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拿来贩卖焦虑的“暑假滑坡”研究,早就翻车了
2024-07-04 16:37

被拿来贩卖焦虑的“暑假滑坡”研究,早就翻车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谷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作者:卷卷兔,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揭示了关于“暑假滑坡”理论的研究历程和现状,指出其存在的漏洞和质疑,提出了对家长和教育者的建议。

• 💡 暑假滑坡理论存在的数据和结论已被多次质疑

• 🧐 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过度学习并不一定能保证长期学习效果

• 🧠 提倡与孩子一起进行各种吸引大脑的活动,如阅读、旅行、探索,更有助于学习效果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刚刚放暑假,就已经刷到朋友圈妈妈们摩拳擦掌,纷纷晒出严密的学习计划。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流传甚久的“暑假滑坡Summer Slide”理论太过深入人心。


“如果不好好搞学习,过了个暑假,开学后孩子成绩就会大滑坡!”


■每年暑假都有很多人打着“暑假滑坡”的旗号贩卖焦虑,卖课卖书,曾被央视曝光


这个理论诞生于100年前,现如今还能成为今天家长的心魔,很大原因在于理念看似无懈可击,孩子学术能力退化,变成了一项项精准的数据


丢失2.5个月的数学能力、2个月的阅读能力;


开学后老师需要花6周时间,才能补回放假前的水平;


9年级时,优等生和差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大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归因于小学阶段累积的暑假滑坡;


比起那些家庭富有的中产孩子,贫困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的原因中,有三分之二也可以归因于暑假没学习带来的损失。


尤其是在各种贩卖焦虑的教育博主炒作下,字字句句都透露出:


“x年级暑假很可怕,不努力就是毁掉孩子的人生啊!”


在深扒了“棉花糖实验”背后的漏洞之后,我有点不信邪,决定去细读下这些年N多关于暑假滑坡的论文(最新一篇发表今年1月)


100年前与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令我们焦虑不已的“暑假滑坡”数据和结论,如今还成立吗?


结果有点令人意外。


■如果希望了解教育理论,推荐大家直接找到原始论文来读,比任何媒体的引述都要清晰、逻辑严谨。


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教育界,暑假滑坡(summer learning loss,简称SLL)这个课题一直都超级火,有自己的维基词条。



最著名的研究,是1982年秋季发生在美国巴尔的摩公立学区的一项大型研究,被学术界称为Beginning School Study。


研究者挑选了838名一年级的孩子,让他们每年春季、秋季分别接受一次考试,想看看这些孩子在学期内、暑假期间的学习效果变化。


第一年的考试就发现,那些处于贫穷学区的孩子,阅读成绩比中产学区的孩子低16分。到了8年级的时候,这个差距变成了56分,相当于相差3倍以上。


而恰好,这些增长的差距正是发生在暑假期间,而不是学期内。


就这样,研究者推演出了暑假滑坡的经典结论之一:


“9年级时,优等生和差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大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归因于小学阶段累积的暑假滑坡”。


请注意,这个结论发生在40年前。


80年代到现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环境、测试体系,甚至孩子的大脑都在潜移默化中被科技影响改变着。


现在依然成立吗?


■贫困学区指的是至少40%学生接受午餐补助的学校


早有学者提出过质疑。而且在复制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也确实得到了不相关,或完全相反的结论。


比如,1992年一项研究就推翻了“暑假会出现阅读、数学双双滑坡”。


实验同样让1—2年级孩子在春季、秋季接受测试,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阅读、数学能力不但没滑坡,反而提升了。


好学区的孩子单词能力提升更多,差学区的孩子数学的概念和应用能力提高更多。


而且,否滑坡、滑坡多少,和孩子所处的学区质量,以及家庭经济条件,没有相关性。


还有2010年的一项美国全国性研究,样本量巨大,选取了美国一批公立、私立幼儿园的孩子。


结果发现:好学区和差学区的孩子,一开始就有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到2年级一直持平,并没有在暑假期间拉大


由此,同样也无法得到“暑假会滑坡”的结论。


■可以发现,在暑假阶段,差距都是和平时一样大。


研究的巨大漏洞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结论无法被反复验证时,我们就该质疑它本身的真实性、普世性。


对于家长来说,这个实验背后的“混乱”结论,其实带来一个非常有用的认知警示:


在教育中,一个理论哪怕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甚至相当牛的学术背书,我们也不应全盘接受,而是要保持审慎的质疑精神。


在所有质疑暑假滑坡研究的学者中,有一个“硬刚派”——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教授冯·希佩尔(Paul T.von Hippel)


他曾经也是这个理论的支持者,从2018年开始尝试复制这个实验,却发现无法得出相似的结论。


为此,他撰写了好几篇论文,最新一篇发表于2023年1月,犀利地提出了对暑假滑坡真实性的质疑。其中一篇的标题格外有讽刺意味:《暑假滑坡到底是真是假?论我如何对教育界经典研究之一失去信心》。



