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李神喵,题图:Photo by Preankhan Gowrypalan on Unsplash
从一款药酒、糖饮到亚文化符号,“肥宅快乐水”爱好者是一群“懒惰、颓废、胸无大志、肥胖、对打鸡血式的励志生活感到不适应、终日紧绷但偶尔想堕落一下”的人。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标签底下,却隐藏着当代年轻人的自我认知与可乐企业的营销挣扎。
跟所有世界级老字号一样,可口可乐也有一个相当戏剧化但真实性存疑的诞生故事。史料最终证明,发明者约翰·彭伯顿(John Pemberton)不慎将碳酸水倒进糖浆,形成其奇妙口感的趣闻,不过是以讹传讹。而“肥宅快乐水”这个形神兼具的精妙词语是如何诞生的,同样众说纷纭。
可乐的发明者约翰·彭伯顿
一种说法认为,那是2018年3月,某微博网友发了一个段子:既然喝水都胖,那我干吗不喝可乐?有网友评论道:可乐为肥宅快乐水,快乐快乐就好。
第二种说法则源于另一条发布于2018年5月8日的微博:“1886年5月8日,美国药剂师约翰·彭伯顿首次在亚特兰大的药房出售一种专利药,被命名为可口可乐,后又被命名为‘肥宅快乐水’。”
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肥宅快乐水”很快传得天下皆知,并让“肥宅快乐”这个前缀出现在了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心灵健康食物”上,如“肥宅快乐茶”——奶茶、“肥宅快乐饼”——比萨、“肥宅快乐鸡”——炸鸡。
曾担任过《虫师》《回转企鹅罐》《JOJO的奇妙冒险:不灭钻石》等动画人设、作画监督的西位辉实,在上海大型漫展“COMICUP魔都同人祭”期间听说“肥宅快乐饼”这个说法后马上发文感慨:“中国御宅界把比萨叫作‘肥宅快乐饼’,真是妙极。”
至此,“御宅”这个词花了几十年时间传进中国后,被改造成“快乐肥宅”,又反向传播回了发源地。
喝杯可乐,快乐又罪恶。/ Paul Hanaoka
可乐的原罪:糖
可口可乐首先是作为一种药酒出现的。
1886年,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模仿调制了当时热卖的玛丽安妮酒——一种往葡萄酒里加了古柯叶和糖等配料,提神效果极佳的饮品。在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一概欠奉的19世纪末,彭伯顿的这款山寨货的销量还不错。
然而,当时禁酒浪潮此起彼伏,商业嗅觉敏锐的彭伯顿意识到这迟早会影响他的生意。身为药剂师,改个饮料配方还是难不倒他的——他去掉了原版配方的酒精成分,加入碳酸、蔗糖和有兴奋作用的可乐果等配料。
摄取过量的糖是致使人类肥胖的主因之一。/ Jonathan
糖是这种饮料的核心。彭伯顿特地在配方中写道:每加仑需要超过5磅以上的蔗糖。如果你觉得连着吃10块咖啡方糖很不可思议,那么请记住:
喝下一罐350毫升经典配方的可乐,等于吃下10块方糖——你觉得不腻,是因为可乐有碳酸,冰块会进一步麻痹你的味觉。
糖也是可乐受欢迎的首要原因。含糖的东西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我们的身体非常清楚这点,因此它鼓励你摄取糖分,在你每次摄取糖分后分泌多巴胺,让你感到开心愉悦,而这种愉悦会促使你摄取更多的糖。
那些身体消耗不了的过量糖分,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等你哪天饿肚子时再释放出来。只不过,在可乐出现后的一百多年里,重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交通越来越发达,饿肚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可乐出现的地方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我们也囤积了越来越多的脂肪。
为了把更多更便宜的糖水输入我们的身体,可乐企业付出的努力超出你的想象。对于可乐这种覆盖全球的糖水,糖价的微小动荡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因此,在可乐出现后的一百多年里,确保糖原料来源是两大可乐企业的核心要务之一。
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蔗糖价格波动和一次惨烈的蔗糖期货投资失败后,可口可乐公司便开始动用各种阴谋阳谋保证糖的来源以及价格稳定,并设法在20世纪70年代将主要的甜味剂转化为来源更稳定、价格也更低廉的高果糖玉米糖浆。
这种分量更大、价格更便宜的高热量糖水带来了新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的肥胖人口数量直接翻倍;时至2000年,美国的高热量甜味剂人均摄入量比1950年高出50磅。
高能量饮食被认为是致胖的直接原因,国民饮料可乐首当其冲。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可乐在全球开疆拓土,类似的情况几乎重新在中国上演了一遍。
都市青年的快乐源泉。/ unsplash
肥宅文化进入主流:“其实我想说,都是肥宅何必互相伤害”
肥胖并不能阻拦世界各地的人民继续喝可乐。可口可乐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分析师预期;利润为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利润率为29.9%,高于去年同期的29.4%。
在北美和中国,经典版本、高热量的肥宅快乐水依旧是可口可乐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销量同比增长4%。
《干物妹!小埋》中嗜可乐如命的土间埋
