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编辑:秦言,封面来自东方IC
很多消费者买车之前,都喜欢浏览一些汽车论坛,看看心仪的车型,了解一下车友们对其外观、性能和配置的评论。更重要的是这些车型近期价格是否实惠,有无活动优惠等等。
“现在电脑和手机上论坛、看帖子倒是越来越方便了,可以越看越乱,喜欢的车都不敢下手买。”好几位打算近期买车的读者向懂懂笔记反应,逛了很多汽车论坛和网站后,发现心仪的车型都被反映有严重质量问题:要么刹车软,要么有异响。
看完之后,读者表示越研究越担心:“尽管有车友评论一些发帖的人是车黑,但还是犹豫不决了。”
懂懂笔记发现,在部分主流的汽车论坛和手机应用上,几乎任何品牌车型都会有人反映质量问题,甚至有理有据有图有真相。而后面的车友跟帖,大多是清一色骂“车黑”……
到底谁是真的车主,谁是“车黑”?普通的消费者的确难以分辨。可以说,一味吹捧品牌厂商、新车型的“车托”,消费者见得多了,那么“车黑”又是怎么回事?网络“车黑”对汽车销量的影响真的比“车托”更明显吗?车托和车黑背后的“流量江湖”,究竟有什么名堂?
“车托”不如“车黑”传播力度大
“负面信息的影响力,当然比正面的广告和宣传强多了,利用好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投放汽车宣传广告为由,懂懂笔记联系上了一家自称能提供“汽车论坛宣传解决方案”的机构。一位名为“张伟”的业务负责人表示,无论是“车托”还是“车黑”自己的机构都能胜任。
不过,在他看来“车黑”产生的影响力要比“车托”大很多。不少汽车品牌、经销商和4S店都比较青睐通过“车黑”的方式抹黑竞争品牌、对标车型,这种方式比找“车托”吹捧自家的产品更有杀伤力。
“说白了,骂对手不好比说自己好的营销效果要好上十倍。”张伟表示,由于主流车坛上有大量的车主和车迷,他们对自己购买或者熟悉的车型、性能更为了解,如果找车托肆意吹捧常常会被“揭发”。
比如“车托”发布一则只有优点、无任何缺点的“用车报告”,跟帖的车主一定会毫不留情地“揭短”。这样一来,厂商的宣传效果非但没能达到,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
“吹捧自己会被揭短,又不可能吹捧友商,那么在友商软文的后面揭发车托,抹黑别人的产品岂不更好?”张伟表示,他们机构旗下拥有大量兼职的“键盘侠”。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快速在各大主流汽车论坛上发布各家品牌、车型的负面信息。
张伟声称,如要资金到位,24小时内他们就能在至少三大汽车论坛上,发布关于某款车型不少于50则的负面信息。甚至还能够通过“水军”评论,激发部分购车车主、消费者的共鸣。
一圈“黑”下来,合作费用仅一两万元。张伟表示,这样物美价廉的服务,从账号、话题、撰文到评论都无需“雇主”操心,完全可以包给机构一手策划。
“其实嘛,只要有三、五则回帖表示遇到类似的问题,消费者就怕了,对一款车的态度就会变化。”他强调,汽车是耐用消费品、家庭大支出,一但购买就要用好多年,所以消费者都比较谨慎,宁可错过也不愿意买错。
因此,只要黑得到位,“即便潜在买家就是喜欢这台车,也能够拖延决策购买的时间。”张伟表示。
那么,用“车黑”抹黑友商的效果,真的如张伟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在走访中,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媒体人告诉懂懂笔记,现在浏览一下任何主流汽车论坛,只要是月销量较大车型的讨论板块,都能够看到“车黑”的身影。有时候“车黑”并非汽车品牌的举措,而是经销商、4S店相互竞争的手段。
如果请“车托”吹捧品牌、车型,一旦有车主“揭短”就会影响自家产品销量。而请“车黑”是抹黑对手的产品,通过误导意向买家,使得顾客犹豫和观望,这样才可以为自家的产品争取时机。
不过,经销商和做4S店雇佣“车黑”是否都有效果?为何有时候这种伎俩也会被识破?
“车黑”带节奏,放大问题引共鸣
“专业的都不会被识破,我认为现在论坛上不专业的机构太多了。”一提及“车黑”反被车主识破的话题,张伟立马解释称,“车黑”之所以会被论坛上的车主识破,是因为“黑”的不够专业。
他发过来一个案例:曾有帖子称“朗逸1.5L车型双离合顿挫严重”,而且是在很多论坛大量发帖。然而,专业网友指出朗逸1.5L的车型没有推出过双离合的版本,只有手动挡或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这样忽悠不懂行的消费者还行,但资深车主肯定一下就知道是喷子。”张伟表示,这种伎俩一旦被识破,反而会给品牌的拥趸树立自信。一些“不负责任”、不够专业的营销机构,在诋毁友商时,也的确缺乏专业能力,连车型的参数都未曾研究透彻。
另外,如果发帖用户既无车主认证,帖中也没有实拍图片,内容只是纯粹说某某车型如何不好,如何差劲,都是很难取信一些消费者的。
“真正专业的做法包括这几点,首先要褒贬结合,贬大于褒,加上真实车型的图片,才会让可信度增加。”张伟告诉懂懂笔记,其次要多采用日记形式,细水长流。
目前他们操作的手法,发布用车日记要循序渐进:例如用车5000公里感受、首保心得体会、半年体验分享、爱车周岁点滴......
