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云出岫,原文标题:《全网都知道张同学可以谈恋爱了:剥离高考的尺度,让意义复归成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云出岫,原文标题:《全网都知道张同学可以谈恋爱了:剥离高考的尺度,让意义复归成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热烈庆祝张同学高考结束,终于可以谈恋爱啦!”
6月8日,张爸爸一家八口全部出动,为高考结束的儿子接风,这幅多巴胺配色的横幅灿烂地绽放在西安一考点门口,瞬间吸引了一众目光。
新意满满的迎接仪式、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因被要求与横幅合影而“社死”的小张,共同构成了诙谐的一幕,将这件“小事儿”推上热搜榜首——张同学,全网都知道你可以谈恋爱了!
(张同学登上微博热搜)
调侃之余,一部分网友被张同学家庭的明朗氛围所感染,另一部分网友捕捉到“高考是否结束”与“能否可以恋爱”之间的关联,从而陷入沉思。但二者似乎并不矛盾。
亲友团的温暖固然真实而可喜,但高考母题下浓墨重彩的种种叙事,以及种种叙事之下受惯性影响的思考方式,同样不能被笑声一笔带过。
分界:一场泾渭分明的过渡仪式
讨论声中,有一个火药味十足的战场,有人认为这幅条幅是家长们从劝学到催婚的无缝衔接,身处催婚压力中的年轻人们顺着关键词的气息,不禁拉长耳朵提高警觉。然而,“可以”并非“必须”,单从横幅来看,从“催学到催婚”的论调未免有些极端。
但是,“可以”的对立面是“不可以”。从禁止恋爱,到被允许恋爱,这个带有鲜明转折意味的过渡带,便应该是这场不过两三日的考试吗?
(网友们的评论)
事实上,在大多数人的生活里,高考确是这样一条泾渭分明的线,它所分割的也不仅仅是“可否恋爱”的单一标准。往往线的这头惊涛骇浪,只有争渡争渡,才能向前;另一头风平浪静,所有抵抗风浪的规则都将颠倒而不复存在。
常有梗图被拿出来被当作笑谈,“高考前四菜一汤,高考后黄瓜蘸大酱”,以高考为分界线的标准却从不限于饮食。
高考前稍稍搁置业余爱好为学业让路,高考后被期待拥有一技之长来应对内卷;高考前努力压缩外出玩乐的时间,高考后被期待走出家门广结善缘……为什么高考“法力无边”?
(高考前后梗图)
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曾提出“过渡仪式”的概念,他认为这场过渡由“分离”“阈限”“再整合”三个阶段组成。
在高考的语境中,“分离”或许可以被理解为步入备考状态的时刻,高考生的身份使他们从物理与精神两个层面被日常社会生活隔离。在这里,百日誓师的领读人作为分离状态下的高亮符号,一年一度被拉到大众视线之下品读与玩梗;
考试结束,也就是张同学看见横幅的时刻,脱离了高考生的身份却没有完全进入下一阶段,处于悬置的“阈限”阶段,家长们手中横幅、盛大庆祝构成的戏剧性的一幕幕便是这一阶段下的产物;
至于“再整合”可以理解为成绩公布之后进入新的角色重新融入社会的阶段。事实上,再整合的不只是这层社会身份,还有思考的角度,当我们重新整合回望这个过程、这些事件,留下的讪笑便不一定是凝视的、恶意的,而是对阶段式教育的反思与剖析。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
因为历经“分离”,所以悬置与重构的过程才显得弥足珍贵,这种语境下的过渡仪式正在为高考“加冕”,独特性与重要性被“提纯”。于是,仿佛劫后余生的感受赋予这个时间节点形成鲜明的记忆点,构成了一代代人共同的集体记忆。
当集体记忆变成共同回忆,回望的视线也许会为那一段“分离”镀上一层柔光滤镜,为粗糙的苦楚磨皮,为共同奋斗的美好锐化,但是,“与日常隔离”的状态绝不是礼物,隔离箱中被异化的特定标准也不应该因为从来如此便一直如此。
春风细雨,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从一而终的,不应该因为任何人为的划分而割裂或区分。
进入大学与社会,一部分人察觉到自己身上的“拧巴”,想要却难以大声说出口、躺不平卷不动处于45度人生,又何尝不是阶段式教育跨越时空的投影呢?
