的背后可能是ta潜在的恐慌感在作祟。亲密让ta感觉个人空间受到了威胁、喘不过气,所以ta们才发展出这种应对机制,以帮助他们穿越成长的“情感沙漠”。所以为彼此预留出空间很重要。不要指责ta,用温和的态度表达具体的需求。
例如:你那天没有联系我……(我的感受和想法),你说爱我却做了什么事……(我的感受和想法)。有时候你也需要更大胆地说出你所认为的ta的需要和渴望,虽然这很冒险,或者会引起ta对你的攻击。
最后,也许ta会认为你的情绪需要自己负责;在你需要支持时,ta常常无法判断你的情绪状态,认为你应该自己想办法平静下来。这是因为ta的经历让ta坚信,在痛苦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因此当你有情绪需求的时候,他们会害怕被你的情绪所压倒,从而选择沉默或者离开。
在这种时候,你需要自信地表达,而不要拘谨:你对于需求的真实表达,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如果你选择压抑你的需求,这只会让你越来越感到孤独和焦虑。你合适、健康的表达和沟通方式也会为回避型依恋的ta起到演示作用。
参考资料:
翟晶,刘颖,杨青青,陈旭(2015).回避型依恋风格记忆加工的认知–情绪特点. 心理学进展,5(11), 633-639.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5.51108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ID:jdxl-uni),作者:王玉群(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