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作者:杨心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步行速度已经成为判断老年人认知疾病的关键特征,走得慢也意味着有更大风险患上痴呆。而最近有研究指出,这一结论在青年人群同样适用,走的慢的年轻人不但大脑认知能力要更弱,并且无论是生理年龄,还是外表看起来都会更老。
步行与健康状况
步行是我们每日都会使用的出行方式,并且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步行习惯、步行速度。步行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功能性活动,许多因素都能影响日常的步行速度,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大脑运动中枢的控制、骨骼肌的操控状态、耐力以及认知水平。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不能完成一次标准且健康的步行动作。
只是由于这种行为太过于平常,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其背后蕴含的健康暗示信号。实际上,步行速度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直观和完美的诊断信息,一直被用于判断病人的病情以及预后状态,比如中风后病人的步行速度就能显示其还需要住院多久。
以往,科学家更关注的是老年人步行速度变化带来的身体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精神健康报告,到2050年,痴呆的病例数目将是现在的三倍。而步行和认知都受到关键的脑区控制,这些脑区对年龄非常敏感,并且会随着衰老产生血管或者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痴呆。
图片来源:pixabay
这也意味着步行状况和衰老过程相关的脑部疾病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联系,十年前,《神经生理学》上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运动能力受损和认知能力退化在老年人群中基本是同时存在的,比如那些步行不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痴呆,因此通过观察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等特征就能推测其是否伴有认知退化。在这之后,步行速度被纳入了老年人功能性活动的“生命体征”(vital sign),主要用于评估身体功能状态、康复需求以及留院观察时间。
走得慢,老得更快
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科学家已经发现步行速度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生理功能变化,因此可以用来预测个人的未来健康状态变化。早在2010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分析和整合了多项步行研究的数据,最终得出了一项意外的结论:“步行速度下降是人体正在衰老的一种标志”。
这一结论意味着步行速度可以作为一种长期观测的指标,而不单单只是针对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才有诊断意义。但是现在还很少有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在健康的年轻时期步行速度的快慢是否和神经系统功能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Line Rasmussen提出了两种假设:人在40岁时,也就是成年人的健康旺盛期,步行速度就能作为一种反映生物学衰老的指标,在临床干预中可以作为衰老的指示因素;另外,走得太慢与较弱的认知功能具有联系,无论是中年还是年轻的儿童时期。
为了验证这一结果,就必须有长期跟踪的样本数据。幸运的是,有一部分人在数十年前就有了先见之明。来自新西兰的一批科学家在40年前,在达尼丁开展了一项多学科的健康发育研究。
参与其中的1037名自愿者都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过去的40年,一直在接受精神健康和神经认知的追踪测试。除此之外,评估项目还包括了心血管疾病、呼吸道健康以及生育健康状况。最早的评估项目大约在自愿者3岁就开始了。利用这项研究的数据,现在大约已经有超过1200篇文献已经发表。而近期Rasmussen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上的研究也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中,已经40多岁的自愿者再次被召集至测试中心,并按要求在安装有电子设备的通道上步行。研究者按照三种方式收集了他们的步行数据,分别是正常步行;边步行边背诵给出的字母顺序;自身能完成的最快行走。从结果来看,平均的正常步行速度为1.3 m/s,而在完成背诵任务时会略微下降至1.16 m/s,最高步行速度则是1.99 m/s。
在采集到步行速度数据后,Rasmussen开始对自愿者的衰老进程和脑部结构进行了分析。衰老进程包括内部的19项生理指标,比如体重指数、瘦素水平、血压、胆固醇水平等,除了内部生理衰老,研究也检测了外部可见的面部衰老。
根据自愿者自身的报告和数据来看,那些显现出加速衰老的人明显要走得更慢。从内部生理指标来看,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相对于走得很快的人来说,走得慢的人生理衰老速度要快5年,各项内部器官系统在20多岁以后也会加速退化。另外,这些人的面部也看起来要更老。
走得慢,往后更易痴呆
而脑部结构也在步行速度不同的人群中出现差异。步行速度和脑容量、平均大脑皮层厚度呈现出正比的关系,而这几个指标都被认为和认知能力相关。也就是说走路走得慢的人,认知能力也会更弱。
这一点在IQ测试中得到了验证,走路速度慢的人,IQ测验分数也相应地要更低。走路速度最快的与最慢的人之间,IQ分数差距达到16分之多。这些数据与之前老年人中的研究结果几乎有着相呼应的一致性,即老人走得慢与认识损伤和痴呆具有相关性。
由于新西兰的研究团队至今仍保留着自愿者3岁时的智力测试结果,新研究也将这些数据拿出来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那些在3岁时就展现出更强认知能力的儿童,同样也在这次研究展现出了更快的行走速度。
Rasmussen表示这项研究涵盖了学前儿童时代到中年的数据,“走得慢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这不是老年人才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由于在之前从未对自愿者进行过步行速度测试,这些研究并不代表小时候认知能力更强的人就一定会赢在起跑线上。匹兹堡大学的Stephanie Studenski在评论稿中写道,“3岁时的认知能力测试表现不佳,并不代表其一生会遇到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机制来解释这一结果。研究者在论文中写下了几种可能的假设,比如认知能力与步行相关的脑区在神经层面具有联系;大脑作为最敏感的器官,能够最先感知到身体物理状态的变化;也可能有别的基因机制和生活习惯参与了两者的联系和发展。
但可以明确地是,步行速度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健康测试标志。它同样能够作为一个信号,让青壮年来判断大脑的认知能力,一旦步行速度出现显著降低的迹象,就要警惕往后随着年龄增长,有更大风险患上一些认知能力减弱的疾病,为阿尔兹海默症以及相关的痴呆症做好预防措施。
原始论文:
Association of Neurocognitive and Physical Function With Gait Speed in Midlif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作者:杨心舟