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看世界杂志(ID:ksj-worldview),作者:覃雯丹 虞群,编辑:谢奕秋,原标题:《泰难了!原来男生是不能说“萨瓦迪卡”的》,封面来自视觉中国
“萨瓦迪卡”这句广为人知的泰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有一点儿泰国文化基础或是看过一丁点儿泰剧的人都知道,这是泰语中的问候语。
外国游客到泰国去,无论男女老少,总要说上一句“萨瓦迪卡”。若说话者是位女士也就罢了,若男士也说这话,总不免引来泰国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这实在让人疑惑,但若再深入去了解泰语,也就恍然大悟了!
“萨瓦迪卡”(สวัสดีค่ะ,读作Sawatdee Ka),在泰语中是“你好”与“再见”的意思,是泰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问候语。“萨瓦迪卡”由名词“萨瓦迪”(Sawatdee)和语尾助词“卡”(Ka)组成。
其用作问候语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在那之前,泰国人见面时常常问一句“从哪来?”或是“吃饭了吗?”直至1931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教师——乌巴吉西拉巴萨侯爵首次使用“萨瓦迪”一词,并倡议使用该词作为日常打招呼的问候语。
1943年,泰国政府正式采纳侯爵的建议,宣布将“萨瓦迪”一词用作日常问候语。侯爵为何大力倡议使用“萨瓦迪”作为问候语?
在笔者看来,虽然它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却充分体现了泰语的语言特色。
01“萨瓦迪”与泰语语音的特征
“萨瓦迪”并非纯正的泰语词汇,而是“舶来品”。该词的词源,是古印度的梵语词สวสดี(Sawadi)和巴利语词โสดถ,意为“繁荣、美好、安康”。乌巴吉西拉巴萨侯爵认为该词寓意良好,于是引入该词。
然而,该词在梵语与巴利语中包含了三个短音音节,且全是开音节,这并不符合泰语的审美标准。于是,侯爵做了些许调整,使之成为今日所用的“萨瓦迪”。“萨瓦迪”(Sawatdee)一词,在字形和读音上更符合泰语的特点。从字面上看,“Sawatdee”包含了泰语中的高、中、低辅音和长、短元音等字母。
泰语是拼音文字,其语音系统主要由辅音、元音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辅音字母共44个(实际使用42个),分为高、中、低辅音;元音字母共32个,分为单元音、复合元音和特殊元音,当中单元音和复合元音又有长元音和短元音之分。
与原词相比,变形后的“萨瓦迪”(สวัสดี)一词,包含了高辅音(ส)、 中 辅 音 (ด)和低辅音(ว)以及长元音(อี)和短元音(อะ),还包含了开音节与闭音节,其含括的语音元素更为丰富。而在读音上,“萨瓦迪”则包含了高音与低音,以及长音与短音。
泰语有5个声调(4个声调符号),即便是单独的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也自带声调,如高辅音读第五声,中辅音和低辅音读第一声,长元音读第一声,短元音读第三声。
辅音与元音相拼,再加上声调,拼合成形形色色的泰语词汇。其声调高低起伏,声长时长时短,犹如乐器演奏,十分悦耳,且富有节奏感。说泰语是一种音乐语言,也不为过。
与原词尽是短音音节不同,改造后的“萨瓦迪”在读音上更具有节奏感,更符合泰语的审美标准。
综上,“萨瓦迪”一词,含括了泰语语音中的众多元素,符合泰语的语音特点,并充分体现了泰语语音系统的多样性,能够作为泰语词汇的典型代表。
02“卡”与泰语中的性别差异
“卡”(คะ่,读作Ka)是泰语中的语尾助词,无实际意思。泰语中有使用语尾助词的习惯,语尾助词常用于句末,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泰语中的语尾助词,在使用时有性别之分。คะ่(Ka)与ครับ(Krab)是泰语中最常见的语尾助词,始用于1943年。彼时,时任泰国总理的銮披汶·颂堪元帅正式宣布,将คะ่与ครับ用作泰语的语尾助词,沿用至今。
ครับ在泰语中是男性专用的语尾助词,可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同时也用作应答语。而女性则用คะ作为疑问句的语尾助词,用คะ่作为陈述句的语尾助词和应答语。
在“萨瓦迪卡”一语中,“萨瓦迪”为“你好”之意,而“卡”则是女性专用的语尾助词。若男士也盲目跟风使用“卡”这一语尾助词,难免贻笑大方。“萨瓦迪卡布”(สวัสดีครับ,读作 Sawatdee Krab)才是男士专用的问候语。
除了语尾助词外,人称代词也是泰语性别差异的一个突出例子。泰语中人称代词繁多,第一人称代词便有十余个。
如,泰语中的女性第一人称代词,正式场合使用ดีฉัน(Dichan),非正式场合使用ฉัน(Chan),面对长辈或年龄较长者时则用หนู(Nuu);男性的第一人称词则相对简单,用ผม(Phom)或กระผม(Graphom);而ข้าพเจ้า(Kapajao)则用作书面语或正式场合的第一人称,使用时不分性别。