在日记的内容中,先说车型的优点,让用户、车主放下戒心往下浏览,然后再罗列一些致命的缺点、槽点。
张伟强调,这些所谓缺点、槽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们专业“分析师”研究了大量车主口碑、车质网的投诉所得。
“只是将缺点放大、夸大罢了,一定会有车主有相同遭遇的。”如果“运气好”,浏览帖子的车主拥有同样的问题,那么一些回帖就会引发更多共鸣,引起更多用户尤其是潜在购车者的关注。
“另外,配图要真实。”例如日记配图,拍摄不能太专业,拍摄要真实环境。他们拍摄的图片有的是以看车名义到当地4S店拍摄的,有的是由“雇主”统一提供,目的都是要突出竞品车型的装配缺点、设计和质量问题。
据张伟透露,除了用车日记之外,最后要多用一些提问的标题形式,同样能够有效“黑化”一款车型,如:“长安欧尚A600爱生锈,是真的吗?”等问题,让真实的车主解答。
“在南方潮湿地区用车,什么样的车只要保养不好都会锈。”因此,机构笃定一定会有车主出现类似的情况,并进行回复评论,增强车辆缺点的普遍性、可信度。
如果没有真实车主回应问题怎么办?对此机构也准备好了预案,如果真的没有真实车主评论问题,那么机构就会自问自答!同时安排水军根据网上的投诉进行“改编”评论。
可以说,无论是用车日记还是提问式标题,很多汽车论坛上都可能存在着带节奏的操作。这些被无限放大的产品缺点,时刻“刺痛”着已购车用户的心,更让潜在消费者看着揪心、担心。
那么,能否有办法慧眼识车,从“车黑”隐藏的的汽车论坛中找到购车参考的真实信息?
“车黑”成大招,买车需甄别
公开资料显示,汽车行业的专业论坛人气都非常火爆。今年初,汽车之家核心APP的MAU应高达5503.54万,而易车的MAU也有1203.32万,大量的车友、车迷聚集在相关论坛,探讨新车、改装和用车心得。
“很多年轻消费者在买车之前,可能不会看这些的广告,但会到论坛去看看车型的口碑。”张伟表示,正因为如此,每当车展、活动期间,以及车企下半年集中发布新款车型时,不少4S店、厂商都会投入预算,加大“车黑”的活跃力度。
不过,汽车品牌、汽车论坛也会在这期间加紧举报和审查,平台往往会处理、封禁一大批违规、恶意发布虚假资讯信息的“车黑”账号,“光是深港澳车展期间,我们就损失了上百个论坛账号了。”
张伟告诉懂懂笔记,如今有不少车企、经销商都明白自吹自擂的营销方式很难得到用户的青睐。因此,汽车圈一有大活动、大事件,车商都会聘请车黑机构进行负面营销,甚至已经尝试将“战场”从论坛转向了短视频、直播平台。不过,目前主流汽车论坛仍是恶意竞争的首选战场。
那么,如何在主流的汽车论坛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购车参考信息?
“只要能够辨别车托、车黑,是可以找到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相关汽车行业资深媒体人告诉懂懂笔记,“车托”的特点是一味吹捧,而“车黑”也有明显的特征。
比如,账号注册的时间短,大多是刚刚注册不久,或者是发帖的数量少,仅有一、两帖内容,且评论会涉及到很多不同车型,“这些账号大多数都是车黑。”
“另外不要光看车主认证和帖子里附有图片,就以为都是真车主。”该人士强调,如今部分论坛的车主认证门槛较低,“车黑”账号可以很简单地通过买卖信息的灰产机构,获取大量相应认证信息。
细心地用户,可以在进入意向车型论坛后,多看看“资深车主”和加V用户的内容,那些注册时间长、发帖数量多,且涉及相同车型话题多的,绝大部分是真实车主。他们发布的车旅记、使用心得和优缺点内容,基本上都比较真实可靠,值得消费者参考。
“有些不入流的车黑,甚至连头像都不设置,一看就不靠谱。”一位资深汽车论坛的版主表示,相比之前论坛上都是“车托”的情况,近几年“车黑”的确有泛滥之势,但只要用户仔细甄别,还是能够挖掘到有用的内容资讯。
“其实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合适的,毕竟那些车主说的也只是提供参考。”
结语
让友商口碑一落千丈,变相让自家产品口碑“高涨”,从不考虑从产品、销售、售后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在业内影响力。
部分车企以及经销商,都只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用下三路的负面营销方式,诋毁对方达成销量目标,丝毫不顾及消费者的感受,甚至加以利用。
“车黑”逐渐演变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主流手段,合资、自主车企窝里斗的营销方式,已经让购车的消费者苦不堪言,无从鉴别的虚假信息以及恶意内容,只会让汽车行业更加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