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相工作室(ID:shangyejingxiang),作者:董慧,编辑:卢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相工作室(ID:shangyejingxiang),作者:董慧,编辑:卢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镜相工作室从多方了解到,小红书电商产品部门、商业化部门以及社区技术部门等多部门开启裁员,裁员比例最高达到20%,其他如职能线也有裁员情况。据部分小红书求职者在社交媒体反馈,小红书人员盘点结束前,许多部门HC已锁。
此外,电商二级部门电商运营部的组织架构也在6月底发生调整。调整后,电商运营团队不再由银时(薯名)一人负责,而是由多位负责人共同管理,具体如下:
行业商家组由银时负责;
买手组由美贤(薯名)负责;
新成立KA(Key Account)组,由玄霜(薯名)负责,玄霜同时兼任美奢服商业化负责人;
东丈(薯名)拉通电商策略中台与商业化部门的策略中台、效能中台、战略团队,形成商业和电商的中台大融合。
在这轮架构调整之前,买手运营和商家运营两个业务刚合并不久,此前也是独立运营,合并之后由原直播业务负责人银时统一负责,并向小红书COO丁玲(薯名:柯南)汇报。如此短的时间内发起新一轮调整,预示着小红书业务战略方向又有变动。
镜相联系小红书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电商部门反复调整
从2023年初,董洁、章小蕙在小红书直播带货出圈之后,小红书重点投入电商业务,试图在广告之外寻找到一条高增长的商业化路径。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去年年初,小红书先将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内容。8月,小红书再次整合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成为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小红书COO柯南兼任新部门负责人。
此前,电商业务是归属于社区部之下的二级部门。提升电商业务权重后,小红书试图加快走通依靠内容种草实现带货的电商路径,大量带商品链接的笔记、直播间出现在内容信息流中。
做好社区内容和电商产品衔接融合的重任,落在了电商产品部肩上。
目前,小红书电商产品部共有B端、C端、履约、支付、客服5块业务。B端业务包含商家与商品、商家成长、商品比价、运营工作台、商家工作台等。
C端业务包含电商版块的场域、交易链路与用户增长。其中,场域指商家所发布的商品笔记、个体用户发布的购物笔记、搜索、频道等可直接收集到用户数据的前端点位,交易链路指包含评价、群聊等后置链路。
电商产品负责人为莱昂(薯名),技术出身,此前曾就职于百度技术部门,来到小红书后,早期负责前端技术,后被提拔成为电商产品负责人后,带领团队迅速壮大。
据雷锋网报道,今年春节前后,原快手电商产品负责人叶恒加入小红书,担任电商C端产品一号位。
多位电商部门前员工表示,小红书电商获得的流量主要来源于社区供给,占小红书总流量的5%,直播占3%,即用户刷100个帖子,会遇到8个商品或购物笔记、电商直播等非社区内容。
商品、购物笔记形式与普通笔记相同,只是在笔记左下角多一个“购买同款”与商品价格的按键,点击后会弹出商品详情页面,用户可与客服交流,看到商品评价,并将商品加入购物车或直接购买。
为了让5%的流量发挥好作用,电商产品部的工作之一是让内容池中的商品、购物笔记增多,鼓励用户发布,扶持商家发布,并保证笔记在发布后能与用户偏好匹配上。这是小红书电商今年以来的重要方向,即加快社区内容与电商融合,招募更多有内容能力、运营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商家进驻小红书,通过发布高质量带货笔记的方式促成交易。
但是,多位前员工表示,小红书电商部门与社区部门一直存在矛盾,原因在于两个部门的目标本质上是冲突的:电商背负交易指标,而社区背负用户体验、留存等指标。电商产品部管理层试图让两者实现平衡,希望商品、购物笔记除了带货,也能够为用户带来认知增量,但实际结果并不理想。
5月以来,有用户发现自己刷到的带有购物链接的商品笔记以及直播链接明显增多。而被推荐到首页的笔记中,商品种类并不多,比如女性用户刷到最多的是生鲜、内衣、鲜花。
前述前员工称,目前小红书的商品供给“不丰富”。生鲜与内衣品类会占据大头,部分原因是这些品类治理难度很大,更容易被主流电商通过规则过滤掉,在这一背景下,商家迁移至小红书。
目前,小红书要着力解决内容电商的供给问题,曾大力从字节跳动、淘宝等平台招人,但这些员工加入后,也面临着内容主导下水土不服的问题。
广告基建弱,商业化团队流动率高
商业广告是目前小红书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今年以来,小红书商业化广告团队持续增员。
据晚点Latepost、凤凰网科技报道,原滴滴顺风车业务负责人张瑞、移卡科技原董秘兼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赵维晨,先后加入小红书商业化部门,向小红书首席营销官CMO、商业化广告销售负责人王雅娟(薯名:之恒)汇报。另外,小红书还从Snapchat挖来新商业化产品负责人路鹭,此前由COO柯南直接管理商业化产品、商业技术。
一位内部人士告诉镜相,小红书商业化团队流动率较高,2023年至少有10位R6及以上人员离职。镜相独家获悉,管理广告服务供应商的商业化渠道部门负责人远浪(薯名)也在近期离职。
前述员工表示,不少中层员工离职发生在经营月会之后。CEO毛文超(薯名:星矢)、柯南及王雅娟都会参加经营月会,而一旦在月会上表现不好,会被缩减管理范围,甚至被裁,因此内部也将经营月会称之为“生死门”。
自2022年下半年,王雅娟带领完成商业化团队做好行业划分的组织架构升级后,小红书商业化开始提速。2023年,小红书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 37 亿和 5 亿美元,首次实现盈利,商业化广告业务贡献最多。
但部分商家与内部员工认为,小红书商业化产品的基建能力与目前的商业化速度难以匹配。
小红书还没有透明的数据看板,如果商家想知道投放的数据表现,需要一线员工手动跑数据,再整理成excel表格排期给到商家。但对于本应该针对商家的经营、广告投放问题做沟通的一线员工而言,“来了之后发现天天在处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落差比较大,这也是导致主动离职的一个原因”。
2022年就推出的商业化产品“灵犀”,目前也还未全量开放,只有部分领域的KA品牌可申请开通权限。前述员工表示,内部已开发了50个版本,同事也在帮忙测试,但“用了会有一堆bug”,因此还没开放给商家。
在电商还没有起势的情况下,商业化广告要背负的压力是巨大的,但相比无法预测结果的内容电商之路,至少小红书在广告基建上的短板是可以快速加强的。目前,小红书仍是互联网公司中少数几家还在大量招人的公司,面对着丰厚的薪资和未来上市的预期回报,许多大厂人正在涌向小红书。但在如此频繁的调整面前,他们需要尽快证明自己的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相工作室(ID:shangyejingxiang),作者:董慧,编辑:卢枕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