第二人称代词亦较多,คุณ(Khun)是最常用的第二人称,意为“您”或“你”,使用时不分性别。面对僧侣或位高者时,第二人称使用ท่าน(Than),面对晚辈或下级或密友时使用เธอ(Ther),面对晚辈时还可使用หนู ( Nu)。而หล่อน(Lhon)是女性专用的第二人称代词(也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นาย(Nai)则是男性专用。
此外,当代泰国年轻人还喜欢用 กู(Gu,我)、นึง(Meng,你)、มัน(Man,他、它)等代词,这是男女性皆可用的词,但被视为不文雅的词汇,往往带有不礼貌的意思,常被泰国人用作骂人的话语。
03泰语中的外来词
“萨瓦迪”是个名副其实的“舶来品”,这仅仅是泰语“舶来品”的一个小小缩影。
13世纪以前,泰国人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直至1238年,素可泰王朝的兰甘亨国王在孟文和高棉文的基础上创造了泰文字,使得素可泰王朝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史料记载的国家。
初创的泰文字系统较为简单,基础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如พ่อ(Pho,父亲),น้ำ(Nam,水),คน(Khon,人)等。
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需求日益增大,泰语逐渐吸收了其他语言的词汇,包括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我们称之为“外来词”。
外来词在泰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泰语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因政治、贸易、文化交流等原因,泰语或通过音译,或通过意译,或通过形译等方式,吸收了众多的外来词汇。
其中,梵语和巴利语词汇在泰语中的比重最大,可以说俯拾皆是。泰国人的姓名、地名、官衔等,多使用梵语、巴利语词汇,以至于常常难以分辨出哪些词是纯正的泰语词,哪些词是梵语、巴利语借词。而梵语、巴利语多通过形译的方式进入泰语系统,如สวัสดี(Sawatdee)一词,便是借形于梵语和巴利语。
而泰语中的英语词汇则多为音译词,如ช็อกโกแลต(Chocolate,巧克力),คอมพิวเตอร์(Computer,电子计算机),พลาสติก(Plastics,塑料)等等。英语借词的数量不少,且多为音译词,以至于有时竟分辨不出到底是“泰式的英语”还是“英式的泰语”。
汉语借词亦是泰语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多为音译词,然而泰语中的许多汉语借词却让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疑惑不解。
原来,泰语中的汉语借词,多借音于汉语中的方言,如บะหมี่(Bami,肉汤面,借自闽南方言),ก๋วยเตี๋ยว(Kuaitiao,祭条汤粉,借自潮州方言), เก้าอี้(Gaoyi,椅子,源自粤语)等等。此外,泰语中的外来词汇还有高棉语、孟语、缅甸语、葡萄牙语、爪哇语、马来语等语种的词汇。
丰富的外来语词汇,造就了泰语庞大的词汇系统。现代泰语中的外来词汇已然超过50%,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外来词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04结语
“萨瓦迪卡”虽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体现了泰国人的民族智慧。原有的泰语系统,语音单一,词汇匮乏,泰国人不断借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来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使得原本单一匮乏的语言体系变得复杂多元。
而在引入外来语言的过程中,泰国人并非全盘接收、全套照搬,而是根据自身的语音特点和发展需求加以改造,使之更符合本民族的特色。
其次,它体现了泰民族强大的包容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排外的民族不可能产生多元的民族语言,泰语中数量庞大的外来词汇,足以证明泰民族包容性之强大。
政治、经济、贸易的往来带来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而丰富的语言文化也反作用于其他方面的发展,推动泰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泰国的本土文化更加往多元化发展。
再者,它体现了泰国人善良淳朴、与人为善的民族性格。“萨瓦迪卡”,既是问候也是祝福语,传达的是泰国人的善意与尊敬,代表着泰国人对他人的祝福与关爱。而双手合十,微笑着道一句“萨瓦迪卡”,早已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泰国形象。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看世界杂志(ID:ksj-worldview),作者:覃雯丹 虞群,编辑:谢奕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