对于上文提到的暑假滑坡最经典的Beginning School Study,希佩尔教授抽丝剥茧,发现了一个重大瑕疵


在研究中,如何评估暑假滑坡呢?就是对比上学期期末考试和开学时测试的成绩,考察暑假滑坡情况。


按照常理,两次考试应该难度一样,这样控制了变量,才能得知真实的滑坡程度。


然而真实情况是,研究者给孩子们的摸底测试,难度竟然提高了一个level,相当于用2年级的题目去考1年级的孩子。


这样一来,第二次的考试成绩,势必比第一次低。研究者就这样得出了结论:“暑假导致了成绩滑坡”。


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测试出来的暑假滑坡,是被夸大、被扭曲的。


希佩尔教授在论文中直接开怼:


“就像我要测量一个孩子暑假长了多高,却让他站在两面哈哈镜前,看镜子里的身高相差多少”。


很难想象,这样幼稚的错误,竟然出现在一个经典研究中,还被流传了几十年,过了二三十年才被人公开质疑。


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当足够多的人都屈服于它的权威性而闭口不谈,就渐渐没有人能看得见了。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阅读了数百篇关于暑假滑坡的论文后,希佩尔教授说:


“几乎所有2000年前的研究,都使用了这样的测试方法。很多流传至今的黄金理论,我们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至此,对于“暑假滑坡到底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都得到了认知更新:


根据数据样本、测试方法的差异,它在有些研究中的确存在;


而在有些研究中,孩子们不仅没有滑坡,还得到了进步。


这不再是一个100%确定的话题。


■希佩尔教授的论文很精彩,很犀利,我读完以后缓解了不少焦虑


过度学习的好处,长期内完全消失


那么,到底真正会滑坡的孩子,长什么样呢?


在一项2017年的研究中,有学者得到结果: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会在暑假遭遇滑坡,最有力的预测因素,竟然是上一学期学了多少知识。


这个结论在当下的暑假滑坡研究领域都是极其少见,且反常识的,背后的原因或许和认知科学相关。


南佛罗里达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研究,想找出“过度学习”对大脑的影响。


他们找了两组学生,进行了相同的词汇测试:


一组将列表里的单词读了5遍,马上进行测试,发现每个参与者获得满分的次数不超过一次;


另一组,将单词读了10遍,又是马上测试,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参与者至少有3次获得了满分。


这样的结果似乎可以发现,在短期内,学习越多,成绩越好,效果越强。


但接下来,研究者又对学生进行了几组测试,想看看记忆留存情况,却意外地发现:


一周后测试的人:读了10遍的学生成绩依然更高;


四周后测试的人:发现两组人的分数拉平,没有差异。


过度学习的好处,在长期内竟然完全消失了。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细水长流的规律复习,一次性的“爆肝”努力,其实是浪费的。


除了背单词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数学涉及抽象思维的科目,在一次性集中的高强度学习后也会忘得更快。


那些在学习中间插入休息的孩子,反而获得了更高的分数。


在内卷氛围下,很多孩子不得不超前学、超量学,上学期间将日程排得满满,放假后依然被加了密密麻麻的任务。


短期内,他们一定是所有人眼中不会滑坡的人。


但在研究者看来,长期内,大脑有可能率先泄气,将辛辛苦苦学来的内容无情忘掉。


读完这些颠覆认知的新发现,相信你也和写文时的我一样,被震得不轻。


与其被贩卖焦虑的博主吓到囤一堆课,报一堆班,买一堆书,倒不如留出一些时间,像认知科学家给出的建议一样,与孩子一起做些动用一切吸引大脑的活动,如一起读书,去旅行,去探索,做手工……


同时,经历这一番认知洗礼后,我也明白了:


什么样的家长,不会被贩卖焦虑的博主,和暗藏漏洞的研究理论裹挟?


必定是透彻了解学习本质,坚定自我,每天该干嘛干嘛,从不偏听偏信的家长。


学习本身就是点滴积累的一件事,所有的新知识、新技能,都是在孩子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一点点暂存在大脑的工作记忆区域。


随后,又在有反思、有休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练习,成为大脑深处牢固的记忆内存。


只要没有陷入“躺平放羊”和“过度学习”两个极端,大多数孩子都不需要担心出现大滑坡。


咱们大可放心,安心过假期。


当然,经过今天的“质疑训练”,如果你对我前面所写的内容持有怀疑,那么我也很开心:


在养娃教育认知升级的路上,你的思维方式已经走在了很多人前面,更不会被那些无端引人焦虑的内容所“绑架”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谷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作者:卷卷兔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