(45度青年)
分寸:一席声势浩大的庆功盛宴
无独有偶,几分遥远的默契,几分相似的惯性,“可以恋爱啦”的横幅也出现在西安之外的其他地域。此外,“考好了你养爸妈,考不好爸妈养你”“比起第一,独一无二才是你”也是形形色色横幅上的高频金句。
除了横幅频频出圈,拿立牌应援的妈妈、出cos的姐姐、穿旗袍的爸爸、高举向日葵的人群,种种花样整活也不分彼此地活跃在微博热搜中,共同构成了高考番外里的一道道不一样的颜色。
在从“分离”向“阈限”过渡的进程中,往往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带有高度象征性的庆祝,支持也好,图个好彩头也好,其间都蕴藏着“陪考人”质朴或鲜艳的对努力的认可与对未来的期许。有形地,这些庆祝以轻松的方式缓解压力;无声地,它们悄然宣告着对于高考重要性的认同。
诚然,考场外的“风景们”在天然层面是温暖的后盾,一束鲜花、一个拥抱、一场幽默的设计、一次轻松的等待无比珍贵;从之前“漫长焦急的等待”,到今日“豁出去的整活”“年轻化的应援”,松弛感的与日俱增、距离感的逐渐缩小也照见着一份份用心。
但“天然”在“人传人”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畸变——“温馨”与“荒诞”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变化是只在高考结束的这一时间节点迸发,还是一以贯之地弥散在每一个日常中?亲友团不断内卷、不断创新陪考形式的整活是出于对下一代的靠近与理解,还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参与到一场社会性的演出之中?
如果噱头甚嚣尘上,如果模仿泥沙俱下,有些东西稀释着,有些东西滋生着。
当我们为那些“松弛”与“靠近”欣慰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别让所谓“整活”沦为“一次性演出”的道具。虽然这份“表演”似乎并非有意为之。
在这场名为高考的长征过程中,长时间积累、蕴藏的克制隐忍,全部代偿在这次“节点式”的表演中,呈现盛放般的表达。
高考固然重要、意义非凡,但是人们似乎赋予这场考试太多过于耀眼的高光,乃至其中自塑的过程反而被忽略了。
也许我们应当为高考摘下那顶强加的冕,只有当这个节点不再如此泾渭分明,当这场庆祝不再夸张集中落入荒诞,高考真正的意义才能彰显。
分明:当情感被刻进时间的尺度
时间是有尺度的,从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一个维度,到被人类抽离为生活的工具,什么年岁应该做什么年岁的事情,什么阶段应该履行怎样的节奏。
东亚人被推动着行走在这样严丝合缝的人生时钟里,走近集体的叙事,寻求步调的一致,当散射状的时间被聚拢为一条线,每一个节点都安置着普世意义上被多数人选择的待办事项。
视线回到被全网熟知的那条横幅上来。高考节点后,“可以”恋爱又何尝不是指针中的一环?
“可以”意味着“被允许”,似乎指向一种后天规定的尺度。但如若情感萌生的本能也被要求在特定的尺度内才能成立,又有什么才能够游离在尺度之外呢?
向来有一部分观点指向着在备战高考的特殊时期,恋爱是应当被抑制的,于是以“早”之名,将高考结束之前的恋爱称作“早恋”。他们认为,“抑制本能”,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级智慧。
这似乎又回旋到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议题,但我们所谈论的本能远没有人性这样宽泛宏大。如果说人类所暗藏的兽性本能,是一种更趋于“恶”的本能,那么爱的本能应该不具有“恶”的攻击性,而应该是一份礼物。
但它不应该被看作一份天赋。天赋被上天标好了价格,有些人天生擅长爱,有些人则正相反。爱的本能是公平的,也是可以在后天不断习得,在日常中不断塑造的。
在备考阶段,所谓“早恋”之弊产生的原因不应该在于防不胜防,而是在缺乏“爱的教育”之下的横冲直撞,对未知的好奇,对禁忌的挑战。我们要做的不是抑制爱的本能、摧毁爱的萌芽,而是避免在特定时间节点到来之前对“爱”避而不谈,而在这个节点到来之后奢望瞬间掌握爱的能力。
正如大学恋爱课被期待被需要,爱应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爱的教育不应该被困在时间的尺度里而难以呼吸。
(罗翔关于“爱”的讨论)
被高考的尺度困住的,横幅以内是“爱”,横幅以外又不止于“爱”。也许还有被磨成钝感的敏感,被忙碌搁置的沟通,被终点遮蔽的沿途风景和风景背后潜藏的感知力……
当然,也并非倡导让高考为情绪情感、理想情怀让步,而是希望这些精神的礼物可以不被时间的尺度简单标记为“能否”“对错”,获得自主选择、判断与分配的可能性。
而改变事实上似乎无需大刀阔斧的改革,只需要润物无声的转身。当媒体与每一个我们看见高考、为高考发声的时刻,不要沉迷于高考史诗般的叙事与横幅上猎奇的字字句句,而是要关注每一个考生可以拾取的、简单平凡的、真实具体的点滴幸福。一句嘱托、一个眼神、一场真正的平常心绪都更加值得被记录。
(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
如今,越来越多逆时钟的人出现,努力跳脱出为自己设置的计算时间的尺度,重新审视与认识具体的时间。
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思绪飘到这里,改变就已不露声色地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云出岫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