这并不奇怪,就像人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很多年了,但照样有人一根接一根地吞云吐雾着。烟、酒、糖、熬夜……人类的很多嗜好,都有点自毁倾向。
2003年,发福变成吃货“黄小厨”之前的文艺青年黄磊就在自编自导的电视剧《似水年华》里说:“可乐对心脏不好,对心情好。”
高热量、易上瘾、特别催肥的可乐,与迷动漫游戏和高热量饮食且不爱动弹的“肥宅”,早已相伴相生多年,最终在传播层面成为一种概念乃至一种亚文化。
目前普遍认为,“御宅”(otaku)一词,最早由日本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在其专栏中提出。它最初的指代范围非常明确,即对动漫游戏高度热爱、精通相关亚文化、深居简出的一群人。
在后来的传播中,其涵义得到延展,被用来描述那些爱在家里窝着、有点社交恐惧、不修边幅、体重超重、生活还有点不大规律的年轻人,并将错就错地沿用下来。“宅男”“宅女”与“肥宅”等带有外形特征描述的说法也由此衍生。
与此同时,许多二次元的文化形象,如《南方公园》中边喝可乐边打游戏的经典形象四眼胖子、《干物妹!小埋》中嗜可乐如命的土间埋等,都进一步加强了喝可乐与“肥宅”生活状态之间的关联。
各种游戏机也被誉为“快乐肥宅机”。/ unsplash
2018年5月8日,央视主持人张腾岳在报道第14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时,提到了一些人对于动漫的偏见:“成年人不看动漫,什么人才看动漫?肥宅才看动漫。”
当“肥宅”这个词从这位央视主持人口中一本正经地说出来时,很多年轻人大受刺激——有人把这段视频搬上B站,在张腾岳抑扬顿挫地念出“肥宅”二字后,弹幕井喷而出,“肥宅吃你家大米了”“肥宅做错了什么”等糊住了他的脸。
后来事情发展出乎发弹幕的肥宅的预料。张腾岳在微博上回应道:“在节目里(讲)一句肥宅,然后就被弹幕遮脸,其实我想说,都是肥宅何必互相伤害,况且我还是诚信肥宅。”
配图是他和刚到手的Switch游戏LABO的合影,同时入镜的游戏机还包括WII、迷你SFC、NS、PSVR、Kinect、PS4——都是久负盛名的“快乐肥宅机”。
“快乐肥宅”成了一种接头暗号般的自我消解,而“肥宅快乐水”,则是他们的信物
各种碳酸饮料。/ unsplash
这种以肥宅自居的态度通过网络迅速发酵。那些“懒惰、颓废、胸无大志、肥胖、对打鸡血式的励志生活感到不适应、终日紧绷但偶尔想堕落一下”的人,终于团结在同一面大旗下。
自媒体人X博士在文章《闹不明白:现在的人为啥都说自己是肥宅?》中如此描述: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无论是我220斤、单身25年的舍友小明,还是公司里公认的女神小美,都给自己加持了一个新的称号:肥宅。每当我为了减肥不吃晚饭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发这样的朋友圈:‘今天又叫了心爱的肥宅快乐饼,一个人就吃了12寸呢!’‘下雨天,肥宅快乐鸡和肥宅快乐水更配哦’。
学者胡疆锋在《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一书中对亚文化作了界定:通过风格化、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和支配文化进行挑战的一种附属性文化,具有某种风格化的抵抗且具有边缘性的文化样式。
也就是说,不论“快乐肥宅”这个词看上去多么人畜无害,它的底色仍是反抗——反抗的对象则是“健康”“自律”、从身体到心灵全面紧绷的姿态。
跟“丧文化”“佛系”和“隐形贫困人口”等概念一样,“快乐肥宅”成了一种接头暗号般的自我消解,“肥宅快乐水”可乐则是他们的信物。“吃爱吃的东西,过短命的一生。”
日本动漫《银魂》中这类破罐破摔的经典对白常被这一群体视作至理名言。他们当然不会真的学主人公坂田银时那般往死里摄入糖分,但高热量饮食仍是他们获得愉悦的主要途径。
可乐企业的纠结
我们从未见过哪家可乐会找个憨厚的胖子做代言人
成为“肥宅快乐水”,诚然有助于促进可乐的销量,但这不像是可乐企业主动营销的结果。
无论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可乐品牌都一直试图营造年轻、健康、有活力的品牌形象,为了切割与肥胖的联系,商家甚至动用了一些小伎俩,比如在含糖可乐的瓶罐上特别鸡贼地标注“零脂肪”——你见过哪一款碳酸饮料添加了脂肪?
说到底,解决对高热量甜味剂的依赖才是关键。两大可乐品牌相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推出低糖和无糖版本,甚至为此砸下重金,跟舆论和科研机构就甜味剂是否有害打了几十年的口水官司。
无糖可乐广泛使用的无卡路里甜味剂究竟是好是坏一直存在争议。有不少研究指出,无热量人造甜味剂的摄入会通过干扰人体基本的自我平衡机制,刺激身体释放大量胰岛素,将更多血糖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
靠无糖可乐达到减肥的目的好像也不大靠谱。一项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喝无糖饮料能减肥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仅仅是饮料生产厂商的广告噱头而已。简单来说,甜味剂同样会刺激你的热量需求,喝无糖可乐错过的热量,你迟早会忍不住从别的途径找补。
至于无糖可乐能不能让你瘦,那就见仁见智了。一天要喝一打无糖可乐的可乐爱好者特朗普表示:“我从未见过喝健怡可乐的瘦子。”
如此看来,无论有糖还是无糖,可乐都在无可避免地坐实为“肥宅快乐水”,即使可乐企业十万个不情愿看到这个结果——毕竟,我们从未见过哪家可乐会找个憨厚的胖子做代言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李神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